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明成祖朱棣如何对待建文旧臣?一份奸臣名单,照抄朱元璋的老办法

明成祖朱棣如何对待建文旧臣?一份奸臣名单,照抄朱元璋的老办法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笑红尘 访问量:4226 更新时间:2024/3/16 9:35:54

朱棣以“除奸靖难”为名起兵,最初的矛头仅指向齐泰黄子澄二人。但当他攻破南京城,夺了皇位之后,所谓“奸臣”的名单也就扩大了,从主张削藩的齐、黄二人扩大到了“左班文臣”。

一份“奸臣”名单横空出世,从29名增至50多人,之后又增至100多人。那么这些人是如何被处罚的呢?我们来看部分重要人物的处理,即可略窥一斑。

建文旧臣们的结局

  • 太常侍卿黄子澄
  • 京师陷落时,黄子澄并不在城内,他受建文帝密令在外募兵勤王。后来受召回京时,京师已陷落了。

    在逃窜中为人告发被逮捕,移交至京师后,朱棣亲自对他进行了审讯。

    史称黄子澄“抗辩不屈”,被施以残忍的磔(zhé)刑,即割肉离骨,断肢体,再割断咽喉。

    其族人也不分老少,全部斩首,姻党悉戍边。

  • 兵部尚书齐泰
  • 当时他也在外郡,也是遭到通缉被抓捕的。他平时喜欢骑白马,为了躲避抓捕,他把白马用墨涂成了黑色,但因赶路,马背上汗水渗出,致使墨迹脱落,于是被人认出而被抓。

    与黄子澄一样,他也是不屈而死,其家属同样受到株连,或坐死,或谪戍。

  • 被诛十族的文学博士方孝孺
  • 方孝孺的故事广为人知,起因就是朱棣想让他起草登极诏。但在方孝孺看来,朱棣的登基是篡逆之举,他作为正方代表坚决不会写这份诏书。

    而朱棣之所以要求由方孝孺来写继位诏书,也是看重他的影响力,如果得到这位儒家正统代表人物的认可,以其“正学”的影响力,至少可能给自己的篡逆之名涂上一层道德的保护色。

    但谁知这方孝孺坚决不从,朱棣一气之下就诛了他十族,合计846人,当然他自己也难逃被诛的命运。

    方孝孺虽以老儒自命,但他死时也不过46岁。

  • 副都御史茅大方
  • 他是诗文家,也被诛杀。在他死后,他的妻子张氏,年已56岁,但仍被送到教坊司。

    这个教坊司名义上是艺术机构,主要主管乐舞和戏曲,但实际上是官妓。当时被送往教坊司的还有齐泰的妹妹,以及两个外甥媳妇,还有黄子澄的妹妹。

    这些无辜的女性,每天被人凌辱,都先后生下过孩子,而且这些孩子的命运也一样的卑贱。

    茅大方之妻张氏入内不久便病故,朱棣的圣旨批示是:着锦衣卫分付上元县抬去门外,着狗吃了。钦此。

    还有一些官员在朱棣起兵之初就已死,但也被追入“奸党”,比如原北平布政使张昺,他死后,其家属全被押解至京师,最后被锦衣卫活活烧死。

    再如御史大夫景清,他曾试图刺杀朱棣,被人发觉后遭杀害。在他死后,朱棣还对他的家乡进行了大肆屠杀,称之为“瓜蔓抄”。

    建文诸臣中死难最为壮烈的要数陈迪和铁铉。

  • 礼部尚书陈迪
  • 陈迪,字景道,祖为武臣,而陈迪却以通经荐为文官,洪武时官至云南右布政使。

    他曾率土兵平普定、曲靖、乌撒、乌蒙等部。建文初升至礼部尚书,督运军储。

    被捕后,也是朱棣亲自审问他,誓死不屈,最后与其子凤山、丹山等六人同时被磔(zhé)于市,至死骂不绝口。

    在他死后,人们在他的衣物中发现他的遗诗,辞意悲烈。他的妻子管氏自缢而死,只有他的一个幼子被乳母藏到沟中才幸免于难。

  • 山东布政使、兵部尚书铁铉
  • 燕军入京师后,铁铉仍在山东率部抵抗,不肯降附,之后被朱棣用订捕获。在他被押解至京师后,至死不肯转身面对朱棣。

    朱棣派人割下他的鼻舌炒熟,然后塞入他的口中,然后问他:此肉甘甜否?,他厉声回答:忠臣孝子之肉有何不甘!

