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春秋五霸”为何会有七个人选?

“春秋五霸”为何会有七个人选?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卖萌天才 访问量:3768 更新时间:2024/2/11 21:40:55

其一:齐桓公晋文公楚庄王、秦穆公和宋襄公;其二:去掉秦穆公和宋襄公,让吴王阖闾和越王勾践取而代之。那么,为何“春秋五霸”会出现七个人选呢?

今天,我们一起从“春秋五霸”的由来、发展和影响,这三个方面来仔细了解它,寻找我们想要的答案。

[var1]

两种说法的“春秋五霸”

一、“春秋五霸”的由来

1、周朝的分封制

周朝建立于公元前1046年,距今已有3000多年。那个时候存在一个什么情形?地广人稀且交通极其不便。周天子既没有足够的管理人员,又没有便捷的信息传递媒介,无法对广阔的疆土进行直接管理。这时候,古人的智慧就显现出来了。周天子将比较富庶的地方设为王畿,然后把一般的地方分封给自家子弟,最后再把边远地方分封给功臣家族,形成了分封制。

分封制对周朝早期的稳定与发展起到了关键性作用。然而,三十年河东、三十年河西,诸侯们因为手里有较大的自治权,即使起点不如周天子,却也能通过努力来实现弯道超车。待到西周后期时,周天子的实力已不足以有效控制诸侯们,诸侯们便如同放飞的鸟儿般,完全不受约束,怎么开心怎么来。

[var1]

分封制下的诸侯国

2、周平王东迁

俗话说,瘦死的骆驼比马大。西周后期的周天子虽然没有早期的周天子那样有威望,可依然还有不少诸侯愿意听话。如果后期也能有几代英明有为的周天子,扭转不利局势是有可能的,偏偏出了个周幽王。这人是个妥妥的败家子,完全不顾当时的内忧外患,行事只凭自己的喜好。

他先是搞了一出烽火戏诸侯,后又擅改继承人,带头破坏老祖宗定下的规矩。不仅让他自己自食恶果,还让周朝大伤元气。富庶的关中王畿之地被战争给弄得残破不堪,大量百姓流离失所,被诸侯们拥立的周平王不得不搬家到洛邑。平王东迁之后,周天子就失去了根本,境况一日不如一日。所谓鸟无头不飞,周天子衰微,自然需要“春秋五霸”这样的带头人。

[var1]

烽火戏诸侯

二、“春秋五霸”的发展

1、兴起

周王室衰败后,各诸侯国可劲地折腾,不断挑战周天子的底线。就连往日里还算比较听话的郑国都敢在天下脚下撒野,还把周恒王的肩膀给射伤了。形势到了这地步,诸侯们还有什么顾忌?今天你打我,明天我打你,要是放以前,周天子还可以居中调解下,可是现在的周天子却只剩个虚名。没办法,实至名归的春秋首霸—齐桓公开始登场了。

要知道齐国可是姜子牙的封地,齐桓公作为姜子牙的后人,先天上就有了较强的社会影响力。齐桓公为了实现齐国的霸业,便率先提出了“尊王攘夷”的口号,号召各地诸侯在他的带领下,一起效忠周天子。口号一出,齐国就已经占了上风,再加上当时的齐桓公在管仲等人的辅佐下,将齐国治理得非常好,既有钱、又有兵,其他诸侯即使心里再不服,也只能让齐桓公当庄家。

[var1]

齐桓公称霸

2、高潮

齐桓公是顾了外面,却忽视了家里,养出了一群不孝子。他一去世,几个儿子就开始火拼,硬生生地把齐国的霸主地位给丢掉了。所谓江山代有才人出,齐桓公虽然走了,晋文公和楚庄王却接踵而至,晋国和楚国之间围绕着霸主之位是斗得不可开交,双方轮流坐庄,不过晋国当时的整体实力要强些,坐庄的时间自然也长些。

晋国或许觉得应该给自己找更多的帮手来一起对付楚国,便把楚国东边的吴国拉进了圈中。吴国一进圈。楚国便拉越国进了圈。晋楚、吴楚、吴越之间乱成了一锅粥,吴国攻陷了楚国都城,差点彻底灭了越国,越国又起死回生般地灭了吴国。另外,秦国和晋国之间原本有着“秦晋之好”的良好关系,偏偏也闹翻了,几个大诸侯国之间算是搞成了一团乱麻。

[var1]

楚庄王问鼎中原

3、低潮

后世往往会把会盟诸侯作为评定春秋霸主的重要条件,比如越王勾践在灭了吴国之后会盟诸侯于徐州,并且还得到了周天子的正式任命,还有一个借着安定齐国的名声而会盟诸侯的宋襄公等。秦穆公和吴王阖闾虽未会盟,但是两人却都有值得称道的地方,宋襄公和越王勾践虽会盟了,但是前者都快成了笑话,后者又有一定的区域局限性。

