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李商隐很有才学,朝中还有关系,为何一生不得重用?

李商隐很有才学,朝中还有关系,为何一生不得重用?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红楼梦魇 访问量:2160 更新时间:2024/3/27 7:06:41

一、前途无量

李商隐早年丧父,家境十分贫寒,但他勤奋好学,“五岁诵经书,七岁弄笔砚”,不仅文章写得漂亮,字迹也十分工整。829年,17岁的李商隐来到了洛阳,凭借出众的才华,立即得到了东都留守令狐楚的注意,他对李商隐非常赏识,亲自指导李商隐“今体、章奏之学”,还让自己的儿子令狐绹跟随李商隐交往,双方形成了师生的关系。

同时,李商隐在令狐楚的幕府中任职,期间他还参加了科举考试,不过未能高中。直到836年,李商隐才考中进士,不过李商隐又得到了一个噩耗,他的老师令狐楚于837年病死于任上。就在李商隐感到无助的时候,又出现了一位贵人,他就是泾原节度使王茂元。王茂元也觉得李商隐前途无量,就把小女儿嫁给了李商隐。

二、卷入党争

李商隐初入官场,对于复杂的政治情况并不了解。当时,唐朝统治内部爆发了“牛李党争”。牛党以牛僧孺为首,李党以李德裕为首,双方在政治上相互倾轧,展开了激烈地斗争。李商隐的老师令狐楚、同学令狐绹倾向于牛党,而岳父王茂元被认为是李党中人。因此,李商隐的这场婚姻,让他彻底得罪了牛党,他们将其视为“叛徒”。

同年,李商隐在参加授官考试时,在复审时被直接除名,虽然李商隐没有透露是谁操作的,但这个人明显是牛党中人。第二年,李商隐才获得了弘农县尉的官职。不过,李商隐很快辞职了,直到842年才重新做官。这个时候正是李党得势之时,李商隐在政治上是倾向李党,只要经过一两年得“锻炼”,肯定会高升。

三、一生落寞

然而这个时候又出事了,他的母亲病死,按照规矩要回乡守制三年。在李商隐居家期间,打击接二连三地到来,先是岳父王茂元病故,接着是唐武宗病死。唐宣宗即位后,李德裕及其亲信遭到了排斥,李德裕甚至被贬到了崖州。李商隐是支持李德裕的,在此期间,他写了不少诗歌来赞颂李德裕的改革,批评那些朝中的小人。

李德裕被贬的同时,李商隐的同学令狐绹在朝中步步高升,成为唐宣宗身边的亲信。850年,令狐绹拜相,而李商隐还是节度使的幕僚。虽然李商隐与令狐绹还有诗文往来,但实际上已经形同陌路,令狐绹对他的态度很冷淡。李商隐终归只是个诗人,不懂得政治的复杂。858年,一生落寞得李商隐病死,而令狐绹活到879年。

参考资料:1.《旧唐书》;2.《李商隐诗集》

标签: 历史解密

更多文章

  • 《国史粗讲》:元朝的人是如何认知元朝正朔的?

    历史解密编辑:策马西风标签:历史解密

    说到正朔这件事情,元朝的汉人居然也有双重认知。为什么呢?元朝把帝国的人分为了四种:蒙古人、色目人、汉人、南人。汉人指的是公元1234年被蒙古征服的金朝人,南人说的则是南宋人。我们要知道这个汉人里面除了通常意义上的汉人之外,还包括了汉化了的契丹人、女真人等等。金朝后期,人口超过5000万,虽然与蒙古征

  • 唐代社会礼制的重要组成部分——唐代丧葬礼仪行为中的消费研究

    历史解密编辑:与世无争标签:唐朝皇室葬礼规格,礼制简介,礼制是什么意思

    中国人自古就有“死者为大”的传统观念,这种观念根植于文化传承之中,并衍生出了形制各异的丧葬行为礼制和相关观念,唐代也是如此。唐代十分重视丧葬礼制,不同民族、阶层、地域都有富有各异特色的丧葬礼仪,这些关于丧葬文化的内容是研究唐代礼制的特殊角度。不同丧葬礼制也代表着完全不同的消费水平,从唐代丧葬消费中,

  • 以茶买马,互通往来,吐蕃和宋朝的茶叶贸易

    历史解密编辑:元气少女标签:唐朝时制定的专门的茶叶贸易政策,唐朝茶税的出现意味着,西夏皇室购买宋朝茶叶

    引言北宋时期,茶叶受到上至天子下至百姓的追捧和喜爱。由于制茶技术的提升,使得茶叶味道有所改进,得到更多人的青睐;商品经济的发展推动了茶叶这种“饮品”在更广阔的地区、更多人群之中传播。北宋时期的制茶行业和茶叶贸易蓬勃发展,在宽松的经济政策的推动下,茶叶成功为北宋王朝增光添彩,成为北宋政治、经济、外交、

  • 唐末至五代十国时期,大量北方人口南迁,过程与影响分别是什么?