    于是,朱棣下令寸磔(zhé)铁铉,而他至死笑骂不止,年仅三十七岁。

    在他死后,朱棣仍不解恨,又令人将铁铉的尸体放入大油锅中,让武士遥铁叉翻转铁铉,以使他正面朝向朱棣,以示谢罪之意,但怎么也不能把他翻转过来。

    武士正在倒腾时,突然铁铉尸体爆裂开来,滚热的油四处飞溅,武士们惊慌散开,方才作罢,而此时铁铉的尸体也在顷刻间焦黑如炭了。

    铁铉死后,朱棣把他80岁的老父老母投放至海南做苦役,虐杀了他十几岁的两个儿子,逼铁铉的妻子和两个女儿入教坊司充当妓女,任由兵士宰割。

  • 武臣们的结局
  • 相较于文臣,武臣似乎看上去相对要幸运一些,但也只是暂时的。建文的武臣没有文臣那们有骨气。

    除了“靖难”之初被撤换掉的老将耿炳文之外,大多武臣都选择了归附。比如李景隆,大开金川之门迎降,盛庸率余部归附,顾成、平安被俘后归降,何福也在朱棣即位后变节投靠。

    只有两位皇亲国戚与朱棣闹了一阵,一个是魏国公徐辉祖,另一个是驸马都尉梅殷。

    徐辉祖是中山王徐达长子。当他看到大势已去时,跑到父亲徐达祠中,不肯投降。

    朱棣让他自述罪状,他却写了一堆父亲徐达的开国功勋,以及关于免死铁券的话。朱棣大怒,但又不好下接下手,于是就将他圈禁于家中,永乐五年(1407年),徐辉祖病逝。

    梅殷据说朱元璋让他辅佐皇太孙,但在“靖难”时也没有什么突出的表现。燕军南下时,他以总兵官镇守着淮安。

    淮安作为朱棣南下的要道,朱棣本想假道淮安,但遭到了梅殷的拒绝,只好改道南下。

    而在朱棣夺位后,梅殷仍佣兵未降。朱棣便让宁国公主写血书劝梅殷还京。梅殷恸哭一场后,回到了京城。

    回去之后,朱棣没有马上对他动手,而是在两年后的一个冬天,在梅殷入朝时,走上笪桥后,被前军都督佥事谭深和锦衣卫指挥赵曦,挤入了河水中,最后被淹死。

    事件发生后,宁国公主跑入皇宫,对着朱棣发公主脾气,要朱棣给她一个交代,朱棣无法,最好只好将谭、赵二人杀了抵罪。

    朱棣虐杀了建文旧臣及其家属共一万多人,这在历朝历代都是少见的。清初史学家谷应秦曾这样感叹:

    嗟乎!暴秦之法,罪止三族;强汉之律,不过五宗······世谓天道好还,而人命至重,遂可灭绝至此乎!

    诛杀旧臣对朱棣的影响

    总之,朱棣上任后对建文朝的旧臣进行了一系列的屠杀和打击,这场运动前后延续了近二十年之久,且手段残忍,在中国历代帝王中也是少见的。

    因此,后世也有人将他的所作作为比作秦始皇的酷政。最为重要的是,朱棣登基后的这场屠杀与太祖朱元璋的滥杀功臣还有所不同。

    朱元璋给那些功臣的罪名是图谋叛逆,而朱棣给建文旧臣戴的帽子是变乱祖法的“奸党”,但实际上,这些旧臣都是帝国精英,他们忠于建文帝,忠于大明。

    而且建文帝又不是昏君暴君,所以,后世的史家对这些忠臣都颇为同情,因此,朱棣始终难以摆脱“篡逆”的罪名,以及他残酷血腥的一面。

    总之,尽管朱棣对明朝的发展与稳定有极为重要的一面,但也不可否认,他个人也有极为不堪的另一面。

    标签: 历史解密

    更多文章

    • 唐诗闲读:“前军夜战洮河北,已报生擒吐谷浑”

      历史解密编辑:做你的英雄标签:历史解密

      (王昌龄像)王昌龄(698—757),字少伯,汉族,河东晋阳(现在的山西太原)人,也有一说他是京兆长安人(就是现在的西安)人。王昌龄早年贫苦,主要依靠农耕维持生活,30岁左右进士及第。初任秘书省校书郎,而后又担任博学宏辞、汜水尉,因事被贬岭南。开元末年返长安,改授江宁丞。被谤谪龙标尉。安史乱起,被刺

    • 刘邦和朱元璋哪个历史评价高?

      历史解密编辑:君莫笑标签:刘邦和朱元璋谁更狠,刘邦和朱元璋有什么不一样,刘邦和朱元璋同一个时代谁厉害

      功业方面,两人不相上下 刘邦和朱元璋可以说都起于微末,最终成功建立王朝,坐上皇帝宝座,其经历也大体相似。 一个恰逢秦末天下动乱,一个恰逢元末民不聊生。 同样的遇到群雄并起的局面,同样的在争霸当中不占有任何优势,刘邦时期六国贵族仍具有相当号召力,朱元璋起兵时其他义军早已发展壮大。两人早期同样选择了韬

