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秦国人为什么崇尚黑色?背后的原因,大多数人不敢明说

秦国人为什么崇尚黑色?背后的原因,大多数人不敢明说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异世邪君 访问量:3166 更新时间:2024/2/7 8:16:51

秦国统一天下,秦国版图覆盖了整个华夏,已经不是原来意义上的封国了,蛹化蝶,国号未变,本质却变了。

嬴政作为一国之君,最先意识到这一点,因此他扫平六国以后,第一件做的事情就是为自己,为秦国“正名”。

秦始皇给丞相、御史下了一道谕令:“天下大定,今名号不定,无以称成功,传后世,其议帝号。”

最后通过商议,大臣们提出了一个方案,叫“泰皇”,大臣们认为,上古有三皇,即天皇,地皇泰皇,这个泰皇就是人皇。当时提出这个方案后,嬴政非不满意,他觉得自己的功过三皇,名超五帝。于是下令,去泰,著皇,采上古帝位号,号曰皇帝。

[var1]

实际上皇帝这个词,最早的时候是在《尚书》里面有提过,只不过不是嬴政提到的这个概念,所以嬴政所提出的皇帝名号,以及对皇帝身份的神化,都是首创。

名称已经定下来了,接下来就是考虑怎么传的问题了。秦国之前,像秦惠秦庄襄王,听起来非常的啰嗦。于是秦始皇索性搞一个非常简单的办法,以后就不需要那么啰嗦。后世继位的皇帝全部用数字计数,比如二世三世一直到万世。这样的话嬴政本人就可以被称为“始皇帝”。

如果秦国真能够像秦始皇理想的那样,到了清末应该被传至“秦三百五十世”左右。再想象一下,如果到了万世,也许到时候光念个名字,可能都会让人犯晕。

[var1]

不光如此,既然作为始皇帝,那么尊称也不可以用以前的,从此以后皇帝自称为“朕”,以前这个字是没有知识产权的,人人都可以用不分贵贱。现在只属于皇帝,某种意义上,秦始皇也推动了知识产权的保护和发展。

秦始皇这套神化皇帝的礼仪,除了谥法在秦亡以后立刻被汉朝恢复外,其他的大多数被汉朝承袭,传至后世。

秦始皇的天下是靠武力得来的,但是呢,他又不是一个武夫,知道权力的合法性,还需要弄一些天意,来重新修正天下百姓的意识形态。因此啊,当时秦始皇开始崇尚阴阳家周衍创立的“五德循环说”,顾名思义五德就是金木水火土。秦始皇认为周朝当时是火德,到了秦朝是水德,因此当时秦始皇下令把黄河改名为“德水”。黄河不干,水运长久。

[var1]

我们往往在一些电视剧中看到秦国人他们穿的衣服都是黑色调的,这是为什么呢?老秦人的祖宗是颛顼高阳氏。这位牛人,也叫做北方之帝或者黑帝。北方属水属阴,跟秦国的运势相合。于是大秦帝国的衣服、仪仗、旗帜都崇尚以黑色为主。

还有秦国跟六这个数字非常的“投缘”,这是为什么呢?古代的人对于方位的观念,上下东南西北六大方位。大秦帝国既然是无所不包,因此他们非常崇拜数字六,拉车的马以六匹为尊,秦国的车子是长六尺,帽子是高六寸。秦始皇搞这一套,就是为了加固皇权的“合法性”,让你敬畏,让你佩服,告诉天下人,我的权力来源于天命。当然,秦始皇搞这一套其用意是不便世人明说的。

标签: 历史解密

更多文章

  • 宋孝宗为何能够胜出,成为南宋的皇帝?他听老师的话

    历史解密编辑:元气少女标签:历史解密

    一、战胜“熊孩子”1129年,宋高宗的独生子赵敷夭折,此后他再也没有生出孩子。到了1132年,宋高宗不得不考虑继承人的问题,于是他下旨让管理宗室事务的赵令畴访求宗室子弟。宋高宗赵构是有条件的:第一,必须是宋太祖的子孙;第二,必须比自己低一辈;第三,年龄不能太大。经过筛选,最初选出了十个男孩,又经过一

  • 王守仁熟读兵书,为迟滞朱宸濠行动进行一系列反间计和心理战

    历史解密编辑:荼靡花事了标签:历史解密

    “仲尼有文事,必有武备”的王阳明少年时代的王守仁就对兵法展现了出了偏爱。据《王阳明出身靖乱录》中记载:“十二岁在京师就塾师、不肯专心诵读,每潜出与群儿戏。制大小旗帜,付群儿持立四面,自己为大将,居中调度,左旋右转,略如战阵之势。”14岁“习学弓马,留心兵法,多读韬韬钤之书 。尝日:‘儒者患不知兵 。

  • 洪武年间帖木儿不断遣使来华,其天文、历法方面的学者曾留在明朝

    历史解密编辑:红楼梦魇标签:历史解密

    帖木儿大帝是谁?帖木儿出自巴鲁剌思部,至元二年(1336年)在撒马尔罕以南渴石地方的萨布扎尔村出生。巴鲁剌思部是古老的蒙古——尼伦部落,即纯洁的蒙古部落。早在成吉思汗建国之初,分给察合台的4000户中,就有巴鲁剌思部的合刺勒札儿千户,察合台手下主要将领哈剌察儿就是巴鲁剌思部首领。河中地区成为察合台封

  • 秦灭六国势不可挡,为何统一后却连农民起义都抵挡不住?

