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一缕清风,代代相传:淮军将领宋先聘事略(三)

一缕清风,代代相传:淮军将领宋先聘事略(三)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与世无争 访问量:1910 更新时间:2024/1/18 21:38:38

氏宗谱》

因而良好淳朴的家风,对于他兴办团练及抗日、抗法保台的影响甚为关键。据《宋氏宗谱》记载,宋先聘“生平慷慨磊落不羁,遇事多举大纲遗细节……素豪以乐善好施著至”。此外,他“轻财仗义,辄不靳重貲济士之阨困。故士穷窘,多委命焉。是以食客之盛,有古孟尝君风。”由此可以看出,他为人仗义,淡薄名利,不慕钱财,时人竟把他比作战国四公子之一的孟尝君,因而深受乡人敬重爱

淮军将领宋先聘画像

在仁义、忠君、崇礼、尚孝等优良家风的熏陶下,除了宋先聘为淮军爱国将领外,宋氏一族还相继走出了其他三十多位淮军将领,如:宋先登,花翎副将即补参将;宋先道,军功六品;宋先器,军功五品;宋仁本,九品;宋先琦,九品;宋先道,军功六品;宋先湛,九品;宋志仁,九品等等。其中,光绪二十年(1906年)刊印的《续修舒城县志》还记载了淮军将领宋承泗的往事:“宋承泗,字淮卿,粤逆之乱,投效淮军。以功荐保县丞。旋随唐果介剿台番,躬率壮丁百人凿山通道,行军无阻。族兄先聘狮头社之捷,承泗赞助之力居多。大兵凯旋后,驻扎江阴。随营办炮台事务。以疾卒于官。”

宋先聘墓园主碑落成典礼

淮军将领宋先聘第一次随唐定奎及淮军十三营渡台,抗日保台、“开山抚番”;第二次随刘铭传入台,抗法保台。因此,两次赴台的宋先聘为维护国家主权与领土完整,发挥了积极地作用;“开山抚番”招抚内外狮头番社,迈出了最艰难的一步,从而为后续事宜的进行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宋先聘手植梓树

岁月如斯,时过境迁,百年后的今天,位于安徽肥西柿树岗乡的宋先聘将军故居早已不见当年的辉煌,但是历经风雨沧桑留下来的历史遗物,却是宋氏一族蓬勃发展、兴旺发达的最好见证。淮军爱国将领宋先聘及宋氏淮军人物们的丰功伟绩必将为世人所铭记、敬仰;宋氏一族的优良家风,亦必将为族人一脉相承、代代相传。

2019年1月15日,“宋先聘墓园主碑落成典礼”在肥西县柿树岗乡举行,宋氏族人从四面八方赶来共同见证这一历史的时刻。从宋先聘墓中仅仅出土了几片碎瓷与几枚铜钱,在场的人无不惊讶,充满疑惑。朝廷的一品提督,为连正式的陪葬品都没有?不可思议!沉思片刻,人们似乎渐渐悟出眼前的景象亦在情理之中。宋先聘虽功高位高,但是他清廉爱兵,淡泊名利的形象是众人皆知、史料、家谱代代记载传颂的。今天回想起当时的所见所闻,笔者觉得这就是历史上真正的淮军将领宋先聘!

标签: 历史解密

更多文章

  • 康熙将他连贬3级,他回家忍不住哈哈大笑,悄悄跟儿子说了8个字

    历史解密编辑:元气少女标签:历史解密

    此人就是张廷玉,在很多清宫影视剧中都经常能看到这个人名字,时常出现在皇帝的身边是可谓是一个大红人了。公元1672年张廷玉生于京师,实际上张廷玉的父亲张英本身就是朝廷的要员。所以张廷玉初为官时便深受皇帝的信任,这其中和张英的言传身教有着很大的关系。因为张英常年在康熙的身边,所以对于康熙的脾性和喜好都摸

  • 清朝很多八旗子弟,为什么最后沦落到靠“坑蒙拐骗”生活的地步?

    历史解密编辑:我亦王者标签:清军攻破柏林挂清朝旗,清朝八旗子弟怎么处理的,清朝十八旗战力如何

    行贿受贿一直都是历代统治者整顿吏治的关键早在天命八年(1623年)二月,努尔哈赤即谕令“要给尼堪发指示,不能送任何东西来。如果送来,送的人治罪如果接受,接受的人治罪”。但还没有具体的处罚规定,案犯也没有受到严肃的查处。入关以后,统治者加大了对行贿受贿者的惩处力度,尤其是对犯此类案件的宗室贵族。道光二

  • 从甲午战争中揭露晚清专制主义的弊端有哪些?

