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明神宗横征暴敛、怠政,使张居正改革成果尽灭,故称明朝亡于其手

明神宗横征暴敛、怠政,使张居正改革成果尽灭,故称明朝亡于其手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长街听风 访问量:3505 更新时间:2023/12/8 23:44:49

明神宗在位48年,是明朝在位时间最长的皇帝。不能不说,在其亲政开始的时候,确实有励精图治的新气象,万历三大征也取得了胜利。可见,明神宗也并不是一个没有能力的皇帝。

但是他亲政以后的一些行为,确实为明朝衰败埋下了伏笔。

万历皇帝反攻倒算,清算张居正,使张居正的改革成果流失殆尽

明神宗亲政后,对之前的顾命大臣内阁首辅张居正进行清算。随着清算的展开,也波及了张居正改革的成果,张居正的继任者张四维和申时行一切尽反张居正所为,张四维恢复了冗官弊政,而申时行更是直接废除了考成法,造成了吏治废弛,明王朝开始衰弱:“使纪纲凌迟,侵渔日恣,吏贪而民玩,将惰而兵骄。”

长期懒政、怠政,加速了明王朝的腐败

明神宗在万历十五年(1587年)已经有了怠政的苗头,数次传旨免朝。万历十八年(1590年),申时行更是免去了经筵和日讲,只进讲章让万历皇帝自己阅览。发展到后来干脆就以称病调养为理由,上朝次数非常稀少,很少面见大臣,连大臣的奏章也懒得批阅“疏皆不发”。

朱翊钧

这就导致了国家得中枢机构全面瘫痪,不仅许多干旱水灾、刑狱这样的国家大事不能处理,就连官员的选拔和任用也不能正常的进行,形成了缺官不补的局面,明朝的政治状况就日益恶化了:“武大选、急选官及四方教职,积数千人,以吏、兵二科缺掌印不画凭,久滞都下,时攀执政舆哀诉。诏狱囚以理刑无人不决遣,家属聚号长安门。”

横征暴敛,向地方上派遣矿监、税使,激化了阶级矛盾

自万历二十四年(1596年)六月起,明神宗就派大量的宦官充当矿监和税使,以开矿和征收商税的名义,到各处去搜刮民脂民膏,这些人仗着皇权的庇护,疯狂敛财,凌虐百姓,使明朝的社会生态和地方军政受到了很大的破坏:“而诸税监有所奏,朝上夕报可,所劾无不曲护之,以故诸税监益骄,所至肆虐,民不聊生,随地激变。”

比如说在辽东地区万历所派遣的的税监高淮,在其在辽东任税监十年间,搞得辽东军政、民生极其混乱,“山海关内外咸被其毒”,终于到万历三十六年(1608年),辽东前屯卫、锦州、松山军民忍无可忍,开始可针对高淮的军变革民变,其中前屯卫官兵甚至要“誓食淮肉”来发泄心中的怨恨,吓得高淮又逃入关内寻求庇护。

所以、综上来看明朝亡于万历这句话是很有道理的。

标签: 历史解密

更多文章

  • 明朝认识到佛朗机炮和红衣大炮的威力后便大量装备并积极制造

    历史解密编辑:等你回来标签:历史解密

    为了向明帝国表示敬意,对东方礼仪茫然无知的葡萄牙舰队指挥官费尔南按照欧洲惯例下令升鸣炮,却被广州人误以为是要开炮滋事,致使“放铳三个,城中尽惊”。经过一番曲折周转的解释,明朝官员才疑云渐消,但肇事的葡萄牙人也因此受到中国方面的格外关注。虽然明朝官方对于这些大洋上来的人第一印象不太好,但他们的船以及船

  • 明朝和女真曾有蜜月期,宣德时刘清为夺得海东青而杀人引发矛盾

    历史解密编辑:晴天标签:历史解密

    解放者明朝14世纪中叶,蒙古人在辽阳行省对女真人(水达达)征收苛捐杂,用以增加收入对付南方日益严重的汉地叛乱。至正三年(1343年),水达达等女真人因为蒙古人过度征收海东青而掀起了大规模反叛,虽然遭到了残酷镇压,但是女真人的不满情绪因为这几次镇压而不断积聚,形成了对蒙古人的强烈敌意。因此,当明王朝取

  • 明思宗杀袁崇焕或为自卑感作祟,袁崇焕的性格也导致被杀

    历史解密编辑:胖次标签:历史解密

    杀袁崇焕“对不对”,这要看以什么“标准”来评判。从明思宗角度说,肯定“对”。不然,明思宗也不会于大敌当前的时刻,杀了这位数一数二的抗清名将。对构陷袁崇焕的兵部尚书梁廷栋来说,杀袁崇焕无疑也“对”。否则,他不会与朝廷首辅温体仁以及御史高捷、袁弘勋等紧密勾连,必欲置袁崇焕于死地而后快。对叛卖袁崇焕的谢尚

