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诸葛亮去世后,蜀汉元气大伤,为何司马懿至死都没趁机攻打蜀国?

诸葛亮去世后,蜀汉元气大伤,为何司马懿至死都没趁机攻打蜀国?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轻描淡写 访问量:3581 更新时间:2024/2/12 21:32:53

明明没有了诸葛亮的蜀国不仅军心大乱,民众也因为常年征战十分不满。且从实力上来看,经过北伐失利后的蜀国,国力空虚群龙无首,且没有武将能够接替老一辈蜀汉名将的担子,随便打打就能拿下,没看钟会邓艾仅一次出击就打得蜀国投降了吗?

但为何司马懿自从诸葛亮去世后,至死都没出兵攻打蜀国?主要有3个方面的原因,不敢、不愿、没必要。先来说这个不敢。司马懿姓司马,不姓曹;而曹魏曹魏,魏国属于谁,还不够明显吗?

尽管大家都知道司马家不安分有反心,但在当时,司马家族的势力还不足以支撑司马懿来跟曹魏政权正面刚,且曹丕无论是手段还是计谋全都在线,曹叡前期也算是个明君,直到后期才开始大兴土木且耽于享乐。

这个时候司马懿要是真的敢主动表现出想要建功立业的想法,过不了多久就会被曹氏帝王给找办法“咔嚓”了,连“王佐之才”荀彧都被强行赐死,曹魏少一个司马懿,还真没啥。没看司马家是怎么夺权的吗?

等公元239年,曹叡去世曹芳登基,借着野心甚大的曹爽之手,一步步蚕食王权;再在公元249年,解决了“乱臣”曹爽,才明目张胆开始掌权。因此前期让司马懿主动打蜀汉,他肯定是不敢打的。

除了不敢外,还有不愿。为何不愿?因为要忙着夺权。在司马懿看来,攘外必先安内,蜀汉是外,曹氏家族是内。打仗本就是一件耗费精力之事,况且诸葛亮的前车之鉴还摆在那,司马懿可不想曹魏的江山还没谋得,自己就死在了替曹魏打天下的途中。

虽然当时诸葛亮已死,蜀汉元气大伤,但百足之虫死而不僵,蜀汉毕竟作为一方政权,前期根基铺垫的还是不错的,一时之间也没那么好拿下。还不如让素来没有什么才能的刘禅败光蜀汉江山后,他们再去谋得此地。

并且在诸葛亮去世后蜀汉大军本就憋着一口气,这个时候贸然攻打,说不定还会让他们哀兵必胜。比如说公元244年,曹爽为了在军中树立自己的威严,贸贸然率兵攻打蜀汉,不就死伤颇多吗?

最后一点则是没必要。上面也说了,诸葛亮死后,整个蜀国群龙无首,刘禅没有诸葛亮辅佐后根本不可能有什么太大的作为;而诸葛亮的儿子诸葛瞻虽然继承到了他的忠心,却没继承到他的才能,凭一己之力无法扭转蜀国败局。

而此时蜀国原本能仪仗的大将们都去得差不多了,姜维虽然有一定能力,却是个死脑筋,只知道按照诸葛亮遗命,一直无脑北伐。所以根本就不需要主动出击蜀汉,只用等姜维将蜀国国力完全败光后,自然很容易就能获胜。

事实证明司马懿的决策并没有做错,29年的时间,既能让司马家完全掌握曹魏势力,又能让十一次北伐耗空蜀国。公元263年,蜀汉亡;2年后,晋朝取代曹魏,魏国亡;公元280年,东吴灭亡,晋朝迎来了短暂的统一时代。

参考资料:《三国志》、《晋书》

标签:

更多文章

  • 魏蜀吴各自的第一谋士是谁?司马懿排不上,这3位才是社稷之臣

    历史解密编辑:长街听风标签:

    今天“史书凌轩阁”就用这篇文章来聊一聊魏蜀吴各自的第一谋士是谁,“鹰视狼顾”的司马懿根本排不上,这三位才是真正的社稷之臣。社稷之臣在评价哪些人是魏蜀吴三国的第一谋士之前,咱们得先明确一下什么是“谋士”,以及什么是“社稷之臣”。在大部分读者心中,谋士是可以跟“军师”划等号的。其实不然,谋士的层次要远高

  • 三国时期,真正意义上的十万大军到底能有多恐怖?

    历史解密编辑:一刹时的永恒标签:

    序言 在三国时期,曾爆发过数场精彩的战役......——其中有著名的官渡之战,赤壁之战,还有夷陵之战。这些战役都集中了超过10万人的战斗,而且都影响着历史的走向,就连他们的文艺创作作品也一直延续到现在。但话又说回来,若我们结合同时代的背景,无论是东边的罗马帝国,还是西边的日本,他们的战争规模似乎都没

  • 战国七雄中有5国曾频繁迁都,为何这2国那么稳,鲜有迁都之事?

