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中国人为何被称为华夏子孙 华夏的由来

中国人为何被称为华夏子孙 华夏的由来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轻描淡写 访问量:2686 更新时间:2024/1/25 11:47:26

“华夏”是古代中国中原地区各族的合称,也称“华夏民族”,因此,中国人也被称为“华夏子孙”、“华夏儿女”。那这个人人习以为常的名称究竟从何而来呢?为什么要称古代的中原为“华夏”呢?

对于此问题,学术界说法不一,莫衷一是,归纳起来,大致有以下几种说法。

第一种观点是,“华夏”一名是以文化高低来定的。文化高的民族称为“华”,文化高的周礼地区称为“夏”,将二者合起来,即“华夏”,就是“中国”。而“华夏”以外的文化低的地区和民族,就被称为“东夷”、“南蛮”、“西戎”、“北狄”。后来,随着“华夏”的不断壮大,便将所有接受华夏文化的民族都纳入了传统华夏族的范畴。这时,“华夏”就代表整个中华民族了。

第二种说法是,在远古时代,中矩民族主要有华夏、东夷、南蛮三大族。后来,华夏集团的首领黄帝兼并并统一了其他集团,成为中华民族共同祭奠的先祖。所以,整个中华民族便都归属于华夏集闭,“华夏”自然就成为中华民族古老的代表。

第三种说法认为,“华”即花,原来是我国中原地区仰韶文化的玫瑰花的一种标志,后来和燕山脚下的龙图腾标志的部族,共同形成中华文化的主体。而“夏”指的则是历史上第一个王朝夏朝的先祖。大约在春秋时代开始,我国古籍上将“华”与“夏”连用,合称“华夏”族。

第四种说法见于《左传•定公十年》,文中记载:“(孔子曰):‘裔不谋夏,夷不乱华。”疏:“中国有礼义之大,故称夏;有服装之美,谓之华。华夏一也。”意思是说,穿着华服,讲究礼仪的民族,所以称为“华夏”是一种骄傲的自称,认为自己发达、富裕,讲礼仪;相对应的叫蛮夷,是对四周少数民族的蔑称,认为他们野蛮、落后。

第五种说法见于《书•武成》,文中记载:“华夏蛮貊,罔不率俾。疏:“夏,大也。故大国曰夏。华夏谓中国也。”

还有一种说法认为,“夏”应该来源于中国第一个王朝,夏朝的名字。而既然称“华夏”,而不称“夏华”,则说明“华”应早于“夏”。而在夏朝之前的古籍中,我们査到与“华”有关的就只有中华始祖伏羲的故土华胥国。所以,“华夏”一名有可能就源于此。

究竟“华夏”之名是由何而来?目前,尚无统一定论。


精彩连载推荐:

中国古人为何以黄色为尊 至高无上的尊色

皇帝为何自称“朕” 专属的称谓

返回大全页:

中国古代文化的未解之谜汇总大全

标签: 中国历史历史解密

更多文章

  • 中国古人为何以黄色为尊 至高无上的尊色

    历史解密编辑:活在梦里标签:中国历史,历史解密

    黄色在中国封建社会里是法定的尊色,象征着皇权、辉煌和崇高等。至今,黄色仍是古老中国的象征。汉语里与“黄”有关的词语也多与帝王、宫廷相关,如“黄屋”代指帝王乘的车,“黄榜”是指皇帝发布的文告,“黄门”是汉代

  • 皇帝为何自称“朕” 专属的称谓

    历史解密编辑:长街听风标签:中国历史,历史解密

    我们在看古装电视剧时,经常会听到皇帝称呼自己的时候不说“我”,而说“朕”。为什么皇帝要自称为“朕”呢?“朕”到底具有什么涵义呢?我国最早的一部解释词义的专著《尔雅•释诂》说:“朕,身

