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明朝四大家族:徐、沐、朱、张,与国同休,共享276年荣华富贵

明朝四大家族:徐、沐、朱、张,与国同休,共享276年荣华富贵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活在梦里 访问量:1986 更新时间:2024/2/12 3:38:13

在这些家族世家中,有四家始终保持强大的生命力。

朱元璋

“开国六王”魏国公徐达家族

徐达和朱元璋是从小一起长大的好朋友,小时候一起土里刨食,长大了一起起兵造反。

在朱元璋创业初期,徐达成为了他最有力的合作伙伴,或者可以说是最有力的“打手”,是纯纯的武力担当。

当同为起义军首领的孙德崖扣押朱元璋的时候,徐达冒死用自己替换了朱元璋,随后又凭一己之力拿下采石、太平、集庆,这才给刚刚创业的朱元璋有了发展和壮大的根据地。

可以说徐达是朱元璋开创大明江山的首位功臣。打陈友谅、东征、北伐、讨元,大将军徐达的名字没有人不知道,同样,徐达也被朱元璋封为世袭魏国公,官至中书右丞相兼太子少傅,死后被追封为开国六王之一的中山王。

徐达

朱元璋在开国初期,就立下了明确的宗室制度,其中把皇后、皇妃、王妃、郡王妃、驸马定为了国戚,另外特地把魏国公、曹国公、信国公、西平侯、武定侯这五家也列在了外戚之列,并且明确记录在皇家的祖训里。

魏国公家为外戚之首,可见朱元璋对徐达家族多么信任。

徐达有四个女儿,其中三个嫁给了朱家人,其中大女儿的丈夫是朱棣,还生下了明仁宗朱高炽。

徐达死后,他的大儿子徐辉祖继承了他的爵位,成为新的魏国公。但是在朱棣发动靖难之役的时候,徐辉祖却站在了舅哥朱棣的对立面,是支持建文帝的。

当朱棣占领南京城登基称帝的时候,徐辉祖还拒绝拥立朱棣,气得朱棣把他软禁起来,没有多久就病死在家中。

朱棣

毕竟朱棣还是徐达的姑爷,还是要讲一些亲情的,徐辉祖死后爵位继续传给了他的儿子徐钦,徐钦又把爵位传给了他的儿子徐显宗。

不过这个徐显宗没有儿子,爵位就转移给了他的弟弟徐俌,此后魏国公的爵位便一直传了下去,一直到第十一代徐文爵投降清朝,才告一段落。

另外,徐达的三儿子徐增寿在靖难时,因为给朱棣送消息被建文帝发现,最后死在了朱允炆的剑下。他也成为了明成祖朱棣登基之后首个封赠的功臣,爵位是世袭定国公。

定国公的称号一直传到了崇祯十七年,第九代定国公徐允祯死在了李自成大顺军的战火中。

朱允炆

“义子殿下”西平侯沐英家族

沐英是朱元璋和马皇后在占领濠州时候收养的义子。

相传最初时候跟随朱元璋改姓为“朱英”,但是大明建国之后,朱成了国姓,虽然沐英跟随朱元璋时间不短,但毕竟人家还有亲生的儿子,所以又改回了姓沐。

不过,这并没有影响朱元璋对他的信任和宠爱,毕竟沐英鞍前马后冲锋陷阵,给朱家江山立下汗马功劳。

沐英从十八岁就开始担任主要军事将领,在攻打分水关、大破十八寨、征讨吐蕃、收复川藏等重要战役中,都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

平定云南,是沐英一生最重要的战斗,治理云南,是他最重要的功绩。他和蓝玉、傅友德一起用了一年半的时间打下云南,又用了接近六年的时间治理云南,使云南以及大西南地区,成为明朝稳定的大后方。

