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雍正一岁生日抓周,抓到毛笔胡乱画了一字,康熙看到脸色大变

雍正一岁生日抓周,抓到毛笔胡乱画了一字,康熙看到脸色大变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红楼梦魇 访问量:814 更新时间:2024/1/26 2:59:56

在古代的皇室贵族中,这种习俗尤为流行,他们习惯通过孩子在抓周宴上的表现来确定他的贤愚,因此抓周礼又被称为“试儿礼”。

雍正皇帝一岁的时候,他的父亲康熙皇帝就为他举行了一场抓周礼,可让所有人都没有想到的是,雍正皇帝在抓到了一只毛笔之后随处乱挥,居然真的画出了一个可以辨认出的字,这让康熙皇帝脸色大变。

这个字究竟是什么字呢?为什么康熙皇帝看到他之后会变了脸色?

宠妃生子,阿哥抓周

康熙十七年十月三十日的凌晨,本该一片寂静的紫禁城,此时却有了不小的波澜,太监和宫女们来来往往,带着太医出出进进,把佟佳皇贵妃所居住的长春宫给围了个水泄不通。

佟佳皇贵妃也不嫌吵闹,亲自带着一众太医和宫女坐在了偏殿的门口等候消息,原来今天晚上,怀胎十月的德贵人突然发动,此时正在产房里面生产。

当时康熙皇帝已经有二十五岁了,但是他膝下的孩子却十分稀少,儿子更是只有三个,这倒也不是说康熙皇帝的生育能力有什么问题,而是因为他的妃子生下的孩子大多体弱多病,夭折与襁褓之中。

所以德贵人的位分虽然不高,但是佟佳皇贵妃和康熙皇帝还是很注重她肚子里的这一胎,以至于大晚上的佟佳皇贵妃还亲自陪着她生产。

而且德贵人也以是一般的小贵人,她曾经是佟佳皇贵妃身边的侍女,因为容貌美丽,性情温顺而得到了康熙皇帝的宠爱,是后宫里数的上号的宠妃,所以她的生长产在康熙皇帝心里也算是件大事儿。

经过几个时辰的等待后,德贵人终于生下了一个健康强壮的男婴,康熙皇帝大喜过望,这个孩子如此的强壮,肯定不会像他的前几个儿子一样早早夭折,佟佳皇贵妃也十分开心,因为以德贵人的位分,她是没有资格抚养皇子的,所以最后这个健康的小阿哥还是会被记到自己名下。

因为这个孩子才刚刚出生,所以康熙皇帝但是没有给他取名字,只是让大家叫他四阿哥,并将他交由佟佳皇贵妃抚养。

佟佳皇贵妃入宫多年却一直没有子嗣,这对一个后宫妃嫔来说是相当危险的,现在康熙皇帝把阿哥交给她抚养,无疑是解了她的燃眉之急,所以佟佳皇贵妃对四阿哥照顾的十分精心,把他养的白白胖胖,顺利的活到了周岁。

那个时候一个孩子能活到周岁,就说明他已经越过了第一个夭折的大关,是一件十分吉利的事情,所以康熙皇帝对这个儿子也越发的看重,还下令内务府以皇子的规格为他准备周岁宴。

在周岁宴当天,康熙皇帝和后宫妃嫔和宗室大臣们欢聚一堂,来庆祝大清王朝又有了一个成活的周岁皇子,宴席进行到一半时,康熙皇帝吩咐下人把四阿哥给抱出来,让他进行他的抓周礼。

这里有人就会奇怪了,抓周礼不是汉人的习俗吗?为什么康熙皇帝这个彻头彻尾的满族人会给自己的儿子准备这种礼仪?这主要是因为满族入关之后奉行的满汉结合的政策。

要知道,清朝在入关之前只不过是一个贫瘠的蛮夷国度,这里的蛮夷并不是指他们野蛮,而是指他们没有历史和礼仪文化,所以在得到天下之后,清朝的统治者们一直极为推崇汉族文化,并将汉族的一些礼仪和习俗并入到了满族之中,抓周里就是其中之一。