  • 古代为什么禁止同姓之间结婚 猜不透的规矩

    历史解密编辑:野性稳江山标签:中国历史,历史解密

    我国法律规定,“禁止与直系血亲或者三代以内的旁系血亲结婚”,这项规定是出于伦理的角度,也是为了避免双方结合后生出的孩子是畸形儿或残疾儿。而在我国古代,有一条更为严格的婚姻禁忌,即“同姓不婚”,也就是凡是同一姓氏的男女,不论两者有没有血缘关系,一律不准互

  • 清明扫墓的习俗是怎么来的 扫墓祭祖

    历史解密编辑:做你的英雄标签:中国历史,历史解密

    众所周知,清明是我国的二十四节气之一,时间是每年公历的四月五日。每逢清明,人们都会扫墓祭祖,这也是我国流传已久的习俗。然而,你了解清明节的由来吗?你知道清明扫墓的习俗是怎么来的吗?当代学者普遍认为,清明扫墓的习俗是承袭寒食节的传统。寒食节在清明节的前一天,这一天,禁止生火,吃的都是生冷食物,然后祭奠

  • 重阳节起源于何时 又是九月九

    历史解密编辑:冷默言语标签:中国历史,历史解密

    每年的农历九月初九是我国的重阳节,按《易经的阴阳理论,有“六阴九阳”之说,九是阳数,是数的极致,所以二九就是重九,重九即为重阳。在民间,流行着在这一天登上高处、赏菊插茱萸等习俗,所以重阳节也叫“登高节”、“茱萸节”、&ldquo

  • 青楼女子想从良该怎么办?

    历史解密编辑:红楼梦魇标签:中国历史,历史解密

    关于古代青楼女子从良,收录于明代小说家冯梦龙纂辑的小说集《醒世恒言》中的短篇拟话本小说《卖油郎独占花魁》有明确的说法。文中刘四妈应妓院鸨母王九妈之邀,劝说宁死不愿接客的莘瑶琴回心转意,当时美娘(指莘瑶琴)道:“奴是好人家儿女,误落风尘,倘得姨娘主张从良,胜造九级浮图。若要我倚门献笑,送旧

  • 古代帝王的诚信是怎样炼成的?

    历史解密编辑:策马西风标签:中国历史,历史解密

    中国古代常以“君无戏言”来形容天子重视承诺,一言九鼎的言行规范,换言之,皇帝的一言一行都会被史官载入史册,留于后人评说,因而必须谨言慎行。从这层意义上来说,皇帝是自动放弃开玩笑的权利的。历史上帝王因为一言不慎而遭致可悲下场的例子不在少数,诸如唐中宗李显曾开玩笑说要把李唐江山送

  • 现代人穿越到古代该拿回现代的东西却忘了带走

    历史解密编辑:不惹红尘标签:中国历史,历史解密

    话说某一日你过腻了现代人的生活,想要穿越回古代,准备了大包小包的东西,再背点儿“青青子衿”的诗词,于是乎,你按照小说中的各种方式准备穿越,终于得偿所愿,来到了时空彼方的古代。来到了古代,即便貌若无盐的人也能得到那些拒绝庸常的众秦男、汉男、唐男的喜爱,(穿越小说中都是这么写的)

  • 古代男子为什么要纳妾?

    历史解密编辑:黑姑娘标签:中国历史,历史解密

    纳妾是男权社会中婚姻关系不平等的集中体现,意味着男性在两性关系中的绝对主导地位。关于纳妾原因,主要有两个:一是“广继嗣”,满足无子嗣或多子嗣的要求;二是满足男性的情色欲望。(一)无子纳妾与多子多福中国传统社会极为重视子嗣,在“不孝为三,无后为大”的传统

  • 上千年前的历史骗局,真相到底是什么

    历史解密编辑:人生初见标签:中国历史,历史解密

    观赏历史是件好事,但是不能太局限一隅,要不然就会陷进死胡同里,今天就来看一下以为正确的历史事情第一:公元前221年,秦始皇嬴政消灭了六国,但是还没统一中国,其实当时还有剩下一个国家,卫国,卫国在公元前254年得秦帮助复国以后,已经和秦国组成了合作关系,卫国这个小国家能在“少恩而虎狼心&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