沐英

另外,沐英对火器的使用非常有心得,他首创了火枪的三段击阵法。

这就有些类似于欧洲的排子枪,前面发射中间瞄准后面装填,三排轮流反复保持连续射击。

沐英

当他出殡的时候,云南当地各族首领和百姓主动前来送行,可见他在云南当地的威望之高。

沐英和徐达一样,都是被朱元璋列为外戚之一。

他死后,他的儿子沐春继承了他的爵位,在世袭了三代之后,到了孙子辈的沐晟时,同样是因为帮助朱棣而晋升为黔国公。

沐氏家族从西平侯沐英开始,继承了三代,从黔国公开始继承了十三代,一直到崇祯皇帝死后,最后一代黔国公沐天波跟着朱由榔到缅甸,死在和缅甸皇帝的斗争中。

沐英

“靖难名将”成国公朱能家族

朱能并不是明朝开国将领,而是明成祖朱棣发动靖难之役时的重要功臣。

朱能的父亲是朱棣登基前燕王麾下的千户,他继承父亲的职务不久,就随着朱棣北征乃尔不花,开始凭借勇武进入到朱棣的视线内。

朱棣发动靖难之役时,朱能成为了朱棣手下头号战将。他先是替朱棣杀掉了北平布政史张昺拿下北平九门的指挥权,随后又一路拿下蓟州、遵化、雄县,随后又战胜了著名将领耿炳文和李景隆,单以这样的武功,就可以吹嘘好大一阵了。

建文二年,朱棣在东昌之战失利被围,是朱能奋勇冲进包围圈,救出了朱棣;燕军在淝河战败时人心涣散,又是朱能“按剑怒喝”,重鼓士气,最终扭转败局。

朱棣

明成祖朱棣登基之后,册封朱能为成国公,赏赐丹书铁券,官至右柱国、左都督。

朱能虽然勇猛,可惜实在是短命,在奉命征讨安南的时候,病死在途中,年仅三十七岁。

朱能的死让朱棣十分痛心,追封他为东平王,并可以“配享太庙”。朱能的家族一共世袭他的爵位九世十二代,到了崇祯时候,最后一代成国公朱纯臣虽然是驸马,但并没有老祖宗的那般勇武,在面对李自成大军的时候他选择了投降。

史书记载,李自成的大兵围城的时候,朱纯臣主动打开了齐化门,也就是今天的朝阳门,并且和大臣陈演一同鼓动李自成继续向城里进攻。不过李自成怀疑有诈,不仅杀了他,还罪及其全家。

不知道为朱家出生入死的朱能知道自己后辈是这样没有骨气,会不会气得从棺材里面跳出来。

李自成

“靖难功爵”荣国公张玉家族

张玉原本是元朝的官员,元朝被朱元璋打败之后他随着元顺帝逃到了漠北地区,后来被朱元璋派人劝降,转而投靠了大明。

朱元璋对投降人员的待遇还是不错的,他重用了张玉,张玉也用累累战功作为对他的回报。

张玉因为熟知元人的作战方式和生活习惯,所以在捕鱼儿海等战役中表现极为突出,官职也逐步上升。洪武二十三年,张玉被朱元璋调到了燕山,归属燕王朱棣的直接管理。

朱元璋把张玉调到朱棣麾下的目的,一是张玉在边境作战方面能力突出,可以有效镇守边疆,另一方面,就是想给自己的儿子朱棣,增加一个好帮手。

张玉果然没有辜负朱元璋的厚望,无论是防御战还是进攻战,都表现极为突出,同时也受到了朱棣的器重,继而“视张玉为左右肱骨”。

朱元璋

建文元年,朱棣发动靖难之役,张玉作为朱棣的主要战将参与了这次战役,朱能夺九门、偷袭蓟州都是采用了他的主意。张玉自己也夺下了密云、永平,并且帮助朱能战胜了耿炳文、李景隆。