    历史解密编辑:不惹红尘标签:秦灭六国过程简介,秦灭六国后为何只能统治15年,秦灭六国最终统一

    国家虽然统一了,但相应的管理政策却没有落地,这就像一台重新组装的电脑,虽然硬件设施升级了,但软件用的却还是原来的旧系统,不死机才怪。1.新旧制度交替,旧贵族利益不能度过阵痛期。秦统一六国后,仍然实施在战时使用的依法治国政策,来管理庞大的帝国。之前商鞅在秦国推行法治时曾遭遇巨大的阻力,以至于旧贵族势力

  • 柴荣与赵匡胤各有所长,赵匡胤虽建立文官体系但崇文过度

    历史解密编辑:冷默言语标签:历史解密

    柴荣向来以唐太宗李世民为榜样,纵观其短暂一生,确实有一番“马上打天下、马下治天下”的风采。他最让人印象深刻一大特点,就是勇气、魄力非比常人。显德元年(954年),听闻郭威驾崩、柴荣(郭荣)继位,北汉联合契丹大举进攻。当时柴荣并没有多少威信,北周上下人心浮动,因此以四朝元老冯道为代表的宿臣们提出了保守

  • 春秋名臣介子推:我只是割股侍奉君王,清明节怎会与我有关?

    历史解密编辑:红楼梦魇标签:历史解密

    “清明雨纷纷,行人欲断魂”杜牧用一句话,写尽了清明节悲伤的韵味,它的来历相传源自一段感人的故事。晋献公末期,国内发生了一场变乱。太子申生被献公宠妃骊姬陷害而死,公子重耳怕遭不测,带着一众家臣和奴仆落荒而逃。当时,跟随他左右的家臣有5人,分别是:狐偃、赵衰、魏犨、司空季子和介子推。君臣5人来到卫国,重

  • 勇于担当率民成功剿匪的知县,为何被明宪宗违律凌迟处死

    历史解密编辑:策马西风标签:历史解密

    潞县知县王浚为人刚硬且独断,得知匪帮屠戮治下百姓后当即决定予以剿灭。但是王浚并没有依常规向州府、布政使司申报并等待上级调兵,而是不顾左右劝说,决定自率县衙差役和各乡民勇前往清剿。王浚率队虽然对匪帮穷追不舍,但人数以及经验不足连续几日也未能围住匪帮,只抓获了掉队的三十多名贼人家眷。一时没有办法的王浚只

  • 电影剧本定稿《大将李牧》完成,现在放出自拍的精彩片段分享给大家

    历史解密编辑:与世无争标签:历史解密

    [var1]图片来自网络嬴政:“听说李丞相率领燕朝军队,很有条理,燕朝弱旅一举打败匈奴十万余骑兵,李丞相是军神!我太佩服他了!”李牧:“李牧实太有名不敢称王!”嬴政:活该!你敢问李丞相是怎么治军练兵的,用什么战术打败了数万蛮族的大军?还望李丞相不吝赐教。“李牧:“陛下太谦虚了!治军之道在于练兵,而不

  • “靖康之耻”有多耻?三千妃嫔上身扒光、身披羊皮,皇后受辱自尽

    历史解密编辑:荼靡花事了标签:靖康之耻的记载真实性,靖康简介,靖康帝姬的真实照片

    导语:大家都知道,在我国历史上,北宋时期是出文人最多的朝代,因为重文轻武的原因,最后导致被金兵破城而入,北宋被灭。而金兵攻入北宋之后,还发生了“靖康之耻”,这在历史上是非常耻辱的一件事,三千妃嫔上身被扒光,披上羊皮被人羞辱,而皇后在“牵羊礼”之后,不忍受辱选择自尽。北宋到了宋徽宗时期,国家已经变成了

  • 孔子的儒家学说与他从政失败有关?谁是第一个祭孔的皇帝?

    历史解密编辑:心作祟标签:历史解密

    这个故事发生在美国,主人公叫丁龙。丁龙是一个山东的农民,在一百多年以前的晚晴时期漂洋过海到了美国的大都市纽约去谋生。因为没有什么学问,只能给人家干仆人。正好在纽约有一个南北战争时期退休的将军叫做卡宾特,这个人一个人独居,但是有一大套房子,需要找一个男仆来打理他的生活。但是这位卡宾特将军性情古怪,所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