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看看汉朝有庙号的七位皇帝,你就知道含金量有多高?

看看汉朝有庙号的七位皇帝,你就知道含金量有多高?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莫笑少年梦 访问量:4848 更新时间:2024/2/12 21:33:09

汉朝七位有庙号的皇帝

今天淮下书生给大家梳理一下这七位拥有庙号的汉朝皇帝。

第一位,刘邦:庙号太祖,谥高皇帝。汉高祖只是习惯性称呼,真正的庙号是汉太祖。太祖代表了既是始受封,也是始受命。后世的唐高祖李渊只有始受命,没有始受封,始受封的是李渊祖父李虎。

汉太祖刘邦

刘邦作为汉朝开国之君,必然要进入太庙、拥有庙号。你记住了,后世不管天子七庙还是天子九庙,不管后世有多少皇帝,不管把谁祧出去,开国之君是必然不能动的。所以其他功绩可以不谈,就这一个开创之功,太庙里头把交椅是坐定了,而且一直要坐到底。

天子七庙三昭三穆

第二位,刘恒:庙号太宗,谥孝文皇帝,也就是常说的汉文帝。“开国曰武,继者曰文”,王朝第二位帝王也是很重要的,而他们的庙号一般来说都是太宗,太宗也是所有宗的第一个。

汉文帝刘恒

如果说开国之君打天下为祖,那么太宗就是全面继承开国之君的意志去治理天下。因此,拥有太宗庙号的皇帝治理国家的能力也都比较强。

汉文帝在位期间,轻傜薄赋,与民休息,将田租减为三十税一。推行德治,废除肉刑。他自己节俭朴素,使得国家富强,百姓安居乐业,也因此开创了“文景之治”的盛世。为汉武帝北击匈奴奠定了丰厚的经济物质基础。

文景之治

第三位,刘彻:庙号世宗,谥孝武皇帝,也就是我们常说的汉武帝。世宗也是守成之君,有继承并发扬光大的意思。

汉武帝刘彻

汉武帝在位期间,北击匈奴,经略西域、开辟丝绸之路,同时征服朝鲜、开拓闽越与西南。经济上改革币制,施行盐铁官营。文化上罢黜百家、独尊儒术等等。汉武帝自秦始皇之后,进一步加强中央集权,使得大一统的观念更加深入人心,伟大的华夏文明也因此得到稳定与发展,后世常把秦皇汉武并称。

西汉北击匈奴,经略西域

第四位,刘询:庙号中宗,谥孝宣皇帝,也就是我们熟知的刘病已

汉宣帝刘询

中宗有中兴意思,汉宣帝就是典型的中兴之主。汉宣帝一出生因“巫蛊之祸”身陷囹圄,流落民间,也因此最能体会民间疾苦。他在位期间,对内整顿吏治,大力发展农业,扭转了自汉武帝后期以来民生凋敝的问题。

对外彻底打败匈奴,巩固了西汉和周边各族的关系。设置西域都护府,监护西域诸国,使天山南北地区正式归属于西汉中央政权的统治。他励精图治,国力强盛、四夷宾服、经济繁荣、民生富庶,西汉进入鼎盛时期,这段时期也被称作“孝宣之治”或者“孝宣中兴”。

民生富庶

第五位,刘秀:庙号世祖,谥光武皇帝。世祖相对于世宗,除了有继承并发扬光大的意思,也有承上下开启王朝一个全新历史阶段的意思。前面对比汉朝和宋朝时讲过,赵构是父死子继,所以称高宗,不能称祖。而光武帝是在西汉彻底灭亡的基础上重新打的天下,所以不是宗而是祖。不过他又尊前汉为正统,因此不能叫太祖,只能是世祖。

