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大明风华:从朱瞻基探病看叔侄的心机,朱高煦装病不得志便猖狂

大明风华:从朱瞻基探病看叔侄的心机,朱高煦装病不得志便猖狂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黑姑娘 访问量:4972 更新时间:2024/2/10 7:55:05

一日,在朱棣朱瞻基倾吐了一番心事后,朱瞻基照例宽慰一番,顺便提醒爷爷二叔该去就藩了。在爷爷的默许下,朱瞻基来到朱高煦的府邸,却看到了一幕奇怪的景象。炎天暑日里,朱高煦账外放着火炉,里面炭火正旺,账内的朱高煦却装作虚弱之态。只闻咳嗽之声,身体却并不冒汗,显然是在装病。

朱瞻基自然也不说破,只佯称是爷爷派自己来探病,并不提就藩一事。不料三叔朱高燧此时赶来。相比朱高煦的假作低调,朱高燧却是毫不客气。出言不逊地指出老爷子就是要老二去就藩也得等他病好,总不能把人逼死等语,竟是不把这个侄子放在眼里。而朱高煦则假意劝他收敛,说不可以冒犯皇上的旨意等语。看着两位叔叔一唱一和,朱瞻基不由得大大翻了个白眼。

朱瞻基无奈离开,站在院子里越想越不对,遂回身。却发现自己前脚刚走,朱高燧已带着“病中”的朱高煦出门。朱瞻基与朱高燧目光相接的一刻,朱高燧只瞬间的犹疑,随即有恃无恐一般说出“驻守京城的部队换防,我去汤山把兵带过来,顺便陪你二叔泡泡温泉”这样的虎狼之语,狼子野心昭然若揭。朱瞻基也只得佯装是忘记了跟二叔要药方,并不忘把朱棣搬出来说是爷爷嘱咐了自己要看二叔的药方,不过这样的提醒并不会真的对野心家朱高煦起作用。

朱高煦唱这出戏可谓是不得志便猖狂。他知道如果自己去云南就藩,那就得交出兵权,日后另图其他的机会会愈发渺茫,所以眼下先是称病赖着不走,眼见着要被识破,竟动了造反之心。朱瞻基倒也不是吃素的,朱高煦的行为和语言也都在他的观察之内,他势必要有所应对。

不过这叔侄的心机再深,也深不过朱棣老爷子,甚至一副超然物外架势的朱高炽的智慧也不在他们之下。朱瞻基探病回来,急得不行。他把所见所听之事说与父亲朱高炽,说自己的脖梗子直冒凉气。朱高炽并不着急,只说“天塌了自有高人顶着,你爷爷脖梗子冒不冒凉气我不知道,反正我是不冒”。

朱高炽并没说错,这一切早已在朱棣的掌握之中。当朱瞻基心急如焚地去查朱高煦有关换防的折子时,折子早已被朱棣拿走。朱棣虽不在场,却留下了旨意让老代为传达,让朱瞻基去平他二叔三叔的“叛”。最终,在形势不对的情况下,朱高燧及时撇清关系,主动给朱瞻基让出了道路。朱高煦独木不成林,最终也不得不妥协。当然,朱棣还是给自己的儿子留了退路,否则定会把反贼的帽子牢牢扣到他们头上,朱瞻基自然也有分寸,只平事端,并不深究。在这一役中,朱瞻基不止及时阻止了朱高煦、朱高燧的行动,还趁乱帮孙若微救下了关在昭狱里的靖难遗孤。

这可正是一山更比一山高,太猖狂者难成大器。朱高煦经此一役,也该学会韬光养晦了,只是属于他的机会已经越来越少。

更多文章

  • 中国历史上屠夫出身五大的名人,我们熟悉的张飞仅排在第二

    历史解密编辑:人生初见标签:历史解密

    5、专诸春秋时吴国堂邑人。屠户出身。长得目深口大,虎背熊腰,英武有力,对母亲非常孝顺,是当地有名的孝子、义士。吴公子光(即吴王阖闾)欲杀王僚自立,伍子胥把他推荐给公子光。公元前515年,公子光乘吴内部空虚,与专诸密谋,以宴请吴王僚为名,藏匕首于鱼腹之中进献,当场刺杀吴王僚,专诸也被吴王僚的侍卫杀死。

  • 万历国本之争中文官集团看似胜利却将明朝一步步带入深渊

    历史解密编辑:我亦王者标签:历史解密

    而由于文官集团争国本的胜利,明朝的政治体系彻底失控,所谓“明亡于万历”的说法也是因此而来。万历十年(1582年),明神宗的长子出生,赐名朱常洛。虽然这个儿子是在意外的情况下到来的,因为不承认此事,神宗也多少被生母李太后训斥。但是这毕竟是自己的儿子、长子,对于不到二十岁的神宗来说,他的出生,怎么也是一

