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狸猫换太子”主角!蜀地孤女如何逆袭两宋第一位垂帘听政的太后?

“狸猫换太子”主角!蜀地孤女如何逆袭两宋第一位垂帘听政的太后?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异世邪君 访问量:1999 更新时间:2024/1/19 15:57:37

01

蜀地孤女的逆袭

刘娥(968—1033),益州华阳(今成都华阳)人,祖籍太原(今山西太原)。其祖刘延庆,后晋、后汉时任右骁卫大将军;父刘通,宋太祖时任虎捷都指挥使,领嘉州(今乐山)刺史,刘家也因此举家迁到益州华阳。

▲北宋成都地区一府三州二军图 图片来源:《中国历史地图集》

对于刘娥的出身,《宋史·列传·卷一》是这样记载的:

“初,母庞梦月入怀,已而有娠,遂生后。后在襁褓而孤,鞠于外氏。善播鼗(táo)。蜀人龚美者,以锻银为业,携之入京师。”

刘娥的母亲庞氏,曾经梦到明月降落到自己怀中,不久便有了身孕,之后生下了刘娥。古时称天子为日,皇后为月,这便是刘娥“明月入怀”的轶事。

刘娥出生后不久,其父刘通奉命出征,谁料一去不还。尚在襁褓中的刘娥便被母亲寄养娘家。由于家道中落,刘娥虽有机会读书识字却没能锦衣玉食,很小就学会了一门击鼗(拨浪鼓)的技艺,善说鼓词。后又被银匠龚美看中,娶为妻子。

▲影视剧中的刘娥 图片来源:“大宋宫词”官方微博

不久后,龚美有心外出谋生,便带着刘娥离开四川,来到京城开封。到达京城后,因生计艰难,龚美打算将刘娥卖掉,恰巧逢襄王赵恒听闻蜀女才貌双全,一心想找一位四川美女,于是刘娥被赵恒“金屋藏娇”。

“自章穆崩,真宗欲立为皇后,大臣多以为不可。”

大中祥符五年(1012),刘娥登上皇后的宝座。

02

步步为营 终掌朝政

真宗赵恒在允许刘娥参与政治时,也将自己的治国理念等潜移默化地传给了这位红颜知己,刘娥就在这个过程中抓住机遇,逐渐从幕后走到了台前。

▲宋真宗坐像轴 图片来源:台北故宫博物院藏

刘娥身为皇后,不但处置宫闱之事,有理有据,未有大的疏失;而且真宗皇帝退朝后,阅览天下的奏章,多至深夜,刘娥总是陪伴左右,参与国事的处理。刘娥处理政事,“周谨恭密”,越来越被宋真宗倚重和信任。《续资治通鉴长编·卷七十九》:“凡处置宫闱事,多引援故实,无不适当者。帝朝退,阅天下封奏,多至中夜,后皆预闻之。周谨恭密,益为帝所倚信焉。”

但是以宰相李迪和寇准为首的大臣们却对刘娥参与政事相当反感。刘娥为了巩固自己的地位,不断笼络和培植自己的势力。并在真宗生病后,果断抓住时机,出现了“事多决于后”的情形,基本掌握了最高权力。

据史料记载,真宗病重时,对于刘后干预朝政,有时不是很满意。寇准等看到真宗不满的态度后,就想废掉刘娥推行太子监国,维护赵宋王朝。为制衡寇准,刘娥便倚重钱惟演和丁谓,并抓住时机,以真宗的名义对这些人进行了清算,寇准由此被贬。

▲刘娥封后 图片来源:电视剧《大宋宫词》剧照

对于这个历史事件,自古以来讨论者甚多,褒贬不一。但不难看出,刘娥在政治斗争中形成了内敛深沉、胸有城府的性格。

03

知人善任,完善革新

祖籍在山西,成长在巴蜀,成熟在开封的刘太后,兼具了北方人的刚毅,南方人的灵活。待仁宗继位后,丁谓一心想独揽大权,欺上瞒下,系列举动终使刘太后怒不可遏,当年六月,与丁谓勾结的宦官雷允恭被诛,丁谓罢相贬谪。