康熙皇帝的前几个儿子都曾经举行过抓周礼,大哥抓了一把弓箭,二阿哥抓了书籍和印信,三阿哥也抓了书籍,这些都是不错的兆头,所以康熙皇帝对四阿哥的抓周礼也没有多大担心,毕竟实在晦气的东西是不会出现在阿哥们的抓周礼上的。

随手一画,惊倒康熙

等到四阿哥被抱到了铺满红布的抓周台上之后,大家就一边喝酒聊天,一边观察这个孩子抓周的情况。

一般来说,周岁的孩子乍然一见身边围了那么多人,肯定都会有些不安,需要人哄上很久,可是年幼的四阿哥却不慌不忙的坐在原地,一点惊慌的样子都没有,看起来格外的沉着。

大家一见这个样子,都纷夸赞四阿哥不愧是皇室血脉,从小就有大将之风。康熙皇帝也十分得意,催着下人把四阿哥放到台子中间,让他赶紧去选择想要的东西。

当时抓周台上的东西真是琳琅满目,什么弓箭玩具,书籍笔墨应有尽有,四阿哥左拿一个,右拿一个,却都没有抱在怀里,而是看完就扔到了一边,这情况把一盘的大人都给搞蒙了,不知道他究竟想要做什么。

好在四阿哥漫无目的的爬了一会儿之后就累了,随手拿起一只毛笔放在手里玩了起来,这下旁边的人总算是不尴尬了,纷纷夸赞起四阿哥拿了支毛笔,将来一定能写出一手锦绣文章,为皇上分忧。

康熙皇帝对这个结果也还算满意,满族这个时候缺的就是文采出众的才子,假如四阿哥长大之后真的能有这个造诣,对他们大清皇室来说也是好事。

按理来说这个时候抓周礼就已经结束了,身为主角的四阿哥也该退场回去喝奶了,但是令人惊讶的是,四阿哥非但不肯挪窝,还抓着刚才拿到的那只毛笔在台上胡乱画了一通。

下人们怕小阿哥在这里会扰了康熙皇帝的兴致,于是就想强行把他抱走,可是康熙皇帝却对儿子的这一通乱画很感兴趣,让下人们不要动他,任由他画,看他究竟能画出什么来。

等到四阿哥终于放下手中的毛笔,等待已久的众人纷纷上前查看,他们本以为这么小的孩子一通乱画,留下的肯定是一堆看不懂的涂鸦,可令他们万万没有想到的是,四阿哥画出来的根本就不是什么涂鸦,而是一个可以轻易辨认出来的文字。

他们把这件事情告给康熙皇帝之后,康熙皇帝也坐不住了,亲自走下台来查看儿子的这份“作品”,结果只看了一眼,他就立刻惊的变了脸色,因为四阿哥画的是一个“敕”字。

从古至今,“敕”字是与皇权联系在一起的,皇帝下的命令叫做敕令,皇帝行文给臣僚的文书叫做敕书,在清朝这个字更是被列为皇室的专用字,只有在皇室给臣子的诏书之中才会有“奉天敕命”这样的词语。

四阿哥一个只有周岁的孩子,随手一写就写出了这个只有皇室才能用的“敕”字,这不就证明了他们爱新觉罗家族是上天所认证的皇室,名正言顺的中原之主吗?

康熙皇帝意识到这一点之后,立刻就哈哈大笑,对这个带来吉兆的儿子宠爱到了极点,一旁的人看到皇帝这样高兴,也纷纷上前凑趣,把年幼不知事的四阿哥夸的天上有地下无,只有皇室才能够养得出来。

其实这个“敕”字并不只是皇室专用,它更多的是皇帝专用,但当时的康熙皇帝并没有意识到这一点,因为他早就立了二阿哥也就是他的嫡长子为太子,四阿哥一个既不算长也不算嫡、生母还位分低微的小阿哥,根本就没有一点登基为皇的希望嘛。