  • 三国最大遗憾:诸葛亮生前,蜀国已经可以吞魏

    历史解密编辑:红楼梦魇标签:历史解密

    这是出自唐代大诗人杜甫的《蜀相》,千年以来目不识丁者亦能吟诵,并往往能够透其深意、知其事迹:三国时期的蜀汉丞相诸葛亮一生志在匡扶汉室,才智非常突出,可惜事业还没有成功就已经去世。诸葛亮出师未捷,一直以来被认为是史书上最令人悲伤的情节之一。不过随着时代的发展,人们在思考问题的时候逐步开始有了时代视角。

  • 有一天,朱元璋的儿子朱标不慎落水,侍卫赶紧跳水去救朱标。朱标被救起来,朱

    历史解密编辑:等你回来标签:历史解密

    朱标看到侍卫,有的穿戴整齐,有的没有了鞋子和袜子。下令说道:穿戴整齐的都官升三级,没有鞋子和袜子的都要斩了。朱标一听着急了,赶忙向朱元璋求情。朱元璋没有理会,坚决要斩了这些救朱标的侍卫。事后,朱元璋给朱标道出了实情,要斩了这些侍卫后,赶忙跪下来求情。他说,在你落水的紧张时刻,直接跳水救你的才是忠心的

  • 《大唐创业起居注》有多处与两《唐书》和《资治通鉴》不符

    历史解密编辑:高傲的气质花标签:历史解密

    《大唐创业起居注》成书于武德年间,由温大雅撰写完成,记录的是从义宁元年(617年)晋阳起兵,到武德元年(618年)五月李渊称帝这357天的历史。因为温大雅一直跟在李渊身边,这段时间的大事都被记录在内,所以是研究初唐历史的重要依据,那么问题来了,作为唐朝正史的《旧唐书》、《新唐书》以及后来司马光的《资

  • 诸葛亮料事如神,关羽败走麦城,诸葛亮为何不救关羽?

    历史解密编辑:人生初见标签:历史解密

    诸葛亮的加入,让刘备如虎添翼,几乎战无不胜,可以说是三国最传奇的人物之一。诸葛亮对刘备也非常的忠心,在刘备死后,还尽心尽力地辅佐刘备那不成器的儿子。关羽为刘备立下了汗马功劳,也与刘备情深义重。那么关羽麦城败走的时候,诸葛亮为什么不想办法救他?是真的救不了吗?关羽的结局诸葛亮未必想不到,就算真的想不到

  • 南宋定都临安有一个过程,定都后迁都建康之议依然不断

    历史解密编辑:一个人精彩标签:历史解密

    下面就来说说:北宋末年,金人南下,宋室南迁,自高宗建炎三年(1129年)驻跸临安,至德祐二年(1276年)临安被元军攻破,南宋建都临安共147年。南宋一代,始终称临安为“行在所”,以示他们不忘收复中原,还都汴京。实际上,南宋一代,在临安“春风熏得游人醉,直把杭州作汴州”,哪还有北归之念。起初,金军攻

  • 诸葛亮一生3个最大的遗憾:睡错一人,跟错一人,信错一人

    历史解密编辑:莫笑少年梦标签:诸葛亮的一生十大错误,诸葛亮一生中有几次失误,诸葛亮一生犯过的四个错

    诸葛亮的大名可以说是非常响当当的,即使不了解三国历史的人,也会知道诸葛亮的厉害,但是即使非常了解三国历史的人,也会很少能了解到关于诸葛亮妻子的描述,甚至也有人以为诸葛亮这辈子并没有结婚,当然这是不可能的,诸葛亮不仅有妻子也有儿子。说起诸葛亮的妻子,她的名字叫黄月英,在当时那也是个非常有名的才女,从才

  • 杨安国为宋仁宗讲课,被众人嘲“没文化”,而他还要向皇帝收学费

    历史解密编辑:不惹红尘标签:历史解密

    杨安国,是何许人也?他是“侍讲”,专门为皇帝或太子讲学的一个人。他为皇帝讲学二十七年,想必也是有自己的一套讲学的法则与自身的过人之处。很多博学之人讲学,可能是一拿上书就文绉绉地念起来,即使是融入了自己的独到见解,也叫人听了费劲儿。股脑儿都是学生听了都犯困的“之乎者也”,在外人眼中,这是“大师”级别。

  • 诸葛亮一生最大的失败,重点培养了三个人,结果这三人葬送了蜀国

    历史解密编辑:冷默言语标签:历史解密

    我们知道诸葛亮以智谋闻名三国,是蜀国的重臣,为了蜀国的发展他也是尽力了。在他的有生之年重点培养了三个人,一个是姜维,一个是董厥,还有一个就是诸葛瞻。姜维:字伯约,投降蜀汉之后就被诸葛亮一眼相中,委以重任,并且成为了诸葛亮的徒弟。诸葛亮在他的身上花了大力气,培养成自己的接班人。诸葛亮死后,姜维顺利的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