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汉桓帝时期为什么宦官可以乱政?

汉桓帝时期为什么宦官可以乱政?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做你的英雄 访问量:4874 更新时间:2024/1/24 13:02:39

政变就发生在梁皇后去世的当年(159)。虽是厕中密谋,梁冀也很快就探查到了蛛丝马迹,他立刻派中黄门张恽统率禁军,把守宫廷。具瑗指责张恽“擅自入殿,图谋不轨”,派人把他捉了起来。

看到时机紧迫,桓帝就亲到前殿坐镇,把内朝的尚书们都召集起来,分派士兵守卫皇宫。然后派具瑗和司隶校尉张彪一起率领羽林军和虎贲军千余人,包围了梁冀的府邸,派光禄勋袁盱持着代表皇帝权力的节杖,去收取梁冀的大将军印信。

梁冀看到大势已去,就和其妻孙寿一起服毒自杀了。树倒猢狲散,梁氏、孙氏两个家族,不分男女老幼,全被斩首示众。梁冀的家产被抄没,价值竟达30亿之多。

太尉胡广、司徒韩縯、司空孙朗等高官都被安上帮凶的罪名,罢职贬为庶民,梁氏的门客、故吏3百多人也全都被罢黜。和从前的窦氏、邓氏、阎氏一样,外戚势力在宦官的推动下,瞬间就被扫荡一空。

桓帝舒了一口气,兴奋之下,重赏单超、左悺、徐璜、具瑗、唐衡5名宦官,全都加封为县侯。可是权力没有到手的时候,心中殷切期望,等权力到手了,桓帝却不知道该怎样使用,他只觉得从此可以无忧无虑、放心大胆地在后宫玩乐了,把从外戚手中夺回的朝政,又拱手交到了宦官们的手上。

宦官们的统治,比外戚的统治更要来得黑暗,著名的“党锢之祸”就此拉开序幕。这场政治风暴的缘由,很大程度上起自于太学生。东汉朝注重官学,在雒阳太学里读书的士人,最盛时超过3万,这些学生年轻气盛,喜欢评论朝政,臧否人物,甚至经常编些歌谣,比如“天下楷模李元礼(李膺)”、“不畏强御陈仲举(陈蕃)”等等,在京城附近传唱,逐渐掌握了整个社会的舆论导向。

许多太学生后来步入仕途,成为朝廷官僚,哪怕不去做官,他们也和上层官僚保持着牢固的师生或朋友关系,于是学生和官员们逐渐串联起来,形成反对宦官和外戚的强大势力。双方的矛盾激烈到一定程度,就必然产生大规模爆发。

还在梁冀执政的时候,他的下属朱穆就曾在冀州刺史任上得罪了宦官,被押送回京。太学生们听说此事,集体游行到宫殿北门前,要求桓帝接受他们的请愿书,释放朱穆。请愿书的内容直指宦官,说他们“盗窃国家权力,以皇帝的名义胡作非为,想要赏赐谁,能使饥饿的奴隶顷刻变成富翁,想要惩罚谁,能使伊尹、颜渊那样的贤人马上被看作纣、盗跖一般的奸恶”。桓帝摄于舆论压力,只得释放朱穆。

梁冀被杀后不久,北宫门外就贴出了一张露布(公开上书),说皇帝诛杀臣子,就像是主人诛杀家奴一样,那些帮忙的宦官有什么功劳,竟然能得封侯?露布的作者是东郡白马县令李云

桓帝大怒,立刻把李云逮捕下狱。朝臣们纷纷上书为李云求请,弘农郡五官掾杜众甚至请求让自己和李云同死。桓帝这次不再让步了,最终求情的官僚全都被扣了薪俸,李云、杜众死在狱中——天子这种态度,更加助长了宦官们的嚣张气焰。

有权有势的宦官们及其家族成员,到处欺压良善,搜刮民脂民膏,地方官员很少有敢管的,而就算敢管,本身也最终难逃被免职甚至被逮捕处死的命运。但在太学生的舆论导向支持下,还是出现了几个敢于捋宦官虎须的强横官员,李膺就是其中的代表人物。

