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解析三国战争:淮南二叛!毌丘俭兴兵反叛,曹魏政权的最后高光

解析三国战争:淮南二叛!毌丘俭兴兵反叛,曹魏政权的最后高光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晴天 访问量:806 更新时间:2024/3/16 12:17:54

刚刚上台仅两年的司马师开始对曹魏政权再一次挥起了屠刀。

此时,曹魏的众多大臣们大多还尚未从他老爸司马懿挥舞屠刀的噩梦中醒来,新一轮噩梦又即将迎来。

恐怕不是,我相信此时的他仍旧是为了自保,从更大的视角而言,完全是为了保全自己的家族。

因为那时候的他,尚不能保证自己的家族能够完完整整的存活在曹爽的屠刀下。

即便曹爽的这把刀,还没来得及挥下。

到了司马二代司马师主导的三国政局中,司马氏一族的初心发生了根本性的转变。

他想夺位,也想成为司马氏立国第一人。

事情的关键发生在中书令李丰的身上。

李丰和曹操时代的杨修差不多,虽然德行不佳,却是当时品评天下人物的高手。

曹魏时期开始推行九品中正制,但察举制仍旧没能废除,所以名家的一句评语仍旧显得十分重要。

这句话就相当于你毕业找工作的敲门砖。

后来,李丰的名声有多大呢?

曹叡登上帝位之后,曾经和一名吴国人谈话,问他听过的中原名士有谁?

这家伙张口一来,我只听过李丰。

后来,李丰开始了火箭般的升职速度,跳入权力核心,成为尚书仆射。

这个职位,其实和总理二把手没有什么区别。

在职场上的李丰做事吊儿郎当,经常旷工。

那时候,官员上班只要无故连续旷工超过一百天,就会直接让他滚蛋,这位李先生想了一个办法,佯装生病几十天,然后再去上班,然后再生病几十天。

就这样,李丰度过了人生中最为幸福的几年。

司马懿和曹爽对峙期间,李丰成为了在鸡蛋上跳舞的人,两头都不得罪。

职场上遇到这种人,很多人都会对他嗤之以鼻。

这种人登极高位最容易飘。

而李丰的这一飘,直接要了自己的脑袋。

他和张缉联合,准备诛杀司马师,拥立夏侯玄为大将军。

这几个人都是什么身份呢?

除了没有地方势力的参与。

这件事情很快就传到了司马师的耳中,司马师召李丰相见。

李丰淡定的说,没有的事情,怎么可能。

司马师把证据扔到李丰面前,李丰知道事情暴露,瞬间展露男子雄风。

我就是看你们司马父子不爽,想要弄死你们,怎么滴?

司马师勃然大怒,让士兵们用长刀上的铁环活活锤死了李丰。

这一次的密谋事情,司马师开始了上位以来的权力大清洗。

中书令李丰、光禄大夫张缉、太常夏侯玄皆夷三族。

同年,三月。

司马师下令废除张皇后。

十月,废除魏帝曹芳,迎立高贵乡公曹髦为帝。

淮南再生兵变!

