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西周爵位分为“公侯伯子男”,西方也是这五个级别,是巧合吗?

西周爵位分为“公侯伯子男”,西方也是这五个级别,是巧合吗?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不惹红尘 访问量:2219 更新时间:2024/1/21 9:10:17

西周时期,周天子在落后的生产力条件下为了对广大的土地进行有效的统治,进而实行了分封制。

因为分封制的确立,西周形成了严格的等级序列——天子、诸侯、卿大夫、士。

他们之间不仅有明确的等级划分,而且相互之间所属关系也很明确,明确的礼乐制度让所有人都可以在有序的范围内实行自己的权力。

其中,贵族共有五种爵位,那就是我们常说的“公侯伯子男”。

而且巧合的是,西方的爵位也是这五种——公侯伯子男。

为什么西方与我国西周时期的贵族序列完全一样,难道这真的是巧合吗?

其实原因很简单,所有的事情都怕大家钻牛角尖,因为这里的原因其实大家都明白,但又都很无奈——翻译者水平的问题。

就如同爷爷是“grandfather”一样,因为中西方等级序列的相似性,所以在翻译过程中,受到翻译者的影响,双方称呼之间才产生了共同性。

1.西周时期的公侯伯子男

这里我们常说的“公侯伯子男”其实是诸侯的五个等级。

西周虽然大肆分封天下,但是诸侯国的等级其实是不同的。

在西周初期最早的封国中,属于“公爵”封国的有宋国,因为他们的第一代国王是微子起,是原来的宗主国殷商的后代。

属于“侯爵”的有齐国、鲁国和卫国,他们要不就是开国的“大功臣”,要不就是“皇亲贵胄”。

再次一等的是“伯爵”,比如说郑国、曹国还有后来一统天下的秦国。

第四等是“子爵”,比如说楚国和吴国,他俩难兄难弟都在南方蛮夷地区,地位比较低。

因此后来楚国崛起后,就为了报复姬姓之前对自己的轻视所以对灭亡姬姓诸侯国情有独钟。

最后一等是男爵,这一类诸侯国地位最低,许国就是男爵封国。

据“周礼”的规定,“天子三公称为公,王者之后称为公”。

这里的天子三公分别是:周公、召公和太公,最著名的周公就是周武王姬发的弟弟周公旦。

虽然周公旦凭借一本“周公解梦”扬名天下,但论治国能力,周公旦也是极为出色的。

而太公最著名的就是“姜太公”,他老人家也留下了一个“姜太公钓鱼,愿者上钩”的奇闻趣事。

原文中,第二句的“王者”指的是原来夏朝和殷商时期的王室后裔。

在西周初期,由于周天子的强大,这种等级序列开始逐渐在全国范围内通行。

但到了春秋战国时期,这种受到周王室制约的分封序列就被破坏了。

“公”成了对一个大国的尊称,比如说春秋时期第一个霸主:齐桓公

他老人家本来是一个“伯爵”,但由于在“拱卫王室”中立下了汗马功劳,所以被破格称公。

而且不光大国可以,齐国有一个依附于他的小国——莒国的国君也自称公,比如说莒共公。

西周时期,最早的“公”除了那几个少数的“王者之后”以外,一般都是周王周围的人,他们有很大的自主权力,甚至可以组建自己的军队。

而“侯”一般是为周王室立下战功的人,他们与“伯”的差距比较小,功能也类似,都是负责守卫除了京幾以外的地区。

而“侯”由于封地较大,所以只能分封在京畿以外的地区,而“伯”的封地较小,所以京畿内外都可以分封。

封在京畿内部的“伯”一般还可以有许多有优待,比如说在周王朝内部做官,为周天子提供服务。

与京畿内的“伯”相比,分封在外地的“侯”自主性更大,他们甚至可以像周天子一样在封国内坐镇一方,并在一定程度上拥有征伐天下的权力。

西周实行“嫡长子继承制度”,除了嫡长子以外,其余的孩子需要降一个等级,那些被分化出来的孩子一般就会成为“子爵”或者“男爵”。

地位再低一点的孩子就只能变为“卿大夫”了。

春秋战国时期,礼崩乐坏,周天子也失去了天下共主的地位。

在那个动荡的年代,逐渐形成了“谁的拳头大就听谁的”的风俗。

最著名的就是楚国,由于楚国势力范围的增大,仅仅只是“子爵”的楚国后来竟然直接称王了。

这在西周早期是绝对不被允许的,但面对强悍的楚国,这个时候的周王室却没有勇气再说一个“不”字。

2.西欧封建时代的“公侯伯子男”

