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张良为什么能够活到最后:功成身退的留侯

张良为什么能够活到最后:功成身退的留侯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一个人精彩 访问量:846 更新时间:2024/2/10 5:31:18

“持而盈之,不如其已;揣而锐之,不可长保;金玉满堂,莫之能守;富贵而骄,自谴其咎。功成名遂身退,天之道。”——摘自《孟子

相对于韩信的咄咄逼人,锋芒毕露,张良就显得深沉和老练多了。自从刘邦当了皇帝,他深居简出,很少抛头露面了。

据说张良闭门不出原因是因为练武功去了,他练的是养气辟谷之术。按理说他都一大把年纪了还练什么养气功啊,但问题是他当时不练不行啊!要想多活几年的命,他就得练。

由于上次对韩信的考验很不满意。刘邦对汉中三杰的张良也来了一次拷问。因人而异,这次刘邦不再提出带兵的问题了,而是问出了一个较为深沉的问题。

“这些天,朕微服私访时,看到街头巷尾一些军吏交头接耳,似乎在谈一些不可告人的事一样,爱卿可以为朕指点迷津吗?”鉴于张良对自己一向忠心,刘邦一开始问话时,语气明显很友善。

“依臣愚见,他们极可能是想谋反。”张良似乎胸有成竹。

“朕待他们不薄,他们为什么要谋反?”刘邦有点惊愕。

“这应该都是分封惹的祸。”张良边说边看着刘邦,顿了顿,才又接着道:“陛下如今所封之人都是亲信,而诛杀的却是和自己有隙的人。这怎么能不让一些人感到害怕呢?这会让他们产生没有被封就会被杀的错觉,在这些思想毒瘤的影响下,他们惊慌失措中自然会想到造反了。”

“那我现在该怎么办?”刘邦刚开始只是想把前天晚上散步街头看到的一种奇怪现象,在这里随便拿来问问张良,却不料一石激起千层浪,居然有这么严重的后果。

“陛下最讨厌谁?”张良反问道。

“这个还要说吗?雍齿呗!”刘邦想也不想就答道。

雍齿当年曾和刘邦争风吃醋抢女人。后来刘邦在沛县参加革命后,雍齿带了几个人来投他,刘邦考虑到当时自己势单力薄,就毫不犹豫地答应了他。

没想到他随后就背叛他投靠到朝廷去了,使得他进退两难,要不是慷慨的项梁借了五千人马给他,他的革命之路只怕在当时就要中断了。

“陛下只需封雍齿为侯就可以平息众人的反叛之心。”张良很从容地回答道。

刘邦没有再问为什么,因为张良的意思,他马上就明白了。对话就此结束。如果说韩信的对话没有及格的话,那么张良的对话无疑是满分了。

果然,刘邦按照张良的意思去做,封仇人雍齿为什邡侯,众人的不满和反叛之心马上就平定了。

按顺序,接下来应该是找萧何问话了。然而鉴于萧何是他的老乡,而且从起义就跟随着他,后来在楚汉之争中忠心耿耿地守在后防线上,他的考核说简单不简单,说难也不难,其实就是去做一项工程。

刘邦给这个新上任的酂侯安排了一个重要的阳光工程去做:去咸阳修复被项羽烧毁的宫殿。萧何接到任务后,二话不说就走马上任去了。

至此,刘邦对手下三大杰出谋臣第一轮考核结束。萧何、张良、韩信三人这次PK的结果是,萧何和张良暂时安全,韩信进入“待定席”,等待他的将是残酷的命运PK。

标签: 中国历史历史解密

更多文章

  • 刘邦从轻儒到尊儒是什么原因?

    历史解密编辑:荼靡花事了标签:中国历史,历史解密

    自从当了皇帝,刘邦可谓是日理万机,整天忙得不可开交,就在他不断地考核部下对他忠不忠诚的时候,还有一个问题也摆在了他的面前。那就是宫中礼仪问题。他手下这些功臣们,倚仗打江山时的劳苦功高,每次入朝宴会,个个都是放纵不羁,场面闹哄哄的像赶集,有时候谈功论战,有时候说朋道友,更有甚者当众脱鞋挠脚……后经人提

  • 楚汉争霸:得民心者得天下,项羽必败无疑

    历史解密编辑:女王范儿标签:中国历史,历史解密

    鸿门盛宴结束三天后,项羽带领四十万革命军浩浩荡荡地闯进了咸阳。也许是对暴秦的痛恨,也许是为项梁复仇,也许是习惯性屠杀的使然,总之,他一进城放纵手下杀人放火,强取掠夺。他还冲进宫中杀了公子婴和秦诸公子宗族。收取货宝美女,然后点燃了皇宫,这座无数百姓用血泪铸成的阿房宫就这样毁于一旦。阿房宫的大火烧了三个

  • 匈奴简介:马背上的民族 匈奴有哪些特点?