刘娥快刀斩乱麻般地解决了朝中的奸佞宵小,便开始与仁宗一起听政决事。刘太后长达十一年、显赫一时的垂帘听政生涯就此开始。

▲《梦华录》中的宋真宗与刘皇后 图片来源:电视剧《梦华录》剧照

刘娥在正式掌权以后,起用了大批如晏殊王曾张知白吕夷简鲁宗道等有才干的官员。她调整了职官机构,并改革了科举制度,恢复了制科,设置了学田,她减免赋税,鼓励垦田,整治黄河水患,兴修江南水利。

▲交子 图片来源:成都市情网

刘太后号令严明,赏罚有度,任人唯贤。在一次封赏仪式中,刘太后命大臣们上报自己的子女亲朋名单,大家以为是要择优提拔,纷纷上报,所列名单连篇累牍。而刘太后则是将收集来的名册挂在卧室,名为“百官公卿亲族表”,每每有人推举官员,刘太后就先查验名单,除非被证明有奇才,否则列入者基本不用。

此外,刘娥还推出“约束子弟诏”,要大臣百官带头教训子女亲朋,奉公守法;违反子弟诏,刘太后严惩不贷。不少大臣对此耿耿于怀,但刘太后的政策却得了天下的信任。刘太后听政时期,虽“政出宫闱”,却“号令严明”。

故四十年后,司马光对刘太后执掌朝政有一句公允的评价,称“章献明肃太后保护圣躬,刚纪四方,进贤退奸,镇扶中外实有大功。”刘太后还特别注重官员的廉洁,在摄政期间六次以皇帝的名义下诏严惩贪官污吏。

历史学家蔡东藩这样评价刘娥:

【本文未经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授权后,请注来源】

资料来源:《宋史·列传·卷一》《成都历史文化大辞典》

撰稿:张笑然

编辑:龙昱丹

校对:谭麟 高赛琦

审核:杨蕊羽 李华扬

更多文章

  • 唐诗三百首中杜牧唯一一首五律,看到第三联10个字就让人想家

    历史解密编辑:女王范儿标签:杜牧最著名的40首古诗,杜牧代表作10首古诗,杜牧经典十首诗词

    不过在我们的印象当中,杜牧对于七言绝句最熟悉,他所留下的最经典的诗篇几乎都是七言绝句,而他所留下的律诗作品,则就少了很多。不过,唐诗三百首中所收录的杜牧唯一一首五律,看到第三联10个字就让人想家。且看:旅馆无良伴,凝情自悄然。寒灯思旧事,断雁警愁眠。远梦归侵晓,家书到隔年。沧江好烟月,门系钓鱼船。今

  • 唐朝丝绸之路的产生、发展和影响

    历史解密编辑:伸手摘星星标签:历史解密

    丝绸之路是指连接中国和地中海沿岸的重要贸易路线,它是世界历史上最重要的贸易路线之一。其中,唐朝丝绸之路是指以唐朝时期为主要交往时期的丝绸之路。在唐朝时期,丝绸之路达到了辉煌的巅峰,为中国和世界贸易的繁荣和文化的交流做出了重要的贡献。本文将围绕唐朝丝绸之路的产生、发展和影响展开探讨。二、唐朝丝绸之路的

  • 宋太祖赵匡胤建国之后,为何要“杯酒释兵权”?

    历史解密编辑:黑姑娘标签:历史解密

    宋太祖赵匡胤,在最早的时候,曾经是郭荣麾下的一员大将,后来郭荣成为一代帝王。后周王国以郭荣为首,首先对南唐国发动了攻击,以绝后患。他想要夺回燕云十六州。一路上,他几乎是横扫一切,夺回了瀛洲,夺回了莫州,原本郭荣还打算将自己的生意做完,结果自己生病了,不得不停下了进攻。在他返回京城的时候,就已经死了。

  • 鹬蚌相争渔翁得利——浅析唐高宗李治最终当上皇帝的背后原因

    历史解密编辑:活在梦里标签:历史解密

    唐太宗李世民在隋唐交接时的表现,堪称英雄好汉,虽然玄武门之变后,李世民名声一落千丈,但是好在他在位二十三年期间,多有建树,国泰民安,创“贞观之治”,死后庙号“太宗”谥号“文皇”,也算是一个英明君主了。正所谓老子好汉儿好汉,李世民的儿子中,长孙皇后所出的太子李承乾与魏王李泰等,要么是优秀的储君,要么是

