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项羽大封十八路诸侯,除刘邦称帝建国外,其余诸侯国如何被灭的?

项羽大封十八路诸侯,除刘邦称帝建国外,其余诸侯国如何被灭的?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一个人精彩 访问量:4782 更新时间:2023/12/15 0:15:02

齐地三王:齐王田都、济北王田安、胶东王田市

秦末时期,齐国宗族田儋与堂弟田荣于齐地起兵,田儋被杀后,齐人又拥立田假为齐王,田荣大怒回军赶走田假,又改立田儋之子田市为齐王,田假出逃楚国。后来,田荣要求楚国交出田假,被楚怀王所拒,田荣遂与楚国决裂,既不出兵救援项梁,也不出兵救援巨鹿。

田荣虽然拒绝出兵,但其部下武将田都和齐王建之孙田安却背叛田荣,救援巨鹿并跟随项羽入关,因而被项羽册封为王,而原本的齐王田市则被改封为胶东王。

田荣本就与楚国有旧怨,如今又听说让自己侄子迁去胶东,反而将背叛自己的田都和田安封为王,便阻止侄子前往胶东,并出兵赶走了田都,田都逃奔楚国。田市因惧怕项羽,偷偷跑到胶东,田荣一怒之下将侄子杀死,又回军击杀了济北王田安,遂一统三齐之地,自立为王。

后来,项羽北上平定齐地叛乱,田荣兵败被杀,项羽又重新立田假为齐王。然而,田假不久便被田荣从弟田横给击败,田横又拥立田荣之子田广为齐王,继续抵抗项羽。

“楚汉战争”爆发后,田横与项羽休战,后韩信自赵地攻齐,临淄失陷后齐王田广逃至高密,田横逃至博阳。“潍河之战”后,齐王田广兵败被杀,田横得知后自立为齐王,但不久便败于汉将灌婴,遂逃至梁地投奔彭越,齐地归属刘邦。

赵地两王:常山王张耳、代王赵歇

秦末时,陈胜部将武臣北上攻赵,后自立为王,但不久便被部将李良所杀。武臣死后,张耳和陈馀拥立赵国宗室赵歇为赵王,“巨鹿之战”后,陈馀、张耳决裂,陈馀逃至南皮,张耳则随项羽入关中。

项羽大封天下时,将赵地一分为二,改封赵王赵歇为代王,封张耳为常山王。陈馀得知消息大怒,遂向田荣借兵反攻赵地,张耳兵败西逃关中投奔刘邦,重新迎回赵歇立为赵王,赵歇则封陈馀为代王,陈馀留代相夏说治理代地,自己则辅佐赵王歇。

汉二年(前205年)九月,韩信北上开辟北方战场,攻灭西魏后北上攻代,击败夏说夺取代地,后与张耳经井陉关攻打赵地,并通过“背水一战”大败赵军,代王陈馀被杀,赵王赵歇逃往信都。与此同时,刘邦派靳歙、周緤等渡河北上,协助韩信平定赵地,杀死赵王歇

平定赵地后,刘邦封张耳为赵王,西汉立国后不久,张耳于汉五年(前202年)七月去世,其子张敖承袭王位。后来,在“赵相贯高刺杀刘邦”事件中,张敖被废除王位,降为宣平侯,但因迎娶了鲁元公主的原因,倒是得以善终。

燕地两王:燕王臧荼、辽东王韩广

韩广本为武臣部将,武臣自立为赵王后,派韩广安抚燕地,结果韩广在燕地百姓的支持下,竟然也自立为王,并击败了武臣的进攻。“巨鹿之战”时,燕王韩广派部将臧荼救赵,臧荼后随项羽西入关中。

项羽分封时,将燕地一分为二,改封韩广为辽东王,反以臧荼为燕王。韩广对此极为不满,拒绝前往辽东,最终与臧荼发生火并,辽东王韩广兵败被杀,臧荼遂吞并辽东

韩信平定赵地后,在李左车的建议下,派使者招抚燕地,燕王臧荼知道不敌,遂转投刘邦。项羽被灭后,臧荼拥立刘邦称帝,后因刘邦诛杀项羽旧部,燕王臧荼担心被杀,遂于刘邦称帝同年秋起兵谋反,但随即便被刘邦剿灭

