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小说:明代文学最高成就

小说:明代文学最高成就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心作祟 访问量:2833 更新时间:2024/1/19 16:53:10

明代学以小说达到的艺术成就最高,创作了大量的以历史、神怪、公案、言情和市民日常生活为题材的长篇章回小说和短篇的话本、拟话本。明代短篇小说的创作也很兴盛。一些文人加工改写了宋元话本,还创作拟话本。“三言”、“二拍”就是这种话本和拟话本的代表作。

明代的小说创作进入一个新的阶段,其中最著名的为《水浒传》、《三国志演义》、《西游记》和《金瓶梅》。《水浒传》是元末明初人施耐庵创作的,是根据宋元以来有关宋江三十六人故事的话本和杂剧编写而成。塑造了不同性格的反抗者的典型形象,歌颂了农民战争,同情他们“逼上梁山”的悲愤的遭遇。此书对长期受地主剥削压迫的农民起了很大的鼓舞作用,特别是对明末农民起义有深远的影响。水浒的故事在各地广泛流传,有的演为戏文,或从说书人的口中传播开来。

罗贯中根据长期流传于民间的刘关张桃园三结义的故事编写成的《三国志演义》,是中国第一部根据历史编成的小说。书中描写了魏蜀吴三国之间复杂错综的军事和政治斗争,塑造了许多著名的政治家、军事家和外交家的形象。

吴承恩作的《西游记》通过各种神化的故事和人物,揭露了明统治者的腐朽以及封建社会的丑恶现象,同时歌颂了中国劳动人民反抗压迫,坚决向一切灾害困难和邪恶势力作斗争的精神品质。但作者还不能摆脱“佛法无边”和“轮回”、“报应”等宿命论的思想。

署名兰陵笑笑生撰的《金瓶梅》,刻画了封建社会中大商人、土豪劣绅家庭的骄奢淫侈生活以及他们勾结地方官僚和最高权贵宦官的罪恶活动。所写还有世俗的风土人情。但淫秽行为和变态心理的描绘使该书减色不少。

明代长篇小说比较著名的还有《封神榜》、《东周列国志》、《三遂平妖传》、《禅真逸史》等。此外,明代的短篇白话小说《三言两拍》,即冯梦龙的《醒世恒言》、《警世通言》和《喻世明言》,凌濛初的《拍案惊奇》、《二刻拍案惊奇》更为流传。《三言两拍》中有很多封建糟粕,但其中某些篇章却在一定程度上揭露了社会的黑暗面,反对了封建礼教的束缚,对男女之间的自由爱慕寄予充分的同情,如《施润泽滩阙遇友》、《杜十娘怒沉百宝箱》、《卖油郎独占花魁娘》、《蒋兴哥重会珍珠衫》等,这些小说后被改编为戏曲,几百年来,得到广大观众的喜爱。

标签: 明清历史

更多文章

  • 尚方宝剑制度:最早在明朝万历时期才创建

    历史解密编辑:荼靡花事了标签:明清历史

    建立尚方宝剑制度,并赋予以专断、专杀和便宜行事的权力,开始于明朝万历。在明朝中后期,他才成为现实中的一种制度。真实的包青天生活在宋朝,是不可能有“尚方宝剑”的。 “尚方宝剑”的称谓源于西汉成帝时,据《汉书·朱云传》记载,直言敢谏的朱云希望皇帝赐给他一把“尚方斩马剑”,用以诛杀皇帝的老师安昌侯张禹。

  • 明代四大奇书:《三国演义》、《水浒传》、《西游记》和《金瓶梅》

    历史解密编辑:荼靡花事了标签:明清历史

    人们通常把《三国演义》、《水浒传》、《西游记》和《金瓶梅》称为中国古代小说的“四大奇书”。这四部小说基本上代表了中国古代小说的四种类型,即历史演义小说、英雄传奇小说、神魔小说和世情小说。一、三国演义 《三国演义》不仅是较早的一部历史小说,还代表着古代历史小说的最高成就。小说采用浅近的文言,明 快流