在朱棣被困东昌的时候,张玉和朱能两人采用两面进攻的方式,朱能成功找到了朱棣并且救出,但张玉却并不知道,仍然在重围中反复冲杀,直至力竭而死。

朱棣在南京称帝之后,追封张玉为右柱国、荣国公,不久后又追封为河间王、“配享太庙”。

张玉的儿子张辅,并不是继承他父亲的爵位,而是靠自己争来的。

张辅在靖难时候帮助朱棣作战,而且也有战功。不久之后张辅平定安南叛乱,顺便又收复了独立了四百多年的交趾国。张辅因此大功被授予英国公的爵位。

张辅

张辅历经明成祖朱棣、明仁宗朱高炽、明宣宗朱瞻基、明英宗朱祁镇四朝,是妥妥的镇国老臣,就连专权跋扈的王振都对他避之不及。

在土木堡之变时,已经七十五岁高龄的张辅随军同行,最终死在乱军之中。

张家一族世袭爵位,到第九代时,刚刚继承爵位一年的张世泽在李自成攻破北京之后,死在乱军之中。

张辅

结语

明朝一共延续了共计276年,期间经历了多次的皇位争斗、政权交替,许多曾经的名门望族都已经没落。

例如五大外戚中的曹国公李文忠、李景隆的后人,还有武定侯郭英的后人,经过几代降爵之后基本与普通贵族无异,已经算不得大族世家。

由此可见,家族的兴衰不仅与帝王有关,更主要的还是与个人的政治眼光和能力有着重要关系的。

参考资料

《明史》张廷玉

《明代勋臣政治权力的演变》秦博

《论永乐到宣德年间开国功臣家族命运的变化》吴绮 朱忠文

更多文章

  • 明英宗朱祁镇,是如何凭一己之力,撼动王朝根基的?

    历史解密编辑:策马西风标签:历史解密

    明英宗朱祁镇是明朝的第六位皇帝,经历了洪武和永乐盛世,到了他这一朝,他差不多已经可以安然享受前人为他打下的良好根基。从这些因素来看,他的“运气”实在算得上好,而这一手“好牌”后来几乎被打了个稀烂。历史上对明英宗的评价基本上褒贬不一,后来到了清朝乾隆时期更是逐步走向恶化。朱祁镇且大多数研究学者认为,英

  • 武则天姐姐与其姐妹情深,却与唐高宗做出这事,最后被武则天陷害

    历史解密编辑:元气少女标签:历史解密

    武则天原本是养在父母身边的一个乖乖女,从小就长的很好看,遗传了自己母亲的容貌。正是因为武则天的花容月貌,唐太宗李世民才会将她招进自己的后宫之内。但是说来也奇怪,李世民将武则天召进宫来后没有给她很高的位份,只是封了一个才人,也就是“武媚娘”。她的时来运转是通过李世民的儿子李治。李世民在最后那段日子里,

  • 公元1140,年,南宋大将刘倚率军坚守顺昌,以阻止金兵的大举南侵。

    历史解密编辑:莫笑少年梦标签:历史解密

    刘琦见敌人初來乍到,便决定趁敌立足不稳,先发制人。这天马云密布,雷声隆隆,闪电不时划破夜空。刘奇忽然灵机一动,产生了雨夜杀敌的计策。黄昏,天下起倾盆大雨,刘琦派出的500 精兵趁着雨夜摸进村庄,河人金营,一阵刀斧挥舞,正在酣睡的金兵被砍得鬼哭狼嚎,乱作一团。金将怕中了宋兵的埋伏,下令金兵后退15里扎

  • “狸猫换太子”主角!蜀地孤女如何逆袭两宋第一位垂帘听政的太后?