    历史解密编辑:一刹时的永恒标签:中国历史,历史解密

    虏阵横北荒,胡星曜精芒。羽书速惊电,烽火昼连光。虎竹救边急,戎车森已行。明主不安席,按剑心飞扬。推毂出猛将,连旗登战场。兵威冲绝漠,杀气凌穹苍。列卒赤山下,开营紫塞傍。途冬沙风紧,旌旗飒凋伤。画角悲海月,征衣卷天霜。挥刃斩楼兰,弯弓射贤王。单于一平荡,种落自奔亡。收功报天子,行歌归咸阳。——调寄李白

  • 项羽为什么要杀义帝?义帝威胁了项羽称霸吗?

    历史解密编辑:高傲的气质花标签:中国历史,历史解密

    分封后,对大多数人来说是欣喜和鼓舞的,但也有人不满。第一个不满的就是刘邦。早在分封之前,就刘邦的问题,项羽和范增进行了数次的研究和讨论。范增认为,巴、蜀二郡道路艰峻,原本是流浪者居住的地方,让刘邦去那里,既不会背上违背约定的罪名,又困住了刘邦这条蛟龙。项羽这次听取了范增的意见,把刘邦封为汉王,往那鬼

  • 谋士张良为保刘邦,火烧栈道,领兵流浪!

    历史解密编辑:心作祟标签:中国历史,历史解密

    刘邦虽然被赶到巴、蜀一带,但项羽心里还是不踏实。他把目光停留在刘邦的第一谋臣张良身上。刘邦之所以能先他一个月到达关中,就是因为张良为他提出了“攻城为下,攻心为上”的高级战略。从而以不战屈人之兵迅速攻城拔寨,势如破竹般拿下秦朝老巢咸阳。再加上项羽已听闻张良是当年用兵用计如神的姜太公的《太公兵法》传人,

  • 刘邦后宫简介:刘邦最看重的三位夫人是哪三位?

    历史解密编辑:落叶无声标签:中国历史,历史解密

    这里主要讲三个女人,刘邦后宫的三个女人。后宫第一夫人:吕雉。吕后是刘邦的元配夫人,当年身为富婆的她委身下嫁刘邦,后又在楚汉之争中被项羽擒至楚营中达三年之久,但好在最终在“求和阴谋”中成功逃出了魔爪。都说人是会变的,刘邦当了皇帝后,吕雉也完成了蜕变,由一个村妇变成了一个皇后,言谈举止竟很有风度,不愧是

  • 韩信忍胯下之辱:欲戴王冠,必受其重

    历史解密编辑:活在梦里标签:中国历史,历史解密

    应该说韩信的童年是快乐的,他父亲是一个熟懂兵法、军法、剑法的“三法大师”。三岁那年,韩信显出了与众不同的一面来,开始喜读兵法和剑术。到了六七岁时兵法和剑法都有模有样了。九岁那年,对于韩信来说,他的天倒塌了一半。他的父亲突患疾病丢下他孤儿寡母撒手而去。韩父见义勇为慷慨大方,把家里原本殷厚的家底几乎都救

  • 彭越真的谋反了吗 彭越最终结局如何?

    历史解密编辑:冷默言语标签:中国历史,历史解密

    前面已经说过,当初刘邦在彭城兵败逃到下邑后,召开了一次总结大会。会议上张良根据形势的需要提出了三步走的计划。他建议刘邦把三个很重要的人才都搞定,才能与强大的项羽抗衡。这三个人分别是:韩信、彭越、英布。果然,刘邦搞定这三个人后,最终打败了项羽,夺得天下。然而,随着形势的转变,当初他最得力的三虎将,现在

  • 韩信:兵法造诣高超,求职之路却万分坎坷

    历史解密编辑:野性稳江山标签:中国历史,历史解密

    如果按照现代人的学历来看,韩信的学历是相当高的。他应该可以达到大家里的“兵法专业系”的博士后了。因此,在就业问题上,像韩信这样的准博士后,找个工作肯定没问题。找个工作是没问题,但问题是要想找个好一点儿的工作就有点难度。因为乱世,韩信的就业之路只有两条可选:要么去参加反秦的革命运动;要么守在自己的一亩

  • 韩信的“汉中对”军事著作堪比诸葛亮的“隆中对”

    历史解密编辑:女王范儿标签:中国历史,历史解密

    三国时刘备三顾茅庐,诸葛亮的“隆中对”流传千古。殊不知在诸葛亮的“隆中对”之前的楚汉时期,韩信的“汉中对”同样精彩,只是鲜有人知道罢了。刘邦重用韩信,首先举行了隆重的拜将仪式。一授将印,二授将符,三授斧钺!韩信跪着一一从刘邦手中接过。随后刘邦宣布:从今以后军中大小事物,皆由大将军韩信裁决,如有不服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