汉光武帝刘秀

刘秀最大的功绩就是消灭西汉末年各个割据势力,重新建立大一统的汉朝,开创“光武中兴”的局面。其开了挂的人生和战绩,也被称为“位面之子”或者“天选之子”。

第六位,刘庄:庙号显宗,谥孝明皇帝,是东汉第二位皇帝。如果刘秀是太祖,那他就是妥妥的太宗。但是东汉毕竟承认是西汉的延续,因此不能再用太祖太宗的庙号。

汉明帝刘庄

显宗和世宗一样有发扬光大的意思。他在位期间,遵奉光武帝既成制度,招抚流民,救济贫农,兴修水利,使得吏治清明,境内安定,人口增长,百姓安居乐业。对外命窦固出击北匈奴,消除其威胁;令班超出使西域各国,设立西域都护,重新掌控西域;又将西南的哀牢国收归版图,与其子汉章帝时期并称“明章之治”。

哀牢内附

第七位,刘炟:庙号肃宗,谥孝章皇帝。肃宗有中兴的意愿,但并没有完全实现,或者说实现的不完美。

汉章帝刘炟

汉章帝就是“明章之治”的另一位皇帝,功绩和他父亲汉明帝差不多。在位期间,奖励生育,百姓安居乐业,经济迅速发展。对外两度派班超出使西域,使得西域地区重新称藩于汉朝。汉章帝在东汉明君不多的情况下,也算得上是一位明君。不过他纵容外戚窦宪,也开了东汉外戚乱政的先河。

班超出使西域

以上就是淮下书生总结的,汉朝七位有庙号的皇帝以及他们的功绩。因为汉朝庙号的严谨,也使得这七个庙号都是名副其实含金量很高的。你们觉得呢?

欢迎关注“淮下书生”,阅读观看更多历史文学原创文章和视频!

版权声明:本文及相关视频由淮下书生原创撰写拍摄,非“淮下书生”署名的发布,皆为抄袭搬运。任何平台个人禁止抄袭搬运,喜欢可以转发分享点赞评论关注!

更多文章

  • 康熙祭拜孔子,看见碑文后迟迟不动,大臣遮住一个字,他立即跪拜

    历史解密编辑:一刹时的永恒标签:

    由于变故发生得太突然,顺治在生前根本没有想着要立太子,毕竟他还那么年轻,而他的孩子们还那么小。但是生命有时候就是这么脆弱,以至于还没来得及享受生活,便已经到达了终点,尤其是对于顺治来说,生命的过早终结,着实太过惋惜,他贵为一国之君,却只能望洋兴叹,徒留遗憾。[var1]他纵然掌握着天下,但也没有办法

  • 诸葛亮去世后,蜀汉元气大伤,为何司马懿至死都没趁机攻打蜀国?

    历史解密编辑:轻描淡写标签:

    明明没有了诸葛亮的蜀国不仅军心大乱,民众也因为常年征战十分不满。且从实力上来看,经过北伐失利后的蜀国,国力空虚群龙无首,且没有武将能够接替老一辈蜀汉名将的担子,随便打打就能拿下,没看钟会跟邓艾仅一次出击就打得蜀国投降了吗?但为何司马懿自从诸葛亮去世后,至死都没出兵攻打蜀国?主要有3个方面的原因,不敢

  • 魏蜀吴各自的第一谋士是谁?司马懿排不上,这3位才是社稷之臣

    历史解密编辑:长街听风标签:

    今天“史书凌轩阁”就用这篇文章来聊一聊魏蜀吴各自的第一谋士是谁,“鹰视狼顾”的司马懿根本排不上,这三位才是真正的社稷之臣。社稷之臣在评价哪些人是魏蜀吴三国的第一谋士之前,咱们得先明确一下什么是“谋士”,以及什么是“社稷之臣”。在大部分读者心中,谋士是可以跟“军师”划等号的。其实不然,谋士的层次要远高

  • 三国时期,真正意义上的十万大军到底能有多恐怖?

    历史解密编辑:一刹时的永恒标签:

    序言 在三国时期,曾爆发过数场精彩的战役......——其中有著名的官渡之战,赤壁之战,还有夷陵之战。这些战役都集中了超过10万人的战斗,而且都影响着历史的走向,就连他们的文艺创作作品也一直延续到现在。但话又说回来,若我们结合同时代的背景,无论是东边的罗马帝国,还是西边的日本,他们的战争规模似乎都没

  • 战国七雄中有5国曾频繁迁都,为何这2国那么稳,鲜有迁都之事?

