位置:首页历史解密>古代买卖官爵有多疯狂?秦朝出现官爵买卖雏形,清朝啥官都能买!

古代买卖官爵有多疯狂?秦朝出现官爵买卖雏形,清朝啥官都能买!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卖萌天才 访问量:3577 更新时间:2024/1/26 11:59:54

最早开始买卖官爵的皇帝不是别人,正是是我们的千古一帝,秦始皇。据史书记载,秦朝有一年曾发生了罕见的蝗灾。为了丰盈国库,秦始皇亲自下令昭告天下,并批准官爵的买卖。若有百姓能捐赠谷子1千石,则可升爵一级,共20等爵,按捐赠封赏。

在当时,秦朝的官吏制度共分三种,一为爵,二为秩品,三为职务。职务,决定官员权力的大小,秩品则决定官员的等级与俸禄,爵只是一种贵族身份。细算来看,1000石谷子大约能换600石小米,而600石小米最少也有18吨。按如今物价一斤小米5元,想升一级都得18万人民币,这还只是一个贵族身份而已!

到了汉朝时,官爵买卖不仅可以用粮食交易,更是第一次支持用钱交易。汉武帝宣布:允许将8级以下的爵位进行交易,并公开报价。在第一次购买时,本金为17万铜钱,之后每升一级必须再出两万,等到达八级时,便达到了惊人的31万铜钱!而在汉灵帝时,对于买卖官爵更是变本加厉。灵帝不仅将所有官爵明码标价,更是对每个官爵的定价都进行了深度研究。在经过认真分析后,他将官职价格定为此官职本身俸禄的100倍。但是这样一来,一些较大的官爵就很难售出了,因为毕竟已达天价。但是灵帝又想出了一个好办法:每个官职并不需要一次性全款付清,可以分期付款嘛!只需先付款项的3分之一,剩下的钱可以当官后再还。

清朝时,买卖官爵则更加疯狂。为了补充国库,康熙曾通报全国:凡捐出500石粮食或500两白银的,朝廷便可以安排你做一名9品芝麻官。若是付出更多,则官爵封赏越高,不过却并不会拥有实权。然而,到了咸丰以后,别说官爵实权了,甚至就连皇上特赐的顶花翎都能买了!

标签: 历史解密

更多文章

  • 大明一哥王阳明:立德立功立言三不朽,中国两个半圣人之一

    历史解密编辑:君莫笑标签:历史解密

    明朝的王阳明就是这么一个了不起的人,成功超越了在性格上有缺陷的朱元璋,在经济上有点说不清楚的张居正,成功加冕大明帝国第一人的桂冠。王阳明创立了心学,并且在他的带领下,心学迅速成长起来。就好比现在郭德纲率领的德云社一样,在很短的时间内就发展的风起云涌,成为了和以姜昆为首的主流相声界能够分庭抗礼的一股力

  • 朱元璋对着养猪女傻笑,马皇后百思不解,急忙派人送去首饰

    历史解密编辑:异世邪君标签:历史解密

    朱元璋长时间在皇宫中批阅奏折,难免会心生厌倦,出宫后便对民间的事物感到新奇有趣。每次微服私访,朱元璋只会带几个心腹太监随同前行,皇帝走到哪,太监们紧随其后。一次,朱元璋突然在一家农舍前停住了,太监们感到奇怪,就上前观望,发现朱元璋正对着养猪的妇女傻笑。虽然那个养猪女确实有几分姿色,但与皇帝的妃子相比

  • “积贫积弱”的宋朝?从衣食住行解读,宋朝真正精致而细碎的生活

    历史解密编辑:野性稳江山标签:宋朝衣食住行一览表,宋朝是积贫积弱还是铁血强宋,宋朝平民老百姓的生活

    可殊不知,宋朝立下的''不杀大臣及言事官''的家法,使得晏殊、范仲淹、欧阳修、苏轼等文人名字流芳百世。生活于宋朝的人们似乎是岁月静好的。宋朝之前的朝代,政治斗争的结果,动辄夷三族,甚或诛九族,生命薄如蝉翼。宋朝则不然,官家给官员高俸禄,鼓励功臣享乐喝酒养歌女;官员说错话,做错事,官家亦不过将其贬官流