九子夺嫡,最后赢家

康熙皇帝不仅没有想到四阿哥会是将来的皇帝,还没有想到他的儿子们在长大之后会为了一个皇帝的位置打的头破血流,恨不得连他这个老爹也一起干掉。

其实康熙皇帝在历代的皇帝里面已经算是够幸运的了,他一生一共有二十多个顺利活到成年的儿子,而且这些儿子的成才率都极高,这让他根本不用像宋仁宗等生不出儿子的倒霉皇帝一样担心皇位的继承人问题。

但他倒霉也倒霉在这一点,有才的成年儿子太多,他们个个都野心勃勃,盯着他屁股底下那把龙椅的眼睛都绿的发光。

康熙皇帝原本定下来的太子是他的嫡长子胤礽,胤礽年轻的时候倒是有个明君的样子,才华出众,聪慧过人又谦虚谨慎,帮着他处理国家大事也是有模有样的,所以朝野上下都对他十分支持。

但是随着时间的流逝,胤礽的年纪越来越大,康熙皇帝却老当益壮,看起来再活个几十年没有问题,胤礽硬生生的被这看不到头的太子生涯弄得抑郁了,整天大喊“这天下岂有四十年太子乎!”

虽然对于胤礽来说,这一喊算是情有可原,毕竟谁当了这么多年太子都得崩溃。但是对于康熙皇帝来说,这就等于自己的儿子恨自己活的太长,还诅咒自己赶紧去死,简直就是大不孝。

于是康熙皇帝大手一挥,直接把胤礽给废掉了,出于对这个儿子的愤怒,他还在废太子的诏书里对他破口大骂,说他“不法祖德,不遵朕训,惟肆恶虐众,暴戾淫乱”,是个彻彻底底的禽兽,根本就不配继承大统。

康熙皇帝这么一骂,胤礽算是彻底没有机会的可能性了,于是康熙皇帝的几个儿子纷纷粉墨登场,想要代替胤礽成为太子乃至下一任的皇帝。

可他们的做法对于康熙皇帝来说都太下头了:大阿哥劝康熙斩草除根,赶紧把被废掉的胤礽给杀掉;三阿哥联和自己母家的力量给朝中的大臣们施压,让他们上奏立自己为太子;八阿哥就更绝了,这位有着社交牛逼症的交际圈大佬直接把九阿哥、十阿哥、十四阿哥这样的兄弟们全部都收服到麾下,让他们帮着自己给皇帝老爹施压。

在这场不见硝烟的争斗中,康熙皇帝这几个野心勃勃的儿子到处钻营结党营私,把本来好好的朝堂弄得乌烟瘴气,也把年迈的康熙皇帝弄得抑郁了,几乎所有的儿子都盯着他屁股底下的龙椅,恨不得他早日驾崩,这对一个父亲来说是何等的可悲。

为什么说是“几乎”呢?因为康熙皇帝膝下还有一个并没有明刀执杖的加入这场乱斗的儿子——四阿哥胤禛。

四阿哥本来在康熙的众多儿子里并不起眼,因为他自从小时候被康熙骂过一次喜怒无常之后,就变成了一个彻头彻尾的冰块脸,每天只负责认真做事,根本就不像其他阿哥一样经常在父皇面前撒娇卖乖,所以康熙皇帝前期并不十分喜爱他。

可是在这个所有儿子都乱做一堆的时候,只有这个儿子还对他孝顺至极,从不对他讨要什么赏赐和太子之位,这把康熙皇帝感动的稀里哗啦,他经常在大臣的面前夸四阿哥孝顺聪明,必成大事,不仅如此,康熙皇帝还大胆的放权给这个儿子,让他参与进重要的朝廷大事里来。

但是,四阿哥真的没有夺嫡的野心吗?开什么玩笑,不想当皇上的阿哥不是好阿哥,四阿哥自然也不例外。但是他素来谨慎,才不会想他的几个兄弟一样把什么都写在脸上,搞得康熙皇帝一眼就能看出他们的野心。