    历史解密编辑:活在梦里标签:战国七雄的首都现状,战国七雄为什么不向外扩张,战国七雄各个国家的国都

    自古以来,迁都都不是一件小事。一个国家的首都,是全国的中心所在,迁都之举关系重大,甚至可以决定国家的兴衰。而在战乱频发的春秋战国,迁都却是一件屡见不鲜的事情,战国七雄中有6国都曾频繁迁都,这些诸侯国难道不知道迁都的影响吗?当然知道,但是他们频繁迁都是有原因,有些诸侯的迁都是有所图谋,而有些诸侯的迁都

  • 司马懿:平定辽东,夺权曹魏,杀伐果断,可谓后三国时代第一强人

    历史解密编辑:伸手摘星星标签:曹魏司马懿简介,司马懿为什么能夺曹魏天下,司马懿为何夺曹魏江山

    他在后三国时期,与蜀汉的丞相诸葛亮相爱相杀,与诸葛亮生前一直斗法斗到了诸葛亮逝去,诸葛亮逝去之后,司马懿就成为了后三国时期的首席军政界的第一强人。为了让大家更直观地了解司马懿是个什么样的人,笔者将结合历史来阐述分析这个问题。司马懿到底是个什么样的人?第一,司马懿是一个擅于用兵的将帅之才。司马懿在平定

  • 此人打仗比李世民还猛,若不是他暴病而亡,唐朝早就被他给灭掉了

    历史解密编辑:君莫笑标签:

    薛举出身高贵,家业殷实。薛家非常富有,凭借着雄厚的财力在北方称雄。薛举强壮健硕,在射箭方面非常有天赋。薛家对隋朝十分忠诚,在大业年间担任金城校尉一职,隋朝势力变弱,无法镇压泛滥的流寇,且金城政府腐败无能。薛举被任命为将领,他假意配合县令,在金城起兵,扣押县令等人,在金城建国成为西秦霸王。隋朝末期建立

  • 包拯去世时为什么用21口棺材呢?

    历史解密编辑:异世邪君标签:

    其实包拯的家人这么做也实属无奈,因为包拯在世时得罪过很多的达官贵人,以及有权有势的人,他在世时没有可以奈何的了他,而他过世了,这些人肯定不会放过他的,用这21口棺材的目的是为了混淆那些打算破坏包拯墓的人的。包拯的家人也是效仿三国时期的曹操的72疑冢,所以提前准备这多口棺材,在出殡当天先后从合肥的七个

  • 杨广开凿的京杭大运河,竟然不是为了享乐??

    历史解密编辑:长街听风标签:

    花费巨大的资金,征调不计其数的民夫,开凿这么长的运河,历朝历代的朝廷其实首要考虑的便是军队运输的需求。其次是加强地区间的交通,更好的促进经济交流,维护国家的统一。所谓隋炀帝劳民伤财开挖京杭大运河只为了自己享受生活,这样的评价可能并不公允。京杭大运河对中国古代的贡献有多大?从历史来看,中国集中开凿运河

  • 武则天为什么喜欢“和尚”?原因其实很简单,不过是为了掩人耳目

    历史解密编辑:野性稳江山标签:武则天和和尚怎么相遇,武则天秘史和尚要吃酒肉,武则天为什么会出家当尼姑

    武则天在得势后,也开起了一段“逆后宫”感情史,她的第一个男宠就是和尚。那么有人就会问,武则天为什么那么喜欢“和尚”?原因其实很简单,武则天喜欢“和尚”,不过是她掩人耳目的一种方式罢了。武则天是为了把这个男宠光明正大留在宫里,特意让男宠假扮和尚入宫的。这个和尚原本是一个叫冯小宝的街头混混,后来被太平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