    • 刘伯温:注意南昌!朱元璋:啥意思?刘:注意朱文正!恍然大悟

      历史解密编辑:不惹红尘标签:刘伯温和朱元璋哪里人,朱文正是朱元璋的儿子,刘伯温为什么倒向朱元璋

      一年前,1363年时,陈友谅和朱元璋大战鄱阳湖兵败后,于泾江口突围时,被一箭爆头,当场毙命。陈友谅死后,张定边舍命护着陈友谅的尸首,和陈理返回武昌后,立陈理为帝,改元德寿。1364年二月,朱元璋亲率大军,派廖永忠做先锋,兵临武昌城下,陈理势单力孤,而且年幼胆小,投降了朱元璋,至此陈友谅的汉亡。紧接着

    • 刘伯温话中有话,委婉提醒朱元璋侄子朱文正有异心,成功保身

      历史解密编辑:笑红尘标签:朱文正简介,刘伯温跟朱元璋谈话被画师听见,朱文正治胃病怎么样

      朱元璋一愣,心想刘伯温这是啥意思?难不成朱文正有问题?朱元璋一脸严肃地朝着刘伯温看了一眼,牛人之间的交流,往往不需要太多的语言,一个眼神,一个动作,朱元璋好似想到了什么。朱元璋速速命人前去南昌(当时叫洪都)做调查,恰在此时,按察使李饮冰上奏朱文正有异心。得到消息后,朱元璋连招呼都不打,立即坐船到了南

    • 刘伯温临死前,让儿子送给朱元璋一筐鱼和一本书,成功保全子孙

      历史解密编辑:不惹红尘标签:历史解密

      刘伯温辅佐朱元璋平天下,计划立定,人莫能测。朱元璋多次称他为“吾之子房”。在中国民间,也流传着“三分天下诸葛亮,一统江山刘伯温;前朝军师诸葛亮,后朝军师刘伯温”的说法。但刘伯温晚年过得并不得意,朱元璋没称帝前对刘伯温很尊敬,以“老先生”称呼他,但自从称帝后,就对刘伯温淡漠了,而且对刘伯温既利用,又打

    • 被称为明朝第一奸臣的他,也曾有过一颗赤子之心(二)

      历史解密编辑:高跟鞋的旋律标签:历史解密

      接上篇。当严嵩掌握在官场上的秘诀之后,他的事业由此进入黄金期。嘉靖七年(1528),他被升为右侍郎,嘉靖十年(1531),又被升为南京吏部尚书。这样的晋升程度,使得严嵩更加相信曾经的赤子之心事多么愚蠢,他彻底成为了左右逢缘的人。他清楚的知道对于嘉靖来说,需要的只是听话的人,作为手里的剑,指哪就刺向哪

    • 宋朝女子首饰对现代陶瓷首饰设计的启示

      历史解密编辑:晴天标签:历史解密

      在阅读此文之前,麻烦您点击一下“关注”,既方便您进行讨论和分享,又能给您带来不一样的参与感,感谢您的支持。宋朝是我国历史上一个重要的朝代,宋朝时,经济发展繁荣,文化艺术呈现出繁盛的景象,作为一种文化表现形式之一的陶瓷首饰,其艺术表现也十分突出。现代陶瓷首饰与宋朝女子首饰一样,具有一定的实用性和审美性

    • 明末自然灾害,敲响明朝灭亡的丧钟

      历史解密编辑:黑姑娘标签:历史解密

      天启辛酉(元年),延安、庆阳、平凉旱岁大饥。东事孔棘,有司惟顾军兴,征督如故,民不能供,道獾相望。或群取富者粟,惧捕诛,始聚为“盗”。“盗”起,饥益甚,连年赤地,斗米千钱不能得,人相食,从乱如归。饥民为“贼”由此而始。——《怀陵流寇始终录》(熹宗天启二年)五月,滑南大风拔木,冰雹伤禾……(四年)八月

    • 二年级孩子适合看《资治通鉴》吗?

      历史解密编辑:活在梦里标签:历史解密

      1.内容有点可怕她看到这套书插图很少、字很多,一开始兴趣乏乏,翻了几下,看了几个与插图相关的故事就不想看了。于是我给她讲了几个故事,《资治通鉴》一开篇就是兵戎相见、硝烟四起。她听完说:“这些故事好可怕,你自己看吧。”后来就不再翻了。图片与内容无关2.同侪的影响力有一次跟她讲司马光砸缸的故事,顺带提了

    • 元朝古墓打开后,女尸的舌头自己吐出来,墓中找到一张古老广告牌

      历史解密编辑:莫笑少年梦标签:元朝民间古墓现状图片,1000千年前的古墓女尸,大山里发现元朝古墓

      辛追夫人受到了来自各方的关注,不管是中国的媒体还是国外的专家,都对她充满了兴趣。人们很想知道多年前的秘密,为什么这具尸体会保存得如此完好,时间的流逝对她来说似乎只是个数字,并没有什么实际的意义? 在科技迅猛发展的现代,又有专家根据女尸的形象,利用高科技的技术手段恢复了辛追夫人的画像,从少年时期的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