在所有阿哥因为夺嫡打的你死我活的时候,四阿哥韬光养晦低调做事,私下里和年羹隆科多等大臣相交甚密,以此来发展自己的势力,顺便在孤寡老爹康熙皇帝面前狠狠刷了一把好感,这才是夺嫡的正确打开方式。

在四阿哥的发力之下,康熙皇帝终于下定决心让他做自己的继承人,康熙六十一年十一月十三日,康熙皇帝与世长辞,留下遗诏立“人品贵重,深肖朕躬”的四阿哥胤禛为新帝。

至此,四阿哥终于应验了他在周岁宴上写下的那个“敕”,成了这天下间唯一一个能用这个字下旨的皇帝。

抓周礼这种习俗在我国延续了上千年,人们总觉得孩子在这一天抓到的东西就能够决定他将来的成就,所以对它十分重视,就算是皇室也不例外。雍正皇帝正是因为在抓周的时候随笔画了个“敕”字,才会被后世认为是天命所归。

不过从我们现代人的角度来看,这种根据抓周礼的结果来判定一个孩子日后成就的方法并不科学,孩子究竟能成长为怎样的一个人,还是得看他后天的教育,而不是他在抓周礼上的一时表现。

标签:

更多文章

  • 清末刺马案为何如此轰动?慈禧和曾国藩之间的博弈,最终慈禧妥协

    历史解密编辑:星辰落怀标签:清朝刺马事件真凶是谁,曾国藩为什么会被刺马,大刺客刺马

    马新贻,新任的两江总督,被刺的就是这位老兄。这个时候曾国藩带领湘军,刚刚平定了太平天国起义,湘军的实力也达到了巅峰。就算是慈禧太后,都需要给曾国藩几分面子。但是慈禧太后不甘心啊,大好的江南,咋能就这么让给湘军呢?因此马新贻成为了慈禧太后手里的筹码。他在平定太平天国的过程中,也是立下了汗马功劳。但是他

  • 建文帝朱允炆失踪后,明成祖朱棣是怎么样对待他妻儿的?

    历史解密编辑:元气少女标签:朱棣和朱允炆关系如何,朱棣与建文二龙相会,大明风华朱棣和建文见面背景音乐

    建文帝就一位妻,那就是皇后马氏,在建文四年那场蹊跷的大火中,马皇后葬身火海……然后呢?哪里还有什么然后?人都已经死了,还能有什么然后?自建文四年起,明成祖便彻底抹去了建文一朝,代之以洪武三十二年、三十三年……连建文帝的皇帝身份明成祖都不予承认,更何况马皇后的皇后身份?自永乐元年起,马皇后和建文帝一起

  • 从仁宗盛世,到靖康之耻,北宋的167年历史中,发生了什么?

    历史解密编辑:语文霸霸标签:靖康之耻北宋为什么弱,靖康之耻是北宋灭亡的标志吗,北宋靖康之耻发生在什么时候

    北宋的盛世重文轻武北宋宋太祖赵匡胤,在大多人印象中,都是骁勇善战,智勇双全,这只是赵匡胤的一面,另一面的赵匡胤,实则疑心深重。作为后周将领的他,却踩着后周“上位”,欺负孤儿寡母,发动陈桥兵变,“黄袍加身”。多半是天妒英才,柴荣是众所周知的雄才伟略之君,将危机四伏的后周,建立成一个强国,就连后面整日把

  • 崇祯PK魏忠贤,朱由检孤家寡人,九千岁权倾朝野,崇祯为何赢了呢?