    历史解密编辑:荼靡花事了标签:历史解密

    人口迁移一、南迁的背景战争由于唐朝的独特的制度,节度使是最具唐朝特殊的官职,他们的职责就是守卫边境。长期的镇边生涯,使得各个节度使的兵力、财力,都达到了顶峰。届时唐末的朝廷,国力亏空,朝堂混乱,各节度使开始蠢蠢欲动。安禄山便率先发动叛乱,整个北方随即被战火覆盖。自此刻始,北方民众开始南迁;黄河中下游

  • 明朝建立后,朱元璋特颁布一条法令,背后竟藏着他的一段辛酸往事

    历史解密编辑:黑姑娘标签:历史解密

    1368年,朱元璋在打败陈友谅之后,在应天府称帝,宣布国号为大明,并在当年的秋天攻占大都,结束了元朝的统治,开启了属于自己的一个时代。朱元璋登基之后进行了一系列的改革,在他颁布的各种法令中有一条比较有意思:读书人不愿意为君王所用,即是死罪。其实这背后藏着一件朱元璋的心酸往事,而故事的另一个主人公是刘

  • 明朝一大臣经常穿破衣服,朱元璋直夸是清官,刘伯温:此人留不得

    历史解密编辑:一个人精彩标签:历史解密

    陌生人见面的时候,明眼人往往会在第一时间通过对方的穿着打扮来判断他的身份和地位。有些人则为了彰显自己的实力,会特意的在穿着方面下功夫。然而也有些人会反其道而行之,偏偏要做出不合身份的事情来。在《宰相刘罗锅》里面有一个叫孙有道的官员,他整日里总是穿着一套破烂不堪的官服,以至于乾隆皇帝把他当做了节俭、清

  • 刺史因为不能喝酒而推辞任命,唐太宗大怒:之前答应了还能反悔?

    历史解密编辑:下一个明天标签:历史解密

    卢祖尚出身将门,他的父亲卢禧是隋朝的虎贲郎将。等到卢祖尚成年时,正好赶上隋末天下大乱,因为他家中比较富有,一直以来乐善好施,在家乡以侠义闻名,所以当时不少人前去投奔他。卢祖尚考虑到天下已乱,为了保护乡里,他干脆组织起一些勇士,防备周围的流寇。这时候卢祖尚才19岁,但因为出身将门,深知兵法,他率领着勇

  • 三门峡漕运与转载线路是怎样的?唐代中后期的漕运,有何变化?

    历史解密编辑:胖次标签:魏晋漕运图,元代漕运与明代漕运的区别,陕州历史上的黄河漕运

    事实上,基于前代历次的失败和教训,唐朝并没有采取穿凿砥柱的做法,而是变通思路,在黄河两岸的山崖之间又开辟出了新的转载线路,借以绕开砥柱天险阻碍,避天险而运输。毫无疑问,在隋唐时期“河渭漕挽”的运输过程中,受限于地理条件的阻碍,三门峡段已经是整个漕运的“瓶颈”所在,并且在很大程度上限制着关东漕粮的输入

  • 深受陕西百姓爱戴的官员:明朝大臣陈镒,原来是他转世

    历史解密编辑:冷默言语标签:历史解密

    陈镒,字有戒,号柏轩,明朝南直隶吴县人。大明永乐十年陈镒高中进士,后来官至明朝右都御史。相传陈镒的父亲陈孟玉为人朴实谨慎,乡里人都称他为大善人。一次,陈镒的父亲出行去厕所,看见有一块锅底饭丢弃在厕所旁边,于是捡起来拿去水中洗了洗就吃掉了。他平时生活也一贯如此节俭。当天夜里,陈镒的父亲就做了一个梦,梦

  • “蜀道难,难于上青天”,为何唐朝皇帝避难依然选择蜀地

    历史解密编辑:君莫笑标签:历史解密

    蜀道不仅是唐朝统一强大和治国安邦的基地 , 而且是当时世界经济文化最发达的交通线之一。几乎历代唐朝皇帝都极为重视蜀道 , 唐玄宗、德宗、僖宗三次经蜀道出奔 , 并且都安然返京。唐朝皇帝关注蜀道 , 不仅确保了国家安全 , 而且促进了西部经济文化的繁荣。蜀道扬一益二,帝王加以重视唐朝是中国乃至世界历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