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清末刺马案为何如此轰动?慈禧和曾国藩之间的博弈,最终慈禧妥协

清末刺马案为何如此轰动?慈禧和曾国藩之间的博弈,最终慈禧妥协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星辰落怀 访问量:1370 更新时间:2024/1/26 2:56:32

马新贻,新任的两江总督,被刺的就是这位老兄。

这个时候曾国藩带领湘军,刚刚平定了太平天国起义,湘军的实力也达到了巅峰。

就算是慈禧太后,都需要给曾国藩几分面子。

但是慈禧太后不甘心啊,大好的江南,咋能就这么让给湘军呢?

因此马新贻成为了慈禧太后手里的筹码。

他在平定太平天国的过程中,也是立下了汗马功劳。但是他不是湘军这一脉的。

这就有些另类了,当时江南的名将,十之八九出自于湘军。

你马新贻哪一派都不属于,是想上天咋地?

原来马新贻属于长期在安徽当官的本地势力,他本是名将袁甲三的手下。

而袁甲三这个人不搞派系,所以马新贻也算不上是谁的人。

这么一来,马新贻就成了朝廷的人。

既然是朝廷的人,自然也就是她慈禧太后的人了。

当时曾国荃打下了南京以后,一分钱都没有留给朝廷,全部让湘军瓜分了,

因此慈禧太后觉得湘军在南方的势力太大,便打算撤换掉曾国藩这个两江总督。

她将曾国藩任命为直隶总督,表面上是升官了,直隶总督是六大总督之首。

可是这也表明曾国藩要离开自己的势力范围了。

那么这个时候谁来接替两江总督呢?这个人就是马新贻。

马新贻作为慈禧的代理人,前来管理两江事务。

可问题是,曾国藩虽然被调走了,可两江之地到处都是湘军的官兵。

马新贻这么一个光杆司令坐镇两江,真的可以管理好这个地方吗?

他到了这里以后,立刻开始严惩湘军中的散兵游勇。这引起了一场轩然大波。

但是湘军势力明面上还不敢跟马新贻对着干,为啥?因为老大不在场。

曾国藩远在直隶,湘军惹出个什么事儿来,倒霉的还是曾国藩。

同治九年,马新贻去检阅士兵操练,在回到官署的路上,遇到了一个叫张文祥的人。

这个张汶祥假装是来告状的,等到马新贻靠近以后,他抽出刀刺中了马新贻的腋下。

马新贻因此重伤,第二天不治身亡。

堂堂两江总督,封疆大吏,居然就这么被杀了,简直就是震惊天下的大事情。

张汶祥是何许人也?为什么非要杀掉马新贻呢?

得知这件事以后,慈禧也是大为震怒,但是她压住了怒火,派遣直隶总督曾国藩回到两江去严查这个案子。

这样的安排就比较值得玩味了,天底下有那么多官员,为什么非要让曾国藩去查呢?

其实理由很简单,两江是曾国藩的根据地,只有他去查,才能查下去。

最终查出来的结果是这样的:张汶祥过去是太平军,后来又做了海盗。而马新贻既打击过太平军,又惩治过海盗,所以成了张汶祥的死对头。

其中张汶祥的不少朋友被杀,而且老婆也因为这件事被人给掳走了。

总而言之,案子的结果就是张汶祥这么做纯粹是个人的主意,没有任何人指使。

两江总督的行程就这么好掌握吗?周围就没有人保护安全吗?

这些漏洞,曾国藩都没有查清楚,或许是不愿意去查。

张汶祥被杀了,这案子就算一了百了了。

有趣的是,死了这个两江总督以后,曾国藩又顺理成章回来做了两江总督。

此后一直到去世,曾国藩都没有离开过自己的大本营两江地区。

这件事怎么看,怎么不对劲。为啥?因为马新贻的死,明摆着跟湘军有关系嘛!

情况完全可能是这样的,湘军的老领袖曾国藩被调走,这引起了湘军上下的一致不满。

但是他们又不能直接表达,所以为了把曾国藩给请回来,他们只有对新来的两江总督下手。

等到他们得手以后,慈禧太后才知道两江之地的险恶。

再派其他人去也是这么个结果,还不如让曾国藩继续管理两江了。

因此曾国藩就这么被湘军给重新弄了回来。不排除这件事曾国藩也参与了策划。

湘军在刺杀马新贻这件事上,是完全具备所有条件的。

首先马新贻来上任,压根就没什么心腹,全部都是湘军旧将在他身边。

也就是说马新贻的所有安全问题,全部都是湘军旧将在负责。

那么是谁把马新贻的行踪透露给张汶祥这个小角色的呢?