李膺字元礼,襄城(今河南襄城)人,曾担任河南尹,后任司隶校尉,为人刚正不阿,敢于触犯权贵的利益,受到太学生们的一致拥护。延熹八年(165),他查出野王县令张朔残害百姓的实证,下令捕拿。张朔是大宦官张让的弟弟,他自知罪孽深重,遂弃官潜逃,躲进张让在宫外设置的别墅中。

李膺毫不手软,亲自带人冲入别墅,把张朔逮捕归案,严刑拷打。张让在桓帝面前为兄弟求情,桓帝召李膺前来问话,李膺先下手杀了张朔才进宫去,镇定地回答说:“《礼记》上说:哪怕是诸侯的同族犯罪,天子请求赦免,主持审理的官员都必须依法办事,不得宽纵……臣知道违抗圣命是死罪,请求给我5天的时间,我除掉此案的元凶首恶,然后可处我以烹刑,下锅去被煮死!”

桓帝听李膺所言在理,而态度又无比强横,一时难以反驳,只得转头对张让说:“你弟弟做得是有点过份,李校尉如此处理是有道理的。”经过此事,李膺的威望更高了,而宦官们也都畏其如虎,甚至没有诏命不敢出宫,桓帝问起,都回答说怕被李校尉捉到错处,严厉惩办。

其他人没有李膺这么大的名声,也没有他那样直面天子不肯退缩的勇气,敢触怒宦官的,往往就落不到什么好下场。比如太原太守刘瓆和南阳太守成瑨,因为违抗赦令杀死小黄门赵津,以及和宦官勾结的大商人张泛,都被逮捕下狱而死。

山阳太守翟超检举宦官侯览母亲的丧葬逾越制度,没等批复就抄了侯览的老家,掘了其母的坟墓;东海相黄浮,以强奸罪逮捕并处死了徐璜的侄子徐宣,还说:“这个奸贼,今天杀了他,就算明天我因此而死,也可以瞑目了!”——这两个人,都被剃去须发,戴上镣铐,罚做苦役。

士大夫们为了挽救国家的危亡,某种程度上更为了抬高自己的名声,纷纷表示要与宦官们斗争到底。他们打着维护法律的幌子,却往往法外用刑,或者置朝廷的赦令于不顾,必要将与宦官沾亲带故者全部诛杀。

此种行为引发了宦官们的疯狂反扑,同时也给予他们的敌人以非常冠冕堂皇的借口。第一次“党锢之祸”,就是在这种背景上爆发的。

标签: 中国历史历史解密

更多文章

  • 外戚是什么意思 东汉外戚势力是什么时候崛起的?

    历史解密编辑:下一个明天标签:中国历史,历史解密

    刘炟是明帝刘庄的第五个儿子,生母贾贵人,是明帝马皇后的表姐妹。因为马皇后没有生子,明帝就把小刘炟托付给她抚养,并且说:“人不一定要自己生孩子,但一定要自己来抚养孩子。”刘炟19岁继位,是为东汉孝章皇帝,尊马氏为皇太后。他一直把马氏当作亲生母亲一般孝顺,把马氏的娘家人当作自己关系最近的亲戚,给予无微不

  • 第二次党锢之祸是怎么回事 和黄巾起义有什么关系?

    历史解密编辑:女王范儿标签:中国历史,历史解密

    第二次党锢之祸的规模比第一次更大,所牵扯到的范围也更为广泛。年仅14岁的灵帝看了宦官们传递上来的奏章,疑惑地问道:“什么叫钩党?”宦官们回答说:“就是指的党人。”皇帝问:“党人做了些什么,而必须严惩?”宦官们回答说:“他们互相举荐联络,欲图不轨,必须清除!”于是灵帝准奏。大搜捕开始了。逮捕令下达到汝

  • 一代明君汉武帝为什么杀太子太子被冤杀的吗

    历史解密编辑:轻描淡写标签:中国历史,历史解密

    汉武帝是一代明君,刚继位就有治国平天下的理想抱负,而且很想干出一番事业。他继位之后,采取了一系列治理措施,使汉朝在经济、政治、文化、外交等各方面都有了稳步发展。但是美中不足的是他结婚后一直没有儿子,大臣们和他都很着急,在封建社会,国君如果无子,是关系到江山社稷的大事。汉武帝心里也很焦急,但是妻妾就是

  • 刘秀“光武中兴”的另一面 刘秀为什么废皇后改太子?

