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火烧赤壁后曹操损失惨重?其实并没有罗贯中写的那么惨

火烧赤壁后曹操损失惨重?其实并没有罗贯中写的那么惨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轻描淡写 访问量:3671 更新时间:2024/2/24 11:56:08

在三国故事中,赤壁之战永远是最脍炙人口的故事之一。这一战中先是曹操帅军号称百万,逼降荆州刘琮;而后虎豹骑一日300里奇袭刘备,逼得刘备抛弃妻子只身逃亡,要不是赵云长坂坡大显神威,后来就没有阿斗什么事儿了。

之后就是诸葛亮凭借三寸不烂之舌舌战群儒,说服孙权联刘抗曹;之后孙刘联军先后用了群英会、反间计、草船借箭、借东风、火烧赤壁等一系列脍炙人口的故事,最后以曹操在华容道率领残兵败将仓皇出逃结束。

但是历史上的曹操真的走过华容道吗?赤壁之战对于曹操的影响有多大?曹操到底在赤壁损失了多少兵马?

下面请跟以史为鉴来回顾一番历史上真正的赤壁之战。

一、华容道

曹操赤壁战败后走华容道一说其实最早来自于裴注《三国志·魏书·武帝纪》所注引《山阳公载记》的一段话:

“公船舰为备所烧,引军从华容道步归,遇泥泞,道不通,天又大风,悉使赢兵负草填之,骑乃得过。赢兵为人马所蹈藉,陷泥中,死者甚众。”

就是这短短的几行字,经过罗贯中的发挥,就变成了凸显诸葛亮智慧,关云长忠义的“诸葛亮智算华容,关云长义释曹操”这脍炙人口的故事。

至于大家喜闻乐见的曹操三次大笑引出赵云、张飞关羽的故事,其实也是在上面提到的《山阳公载记》中,只不过曹操笑的不是诸葛亮和周瑜,而笑的是刘备。

大致意思是,曹军从华容道撤退后,曹操哈哈大笑,诸将不解,这都战败了还笑啥笑?曹操解释道:刘备堪称是我的对手啊,但是他还是动作太慢了,假设他早一点放火,我们就惨了。后面刘备果然开始放火,可惜曹操已经跑远了。

军既得出,公大喜,诸将问之,公曰:‘刘备,吾俦也。但得计少晚;向使早放火,吾徒无类矣。’备寻亦放火而无所及。

而这一段描述,则是被罗贯中深度发挥,通过曹操的三声大笑,平添了许多喜剧色彩,而且为诸葛亮神机妙算增色不少。

二、赤壁双方兵力

赤壁之战是中国历史上著名的以少胜多之战,但是以少胜多,到底是多少战胜了多少呢?

根据三国志记载,曹操在给孙权下战书的时候表示自己麾下有八十万大军。孙权收到战书后,东吴大臣都被吓坏了,大军都不发一言。这一点也被《三国演义》所采用,于是诞生了曹操八十万大军南下的故事情节。

近者奉辞伐罪,旄麾南指,刘琮束手。今治水军八十万众,方与将军会猎于吴。--三国志

但是大家都知道,在古代战争中,关于士兵的数量一般对外宣传的数字都是经过夸大的,甚至斩获也都是夸大的,经常出现以斩获一记载十的情况。这个八十万显然是不可能的。

对此周瑜认为曹操大军充其量二十万人。

周瑜再跟孙权打气的时候说:曹操平定北方后率领的步卒不过十五六万,而且多年征战没有休息;这次刘表儿子刘琮投降后,所接纳投降的士兵也不过七八万。加起来也就二十二-二十四万人之间。

瑜请见曰:“诸人徒见操书,言水步八十万,而各恐慑,不复料其虚实,便开此议,甚无谓也。今以实校之,彼所将中国人,不过十五六万,且军已久疲,所得表众,亦极七八万耳,尚怀狐疑。夫以疲病之卒,御狐疑之众,众数虽多,甚未足畏。得精兵五万,自足制之,原将军勿虑。”

在其他材料中,也有看到曹操“舟车十万”的记载。

而且北方刚刚经历战乱,根本无力承担八十万大军的粮草,而且曹操还要留守北方一部分士兵,不可能全军南下。

所以说曹操此次南下征讨刘表,充其量也就带了十余万主力,荆州投降后,曹操又受降了一部分荆州士兵。曹兵加起来总数在十万-二十万左右。周瑜分析的其实还算有道理。

而孙刘联军这边的士兵数量则清晰很多,孙权给周瑜了三万兵马,刘备本身拥有的一万兵马,以及江夏刘琦的一万兵马,总数在五万-六万之间。

三、赤壁战损

虽然在演义中赤壁之战渲染的非常激烈,各种谋略层出不穷,最后曹操又连续中了诸葛亮三次伏击,最后只率领不多的残兵败将逃归北方,曹操貌似败得很惨,已经伤筋动骨,无法南下了。这也导致从此曹操专心维护北方,当魏王、准备篡汉去了。