  • 里甲制度:明朝完备的户籍管理制度

    历史解密编辑:荼靡花事了标签:明清历史

    里甲制度是明朝的基层组织形式。也是明朝政府推行黄册制度的基础之一。明初,明太祖制定一百十户为一里的规定是为了便于黄册制度的推行及完善地方机构等原因,而以一百十户为一里的编制有其特定的作用。 明朝初期,开国皇帝朱元璋试图通过推行里甲制度规范地方社会的权力结构,形成以安分守法的地主富民为乡村社区领导层

  • 南明永历帝朱由榔逃亡缅甸始末

    历史解密编辑:冷默言语标签:明清历史

    1、仓皇入缅甸,南明皇帝遭盘查 明崇祯政权被李自成起义军推翻后,南方的明朝旧臣打着反清复明的旗帜“勤王”,先后拥立了四个明室后裔,史称“南明”,但在清军的打击下,福王朱由崧、鲁王朱以海、唐王朱韦键的复明行动很快失败了。 顺治三年(1646年)末,桂王朱由榔在广东肇庆称帝,以永历为年号,建立了南明

  • 明朝服饰特征

    历史解密编辑:冷默言语标签:明清历史

    明朝服饰属于汉服体系,明朝立国不久,就下令禁穿胡服,恢复了唐朝衣冠制度,法服与常服又得以并行了。法服大体同於唐朝,祗是进贤冠改成了梁冠,并增加了忠静冠、保和冠等冠式。官吏戴乌纱帽,穿圆领袍。袍服除了品色规定外,还在胸背缀有补子,并以其所绣图案的不同来表示官阶的不同,不独唯此,官员的腰带也因品级的不同

  • 京师城破在即,崇祯帝为何不迁都

    历史解密编辑:荼靡花事了标签:明清历史

    崇祯十七年正月初八日,李自成的百万大军自西安出发,东渡黄河,兵分两路,直扑北京。此时的大臣曾提出迁都一事,但最后这事却不了了之。这是为何呢? 崇祯心忧如焚,对诸臣不无抱怨地叹气说:“你们怎么不知道为朕分忧!”左中允李明睿在散朝后悄悄给崇祯支招,说:“闯贼气焰嚣张,直逼京师,此诚危急存亡之秋,惟有迁

  • 《本草纲目》:我国一部药物学巨著

    历史解密编辑:做你的英雄标签:明清历史

    《本草纲目》是由明朝伟大的医药学家李时珍为修改古代医书中的错误而编,他以毕生精力,亲历实践,广收博采,对本草学进行了全面的整理总结,历时29年编成,30余年心血的结晶。全书共有52卷,载有药物1892种,其中载有新药374种,收集药方11096个,书中还绘制了1160幅精美的插图,约190万字,

  • 《封神演义》:中国古代最经典的神魔小说

    历史解密编辑:胖次标签:明清历史

    《封神演义》一般俗称《封神榜》,为明代许仲琳(一说是陈仲琳)所著,约成书于隆庆、万历年间。《封神演义》的原型最早可追溯至南宋的《武王伐纣平话》,可能还参考了《商周演义》、《昆仑八仙东游记》,全书以武王伐纣、商周易代的历史为框架,叙写天上的神仙分成两派卷入这场斗争,支持武王的为阐教,帮助纣王的为截教。

  • 明朝历史上真的存在过“免死金牌”吗

    历史解密编辑:胖次标签:明清历史

    民间俗称的“免死牌”,实为史书称之的“丹书铁券”。此物最早见于《楚汉春秋》(西汉陆贾著,其书已佚,《困学纪闻》十二引《楚汉春秋》:“高帝初封侯者,皆赐丹书铁券”),《汉书·高帝纪》则称“丹书铁契”,应是同一物件的不同叫法。当时的铭文为“使黄河如带,泰山如砺,汉有宗庙,尔无绝世。” 自汉后,“丹书铁

  • 明代四大声腔:海盐腔、余姚腔、昆山腔、弋阳腔

    历史解密编辑:落叶无声标签:明清历史

    南戏四大声腔是指中国明代形成的四种汉族戏曲声腔。分别为海盐腔(浙江)、余姚腔(浙江)、昆山腔(江苏)、弋阳腔(江西)的合称南戏四大声腔。汉族戏曲声腔的发展源远流长,海盐腔贯南戏四大声腔之首。 徐渭在嘉靖三十八年(1559)刊本《南词叙录》对四大声腔的流布地区作了这样的记载:“今唱家称弋阳腔,则出于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