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他是土木工匠的鼻祖,发明的东西曾被墨子批判,如今看却十分先进

他是土木工匠的鼻祖,发明的东西曾被墨子批判,如今看却十分先进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冷默言语 访问量:2610 更新时间:2024/3/2 19:43:37

中国古人的智慧无穷,很多古人留下的东西,尽管当代科技已经超出古代百倍,可依旧难以看破其奥秘。在中国工匠史上,有一人身为工匠鼻祖,发明的东西被墨子看不上,并且曾正面批判,但是当代人深究起来却可以感受到其作品背后的先进科技。此人便是鲁班。如今再度研究此人,依旧可以感受到其身上的层层迷雾。

[var1]

鲁班身处春秋时代鲁国,如今这个名字已经成为中国古代劳动人民的智慧代表。在几千年的时间里,古代人民的智慧发明很多都被冠以鲁班之名,他早就已经超出一个匠人的身份,成为一个标志,为后人所尊敬。

[var1]

在如今留下的传说中,很多现代依旧在使用的器具,其实都是出自鲁班之手。比如说锯子便是由他发明出来。当时他出入山林砍伐树木,当然用的器具是斧子。几下挥动斧子,鲁班出了不少力,却没能将树木砍倒,反而弄伤了自己的手。他的手被地上一种野草的叶子划破,鲜血渗出,鲁班却没有叫骂,反而开始研究弄伤自己的祸首。

[var1]

鲁班发现,这种叶子之所以可以划伤自己,靠的是叶子两边锋利的齿,这种构造导致叶子虽然并不坚硬,却可以轻易划伤自己的手。在一番思虑后,他开始放眼到自己手头的斧子。鲁班想到,既然这种构造可以这么轻易划破手,那么用铁制造,伐木岂不容易多了,这便是锯子的由来。

[var1]

这么看来,这位春秋名人无愧于工匠鼻祖的称呼,毕竟现代仍在使用的不少器具都是出自于他手。但是,有一与他同时代的大人物却不认可鲁班,甚至对其作品大加批判,此人便是墨子。两人之间的争端,主要在于战与不战。因为彼此的争端,他们还上演了一场攻伐大战。当时,鲁班身处楚国,为君主制造兵器。

[var1]

鲁班研制的很多利器都威力极大,倘若用在战场上,楚军实力可翻几倍。但是,墨子得知后却亲自前往楚国,鲁班针锋相对。墨子用言语之利,让鲁班信服其言论,将自己的敌人引荐给君主。

[var1]

在君面前,两人在纸面上采取攻伐之战。鲁班采用云梯进攻,可墨子却巧施手段,用竹片防卫,每一轮进攻都被他轻松守下,最后,墨子完胜,并且宣扬倘若楚国用这等手段进攻国,他一定会协助该国守城。这次交锋以墨子胜利,楚王放弃攻打宋国告终。

[var1]

其实,以现代人的眼光来看,鲁班的确是无愧于宗师之名,比如说他所制作的木头飞鸟,又或者会走的机器人,这在当时的人们看来的确是神奇,却毫无作用,因此,鲁班之术也被看做是巧技而已。

[var1]

现代人想要仿造当时鲁班制作的很多器具都难以实现,像鲁班这样的大才,倘若身处于当代,可以为时代带来的改革难以想象,只可惜,身处乱世之中,鲁班也就只能成为君王攻伐城池的手段而已。

[var1]

直到今天,鲁班所代表的传统工匠依旧受到人们的追捧,这或许也是匠人精神再度火热的原因。那么在大家看来,鲁班所研究的很多东西,倘若放到今天,是否仍具有较高的科技含量和研究价值呢?

更多文章

  • 秦国人为什么崇尚黑色?背后的原因,大多数人不敢明说

    历史解密编辑:异世邪君标签:历史解密

    秦国统一天下,秦国版图覆盖了整个华夏,已经不是原来意义上的封国了,蛹化蝶,国号未变,本质却变了。嬴政作为一国之君,最先意识到这一点,因此他扫平六国以后,第一件做的事情就是为自己,为秦国“正名”。秦始皇给丞相、御史下了一道谕令:“天下大定,今名号不定,无以称成功,传后世,其议帝号。”最后通过商议,大臣

  • 宋孝宗为何能够胜出,成为南宋的皇帝?他听老师的话

    历史解密编辑:元气少女标签:历史解密

    一、战胜“熊孩子”1129年,宋高宗的独生子赵敷夭折,此后他再也没有生出孩子。到了1132年,宋高宗不得不考虑继承人的问题,于是他下旨让管理宗室事务的赵令畴访求宗室子弟。宋高宗赵构是有条件的:第一,必须是宋太祖的子孙;第二,必须比自己低一辈;第三,年龄不能太大。经过筛选,最初选出了十个男孩,又经过一