但是和在《三国志》之中记载的赤壁之战相比较,就会发现真正的历史上虽然曹操败得很惨,但是远没有到达伤筋动骨的地步。下面就跟以史为鉴来分析一下曹操在赤壁之战到底损失了多少人。

三国志-武帝纪中对于这场大败,只是轻描淡写的描述为:

公至赤壁,与备战,不利。於是大疫,吏士多死者,乃引军还。

倒是周瑜传记中记载黄盖假投降,用小船放火,烧到了岸上,曹操:“人马烧溺死者甚众。”

但是赤壁之战还有一种说法是曹操自己烧船撤退:

曹操曾经给孙权写信说:“赤壁之役,值有疾病,孤烧船自退,横使周瑜虚获此名。”

而在孙权的传记中,也提到疫病和曹操自己烧船而退的记载:

瑜、普为左右督,各领万人,与备俱进,遇於赤壁,大破曹公军。公烧其馀船引退,士卒饥疫,死者大半。

但是不论怎样说,赤壁之战曹操的确是战败了,各种记载“大破曹军”、“吏士多死者”、“死者大半”、“死者甚众”都说明曹军不论是因为疫病还是火攻,都损失很多,但这些出自敌方的记载,可信度也不高,夸张的可能很大。

但是就算上述提到的曹军哪怕损失一半,曹军至少还有十万左右的士兵可以一战,这也是孙刘联盟占据荆州后无法更进一步的原因。

另一个曹军没有伤筋动骨的原因是,赤壁之战是发生在建安十三年十二月,曹操战败后回到北方大本营谯。到了建安十四年三月,距离赤壁战败仅仅三个月时间,曹操马上又开始在这里重新训练水军,积极筹备再次南下讨伐孙权。

到了这一年的七月,曹操带着新训练才四个月的大军再次南下征讨孙权,大军驻守合肥。

十四年春三月,军至谯,作轻舟,治水军。秋七月,自涡入淮,出肥水,军合肥。

而后面曹操在建安十七年、十八年、十九年都曾亲自征讨孙权。

曹操赤壁刚刚战败,第二年就接着发起对东吴的战争,如此频繁的征兵,很难相信是赤壁战败后伤筋动骨的样子。

所以从这一点上推断,曹操在赤壁之战中损失最多也就一半人,而且这一半人的伤亡中,又有一半是因为疫病的原因,直接因为火烧赤壁战死的就更少了。

所以以史为鉴认为,曹操从华容道撤退时至少还有十万左右的士兵。

不知道大家认不认可我的分析?欢迎留言一起探讨。

我是以史为鉴,每天都有有趣的历史故事,欢迎关注

更多文章

  • 项羽大封十八路诸侯,除刘邦称帝建国外,其余诸侯国如何被灭的?

    历史解密编辑:一个人精彩标签:历史解密

    齐地三王:齐王田都、济北王田安、胶东王田市 秦末时期,齐国宗族田儋与堂弟田荣于齐地起兵,田儋被杀后,齐人又拥立田假为齐王,田荣大怒回军赶走田假,又改立田儋之子田市为齐王,田假出逃楚国。后来,田荣要求楚国交出田假,被楚怀王所拒,田荣遂与楚国决裂,既不出兵救援项梁,也不出兵救援巨鹿。田荣虽然拒绝出兵,

  • “明代三重臣”中于谦、张居正都大名鼎鼎,相比之下他则名声不显

    历史解密编辑:星辰落怀标签:于谦王阳明张居正谁厉害,如何评价张居正,张居正驭人四句名言

    至于张居正,则是作为内阁首辅执掌大权多年,他推行了一系列卓有成效的变法改革,史称“张居正改革”或“万历新政”。在张居正的努力下,原本已经日渐腐朽的明王朝重新焕发出生机。相比于时至今日仍然大名鼎鼎的于谦、张居正,被后人与这二人同列为“明代三重臣”的王琼在知名度上无疑要低许多,但其能力与功绩绝对值得认可

  • 身为三国一流猛将,守护主公妻室多年,死后却被赐予恶谥

    历史解密编辑:落叶无声标签:三国中隐藏最深的高人,穿越三国当主公,黄忠原来的主公是谁

    刘婵古人生前有名、字、号,死后有谥,其中谥号为死后所得,相当于对其一生的综合评价。古代的谥号用法很有讲究,一般会用两个字来对死者生前的言行和功过予以高度概括,而且有固定的组合方式。按照古代谥法,“壮”是一个中性偏褒的词,所指的是“武而不遂”,是指生前武力非凡,却壮志未酬,未得善终;“缪”则是一个含有

  • 朱元璋有个癖好,让妃子苦不堪言,太监只能偷偷流泪!