古代欧洲由于持续时间长,分布范围广,所以各国之间的“爵位”也不尽相同。

有趣的是他们大都与西周时期“公侯伯子男”十分相似,这也是后世翻译家将他们翻译相同的根本原因。

因为英国至今为止仍实行“君主立宪制”,且曾作为“日不落帝国”名冠天下,所以这里笔者主要以英国的“封爵”为例。

英国的封爵共有七种,除了我们最熟知的“公侯伯子男”以外还有“准男爵”和“骑士”两种。

但在这其中,属于“贵族等级”的只有“公侯伯子男”,“准男爵”和“骑士”都是平民阶层。

这是英国“封爵”与西周“封爵”最大的不同之处。

而除此之外,英国的“封爵”与西周的“封爵”极为相似。

最高的公爵又称“大公”,是仅次于国王的“大领主”。

在它之下的“侯爵”和“伯爵”同样也都是“封疆大吏”,权力相同,只是势力范围不一样。

“伯爵”所掌握的范围要大大小于“侯爵”,最大也只有几个郡。

“子爵”最早是“伯爵”的副手,因此他们出现的最晚,原本他们只是“一郡的长官”,类似于我国封建时期的“郡守”。

由于西欧封建时代的特性,他们才逐渐从王国中分离了出去,成为了独立的“地方政府”。

而最低一级的“男爵”也是数量最多的存在,后来由于西欧各国加强中央集权的需要,本就弱小的男爵更是连封地都取消了,只剩下了光荣的“头衔”。

综上所述,西周时期的“封爵”一定是贵族头衔,而西欧封建时代的“封爵”却不一定如此。

因为“准男爵”和“骑士”本就是平民阶层,所以他们更不存在“世袭罔替”的权力。

2005年,英国女王册封世界首富比尔·盖茨为“大英帝国司令勋章爵士”,名号喊的满天响,但其实只是一个“骑士”爵位,地位还是个平民。

PS:欧洲的贵族爵位的五个等级,即:Duke,Marquess,Earl,Viscount,Baron,与我们西周时期诸侯的5个等级相同。

如果我们用西周的等级序列与之对应的话就是:即Duke=公爵,Marquess=侯爵,Earl=伯爵,Viscount=子爵,Baron=男爵。

欢迎大家在屏幕下方留下宝贵的意见,废青工作室与您下期不见不散,部分图片来自网络搜集,侵删。 文:小昭 审核:梦愚编辑

文献参考:《二十四史》《史记》《汉书》《后汉书》《战国策》《左传》《春秋》《吕氏春秋》等。

本文为一点儿历史事作者手打,未经允许,不得转载。

标签: 历史解密

更多文章

  • 周穆王所会见的西王母,到底是什么人?

    历史解密编辑:笑红尘标签:周穆王在哪里见到西王母,周穆王见西王母的主要内容30字,周穆王真的见过西王母吗

    那么,离开文学范畴来看历史:历史上的周穆王是什么人?周穆王会见西王母又是什么情况?1、历史上的周穆王周穆王是西周历史上第五位天子。他的父亲周昭王在和楚人交战的过程中,丧生于汉水。周昭王过世后,周穆王以太子的身份继承西周天子的宝座。周穆王在位期间,也意识到了西周内外环境的情况,于是对昭王时期的一些政策

  • 隆重推荐《红山玉文化、收藏与甲骨文象形文字 : 瑞雪藏玉》

    历史解密编辑:高跟鞋的旋律标签:历史解密

    红山文化-古玉器-研究甲骨文-表形文字-研究正如郭沫若先生所指出的,文字起源于“从多头尝试到约定俗成”的历史过程。杨伯达先生在研究中国史前玉文化的《巫玉之光》中提出:“中国文明时代的文字、卜兆、唱歌、舞蹈,等等,表面上看似乎与玉无关,难以找到其中的直接联系,但其基因均能在繁荣的东部地区玉文化中找到其

  • 考古新发现!武王征商与周公东征究竟是怎样的历史“征”途?