  • 朱棣继位20年坐立不安,永乐盛世的背后,有一半的功劳得给他

    历史解密编辑:晴天标签:历史解密

    朱棣手握十万军队,玩起了对抗朝廷的“游戏”,虽然游戏难度设定为“困难”,但挡不住朱棣属性高啊,成长值也不低,三年后,朱棣玩到了最后一关,包围皇宫。说实在的,朱棣也并没有想杀朱允炆,好歹也是自己的亲侄子,所以朱棣在包围皇宫之后,并没有立刻攻打,反而停了下来。兴许这个时候朱棣还想着在把大侄子约出来谈谈之

  • “端平入洛”:南宋收复北宋故都的行动,如何成为其灭亡的导火索

    历史解密编辑:胖次标签:历史解密

    此战以后,金国倒数第二位皇帝金哀宗的遗骸,被宋蒙两军主将孟珙和塔察儿瓜分。孟珙带着它回到南宋都城临安,宋理宗喜极而泣,当即拜太庙,祭告祖先:百年靖康之耻,终于得雪。然而,正当南宋举国上下欢呼雀跃之时,一场更大的危机正悄然而至。原来,在宋蒙两国联军灭金之时,并未就金国原来所占据的河南地区之归属,做出明

  • 明神宗横征暴敛、怠政,使张居正改革成果尽灭,故称明朝亡于其手

    历史解密编辑:长街听风标签:历史解密

    明神宗在位48年,是明朝在位时间最长的皇帝。不能不说,在其亲政开始的时候,确实有励精图治的新气象,万历三大征也取得了胜利。可见,明神宗也并不是一个没有能力的皇帝。但是他亲政以后的一些行为,确实为明王朝衰败埋下了伏笔。万历皇帝反攻倒算,清算张居正,使张居正的改革成果流失殆尽明神宗亲政后,对之前的顾命大

  • 明朝认识到佛朗机炮和红衣大炮的威力后便大量装备并积极制造

    历史解密编辑:等你回来标签:历史解密

    为了向明帝国表示敬意,对东方礼仪茫然无知的葡萄牙舰队指挥官费尔南按照欧洲惯例下令升鸣炮,却被广州人误以为是要开炮滋事,致使“放铳三个,城中尽惊”。经过一番曲折周转的解释,明朝官员才疑云渐消,但肇事的葡萄牙人也因此受到中国方面的格外关注。虽然明朝官方对于这些大洋上来的人第一印象不太好,但他们的船以及船

  • 明朝和女真曾有蜜月期,宣德时刘清为夺得海东青而杀人引发矛盾

    历史解密编辑:晴天标签:历史解密

    解放者明朝14世纪中叶,蒙古人在辽阳行省对女真人(水达达)征收苛捐杂,用以增加收入对付南方日益严重的汉地叛乱。至正三年(1343年),水达达等女真人因为蒙古人过度征收海东青而掀起了大规模反叛,虽然遭到了残酷镇压,但是女真人的不满情绪因为这几次镇压而不断积聚,形成了对蒙古人的强烈敌意。因此,当明王朝取

  • 明思宗杀袁崇焕或为自卑感作祟,袁崇焕的性格也导致被杀

    历史解密编辑:胖次标签:历史解密

    杀袁崇焕“对不对”,这要看以什么“标准”来评判。从明思宗角度说,肯定“对”。不然,明思宗也不会于大敌当前的时刻,杀了这位数一数二的抗清名将。对构陷袁崇焕的兵部尚书梁廷栋来说,杀袁崇焕无疑也“对”。否则,他不会与朝廷首辅温体仁以及御史高捷、袁弘勋等紧密勾连,必欲置袁崇焕于死地而后快。对叛卖袁崇焕的谢尚

  • 明宣宗驾崩后有更换新君的说法,但遗诏和《皇明祖训》确保英宗登基

    历史解密编辑:元气少女标签:历史解密

    当年22岁的建文帝朱允炆以皇太孙的身份即位,尚且被认为主少国疑。而此时距离靖难战争结束,也不过才30多年。这大好的江山,难道就要交到朱祁镇这样一个黄口小儿手中么?为何大明不能吸取教训选一位成年亲王来继位呢?其实这个事情说简单也不简单,说复杂却也不复杂。之所以不别立一位亲王继位,有两个障碍。而之所以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