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距今1270年!河南一考古现场发掘出唐代墓志铭,墓主年龄不超过16岁

距今1270年!河南一考古现场发掘出唐代墓志铭,墓主年龄不超过16岁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策马西风 访问量:3365 更新时间:2023/12/12 19:41:56

大象新闻记者 子琪 受访者供图

近日,在河南商丘国故城考古发掘现场,考古人员在宋国故城南城墙北坡上发现了6座唐代墓葬,并在其中一个墓葬内发现了两块保存完好的墓志铭。

“维天宝十二载,岁次癸巳九月……睢阳郡柘城县故人阎大娘记”。根据现场发掘的图片可以看到,被清理出来的两块墓志铭字迹清晰可见。上面清楚地记载了墓主人是方人士及去世年代等信息。

3月27日,大象新闻记者联系到参与本次发掘工作的商丘市文物考古研究院、夏商周研究室负责人孙政委,了解到了发掘这块墓志铭前后的经过,及墓主人的故事。

墓志铭字迹为墨书

这一合两方的墓志铭是在宋国故城考古工作中被发掘的。宋国故城考古发掘项目是2021年5月20日动的,主要目的是寻找殷商文化之源。孙政委介绍,在考古发掘的过程中,考古工作者们不断地发现不同时期城址相互叠压,形成了“城摞城”的现象。

而这次发现的这两方墓志铭,则是来自唐代的遗迹。谈起发掘过程,孙政委表示从发现墓葬到清理出墓志铭大概过了20多天的时间。在这期间,工作人员一直在清理上面的夯土,直到前两天才清理到墓室,发现了这两方墓志铭。

“这个墓志铭当时在一个小型的洞室的封门砖上,因为这两块砖的质地比较特别,一眼就看出是墓志。”孙政委说,发现的时候两方墓志铭有字的一面相对,合在一起。把两块砖分开后,就看到了里面清晰的字迹。

孙政委说,因为两方墓志铭上的字是用墨书写的,墨属于矿物质的颜料,它的稳定性比较强,所以整个字体保存得特别完整,并且十分清楚。“不同于植物颜料,保存的时间比较短。像墨或者是朱砂这种研磨出的矿物颜料,留存的时间就会比较久。”

墓主人年龄不超过16岁

两方墓志铭上书写的身份生卒年月,也揭示了许多墓主人的信息。孙政委介绍,墓志铭上的时间写的是“天宝12载”,也就是公元753年,距今已经有1270年的历史。

孙政委介绍,那个时期在睢阳发生过一次历史上著名的战役,“安史之乱爆发两年之后,在公元757年,唐代名将张巡在这里打了一场‘惊天地泣鬼神’的睢阳保卫战,被史学家称为‘守一城 捍天下’。

通过墓志铭上的文字,就可以看到墓主人应该就是睢阳郡柘城县人,名字叫阎大娘。孙政委说,这个“大娘”并不是我们现在对年纪较大女性的称呼,而可能是墓主人在家中排行,“老大就叫大娘,二娘可能就是家里的老二。”

根据工作人员对墓主人的牙齿分析,大概推断出“阎大娘”的年龄在13到16岁之间,是一个很年轻的姑娘。在墓葬内,考古人员还发现了两个彩绘红陶罐、铜镜、贝饰以及八个摆放在不同位置的铜钱。

墓志铭的发现为年代判定提供了准确信息

宋国故城是历史上两周时期的宋国都城遗址,也是最后一个被考古发掘找到的春秋五霸的诸侯国都城。在此前的考古发掘中,发现了宋国故城南城墙和睢阳城西城墙的夹角,确定了宋国故城南墙、睢阳城西墙的墙体走和结构。

对于这次墓志铭的发现,孙政委表示其中年代的准确记录对解决年代问题有着很大的帮助。“其实类似这种墓志铭的出现在墓葬的考古工作中比较见,但是这次的发现对我们目前进行的考古工作的年代判断提供了一个精准的数字。”

孙政委说,此前除了宋国故城城墙之外,他们还需要解决睢阳城城墙的年代问题。而睢阳城的城墙是压在这个墓葬之上的,所以可以通过这种方法,推断出睢阳城城墙的大概年代,对解释这座城的性质,具有重要的意义。

责任编辑:张家赫

标签: 历史解密

更多文章

  • 黄润玉:明朝前中期官员,路遇黄金而不想捡,侍奉病母而不敢睡!

    历史解密编辑:胖次标签:润玉cut,侍奉润玉的侍女叫什么,润玉锦觅cp合集

    黄润玉不仅是个孝子,还是一个拥有操行的人,在其年仅十岁的时候,在半路上看到金子都不想将其捡走。永乐初年,朱棣决定将来要迁都北京,便派人在北京城内大肆建造新宫殿,同时下令要将南京城内的一些富民给迁徙到北京去居住,黄润玉的父亲就在迁徙名单中。然而黄润玉觉得自己的父亲已经年老了,承受不了这么远距离地迁徙,

  • 大唐高官狄仁杰,不仅仅是断案高手

    历史解密编辑:伸手摘星星标签:唐朝狄仁杰简介,狄仁杰断案传奇演员表,83版狄仁杰断案血溅屏风

    (图片来自网络)出身东羌豪族?狄仁杰的高祖狄湛,字安宗。狄湛祖父与曾祖都曾为北魏略阳公。《魏书·吕罗汉传》:孝文帝延兴四年(474年),“仇池氐、羌叛逆遂甚,所在烽起,道路断绝。…略阳公伏阿奴为都将,与罗汉赴讨,所在破之。”伏阿奴应该是狄湛的祖父或曾祖父。依据现有资料,天水狄氏确切无疑是羌人或者说汉