  • 明宣宗驾崩后有更换新君的说法,但遗诏和《皇明祖训》确保英宗登基

    历史解密编辑:元气少女标签:历史解密

    当年22岁的建文帝朱允炆以皇太孙的身份即位,尚且被认为主少国疑。而此时距离靖难战争结束,也不过才30多年。这大好的江山,难道就要交到朱祁镇这样一个黄口小儿手中么?为何大明不能吸取教训选一位成年亲王来继位呢?其实这个事情说简单也不简单,说复杂却也不复杂。之所以不别立一位亲王继位,有两个障碍。而之所以放

  • 明宣宗与孙皇后青梅竹马故废黜胡善祥,但孙皇后对明朝有再造之功

    历史解密编辑:笑红尘标签:历史解密

    恭让章皇后胡氏出身胡善祥真实身份是锦衣卫百户胡容之女,山东济宁人,永乐十五年(1417年),朱棣命各宫推举皇太孙妃人选。胡善祥大姐胡善围当时是宫中女官,便推荐以贤惠闻名的三妹胡善祥入宫备选,太子妃张氏见其忠厚善良,举止庄重,便选定其为皇太孙妃。仁宗即位后,皇后张氏再次亲点胡善祥为太子妃,洪熙元年(1

  • 明孝宗和纪妃分开后由万贵妃抚养,万贵妃的黑料由明末宦官谈出

    历史解密编辑:异世邪君标签:历史解密

    史书中万贵妃最大的罪名就是迫害皇嗣,热衷于给后宫妃嫔打胎。在任何一个朝代,皇嗣都是重中之重,而明宪宗本人对此更是印象深刻。当年他叔父景泰帝朱祁钰,就是因为没有儿子,轻易就被自己老爹篡夺了皇位。有此前车之鉴,他又为何放任万贵妃胡来呢?真相只有一个,那就是《明史》造假。万贵妃:明宪宗一生所爱万贵妃是青州

  • 明军战斗力强悍和元朝的内讧是朱元璋北伐成功的重要因素

    历史解密编辑:莫笑少年梦标签:历史解密

    至正十七年(1357年),北方红巾军发动“龙凤北伐”。虽然这场北伐最终以失败告终。但元廷掌握的官军在战争期间也被红巾军打残。后来,由于官军已不成体系,所以一直到元朝灭亡前,支撑起元廷的武装力量,都是拥护元朝的团练武装。元末朝廷要靠团练维持统治的情况,就类似于后来的晚清政府。晚清时期,清廷掌握的八旗、

  • 明军与朝廷离心离德与明思宗的多疑导致各将领和藩王坐视明朝灭亡

    历史解密编辑:伸手摘星星标签:历史解密

    关于明朝在顺治元年(1644年)的覆亡,实际上还是有不少人感到了极度的惋惜。一方面,崇祯皇帝本有机会南迁或者将自己的皇子送到南京,以南方半壁江山为依托,继续延长明朝的国祚,以图重新崛起,然而由于崇祯皇帝的刚愎自用和不愿意承担责任的性格弱点,不愿意背上“逃跑”骂名的他和几位皇子全部都最终被困死在了北京

  • 明代宗虽非皇位第一继承人但仍为公推所得,明英宗复辟也无可厚非

    历史解密编辑:红楼梦魇标签:历史解密

    明英宗朱祁镇就是一个典型反面教材!明英宗朱祁镇的“名气”全仰仗于著名的“土木堡之变”。正统十四年(1449年),眼看着蒙古瓦剌部落在太师也先的带领下逐步崛起,并不断在大明周边进行骚扰侵略索求利益。年轻气盛的朱祁镇在宠臣宦官王振的蛊惑下御驾亲征,最终兵败被俘,沦为阶下囚。堂堂大明皇帝成为了俘虏,对于刚

  • 赵匡胤死于斧声烛影,赵光义究竟是不是凶手?司马光一语道出玄机

    历史解密编辑:异世邪君标签:赵光义杀赵匡胤真实故事,赵匡胤传奇赵光义扮演者,赵光义和赵匡胤是什么关系啊知乎

    而历史中比较扑朔迷离的一件事就是赵匡胤正值盛年时突然暴毙,那他的弟弟赵光义究竟是不是凶手?斧声烛影的背后究竟发生了什么?后世在司马光的记载中道出玄机。 陈桥兵变,黄袍加身,开北宋盛世 宋太祖赵匡胤,字元朗,是经历五代十国到北宋的军事家、政治家,宋朝的开国皇帝。赵匡胤年轻时正值乱世,他毅然去到北方打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