    历史解密编辑:女王范儿标签:历史解密

    (作者:赵辉)探寻中华文明起源,追寻夏商周历史真实的演变过程,不仅是中华民族对先辈祖先的责任,也是中华民族向世界展现中华文明辉煌发展历程的重要内容。因为中华文明是世界上唯一的、传承至今的、延绵不断的人类文明,还原中华民族的发展历程,相较于世界其他地区的人类文明,具有更大的历史优势、文化优势与民族优势

  • 《殷商六百年》| 史书上相似的“暴君”

    历史解密编辑:我亦王者标签:历史解密

    司马迁说夏桀拒谏好贿,“武伤百姓”,桀的无道,绝非虚言。但是史传文献对夏桀、商纣王等上古暴君的鞭挞之词,则过多呈现出程式化、同质化、笼统化的特征。如《尸子》中说:“昔者,桀纣纵欲长乐,以苦百姓。珍怪远味,必南海之荤,北海之盐,西海之菁,东海之鲸。此其祸天下亦厚矣。”《太平御览》卷九百八引《缠子》:“

  • 【历史知识】夏朝历任君王及在位时间

    历史解密编辑:女王范儿标签:历史解密

    夏朝是中国历史上第一个朝代。夏朝一共传14代,17后(夏朝君主在位时称“后”),存国471年。禹(约公元前2029年-公元前1982年)因治水有功,舜禅让王位,夏朝建立者,与尧、舜、汤并称上古最英明的君王。在《史记·夏本纪》中有大量对大禹治水的记载,很多学者对夏朝的建立者存在争议,一说是禹,一说是启

  • 高空视角看关中“小三峡”,姜子牙为何选择水清谷幽的伐鱼河?

    历史解密编辑:伸手摘星星标签:历史解密

    宝鸡是一座拥有悠久历史的城市,它承载着众多的文化和历史遗迹。而最为著名的莫过于宝鸡出土的青铜器。这些青铜器不仅见证了两千年来宝鸡文明的发展和演变,更是中国文化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宝鸡的青铜器种类繁多,涵盖了簋(guǐ)、鬲(gé)、卣(yǒu)、簠(fǔ)、甗(yǎn)、觥(gōng)、觯(zhì)

  • 《殷商六百年》:以史料还原殷商之历史

    历史解密编辑:不惹红尘标签:历史解密

    殷商距今已有三千余年历史,然而我们理清殷商王朝的脉络,却是从王懿荣发现甲骨文开始的,至今也只有百余年而已。殷商作为中国历史上的第二个朝代,历时五百余年,为中华文明奠定了良好的基础。《殷商六百年》一书中,历史学者柯胜雨以考古学史料为基础,结合历史学、考古学、文献学、文字学等科研成果,主要讲述了夏朝末年

  • 从青岩古镇到红枫湖畔,快乐试驾启辰大V&启辰星

    历史解密编辑:黑姑娘标签:启辰大v唯美视频,启辰自驾游视频大全,邻家小姐姐与启辰星的情怀之旅

    用过自助晚餐之后,主办方为第二天的活动提前准备了一场简短的试驾说明会。抛开那些惯常的产品介绍和试驾流程说明,东风日产启辰事业总部商品规划部首席产品专家吴越提到的两个观点,特别能够打动在座的媒体:第一,产品设计需要有一个底层逻辑,所有的功能都应该建立在这个底层逻辑之上,而“快乐”,就是东风日产启辰造车

  • 学历史-商代典故-庖人制汤与万年历

    历史解密编辑:晴天标签:历史解密

    伊尹不仅是商汤的辅臣,还被认为是厨师和中药汤剂的创始人。商代典故,庖人制汤,说的正是伊尹。伊尹的养父是个既能屠宰又善烹调的家用奴隶厨师,伊尹自幼聪明颖慧,勤学上进,虽耕于有莘国之野,但却乐尧舜之道;既掌握了烹调技术,又深懂治国之道;既作奴隶主贵族的厨师,又作贵族子弟的"师仆"。伊尹作为陪嫁奴隶给汤王

  • 如果没有殷墟和甲骨文,西方人眼中的中国历史会是什么样子?

    历史解密编辑:野性稳江山标签:殷墟真实历史简介,殷墟为什么会成为文化遗产,殷墟出土甲骨文视频

    安阳殷墟和甲骨文的出土,证实了《尚书》、《史记》、《帝王世纪》等古籍记载的商王朝的真实存在!但实际上,近代之前,几乎没人质疑商朝的存在,也没人质疑夏朝和三皇五帝的存在,但随着西方坚船利炮打开国门,西方“历史观”也改变了许多人的认知,比如顾颉刚、钱玄同所代表的“疑古派”就跟着西方起舞,他们不但通过“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