又是谁将马新贻这位两江总督身边的保镖,都给撤了的呢?

这些秘密都没有人去查,这也从侧面看得出,湘军有做这件事的可能。

至于张汶祥,在被审理的过程中,其实一直在推翻自己的供词。

这或许又是一个和湘军讨价还价的过程。

在张汶祥看来,他的供词有很大的作用,如果价钱合适,那么他就可以翻供。

或许张汶祥的谈判要求是,他一个人承担下所有的罪名,

但是必须要保证找回他的老婆,还有善待他的儿子。

湘军这边当然满口答应,等事成之后,谁还管他老婆在哪儿呢?至于他那个儿子,也被诛杀了。

刺马案不仅是两江总督马新贻被杀这么简单,

背后更是湘军在向慈禧太后示威,他们要告诉慈禧,这两江之地说好听了还是大清的地盘,但是你要是胡来的话,那我们可就是第二个太平军了!

慈禧也不是傻瓜,湘军要是成了第二个太平军,哪里有第二个湘军来镇压他们呢?

于是派遣曾国藩过去查案,等于就是给了湘军一个台阶下。

同时期还有一个杨乃武于小白菜的案子,也是轰动天下。

虽然案情完全不同,但是博弈的双方没有改变,还是慈禧和湘军将领。

因为这个案子,慈禧一口气撤了一百多位浙江官员,其中大部分都是湘军将领。

表面上是为老百姓伸冤了,背地里是为了给自己出口恶气,顺带着削弱湘军的力量。

这个案子发生得很及时,恰好是同治十二年,曾国藩去世的第二年。

可见慈禧在刺马案中吃了亏,想要在杨乃武与小白菜的案子里扳回一局。

更多文章

  • 建文帝朱允炆失踪后,明成祖朱棣是怎么样对待他妻儿的?

    历史解密编辑:元气少女标签:朱棣和朱允炆关系如何,朱棣与建文二龙相会,大明风华朱棣和建文见面背景音乐

    建文帝就一位妻,那就是皇后马氏,在建文四年那场蹊跷的大火中,马皇后葬身火海……然后呢?哪里还有什么然后?人都已经死了,还能有什么然后?自建文四年起,明成祖便彻底抹去了建文一朝,代之以洪武三十二年、三十三年……连建文帝的皇帝身份明成祖都不予承认,更何况马皇后的皇后身份?自永乐元年起,马皇后和建文帝一起

  • 从仁宗盛世,到靖康之耻,北宋的167年历史中,发生了什么?

    历史解密编辑:语文霸霸标签:靖康之耻北宋为什么弱,靖康之耻是北宋灭亡的标志吗,北宋靖康之耻发生在什么时候

    北宋的盛世重文轻武北宋宋太祖赵匡胤,在大多人印象中,都是骁勇善战,智勇双全,这只是赵匡胤的一面,另一面的赵匡胤,实则疑心深重。作为后周将领的他,却踩着后周“上位”,欺负孤儿寡母,发动陈桥兵变,“黄袍加身”。多半是天妒英才,柴荣是众所周知的雄才伟略之君,将危机四伏的后周,建立成一个强国,就连后面整日把

  • 崇祯PK魏忠贤,朱由检孤家寡人,九千岁权倾朝野,崇祯为何赢了呢?

    历史解密编辑:卖萌天才标签:朱由检信王府地址,朱由检死后是谁当皇帝,崇祯为何不能与魏忠贤合作呢

    九千岁并非浪得虚名,但崇祯占据着法统的制高点,两人过招,魏忠贤底气不足,崇祯步步为营,再加上阉党内部松散,崇祯焉能不胜?在中国历史上,敢称九千岁的人有两位,一位是太平天国时期的东王杨秀清,另一位就是明朝的太监魏忠贤。从这个千古称谓就可以看出,魏忠贤权倾一时的嚣张程度。魏忠贤大字不识几个,智力也无超群

