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润玉不仅是个孝子,还是一个拥有操行的人,在其年仅十岁的时候,在半路上看到金子都不想将其捡走。
永乐初年,朱棣决定将来要迁都北京,便派人在北京城内大肆建造新宫殿,同时下令要将南京城内的一些富民给迁徙到北京去居住,黄润玉的父亲就在迁徙名单中。
然而黄润玉觉得自己的父亲已经年老了,承受不了这么远距离地迁徙,便向朝廷请求让自己代替父亲迁徙。在最初的时候,相关官员否决了黄润玉的提议,黄润玉对这些官员表示:“父去,日益老,儿去,日益长。”
此话一出,这一些官员纷纷感到惊讶不已,没想到黄润玉小小年纪,竟然能够说出这般精妙的语句来,有一语双关的味道在里面,便当即转变主意,同意让黄润玉代替年老的父亲,从南京迁徙到北京去。
到了宣德年间时,一向表现不错的黄润玉在朝中大臣的举荐下,被提拔为监察御史,被委派去刚刚归附没几年的交阯一带巡按。交阯巡察完毕后,前去湖广一带巡按,其间斥责了一百二十多位不称职的官员。
到了正统初年的时候,在大学士杨士奇的举荐下,黄润玉被提拔为广西佥事,负责提督学政。当时广西这边频繁出现贼寇劫掠,所以朝廷需要在广西驻扎了大量的军队,用于镇压。有些都指挥借着战乱,私自劫掠了上万人口,黄润玉发现后当即将其弹劾了,并责令其释放这些被劫掠的老百姓回家。
广西南丹卫所建立在万山之中,很多戍卒因为无法适应当地的气候,而直接病倒了,黄润玉替其上奏,请求将南丹卫迁徙到空旷地方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