公元255年,二月。

毌丘俭因为夏侯玄、李丰被杀,心中愈加感觉不安。

他在寿春筑坛起誓,矫昭诛杀司马师,揭开了淮南二叛的大幕。

这场战争硝烟,再一次让我们看到了司马氏家族骨子的里的狠辣、老道。

毌丘俭统领六万大军从寿春出发进抵项县,文钦则带领前锋军在外围游走防御。

司马师留下弟弟司马昭镇守洛阳,自己亲自南下,征召各路大军汇集于陈县、许昌地区。

司马师:亲自屯驻汝阳指挥

镇东将军诸葛诞:督豫州诸军从安风津威逼寿春

征东将军胡遵:督青、徐诸军出于谯、宋之间,绝其归路。

荆州刺史王基:督许昌军,镇守南顿

司马师下了死命令,所有大军务必坚守,不能轻易出战。

兴兵反叛的要义就是迅速推进战线,反叛大军被阻隔时间一长,人心离散是再正常不过的事情。

他就是想要看着毌丘俭大军不战而人心自乱。

果不其然,司马师和毌丘俭大军对峙时间一长,毌丘俭部将史招、李续前来投降。

毌丘俭终于坐不住了,他想要寻找战机,可司马师下令让各处守军不得轻举妄动,他一点办法都没有。

看着毌丘俭猴急猴急的样子,司马师终于选择了出手。

他下令让邓艾带领一万多人挺兵进至乐嘉屯驻,示弱以诱之。

与此同时,他让邓艾以最快的速度在在搭建好那里的浮桥,他自己亲自带领主力大军后续跟进包抄毌丘俭大军。

邓艾在乐嘉处处示弱,急于出战的毌丘俭自以看到战机,马上下令让文钦带领前锋军前去进攻邓艾。

文钦领命准备深夜突袭邓艾,天明时分,突然发现,邓艾大营多了另一面密密麻麻的旗帜。

司马师的主力到了!

文钦儿子文鸯提出建议,趁着他们尚未安营,直接打崩那些孙子

当天夜里,文钦、文鸯两父子兵分两路,对司马师的大营发动进攻。

文鸯这位年仅十八岁的精神小伙,再一次让我见识了什么是真正的勇士。

他鼓噪进攻,在司马师大营外高深嘶喊,司马师,你给老子滚出来!

魏军听着震天响的战鼓开始惊慌。

当时司马师患有眼病,长了眼瘤。

他听闻文鸯夜袭大营,吓得眼睛爆出,司马师害怕军心不稳,咬着自己棉被未敢声张。

文鸯在司马师的大营外闹腾了一夜,他老爹还没能及时前来会合。

及至天明,文鸯准备撤军返回。

司马师下令,给老子追,逮住那小子往死里揍,顺便把他老爹文钦也一块整死!

文鸯看着冲出来的士兵,带领着几十名骁勇骑兵同样朝着魏军冲杀过去,然后安然撤退。

司马师大怒,再一次派遣左长史司马班率领骁勇骑兵八千人从两翼追击,文鸯单枪匹马闯入敌阵,在乱军中突突了六七次,边打边退。

而在项县的毌丘俭听到的消息是这样的:

文钦带领大军被司马师揍得满地找牙,已经全部溃散了!

毌丘俭一听,连夜拔营后撤,这一撤军心大乱,士兵们开始纷纷溃逃。

文钦、文鸯这对父子撤退到项县时,发现这里已经空无一人,最终南逃至东兴,投降吴国。

毌丘俭自己藏身于水边草丛中,被安风津百姓张属杀害,传首京师。

公元255年,三月。

刚刚平叛之后的司马师在返回洛阳途中病重,病逝许昌,司马昭接替其职位,继续掌舵曹魏大权。

本文地图绘制于“发现中国”——地图分享知识

标签: 历史解密

更多文章

  • 今年大清铜币中哪些版本的收藏空间比较大一些

    历史解密编辑:策马西风标签:大清铜币一文的存世量,大清铜币2022真实价格表,中心汴字大清铜币十文

    我们清代时期是距离我们比较近的一个封建王朝,我们都是比较熟悉的,关于铸造的大清铜币来说,它们的版本也是比较多的,基本上我们每个省份都有铸造过大清铜币,我们收藏大清铜币可以从一些比较大的方向去收藏,有的省份的大清铜币它们的收藏价值会比较高,因为它们铸造的数量比较少,如果是数量不超过十位数的话,那么恭喜

  • 他是三国里的“绝代谋士” 羽扇轻摇即退敌百万,留下千古谜题

    历史解密编辑:晴天标签:历史解密

    可是在刘备死了之后,一个无能的后主刘禅,也让诸葛亮更加辛苦的奋斗了很多年,最后死在战场上,也没有完成自己和刘备的心愿。其实诸葛亮是不是有称帝的野心,并没有人知道,而一个长在君侧,可以用实力左右大势的人,如果真的没有非份之想,也的确是不容易理解,就是很多宦官都有做皇帝的梦想,倒是更符合人之本性。天生做

  • 终于完成《烟雨三国》初稿

    历史解密编辑:红楼梦魇标签:历史解密

    去年的《三十而律》写书用了1个多月,修改却用了半年之久。今年的《烟雨三国》也是如此,至少需要修改3遍才能交稿。第一遍是完善文章的注解,列明出处,并修改错别字;第二遍是调整文章的内容,保证各章节前后观点一致,并对不一致的地方做出合理调整;第三遍是优化文章的语言特色,既要保证历史真实性也要保证文章可读性

  • 支持列宁回国革命,资助孙中山护法,背后“金主”是哪国?

