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为什么会砸死吴国太子呢?
游戏引发的惨案
吴王刘濞是汉高帝刘邦的侄儿,因战功封吴王。吴国共计有三郡五十三城,是最大的诸侯国之一,由此可见吴王刘濞的地位是很不一般的。
作为地方诸侯,吴国时不时要派人进京朝见皇帝。汉文帝登基后,刘濞让吴国太子刘贤进京朝见。这时吴太子还是个小孩子,汉文帝的皇太子刘启也是小孩子,两人年龄相仿,一起玩得也开心。
有一次,吴太子陪皇太子刘启喝酒、玩游戏,玩着玩着就闹起来了。吴太子从小养尊处优的,在封国内,哪个人不让着他呢?所以他习惯了,一生气态度就有点傲慢。可是吴太子傲慢选错了对象,坐在他面前的可是皇太子。皇太子刘启何尝被人怠慢过呢,一怒之下,拿起游戏用的台盘,往吴太子的脑袋扔过去。这一扔,扔出人命了,吴太子当场被砸死。
小孩子下棋,哪有玩出人命的呢?这里就得分析一下刘启为什么会砸出人命。
刘启为什么会砸死刘贤呢?
一个巴掌拍不响,首先说说刘贤的原因。
刘贤的性格,可能有其父刘濞的遗传。据史书载,刘濞的性格极为剽悍勇猛,而且不太把中央放在眼里。比如他在统治吴国时,“即招致天下亡命者盗铸钱,”这些都是犯法的事,他一点也不在乎。也许是老爹平日不把朝廷放眼里,儿子也受到他的影响,这才有对皇太子不敬的行为。
另外,刘贤的教育也有问题。史料称,“吴太子师傅皆楚人,轻悍,”楚人比较尚勇,遂养成吴太子轻佻、剽悍的个性,在吴国时,刘贤“又素骄,”本身有这个性格特点。正是这个性格,导致与皇太子在游戏时发生冲突。
再说说皇太子刘启。
刘启在九岁时被立为皇太子,刘贤进京时,他可能也就十来岁左右,还属于未成年人。刘启是个什么性格的人呢?他的心胸是比较狭隘的。
刘启
宋代苏辙评论他:“忌克少恩,无人君之量。”从后来刘启的所作所为,可以看出他心胸狭窄,甚至无情的一面。比如说晁错为他鞍前马后搞削藩,可是一旦爆发七国之乱,他就丢车保帅,把晁错给杀了。不仅是杀了,还是以腰斩这种最残酷的刑罚,至于么?不仅杀了晁错,把他三族也夷了。杀晁错居然连审判也没有,定罪也没有,晁错是穿着官服上朝时,直接被拉去刑场问斩。由此可见刘启是很无情的。同样,在周亚夫一事,也可以看得出来。
吴国太子刘贤犯的大错,就是得罪错了人。估计他在吴国作威作福惯了,可是他不看看,对面坐的是比他地位尊贵的皇太子。偏偏皇太子是个心胸狭隘,也是比较黑的人,权力还比吴太子大。皇太子能这个亏吗?所以才有了“孝文时,吴太子入见,得侍皇太子饮博。吴太子师傅皆楚人,轻悍,又素骄,博,争道,不恭,皇太子引博局提吴太子,杀之”的事情。
当然,刘启并不是故意要砸死刘贤,应该不致于如此。他显然是在自尊心受到伤害后,不假思索要维护自己神圣不容侵犯的地位,下手太重了,而且偏偏又打中要害,这才把刘贤给砸死。
刘启是太子,自然不能“杀人者死”了,但是也要有相应的处罚。所以在事后,文帝仅是象征性地训斥太子几句,然后便派人把刘贤的遗体送回到吴国埋葬。但是无论是谁也咽不下这口气,更何况是刘濞呢?刘恒“于是遣其丧归葬吴。吴王愠曰:‘天下一宗,死长安即葬长安,何必来葬!’复遣丧之长安葬。吴王由是怨望,稍失籓臣礼,称疾不朝。京师知其以子故,验问实不病,诸吴使来,辄系责治之。吴王恐,所谋滋甚”。“所谋滋甚”这四个字已经十分清楚地说明刘启这次已经差点把刘濞逼反了。还好刘恒能化解矛盾,“天子皆赦吴使者归之,而赐吴王几杖,老,不朝。吴得释,其谋亦益解。”这样刘濞才算暂时中止了造反计划。
这件事,后来成为刘濞发动七国之乱的一个诱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