    历史解密编辑:心作祟标签:甲午战争对晚清的影响,甲午前后之晚清政局在线阅读,初中历史考试君主专制的弊端

    晚清 是 中 国 社会转型 的 酝酿 时 代,要推 动 民 主 政 治 和 社 会进 步 就必 须 批判 专制 主义。中 国 进 步 的 知 识分子逐渐认识 到 了 君主 专 制 的 危 害,不仅深 刻 地批判 君主专制 制 度而且更加 深入地批判支撑专制 主义 的 理 论基础。中 国 在 甲 午

  • 清代嫁妆与女性地位研究——性别史视野下的清朝“厚嫁”风俗

    历史解密编辑:高傲的气质花标签:历史解密

    “整幅画面由二十六个人物、两辆弊乘、两辆骈车、九只大雁、两只猎狗、一头猪组合而成”,可见早在战国时代就有陪送嫁妆的行为了。至唐宋时代,陪送嫁妆已经为法律所肯定,《宋刑统》规定:“姑姊妹在室者,减男聘财之半。” 即比照男子聘财一半的额度作为嫁资。而宋代由于厚嫁之风盛行,许多家庭用于女儿嫁妆的花费甚至超

  • 奇怪的西太后陵:为何在东而非西?慈禧舌战朝臣,修建两座皇后陵

    历史解密编辑:冷默言语标签:历史解密

    更何况古代一般认为“东为上,西为下”,慈安作为咸丰帝的皇后,即便是没有生下皇子,照样地位上高于慈禧,所以被称为“东太后”也是理所应当的。即便慈禧年长慈安两岁,仍旧称呼慈安为姐姐,这便是身份高低所决定的。但奇怪的是慈禧作为“西太后”,死后的陵墓在东边;而慈安作为“东太后”,死后的陵墓却是在西边,究竟是

  • 大清灭亡前夕,全国九位总督都在干什么?他们的结局又是如何?

    历史解密编辑:女王范儿标签:历史解密

    湖广总督最后一任湖广总督是博尔济吉特·瑞澂,看姓氏便知此公是蒙古人,可实际上他的旗籍是满洲正黄旗,与孝庄文皇后同根同族。可以说武昌起义的爆发与瑞澂有着直接的关系,然而这样一个看似忠诚的封疆大吏,骨子里却是一个贪生怕死之辈。武昌起义爆发之后,革命军的实力其实远不如清军。瑞澂若是不逃跑而是采取雷霆手段,

  • 清朝捐官制度,导致官员贪腐严重,西方学者评价却令人意外!

    历史解密编辑:不惹红尘标签:历史解密

    《史记》记载,“秦得天下,始令民纳粟,赐以爵1674年,因为削三藩用兵,朝廷财政吃紧,为了筹集军饷,康熙以4000两的价格,公然贩卖500个知县的名额,开了贩卖实权官职的先例。在中国2000余年的封建王朝中,别说其中明君了,即便历史上的昏君在财政极度困难时,也不敢公然叫卖500个知县名额。如委群羊于

  • 如果康熙没贬此人,清朝很有可能成超级大国,八国联军或不是对手

    历史解密编辑:一个人精彩标签:康熙打八国,康熙敬酒最经典片段,康熙最小的儿子

    而对于明朝人们常常说崇祯皇帝不该杀袁崇焕,那样或许明朝不会亡。但对于清朝来说,他们不该杀的人却是在康熙一朝。实际上来说,未来的亡国悲剧在康熙一朝其实就已经注定了。这个不该杀的人名叫戴梓,他既不是像孙承宗那样的战略家,也不是像袁崇焕那样的名将。戴梓出生于顺治六年(1649年),他是浙江仁和人,仁和就是

  • 看看八国联军如何分赃的,比高利贷还黑!(附清单)

    历史解密编辑:冷默言语标签:八国联军犯下的滔天大罪,八国联军都拿到多少赔款,八国联军赔款利率

    庚子赔款1900年(即庚子年)八国联合入侵中国,1901年和谈时,各帝国主义国家横蛮无理地要求我国赔偿损失。其最初要求数总计为4.60296393亿海关两,其后迭经磋商削减零数为4.5亿海关两。当时各侵略国家将此掠夺的赔款分配如下:各项赔款39年内本利偿清,其各年本息应还数如下:1、第1年至第9年,

  • 雍正皇帝到底有没有篡位?专家公布的康熙遗诏道出了真相!

    历史解密编辑:红楼梦魇标签:历史解密

    雍正深知康熙这样雄才大略的皇帝,考虑皇位继承人的问题肯定不是只考虑他儿子这一代,而是为了江山永固要考虑两代甚至三代。雍正逐渐发现自己的儿子弘历聪敏过人读书过目不忘,连周围的太监都说,弘历是康熙的孙子里面最聪明的。因此,雍正皇帝的继位,其实是符合康熙的本意!辽宁省档案馆就展示了“康熙遗诏”,这是三体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