    历史解密编辑:伸手摘星星标签:历史解密

    在朱元璋当乞丐的时候,有一次几天没有吃到东西他,由于太饿直接晕倒在地。这时有一位好心的老婆送朱元璋一碗汤,没想到朱元璋却喝完这个汤以后感慨到这个汤是人间美味。后来,朱元璋又因为没有吃东西而晕倒了,那位老婆婆还是好心地给朱元璋喝了这碗汤。朱元璋喝完这碗汤过后瞬间像打了鸡血一样,精力充沛起来,不过这个汤

  • 结合历史背景,来说一说《二十四孝》中与三国时期有关的人物

    历史解密编辑:卖萌天才标签:对三国中的人物评价,24孝图,三孝是哪三孝

    这些人物对三国历史发展的作用可能并不是很高,但是身上仍然有较高的魅力和值得一提的故事,下面小编就来介绍一些这些进入《二十四孝》的三国人物。怀橘遗亲:抑郁不得志的汉臣陆绩《怀橘遗亲》的故事可能大家有所了解,不过与当时的历史背景结合的程度可能要少一些。故事的主人公叫做陆绩,他的父亲叫做陆康,是东汉末年的

  • 罗贯中的《三国演义》为什么要尊刘备,贬曹操?

    历史解密编辑:君莫笑标签:历史解密

    本期我们聊聊非常常见的一个问题,众所周知,著名的《三国演义》中,作者的立场非常明确,通篇就是尊刘贬曹。以史为鉴经常遇到这样的问题,比如:为什么罗贯中会提出尊刘贬曹这样一个创作理念呢?为什么不能做到像《三国志》一样比较公允的评价曹操、刘备?本期《墨说三国》刚好聊聊这个问题。首先“尊刘贬曹”这并不是罗贯

  • 北宋时期,广西少数民族首领侬智高起兵反宋

    历史解密编辑:高傲的气质花标签:宋朝十大叛军首领,北宋江南起义,宋朝中期发生的战争

    狄青知道当时的宋兵对侬智高有胆怯畏战心理,极需提高军队的士气。平叛途中,士兵们听说当地有座大庙里的菩萨非常灵验,就希望狄青到庙中祷告神灵,保佑他们旗开得胜。大将军狄青欣然同意,召集全军将士,在庙中正殿敬香祈福,虔诚祷告。同时,狄青又从口袋里拿出一百个铜钱,对大家说:人们都说此庙菩萨灵验,为了打败侬智

  • 网上说,三国时期的诸葛亮一生中收了三个徒弟,他们能力如何?

    历史解密编辑:一个人精彩标签:历史解密

    诸葛亮作为满腹经纶的大学者,当然也不免会想找个传人,好继承衣钵。网上很多人说诸葛亮有3个徒弟,然而,正史上是没有记载诸葛亮收过姜维为徒的,说姜维是诸葛亮徒弟的多出自演义、小说、戏曲。史书有记载,诸葛亮中意的后生,只有2个人:马谡和姜维。刚开始,诸葛亮是看好马谡的。当时马良的家乡襄阳宜城(今湖北宜城南

  • 元军攻陷宋朝长沙,当地一所书院顽强抵抗,全部被杀造就一段传奇

    历史解密编辑:卖萌天才标签:元军图片,南宋五支军队,秦军和元军谁厉害

    先来介绍一下这所书院,有着很深的文化底蕴,曾经在北宋时期就已经是成立,名叫岳麓书院,很多人想必都听过这样的一个名称,因为在这里培养出了很多思想大家,位于湖南长沙的它,也是一直被人们说尊敬,也许是因为它的那段传奇故事。曾经南宋没落,蒙古族入侵中原,这个时候的国家动乱,眼睁睁看着无数的汉族百姓被蒙古人屠

  • 马谡明明是死在狱中,为何诸葛亮还要把他挂出来示众?

    历史解密编辑:君莫笑标签:诸葛亮搞笑配音骂马谡,诸葛亮和马谡什么关系,诸葛亮痛斥马谡炒股

    但在正史记载中,马谡丢了街亭后的第一反应,不是自缚请罪,也没有打算自杀明志,反而畏罪潜逃了。据《三国志向朗传》记载:“朗素与马谡善,谡逃亡,朗知情不举,亮恨之,免官还成都。”诸葛亮在《出师表》中提到的向宠,正是向郎之侄,他们都是荆州士族出身。换言之,马谡逃亡后,向郎等荆州士族非但没有阻拦,反而知情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