    历史解密编辑:高傲的气质花标签:中国历史,历史解密

    东汉政权的重要支柱是豪强地主。光武帝刘秀本人就是南阳大族,南阳郡和河北诸郡响应他起兵的,也都是拥有宗族、宾客、子弟的豪门势力。这些豪族们为了在新莽动乱中保住自己的产业,很多都建筑坞堡,搜集装备,豢养自己的武装。动乱年代,这些坞堡还能起到保护部分百姓的作用,天下太平以后,却变成了横行乡里,称霸一方的恶

  • 大将军窦武最终为何命丧宦官之手?遇事不决!

    历史解密编辑:元气少女标签:中国历史,历史解密

    羌族是居住在东汉西北边陲的古老的游牧民族。羌人最早称为西戎,据说周人的祖先就曾与西戎杂处甚至婚配,周文王、周武王都很有可能带有西戎的血统。还有另外一种说法,说周人根本就是西戎的一支。不管怎么说,周人最终东进击败商朝,控制了中原地区,而仍留在青海、甘肃一带的西戎,和中央政权时战时和,最终大部分都被秦国

  • 匈奴为什么要迁徙 匈奴迁徙去了哪里

    历史解密编辑:一个人精彩标签:中国历史,历史解密

    西汉晚期,匈奴分裂,北匈奴继续与汉朝为敌。公元73年至91年,东汉联合南匈奴持续发动了对北匈奴的战争,将北匈奴逐出漠北高原。北匈奴则逐渐向西后退,直至顿河、多瑙河流域,并以南俄罗斯大草原为基地,对罗马帝国发动战争,是致使罗马帝国最终灭亡的主要原因之一。汉武帝对匈奴的猛烈反击,大伤了匈奴的元气。到西汉

  • 宦官是什么意思 邓太后是如何利用宦官和外戚的?

    历史解密编辑:冷默言语标签:中国历史,历史解密

    所谓宦官,是指因为失去生殖能力而被送入内宫服侍君主及其嫔妃的男性,原本以天阉或遭受宫刑(割去生殖器的刑罚)者为多,后来则几乎全是从小故意阉割,然后被送入宫中的。许多皇帝都认为这些宦官没有子女,家在宫中,既便于控制,也不会想要谋反篡位,比外面的大臣们要可靠多了,往往把自己懒得处理的政务都交付给宦官。可

  • 东汉的末日:董卓是如何入京废帝的?

    历史解密编辑:晴天标签:中国历史,历史解密

    虽然历经两次党锢之祸,士大夫们反对宦官的行动却从来没有停止过,前仆后继,永不退缩。光和二年(179),著名的酷吏阳球就任司隶校尉,司徒刘郃就鼓动阳球运用手中的权力惩处宦官。正好阳球的妻子是常侍程璜的养女,程璜与王甫、曹节素来不合,就也故意把王甫及其家族违法乱纪之事透露给阳球知道。阳球上奏举发王甫、段

  • 秦始皇究竟是不是吕不韦的儿子

    历史解密编辑:一刹时的永恒标签:中国历史,历史解密

    父亲:秦庄襄王子楚(原名异人)母亲:赵姬(说法不一有说吕不韦的舞姬,也有说赵国将门之后)身世之谜关于秦始皇的身世,史书里记载含糊不清,有人猜测是吕不韦孩子。《史记·吕不韦列传》记载,秦始皇之母赵姬原是吕不韦的姬妾,吕不韦将赵姬献给异人,后来赵姬至大期生子名政;《史记·秦始皇本纪》又载“秦始皇帝者,秦

  • 东汉宦官势力的开端:汉和帝是如何诛杀外戚势力的?

    历史解密编辑:冷默言语标签:中国历史,历史解密

    窦氏兄弟在和帝朝初期,几乎完全掌控着朝政。当时名义上最尊贵的官职是太傅,窦宪看前太尉邓彪为人胆小怕事,名声倒很响亮,就推荐由邓彪出任太傅。此后窦宪想要做些什么,在外朝就指使邓彪率领百官上奏,在内朝就恳求窦太后盖章批准,诸事都得以畅行无阻。然而窦宪并没能开心太长时间。章帝去世后不久,齐殇王之子、赐爵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