    历史解密编辑:卖萌天才标签:朱由检信王府地址,朱由检死后是谁当皇帝,崇祯为何不能与魏忠贤合作呢

    九千岁并非浪得虚名,但崇祯占据着法统的制高点,两人过招,魏忠贤底气不足,崇祯步步为营,再加上阉党内部松散,崇祯焉能不胜?在中国历史上,敢称九千岁的人有两位,一位是太平天国时期的东王杨秀清,另一位就是明朝的太监魏忠贤。从这个千古称谓就可以看出,魏忠贤权倾一时的嚣张程度。魏忠贤大字不识几个,智力也无超群

  • 顺治:超脱俗世,拿的起放的下,我愿称之为大清皇帝中的天花板

    历史解密编辑:策马西风标签:娜木钟和顺治的关系,顺治最落魄的时候,300万以上的顺治通宝图片

    (爱新觉罗·皇太极 画像)崇德八年,公元1643年。清王朝的第二领领导人,爱新觉罗·皇太极驾崩了。由于皇太极同志死得十分仓促,来不及留下遗嘱,那么皇位继承人的位置就充满了不确定性。先帝没指定谁来接班,所以接下来的皇位争夺赛,人人都有机会参与。在诸多参赛选手中,最有获胜希望的,有两位,一位是皇太极的长

  • 清朝最有艳福的皇帝,4位皇后67位妃子,他死后,都陪他去了

    历史解密编辑:元气少女标签:清朝12位皇后哪位最惨,清朝12位皇帝的皇后和嫔妃,清朝十二个皇帝及皇后

    康熙是清朝历任皇帝中在位时间最长的,执政六十一年,这在整个历史上也是名列前茅的,在年仅八岁的情况下继位,从此以后他一直稳坐皇位,没有像历史上的有些年幼皇帝被作为傀儡,也没有早早逝世,反而是为“康乾盛世”打下了坚实的基础。他最开始继位的时候,身边有孝庄太皇太后和大臣的辅佐,因为年幼,所以他被辅佐了六年

  • 奶奶是慈禧,溥仪是他哥哥,光绪是大伯,他却低调教书活到2015年

    历史解密编辑:荼靡花事了标签:

    而他们的另一位弟弟溥任,则要低调很多,很多人只觉得他是一名普通的老师,却不知道他背后皇弟的身份。事实上溥任的一生同样精彩,他也为社会做出了巨大的贡献。胡同里的任四爷在北京的一座老宅子里,住着一位老人。他年轻时,在西板桥小学以及厂桥小学教书,他在讲坛上默默耕耘了一辈子,一直到1988年才退休。在40多

  • 清朝时期,为何列强都争抢着“帮”我国修建铁路?

    历史解密编辑:人生初见标签:清朝一共修几条铁路,西方列强为什么在中国修建铁路,清朝龙椅被列强抢走

    客观地说,西方列强带给我国的伤痛实在是太大,已经成为了我们不可遗忘的过去。在那段屈辱岁月里,西方国家似乎也表现过伪善的一面。这些国家居然主动地“帮”我国修建铁路,甚至为了“帮”我国修建铁路,还抢着贷款给清政府。如此怪异的举动让人们好奇,一般以“吸血鬼”之称的资本家,为何突然变得这么好了。其实背后大有

  • 清朝最幸运的皇子,康熙62岁生的最小儿子,被三代帝王捧在手心

    历史解密编辑:轻描淡写标签:

    对于帝王家来说,妻妾成群、子孙满堂才是好现象,毕竟家里有皇位要继承,人多的才能更好地选择,总比那些一两个没得选择要强得多,不过这也是有弊端的,人多的就容易起纷争。这个典型的例子就是康熙在位时期的“九子夺嫡”,争夺王位的结果是让人痛心的,亲如手足的兄弟互相残杀,很多人都没有好下场,唯有那些置身事外的人

  • 顺治临死前,孝庄紧急召一个人进宫,康熙才能稳坐江山60年

    历史解密编辑:高傲的气质花标签:

    为雍正皇帝和乾隆皇帝奠定了太平盛世发展基础的康熙帝,是为满清政权定都北京后即位的第二位皇帝。康熙帝八岁登基、十四岁亲政,在位六十余年堪称是中国历史上在位时间最长的一位皇帝的康熙帝是整个清朝乃至整个封建帝国时期的一位传奇皇帝。然而世人皆知教养一代贤君的孝庄太后,急召进宫保康熙帝位的臣子却鲜为人知。六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