    历史解密编辑:异世邪君标签:狸猫换太子后传简介,狸猫换太子之郭槐最终的结局,狸猫换太子中救李妃有几个人

    01蜀地孤女的逆袭刘娥(968—1033),益州华阳(今成都华阳)人,祖籍太原(今山西太原)。其祖刘延庆,后晋、后汉时任右骁卫大将军;父刘通,宋太祖时任虎捷都指挥使,领嘉州(今乐山)刺史,刘家也因此举家迁到益州华阳。▲北宋成都地区一府三州二军图 图片来源:《中国历史地图集》对于刘娥的出身,《宋史·列

  • 唐诗三百首中杜牧唯一一首五律,看到第三联10个字就让人想家

    历史解密编辑:女王范儿标签:杜牧最著名的40首古诗,杜牧代表作10首古诗,杜牧经典十首诗词

    不过在我们的印象当中,杜牧对于七言绝句最熟悉,他所留下的最经典的诗篇几乎都是七言绝句,而他所留下的律诗作品,则就少了很多。不过,唐诗三百首中所收录的杜牧唯一一首五律,看到第三联10个字就让人想家。且看:旅馆无良伴,凝情自悄然。寒灯思旧事,断雁警愁眠。远梦归侵晓,家书到隔年。沧江好烟月,门系钓鱼船。今

  • 唐朝丝绸之路的产生、发展和影响

    历史解密编辑:伸手摘星星标签:历史解密

    丝绸之路是指连接中国和地中海沿岸的重要贸易路线,它是世界历史上最重要的贸易路线之一。其中,唐朝丝绸之路是指以唐朝时期为主要交往时期的丝绸之路。在唐朝时期,丝绸之路达到了辉煌的巅峰,为中国和世界贸易的繁荣和文化的交流做出了重要的贡献。本文将围绕唐朝丝绸之路的产生、发展和影响展开探讨。二、唐朝丝绸之路的

  • 宋太祖赵匡胤建国之后,为何要“杯酒释兵权”?

    历史解密编辑:黑姑娘标签:历史解密

    宋太祖赵匡胤,在最早的时候,曾经是郭荣麾下的一员大将,后来郭荣成为一代帝王。后周王国以郭荣为首,首先对南唐国发动了攻击,以绝后患。他想要夺回燕云十六州。一路上,他几乎是横扫一切,夺回了瀛洲,夺回了莫州,原本郭荣还打算将自己的生意做完,结果自己生病了,不得不停下了进攻。在他返回京城的时候,就已经死了。

  • 鹬蚌相争渔翁得利——浅析唐高宗李治最终当上皇帝的背后原因

    历史解密编辑:活在梦里标签:历史解密

    唐太宗李世民在隋唐交接时的表现,堪称英雄好汉,虽然玄武门之变后,李世民名声一落千丈,但是好在他在位二十三年期间,多有建树,国泰民安,创“贞观之治”,死后庙号“太宗”谥号“文皇”,也算是一个英明君主了。正所谓老子好汉儿好汉,李世民的儿子中,长孙皇后所出的太子李承乾与魏王李泰等,要么是优秀的储君,要么是

  • 距今1270年!河南一考古现场发掘出唐代墓志铭,墓主年龄不超过16岁

    历史解密编辑:策马西风标签:历史解密

    大象新闻记者 张子琪 文 受访者供图近日,在河南商丘宋国故城考古发掘现场,考古人员在宋国故城南城墙北坡上发现了6座唐代墓葬,并在其中一个墓葬内发现了两块保存完好的墓志铭。“维天宝十二载,岁次癸巳九月……睢阳郡柘城县故人阎大娘记”。根据现场发掘的图片可以看到,被清理出来的两块墓志铭字迹清晰可见。上面清

  • 黄润玉:明朝前中期官员,路遇黄金而不想捡,侍奉病母而不敢睡!

    历史解密编辑:胖次标签:润玉cut,侍奉润玉的侍女叫什么,润玉锦觅cp合集

    黄润玉不仅是个孝子,还是一个拥有操行的人,在其年仅十岁的时候,在半路上看到金子都不想将其捡走。永乐初年,朱棣决定将来要迁都北京,便派人在北京城内大肆建造新宫殿,同时下令要将南京城内的一些富民给迁徙到北京去居住,黄润玉的父亲就在迁徙名单中。然而黄润玉觉得自己的父亲已经年老了,承受不了这么远距离地迁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