  • 距今1270年!河南一考古现场发掘出唐代墓志铭,墓主年龄不超过16岁

    历史解密编辑:策马西风标签:历史解密

    大象新闻记者 张子琪 文 受访者供图近日,在河南商丘宋国故城考古发掘现场,考古人员在宋国故城南城墙北坡上发现了6座唐代墓葬,并在其中一个墓葬内发现了两块保存完好的墓志铭。“维天宝十二载,岁次癸巳九月……睢阳郡柘城县故人阎大娘记”。根据现场发掘的图片可以看到,被清理出来的两块墓志铭字迹清晰可见。上面清

  • 黄润玉:明朝前中期官员,路遇黄金而不想捡,侍奉病母而不敢睡!

    历史解密编辑:胖次标签:润玉cut,侍奉润玉的侍女叫什么,润玉锦觅cp合集

    黄润玉不仅是个孝子,还是一个拥有操行的人,在其年仅十岁的时候,在半路上看到金子都不想将其捡走。永乐初年,朱棣决定将来要迁都北京,便派人在北京城内大肆建造新宫殿,同时下令要将南京城内的一些富民给迁徙到北京去居住,黄润玉的父亲就在迁徙名单中。然而黄润玉觉得自己的父亲已经年老了,承受不了这么远距离地迁徙,

  • 大唐高官狄仁杰,不仅仅是断案高手

    历史解密编辑:伸手摘星星标签:唐朝狄仁杰简介,狄仁杰断案传奇演员表,83版狄仁杰断案血溅屏风

    (图片来自网络)出身东羌豪族?狄仁杰的高祖狄湛,字安宗。狄湛祖父与曾祖都曾为北魏略阳公。《魏书·吕罗汉传》:孝文帝延兴四年(474年),“仇池氐、羌叛逆遂甚,所在烽起,道路断绝。…略阳公伏阿奴为都将,与罗汉赴讨,所在破之。”伏阿奴应该是狄湛的祖父或曾祖父。依据现有资料,天水狄氏确切无疑是羌人或者说汉

  • 唐代女子化妆有几道工序?沪上学者解读大唐之美

    历史解密编辑:语文霸霸标签:唐朝最真实的妆容,大唐女人化妆,大唐的简介

    盛世大唐屹立于当时世界艺术文化之巅,在建立规范的同时,又用天才纵意的才气来突破规范,恣意盎然。从妆容、人物画,到器物、香文化,大唐之美如何浸透在艺术生活的方方面面?说起唐代女性化妆工序,比现在更复杂。胡建君谈到,当时的妆容包括敷铅粉、抹胭脂、画黛眉、贴花钿、描斜红、点唇脂等多个步骤,相当考究。其中,

  • 崇祯临死前后悔杀了魏忠贤,如果魏忠贤不死,他能挽救大明吗?

    历史解密编辑:卖萌天才标签:历史解密

    但崇祯却是一个很有想法而且权力欲很强的皇帝,他不愿意生活在魏忠贤的阴影下,他想重振大明的辉煌。于是在上任3个月后,他就以霹雳手段收缴了魏忠贤的权力,并将他发放到凤阳安置,然而直到此时魏忠贤还不知收敛,竟然带了1000多个死士随行,此举彻底激怒了崇祯,他派出锦衣卫追上魏忠贤,命他自尽,至此权势滔天的魏

  • 武则天费尽心机终称帝,为何晚年又归政李唐?狄仁杰一句话点醒她

    历史解密编辑:黑姑娘标签:历史解密

    编辑|米勒尔的猫武则天是我国历史上唯一的女皇帝,她几经坎坷登上皇位,建立武周政权,只为了待她将来年老后,能够让武家后人执掌江山。然而,原本有意传位于侄子武三思的武则天,最终却萌生了“还江山于李唐”的想法,退位成皇太后。究竟是什么原因,会让武则天甘愿将辛苦争来的权力拱手相让?武则天称帝后,为了巩固皇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