不过需要提一嘴,臧荼兵败被杀之后,其孙女臧儿流落民间,生有一女取名王娡,而王娡便是汉景帝的第二任皇后,汉武帝的生母。此外,臧荼被杀后,刘邦改立卢绾为燕王,后卢绾为自保养匪自重,刘邦派樊哙平叛,卢绾逃往匈奴。

秦地三王:雍王章邯、塞王司马欣,翟王董翳

秦末时期,少府章邯率兵平定各地叛乱,长史司马欣和都尉董翳皆归其指挥。“巨鹿之战”后,章邯投降项羽,章邯、司马欣、董翳三人遂跟随项羽入关,项羽分封天下时,为防刘邦自汉中北出关中,遂将秦地一分为三,分别封三人为王。

汉元年(前206年)四月,刘邦返回封地汉中,但仅数月便用韩信“明修栈道、暗度陈仓”之际重新杀回关中,章邯、司马欣、董翳三人不敌,雍王章邯接连兵败被困废丘,塞王司马欣和翟王董翳则兵败投降,刘邦一统三秦

后来,刘邦东出伐楚,司马欣和董翳跟随,“彭城之战”刘邦兵败,司马欣和董翳又转投项羽。汉四年(前204年)十月,刘邦派卢绾、刘贾率兵深入楚军背后,联手彭越攻陷外黄等十七城,切断楚军补给,项羽被迫率军东返,司马欣、董翳随楚将曹咎驻守成皋。

刘邦趁着项羽东返,出兵攻打成皋,曹咎不顾项羽叮嘱,率军出战,结果于汜水兵败,董翳、曹咎、司马欣皆自刎而死。汉四年(前203年)七月,刘邦返回关中,枭司马欣首级悬于栎阳闹事。

魏地两王:西魏王魏豹、殷王司马卬

秦末时,魏国公子魏咎在陈胜支持下复立魏国,后被章邯击败自尽,其弟魏豹向项梁借兵后复攻魏地,后随项羽入关。司马卬本为武臣部将,“巨鹿之战”时司马卬南下攻占河内郡,后也随项羽入关。

项羽分封天下时,将魏地一分为二,魏豹改封西魏王,司马卬则于河内郡称殷王。刘邦还定三秦后率军东出,魏豹、司马卬皆降,后项羽派陈平攻打司马卬,司马卬又转投项羽,但随即便在刘邦第二次东出时兵败被俘。

刘邦东进伐楚时,魏豹和司马卬皆参与“彭城之战”,刘邦兵败彭城,司马卬战死,魏豹则随刘邦退回荥阳。后魏豹借故返回封地,遂封锁边关,再度背汉降魏,刘邦为确保荥阳北部安全,派韩信北上攻魏,魏豹兵败被俘。

汉三年(前204年)五月,刘邦逃出荥阳,留御史大夫周苛驻守荥阳,魏豹亦留于城内。同年八月,项羽猛攻荥阳,周苛为防止魏豹再度反叛,在与汉将枞公商议后,将魏豹杀死。

韩地二王:韩王韩信、河南王申阳

韩成本是韩国宗室,秦末时六国纷纷复国,为由韩国无王,张良于是向项梁借兵辅佐韩成收复失地,但因韩地距离关中太近,始终难有进展,刘邦率兵西进时,与城阳再遇张良,在刘邦的帮助下才得以复立韩国,为感谢刘邦,张良随其入关。申阳本是张耳宠臣,“巨鹿之战”后攻占河南郡,后随项羽入关。

项羽分封天下时,将韩地一分为二,韩王韩成和河南王申阳分别建都阳翟和洛阳。诸侯各自返回封地时,项羽因张良辅佐刘邦,不许韩成返回封地,将其带回楚都彭城,后因刘邦东出,项羽将韩成废为侯,不久又将其杀死,改封郑昌为韩王阻挡刘邦。

刘邦率军东出伐楚时,河南王申阳投降,此后事迹不见于史料,可能死于“彭城之战”。之后,刘邦攻打郑昌,郑昌兵败投降,刘邦改立韩襄王庶孙韩信为韩王,重立韩国。

西汉立国后,刘邦因韩地太过重要,迁韩王信于太原以北地区防备匈奴,韩王信自请建都马邑。汉六年(前201年)秋,匈奴南下,汉十年(前197年),韩王信被棘蒲侯陈武斩杀