    历史解密编辑:活在梦里标签:战国七雄的首都现状,战国七雄为什么不向外扩张,战国七雄各个国家的国都

    自古以来,迁都都不是一件小事。一个国家的首都,是全国的中心所在,迁都之举关系重大,甚至可以决定国家的兴衰。而在战乱频发的春秋战国,迁都却是一件屡见不鲜的事情,战国七雄中有6国都曾频繁迁都,这些诸侯国难道不知道迁都的影响吗?当然知道,但是他们频繁迁都是有原因,有些诸侯的迁都是有所图谋,而有些诸侯的迁都

  • 司马懿:平定辽东,夺权曹魏,杀伐果断,可谓后三国时代第一强人

    历史解密编辑:伸手摘星星标签:曹魏司马懿简介,司马懿为什么能夺曹魏天下,司马懿为何夺曹魏江山

    他在后三国时期,与蜀汉的丞相诸葛亮相爱相杀,与诸葛亮生前一直斗法斗到了诸葛亮逝去,诸葛亮逝去之后,司马懿就成为了后三国时期的首席军政界的第一强人。为了让大家更直观地了解司马懿是个什么样的人,笔者将结合历史来阐述分析这个问题。司马懿到底是个什么样的人?第一,司马懿是一个擅于用兵的将帅之才。司马懿在平定

  • 此人打仗比李世民还猛,若不是他暴病而亡,唐朝早就被他给灭掉了

    历史解密编辑:君莫笑标签:

    薛举出身高贵,家业殷实。薛家非常富有,凭借着雄厚的财力在北方称雄。薛举强壮健硕,在射箭方面非常有天赋。薛家对隋朝十分忠诚,在大业年间担任金城校尉一职,隋朝势力变弱,无法镇压泛滥的流寇,且金城政府腐败无能。薛举被任命为将领,他假意配合县令,在金城起兵,扣押县令等人,在金城建国成为西秦霸王。隋朝末期建立

  • 包拯去世时为什么用21口棺材呢?

    历史解密编辑:异世邪君标签:

    其实包拯的家人这么做也实属无奈,因为包拯在世时得罪过很多的达官贵人,以及有权有势的人,他在世时没有可以奈何的了他,而他过世了,这些人肯定不会放过他的,用这21口棺材的目的是为了混淆那些打算破坏包拯墓的人的。包拯的家人也是效仿三国时期的曹操的72疑冢,所以提前准备这多口棺材,在出殡当天先后从合肥的七个

  • 杨广开凿的京杭大运河,竟然不是为了享乐??

    历史解密编辑:长街听风标签:

    花费巨大的资金,征调不计其数的民夫,开凿这么长的运河,历朝历代的朝廷其实首要考虑的便是军队运输的需求。其次是加强地区间的交通,更好的促进经济交流,维护国家的统一。所谓隋炀帝劳民伤财开挖京杭大运河只为了自己享受生活,这样的评价可能并不公允。京杭大运河对中国古代的贡献有多大?从历史来看,中国集中开凿运河

  • 武则天为什么喜欢“和尚”?原因其实很简单,不过是为了掩人耳目

    历史解密编辑:野性稳江山标签:武则天和和尚怎么相遇,武则天秘史和尚要吃酒肉,武则天为什么会出家当尼姑

    武则天在得势后,也开起了一段“逆后宫”感情史,她的第一个男宠就是和尚。那么有人就会问,武则天为什么那么喜欢“和尚”?原因其实很简单,武则天喜欢“和尚”,不过是她掩人耳目的一种方式罢了。武则天是为了把这个男宠光明正大留在宫里,特意让男宠假扮和尚入宫的。这个和尚原本是一个叫冯小宝的街头混混,后来被太平公

  • 朱元璋临终反复念叨4个字,朱允炆装作没听见,太祖最后气绝身亡

    历史解密编辑:一刹时的永恒标签:朱元璋死后朱允炆的反应,朱元璋几个儿子死在朱允炆手里,朱元璋是不是被朱允炆害死的

    在古代封建社会时期,皇位一直都是让无数人向往的存在,它不仅仅象征着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奢华生活,更象征着至高无上的权利。为了能够坐上那个宝座,许多人呕心沥血、倾尽所有,甚至不惜兄弟、父子之间刀兵相向。初唐时期的“玄武门之变”、清朝时期的“九子夺嫡”,不外如是,更不要说史上一些叔侄之间,为争夺皇位,大打

  • 忽必烈庶子无资格即位,且长孙很少与忽必烈会面故铁穆耳得承大统

    历史解密编辑:轻描淡写标签:

    这么一来蒙古人的习俗就这么被破坏了,大家越来越不重视忽里台大会,反而对中原地区的嫡子继承制很感兴趣。此后不光中原人看重嫡子继承制度,在蒙古也是一样,只有嫡子才有资格承袭老爹的所有家产。这也是为啥明朝取代元朝后,坚定不移地执行嫡长子继承制的原因。成吉思汗就是一个十分明显的例子,据《元史》宗室世系表等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