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氏宗谱》
因而良好淳朴的家风,对于他兴办团练及抗日、抗法保台的影响甚为关键。据《宋氏宗谱》记载,宋先聘“生平慷慨磊落不羁,遇事多举大纲遗细节……素豪以乐善好施著至”。此外,他“轻财仗义,辄不靳重貲济士之阨困。故士穷窘,多委命焉。是以食客之盛,有古孟尝君风。”由此可以看出,他为人仗义,淡薄名利,不慕钱财,时人竟把他比作战国四公子之一的孟尝君,因而深受乡人敬重爱戴。
淮军将领宋先聘画像
在仁义、忠君、崇礼、尚孝等优良家风的熏陶下,除了宋先聘为淮军爱国将领外,宋氏一族还相继走出了其他三十多位淮军将领,如:宋先登,花翎副将即补参将;宋先道,军功六品;宋先器,军功五品;宋仁本,九品;宋先琦,九品;宋先道,军功六品;宋先湛,九品;宋志仁,九品等等。其中,光绪二十年(1906年)刊印的《续修舒城县志》还记载了淮军将领宋承泗的往事:“宋承泗,字淮卿,粤逆之乱,投效淮军。以功荐保县丞。旋随唐果介剿台番,躬率壮丁百人凿山通道,行军无阻。族兄先聘狮头社之捷,承泗赞助之力居多。大兵凯旋后,驻扎江阴。随营办炮台事务。以疾卒于官。”
宋先聘墓园主碑落成典礼
淮军将领宋先聘第一次随唐定奎及淮军十三营渡台,抗日保台、“开山抚番”;第二次随刘铭传入台,抗法保台。因此,两次赴台的宋先聘为维护国家主权与领土完整,发挥了积极地作用;“开山抚番”招抚内外狮头番社,迈出了最艰难的一步,从而为后续事宜的进行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宋先聘手植文梓树
岁月如斯,时过境迁,百年后的今天,位于安徽肥西柿树岗乡的宋先聘将军故居早已不见当年的辉煌,但是历经风雨沧桑留下来的历史遗物,却是宋氏一族蓬勃发展、兴旺发达的最好见证。淮军爱国将领宋先聘及宋氏淮军人物们的丰功伟绩必将为世人所铭记、敬仰;宋氏一族的优良家风,亦必将为族人一脉相承、代代相传。
2019年1月15日,“宋先聘墓园主碑落成典礼”在肥西县柿树岗乡举行,宋氏族人从四面八方赶来共同见证这一历史的时刻。从宋先聘墓中仅仅出土了几片碎瓷与几枚铜钱,在场的人无不惊讶,充满疑惑。朝廷的一品提督,为何连正式的陪葬品都没有?不可思议!沉思片刻,人们似乎渐渐悟出眼前的景象亦在情理之中。宋先聘虽功高位高,但是他清廉爱兵,淡泊名利的形象是众人皆知、史料、家谱代代记载传颂的。今天回想起当时的所见所闻,笔者觉得这就是历史上真正的淮军将领宋先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