    历史解密编辑:策马西风标签:历史解密

    一、资助护法运动1917年,围绕着是否参加一战的问题,北洋政府爆发了“府院之争”,谁也没想到之后还出现了“张勋复辟”的闹剧。段祺瑞在平息这件事后,拒绝恢复《临时约法》,同时还准备对德宣战。这让身在上海的孙中山先生非常不满,于是他决定举起“护法”的大旗,来对抗以段祺瑞为首的北洋政府。可是护法运动需要资

  • 汉高祖刘邦:雄才大略,智略超人,一生功过任评说

    历史解密编辑:长街听风标签:历史解密

    合伙人萧何。萧何是沛县县吏,官位比刘邦要高,但是他发现刘邦为人洒脱豁达,能凝聚人心,且不拘小节,久后必成大事。于是萧何刻意结交沛公刘邦,每次刘邦外出公干,萧何都要资助钱财,且每次总比别人多给几百钱。因为萧何心里清楚,这种政治投资收到极大的回报,萧何成为了功臣之首,一人之下万人之上的相国。帝王师张良。

  • 雍正日渐不行,他至死都不清楚,自己原来是被此女掏空了身子

    历史解密编辑:伸手摘星星标签:历史解密

    ▲叶澜依英姿飒爽、明艳照人。(图/翻摄自百科词条)叶澜依是圆明园中百骏园驯马女,英姿飒爽、明艳照人,很像当年的华妃,被皇上看上,带回宫中封为答应。因为她桀骜不驯的性格,宫中嫔妃都不喜欢她。▲雍正至死都不知是谁让他身体越来越差。(图/翻摄自百科词条)早年叶澜依卧病在床,无人问津,命悬一线之时,果郡王伸

  • 常惠随苏武出使被扣留,回国后大败匈奴,并攻打龟兹

    历史解密编辑:语文霸霸标签:历史解密

    在那支出使匈奴的队伍当中,常惠也随着苏武一起出使匈奴,同样被匈奴扣留十九年,只是当时常惠的官职比较小,也没有放羊这个戏剧性的操作,所以大家都没怎么听说过常惠。其实当时苏武出使匈奴的时候,并不是一个人去的,而是带了一个使团,带了很多人。后来匈奴扣住他们之后,这些人当中,有的叛变了,有的去世了。所以最后

  • 和珅入狱到死仅5天,临终与嘉庆秘密谈话,道出谁才是大清第一贪

    历史解密编辑:长街听风标签:历史解密

    和珅,这个名字在清朝历史上留下了浓墨重彩的一笔。这位身为宰相的权臣,在他的辅佐下,乾隆皇帝享受着无尽的富贵荣华。然而,和珅自己的命运却在乾隆驾崩之后,迎来了急转直下的结局。嘉庆四年,乾隆皇帝去世,嘉庆继位。为了巩固自己的地位,他决定彻底铲除和珅这个祸根。而当和珅最后被捕入狱时,他已经意识到自己命运的

  • 崔琰巨大的家族势力和对曹操未必忠心使其被曹操所杀

    历史解密编辑:心作祟标签:历史解密

    易中天曾经这样评价崔琰:“崔琰是三国时最为德高望重的名士,正派儒雅,又有远见卓识,仪表堂堂,凛然于朝,曹操也被他的一身正气所慑服。崔琰之死,是当时最大的冤案。崔琰用死证明自己是君子。曹操用崔琰的死,证明自己是奸雄。”其实崔琰死的一点都不冤!曹操为何杀死崔琰?崔琰在《三国志》的记载中是被曹操因为小事情

  • 晚清四大名臣里,左宗棠与李鸿章之争,格局决定了历史地位

    历史解密编辑:伸手摘星星标签:历史解密

    那么这两人究竟谁的人生历史地位较高呢?下面我们就从李左二人的个性和格局出发,看看他们都有些什么差异。李鸿章和左宗棠首先我们来简单了解一下李左二人。李鸿章是道光二十七年进士,作为洋务运动的主要领导人之一,他曾经着手创办了北洋水师。后来由于他代表清政府签订了一系列丧权辱国的不平等条约,再者本人也存在贪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