  • 顺治:超脱俗世,拿的起放的下,我愿称之为大清皇帝中的天花板

    历史解密编辑:策马西风标签:娜木钟和顺治的关系,顺治最落魄的时候,300万以上的顺治通宝图片

    (爱新觉罗·皇太极 画像)崇德八年,公元1643年。清王朝的第二领领导人,爱新觉罗·皇太极驾崩了。由于皇太极同志死得十分仓促,来不及留下遗嘱,那么皇位继承人的位置就充满了不确定性。先帝没指定谁来接班,所以接下来的皇位争夺赛,人人都有机会参与。在诸多参赛选手中,最有获胜希望的,有两位,一位是皇太极的长

  • 清朝最有艳福的皇帝,4位皇后67位妃子,他死后,都陪他去了

    历史解密编辑:元气少女标签:清朝12位皇后哪位最惨,清朝12位皇帝的皇后和嫔妃,清朝十二个皇帝及皇后

    康熙是清朝历任皇帝中在位时间最长的,执政六十一年,这在整个历史上也是名列前茅的,在年仅八岁的情况下继位,从此以后他一直稳坐皇位,没有像历史上的有些年幼皇帝被作为傀儡,也没有早早逝世,反而是为“康乾盛世”打下了坚实的基础。他最开始继位的时候,身边有孝庄太皇太后和大臣的辅佐,因为年幼,所以他被辅佐了六年

  • 奶奶是慈禧,溥仪是他哥哥,光绪是大伯,他却低调教书活到2015年

    历史解密编辑:荼靡花事了标签:

    而他们的另一位弟弟溥任,则要低调很多,很多人只觉得他是一名普通的老师,却不知道他背后皇弟的身份。事实上溥任的一生同样精彩,他也为社会做出了巨大的贡献。胡同里的任四爷在北京的一座老宅子里,住着一位老人。他年轻时,在西板桥小学以及厂桥小学教书,他在讲坛上默默耕耘了一辈子,一直到1988年才退休。在40多

  • 清朝时期,为何列强都争抢着“帮”我国修建铁路?

    历史解密编辑:人生初见标签:清朝一共修几条铁路,西方列强为什么在中国修建铁路,清朝龙椅被列强抢走

    客观地说,西方列强带给我国的伤痛实在是太大,已经成为了我们不可遗忘的过去。在那段屈辱岁月里,西方国家似乎也表现过伪善的一面。这些国家居然主动地“帮”我国修建铁路,甚至为了“帮”我国修建铁路,还抢着贷款给清政府。如此怪异的举动让人们好奇,一般以“吸血鬼”之称的资本家,为何突然变得这么好了。其实背后大有

  • 清朝最幸运的皇子,康熙62岁生的最小儿子,被三代帝王捧在手心

    历史解密编辑:轻描淡写标签:

    对于帝王家来说,妻妾成群、子孙满堂才是好现象,毕竟家里有皇位要继承,人多的才能更好地选择,总比那些一两个没得选择要强得多,不过这也是有弊端的,人多的就容易起纷争。这个典型的例子就是康熙在位时期的“九子夺嫡”,争夺王位的结果是让人痛心的,亲如手足的兄弟互相残杀,很多人都没有好下场,唯有那些置身事外的人

  • 顺治临死前,孝庄紧急召一个人进宫,康熙才能稳坐江山60年

    历史解密编辑:高傲的气质花标签:

    为雍正皇帝和乾隆皇帝奠定了太平盛世发展基础的康熙帝,是为满清政权定都北京后即位的第二位皇帝。康熙帝八岁登基、十四岁亲政,在位六十余年堪称是中国历史上在位时间最长的一位皇帝的康熙帝是整个清朝乃至整个封建帝国时期的一位传奇皇帝。然而世人皆知教养一代贤君的孝庄太后,急召进宫保康熙帝位的臣子却鲜为人知。六岁

  • 乾隆早期对那拉氏有多宠?有几项创清史唯一,如懿传有些并非乱编

    历史解密编辑:语文霸霸标签:那拉荣臻,乾隆继后那拉氏为何断发,那拉皇后容貌复原图

    她并非出自大家,然而一入府便成为乾隆的侧福晋。她并非乾隆的白月光,却在富察皇后仍在世的时候,占据了乾隆的恩宠。在她做皇后之前一直未有子嗣,然而做了皇后之后,却接连产子,四年生了两男一女。她便是我今天想说的乾隆的继后那拉氏。说起这位那拉皇后,她的一生对很多人来说都是说不完的谜。断发之后,乾隆便将一切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