楚地三王:九江王英布、临江王共敖、衡山王吴芮

吴芮本为秦朝番县县令,相传为吴王夫差后裔,秦末时起兵反秦,后又招揽英布为女婿,随从各地诸侯参与灭秦,英布出兵北上后,先投项梁,项梁死后跟随项羽。共敖出身不明,项梁扶立熊心为楚怀王后,共敖为楚国柱国。

项羽分封天下时,除了自己占据的泗水郡、东海郡、会稽郡等地外,将楚国其余地区一分为三,分别立九江王英布、临江王共敖和衡山王吴芮。

英布虽出身楚军阵营,但在封王后出于自身利益考虑,与项羽产生裂痕,“彭城之战”后被刘邦派随何策反,背楚归汉,败于龙且后逃归刘邦。楚汉争霸末期,刘邦改封英布为淮南王,重新收复九江地区,并参与垓下之战

汉四年(前203年),刘邦与项羽在广武对峙,派张良游说吴芮,吴芮判断楚汉形势后,归降刘邦,并派麾下将领、越王无疆次子蹄的六世孙驺摇和越王勾践的后裔无诸率兵北上随刘邦作战。西汉立国后,刘邦改衡山国为衡山郡,吴芮被改封长沙王

“楚汉争霸”时期,临江国始终处于中立,共敖于汉三年(前204年)七月去世后,其子共尉承袭王位。西汉立国后,临江国仍不归附,被刘邦派卢绾、刘贾攻灭,共尉被俘后被押赴洛阳处死

刘邦晚年,大肆诛除异姓王,英布恐惧之下亦起兵反叛,但被刘邦出兵击败,后被内侄吴回诱杀长沙国则共传五代,后因第五代长沙王吴著死后无子,国除

标签: 历史解密

更多文章

  • “明代三重臣”中于谦、张居正都大名鼎鼎,相比之下他则名声不显

    历史解密编辑:星辰落怀标签:于谦王阳明张居正谁厉害,如何评价张居正,张居正驭人四句名言

    至于张居正,则是作为内阁首辅执掌大权多年,他推行了一系列卓有成效的变法改革,史称“张居正改革”或“万历新政”。在张居正的努力下,原本已经日渐腐朽的明王朝重新焕发出生机。相比于时至今日仍然大名鼎鼎的于谦、张居正,被后人与这二人同列为“明代三重臣”的王琼在知名度上无疑要低许多,但其能力与功绩绝对值得认可

  • 身为三国一流猛将,守护主公妻室多年,死后却被赐予恶谥

    历史解密编辑:落叶无声标签:三国中隐藏最深的高人,穿越三国当主公,黄忠原来的主公是谁

    刘婵古人生前有名、字、号,死后有谥,其中谥号为死后所得,相当于对其一生的综合评价。古代的谥号用法很有讲究,一般会用两个字来对死者生前的言行和功过予以高度概括,而且有固定的组合方式。按照古代谥法,“壮”是一个中性偏褒的词,所指的是“武而不遂”,是指生前武力非凡,却壮志未酬,未得善终;“缪”则是一个含有

  • 朱元璋有个癖好,让妃子苦不堪言,太监只能偷偷流泪!

    历史解密编辑:伸手摘星星标签:历史解密

    在朱元璋当乞丐的时候,有一次几天没有吃到东西他,由于太饿直接晕倒在地。这时有一位好心的老婆送朱元璋一碗汤,没想到朱元璋却喝完这个汤以后感慨到这个汤是人间美味。后来,朱元璋又因为没有吃东西而晕倒了,那位老婆婆还是好心地给朱元璋喝了这碗汤。朱元璋喝完这碗汤过后瞬间像打了鸡血一样,精力充沛起来,不过这个汤

  • 结合历史背景,来说一说《二十四孝》中与三国时期有关的人物

    历史解密编辑:卖萌天才标签:对三国中的人物评价,24孝图,三孝是哪三孝

    这些人物对三国历史发展的作用可能并不是很高,但是身上仍然有较高的魅力和值得一提的故事,下面小编就来介绍一些这些进入《二十四孝》的三国人物。怀橘遗亲:抑郁不得志的汉臣陆绩《怀橘遗亲》的故事可能大家有所了解,不过与当时的历史背景结合的程度可能要少一些。故事的主人公叫做陆绩,他的父亲叫做陆康,是东汉末年的

  • 罗贯中的《三国演义》为什么要尊刘备,贬曹操?