  • 唐代女子化妆有几道工序?沪上学者解读大唐之美

    历史解密编辑:语文霸霸标签:唐朝最真实的妆容,大唐女人化妆,大唐的简介

    盛世大唐屹立于当时世界艺术文化之巅,在建立规范的同时,又用天才纵意的才气来突破规范,恣意盎然。从妆容、人物画,到器物、香文化,大唐之美如何浸透在艺术生活的方方面面?说起唐代女性化妆工序,比现在更复杂。胡建君谈到,当时的妆容包括敷铅粉、抹胭脂、画黛眉、贴花钿、描斜红、点唇脂等多个步骤,相当考究。其中,

  • 崇祯临死前后悔杀了魏忠贤,如果魏忠贤不死,他能挽救大明吗?

    历史解密编辑:卖萌天才标签:历史解密

    但崇祯却是一个很有想法而且权力欲很强的皇帝,他不愿意生活在魏忠贤的阴影下,他想重振大明的辉煌。于是在上任3个月后,他就以霹雳手段收缴了魏忠贤的权力,并将他发放到凤阳安置,然而直到此时魏忠贤还不知收敛,竟然带了1000多个死士随行,此举彻底激怒了崇祯,他派出锦衣卫追上魏忠贤,命他自尽,至此权势滔天的魏

  • 武则天费尽心机终称帝,为何晚年又归政李唐?狄仁杰一句话点醒她

    历史解密编辑:黑姑娘标签:历史解密

    编辑|米勒尔的猫武则天是我国历史上唯一的女皇帝,她几经坎坷登上皇位,建立武周政权,只为了待她将来年老后,能够让武家后人执掌江山。然而,原本有意传位于侄子武三思的武则天,最终却萌生了“还江山于李唐”的想法,退位成皇太后。究竟是什么原因,会让武则天甘愿将辛苦争来的权力拱手相让?武则天称帝后,为了巩固皇权

  • 建文皇帝朱允炆真的被大火烧死了吗?明史都说不是!

    历史解密编辑:人生初见标签:历史解密

    至此靖难之役结束,朱允炆的作死之旅也画上了句号。有人说,如果朱允炆赢了靖难之役,那明朝有可能成为继秦、隋之后第三个二世而亡的大一统王朝。建文帝朱允炆的下落,成为了明朝初年最大的疑团,我们至今谈到也津津乐道。明惠帝 朱允炆朱允炆是不是被宫中大火烧死了宫中大火,朱允炆不知所踪。世人普遍认为火中焦尸不是他

  • 官家小姐首选,葵口龙纹镜,尽显唐代盛世风采

    历史解密编辑:活在梦里标签:历史解密

    编辑|阅栀前言唐代葵口龙纹镜是唐代铜镜中一种非常的类型,其形制以葵花形为基础,镶嵌有雕刻精美的龙纹和其他装饰纹饰,常常被用作贵族珍藏品或礼品赠送。一、形制演变1.初期阶段唐代初期的铜镜多呈圆形或方形,表面装饰图案相对简单。随着制镜工艺的不断发展和镜子用途的多样化,唐代中后期出现了更多形制的铜镜。葵口

  • 唐诗闲读:“朝辞白帝彩云间,千里江陵一日还”

    历史解密编辑:等你回来标签:历史解密

    其实,李白也是想当官的,25岁的李白“仗剑去国,辞亲远游”,目的是什么呢,显然,他是想在仕途有点收获的,而且他确实也杀过人,确实也武功高强,他的理想大概是想成为一个匡扶社稷的武官,毕竟硬件不错。这个理想支撑着李白好久,只是他一直都得不到机会,他曾经谒见过宰相张说,也曾寓居终南山玉真公主(玄宗御妹)别

  • 江西铅山:航拍河口镇柴家埠,明代首辅费宏长眠于此

    历史解密编辑:心作祟标签:历史解密

    对于铅山人来说,费宏可是铅山人的骄傲。费宏曾三次入阁辅政,两为首辅。他还亲自主持在铅山河下游筑坝修渠引水进入沙湾市(今河口镇),即惠济渠工程;二是大力支持在铅(山)弋(阳)边境的弋属双港河段,砌坝并开渠引水灌溉两县毗邻地带的大片农田,即新城坝工程。费宏无疾而终,世宗皇帝闻讣,念费宏忠心为国,历成化、

  • 大明靖难之役,朱棣凭何以弱胜强,最终登基开创永乐盛世

    历史解密编辑:异世邪君标签:朱棣起兵靖难大结局,明朝朱棣是如何失败的,朱棣如何发动靖难之役夺位

    首先是从血缘上来说,明初的藩王大多都是朱棣的亲兄弟,论亲近程度自然是强过侄子朱允炆。据史料记载,建文帝朱允炆削藩时,周王、宁王等诸王就曾直接联系朱棣,向其诉苦或投诚。要知道,藩王是明初最为强大的势力,可这个势力不仅对朱棣无效,还是强援。正所谓“打虎亲兄弟”,当势单力薄的朱允炆对上有着多个藩王支持的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