  • 王守仁熟读兵书,为迟滞朱宸濠行动进行一系列反间计和心理战

    历史解密编辑:荼靡花事了标签:历史解密

    “仲尼有文事,必有武备”的王阳明少年时代的王守仁就对兵法展现了出了偏爱。据《王阳明出身靖乱录》中记载:“十二岁在京师就塾师、不肯专心诵读,每潜出与群儿戏。制大小旗帜,付群儿持立四面,自己为大将,居中调度,左旋右转,略如战阵之势。”14岁“习学弓马,留心兵法,多读韬韬钤之书 。尝日:‘儒者患不知兵 。

  • 洪武年间帖木儿不断遣使来华,其天文、历法方面的学者曾留在明朝

    历史解密编辑:红楼梦魇标签:历史解密

    帖木儿大帝是谁?帖木儿出自巴鲁剌思部,至元二年(1336年)在撒马尔罕以南渴石地方的萨布扎尔村出生。巴鲁剌思部是古老的蒙古——尼伦部落,即纯洁的蒙古部落。早在成吉思汗建国之初,分给察合台的4000户中,就有巴鲁剌思部的合刺勒札儿千户,察合台手下主要将领哈剌察儿就是巴鲁剌思部首领。河中地区成为察合台封

  • 秦灭六国势不可挡,为何统一后却连农民起义都抵挡不住?

    历史解密编辑:不惹红尘标签:秦灭六国过程简介,秦灭六国后为何只能统治15年,秦灭六国最终统一

    国家虽然统一了,但相应的管理政策却没有落地,这就像一台重新组装的电脑,虽然硬件设施升级了,但软件用的却还是原来的旧系统,不死机才怪。1.新旧制度交替,旧贵族利益不能度过阵痛期。秦统一六国后,仍然实施在战时使用的依法治国政策,来管理庞大的帝国。之前商鞅在秦国推行法治时曾遭遇巨大的阻力,以至于旧贵族势力

  • 柴荣与赵匡胤各有所长,赵匡胤虽建立文官体系但崇文过度

    历史解密编辑:冷默言语标签:历史解密

    柴荣向来以唐太宗李世民为榜样,纵观其短暂一生,确实有一番“马上打天下、马下治天下”的风采。他最让人印象深刻一大特点,就是勇气、魄力非比常人。显德元年(954年),听闻郭威驾崩、柴荣(郭荣)继位,北汉联合契丹大举进攻。当时柴荣并没有多少威信,北周上下人心浮动,因此以四朝元老冯道为代表的宿臣们提出了保守

  • 春秋名臣介子推:我只是割股侍奉君王,清明节怎会与我有关?

    历史解密编辑:红楼梦魇标签:历史解密

    “清明雨纷纷,行人欲断魂”杜牧用一句话,写尽了清明节悲伤的韵味,它的来历相传源自一段感人的故事。晋献公末期,国内发生了一场变乱。太子申生被献公宠妃骊姬陷害而死,公子重耳怕遭不测,带着一众家臣和奴仆落荒而逃。当时,跟随他左右的家臣有5人,分别是:狐偃、赵衰、魏犨、司空季子和介子推。君臣5人来到卫国,重

  • 勇于担当率民成功剿匪的知县,为何被明宪宗违律凌迟处死

    历史解密编辑:策马西风标签:历史解密

    潞县知县王浚为人刚硬且独断,得知匪帮屠戮治下百姓后当即决定予以剿灭。但是王浚并没有依常规向州府、布政使司申报并等待上级调兵,而是不顾左右劝说,决定自率县衙差役和各乡民勇前往清剿。王浚率队虽然对匪帮穷追不舍,但人数以及经验不足连续几日也未能围住匪帮,只抓获了掉队的三十多名贼人家眷。一时没有办法的王浚只

  • 电影剧本定稿《大将李牧》完成,现在放出自拍的精彩片段分享给大家

    历史解密编辑:与世无争标签:历史解密

    [var1]图片来自网络嬴政:“听说李丞相率领燕朝军队,很有条理,燕朝弱旅一举打败匈奴十万余骑兵,李丞相是军神!我太佩服他了!”李牧:“李牧实太有名不敢称王!”嬴政:活该!你敢问李丞相是怎么治军练兵的,用什么战术打败了数万蛮族的大军?还望李丞相不吝赐教。“李牧:“陛下太谦虚了!治军之道在于练兵,而不

  • “靖康之耻”有多耻?三千妃嫔上身扒光、身披羊皮,皇后受辱自尽

    历史解密编辑:荼靡花事了标签:靖康之耻的记载真实性,靖康简介,靖康帝姬的真实照片

    导语:大家都知道,在我国历史上,北宋时期是出文人最多的朝代,因为重文轻武的原因,最后导致被金兵破城而入,北宋被灭。而金兵攻入北宋之后,还发生了“靖康之耻”,这在历史上是非常耻辱的一件事,三千妃嫔上身被扒光,披上羊皮被人羞辱,而皇后在“牵羊礼”之后,不忍受辱选择自尽。北宋到了宋徽宗时期,国家已经变成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