    历史解密编辑:君莫笑标签:历史解密

    本期我们聊聊非常常见的一个问题,众所周知,著名的《三国演义》中,作者的立场非常明确,通篇就是尊刘贬曹。以史为鉴经常遇到这样的问题,比如:为什么罗贯中会提出尊刘贬曹这样一个创作理念呢?为什么不能做到像《三国志》一样比较公允的评价曹操、刘备?本期《墨说三国》刚好聊聊这个问题。首先“尊刘贬曹”这并不是罗贯

  • 北宋时期,广西少数民族首领侬智高起兵反宋

    历史解密编辑:高傲的气质花标签:宋朝十大叛军首领,北宋江南起义,宋朝中期发生的战争

    狄青知道当时的宋兵对侬智高有胆怯畏战心理,极需提高军队的士气。平叛途中,士兵们听说当地有座大庙里的菩萨非常灵验,就希望狄青到庙中祷告神灵,保佑他们旗开得胜。大将军狄青欣然同意,召集全军将士,在庙中正殿敬香祈福,虔诚祷告。同时,狄青又从口袋里拿出一百个铜钱,对大家说:人们都说此庙菩萨灵验,为了打败侬智

  • 网上说,三国时期的诸葛亮一生中收了三个徒弟,他们能力如何?

    历史解密编辑:一个人精彩标签:历史解密

    诸葛亮作为满腹经纶的大学者,当然也不免会想找个传人,好继承衣钵。网上很多人说诸葛亮有3个徒弟,然而,正史上是没有记载诸葛亮收过姜维为徒的,说姜维是诸葛亮徒弟的多出自演义、小说、戏曲。史书有记载,诸葛亮中意的后生,只有2个人:马谡和姜维。刚开始,诸葛亮是看好马谡的。当时马良的家乡襄阳宜城(今湖北宜城南

  • 元军攻陷宋朝长沙,当地一所书院顽强抵抗,全部被杀造就一段传奇

    历史解密编辑:卖萌天才标签:元军图片,南宋五支军队,秦军和元军谁厉害

    先来介绍一下这所书院,有着很深的文化底蕴,曾经在北宋时期就已经是成立,名叫岳麓书院,很多人想必都听过这样的一个名称,因为在这里培养出了很多思想大家,位于湖南长沙的它,也是一直被人们说尊敬,也许是因为它的那段传奇故事。曾经南宋没落,蒙古族入侵中原,这个时候的国家动乱,眼睁睁看着无数的汉族百姓被蒙古人屠

  • 马谡明明是死在狱中,为何诸葛亮还要把他挂出来示众?

    历史解密编辑:君莫笑标签:诸葛亮搞笑配音骂马谡,诸葛亮和马谡什么关系,诸葛亮痛斥马谡炒股

    但在正史记载中,马谡丢了街亭后的第一反应,不是自缚请罪,也没有打算自杀明志,反而畏罪潜逃了。据《三国志向朗传》记载:“朗素与马谡善,谡逃亡,朗知情不举,亮恨之,免官还成都。”诸葛亮在《出师表》中提到的向宠,正是向郎之侄,他们都是荆州士族出身。换言之,马谡逃亡后,向郎等荆州士族非但没有阻拦,反而知情不

  • 王翦的军事能力有多出众?既能取胜又能保存实力

    历史解密编辑:元气少女标签:出众,能力,军事

    在我国陕西的富平县中,蕴藏着一位古代名将的坟墓,人们对他的陪葬品传得神乎其神,而此人也正是战国时期,立下赫赫功劳的秦国名将——王翦。接下来历史资料小编就给大家带来相关介绍,希望能对大家有所帮助。后人提起王翦,就不得不提到那三位,白起、李牧、廉颇,此四人被共同誉为“战国四大名将”。而他们在战争的故事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