秦穆公自从败给了晋国后,便一心向西,把西戎打得叫苦不迭,因为西戎一直是周朝大患,后世很多人便根据他的声望和贡献,把他视为“春秋五霸”之一。至于吴王阖闾,他虽未会盟,但是他的儿子夫差却在他奋斗出的基础上搞了一出黄池会盟,而且他还打败过楚国。我们从中不难看出,自从齐桓公、晋文公和楚庄王,这三位重量级的庄家退出后,后面的庄家都未能重现他们的光辉。

[var1]

勾践灭吴后的形势图

三、“春秋五霸”的影响

1、直接影响

“春秋五霸”名为争霸,实为抢地盘。几个大国把周天子给架空,然后各自带着一群小弟,互相PK,借着各种由头来吞并小弟、壮大自己,让百姓们饱受战乱之苦。不过几个大国通过战争在各自所在的片区范围内实现了区域性统一,比如变大了的秦国、齐国、楚国和晋国等。

另外,诸侯们为了争霸,就会积极提升自己的实力,在自己的地盘上去推行更加先进的制度、去培养更加优质的人才、去争取更多的民心,由此加快了区域发展,比如齐桓公时期的各项经济改革,让齐国了成为让人嫉妒的富裕之地。一边是进步,另一边自然是落后,而落后就要挨打,周朝原有的很多旧制度就必然会走上瓦解之路。

[var1]

管仲变法

2、间接影响

有战乱,就会有迁徙,有迁徙就会有交流,诸侯们一争霸,诸侯国与诸侯国之间的交流、诸侯国与外部之间的交流都会更加密集,而密集的交流必然会促进思想的升华和民族的融合。思想上出现了百家争鸣的盛况,民族上出现了各族杂居共处的和谐。

“春秋五霸”的历史一结束,战国七雄就接着来了,而战国七雄最后演变成了大一统的秦朝。那么,我们是不是可以说,“春秋五霸”促进了大一统王朝的出现?另外,“春秋五霸”引出的一系列问题,后人会不会进行总结和反思?秦始皇拒绝分封制而推行郡县制时,脑中会不会想到“春秋五霸”的乱象?

[var1]

结语

“春秋五霸”与其说是五个霸主,不如说是一段动荡的历史。这段历史成就的人物有很多,“五霸”只是其中的一部分。俗话说,文无第一,武无第二。受五行学说的影响,硬要在这些人中找出五个核心来是一件很难的事情。

不是所有的人都能像齐桓公一样九合诸侯,像晋文公一样开创百年霸业,像楚庄王一样一鸣惊人地问鼎中原。有这三人在,其他人只能望其项背,所以“春秋五霸”即使出现十个人选都不奇怪,何况只是现在所说的七个。

参考文献:

《史记》

《尚书》

《春秋》

标签: 历史解密

更多文章

  • 此人本是武则天的娘家晚辈,结果反倒用生命诠释了对李唐的忠诚

    历史解密编辑:不惹红尘标签:历史解密

    话说风水轮流转,神龙之变后,李氏复唐,反武浪潮一阵高过一阵,魏王武承嗣忧郁而亡,梁王武三思死后被开棺戮尸,定王武攸暨死后被夷平坟塚,还有高阳王武崇训和淮阳王武延秀等诸多武氏子弟先后死于非命。按理来说,李武两家之间的仇恨值应该是拉满的状态,侥幸活下来的武氏子弟应该不会对李唐皇室有多什么忠诚度可言才对。

  • 安禄山为什么能升得这么快 拍马屁技术无人能及

    历史解密编辑:一个人精彩标签:历史解密

    安禄山安禄山是个高级马屁精。安史之乱前,有一天,唐玄宗与杨贵妃在小酌。安禄山进来汇报工作,不拜唐玄宗只拜杨贵妃。唐玄宗很奇怪,问道:“你这胡儿不拜我而拜妃子,是什么意思?”安禄山回答说:“臣是胡人,只知道有母亲,不知道有父亲,所以只拜母亲不拜父亲。”安禄山本姓康,后来他母亲改嫁突厥人安延偃,他便改姓

  • 如果将卫国戍边五英烈的事迹搬上大银幕,票房会成为全球冠军吗?

    历史解密编辑:卖萌天才标签:60年代的优秀军事题材影片,缅怀卫国戍边英雄的电影,女英烈怀旧影视

    [var1]在最后时刻,弹尽粮绝,武威英雄宁伤不屈,准备跳崖的时候,我分明从他们的脸上看到了从未有过的轻松与刚毅。蜂拥而上国外鬼子在英雄的眼中仿佛根本不存在一样,飘然而下入云端,舍生取义民族魂!此时,我已泪流满面!这些事发生在1941年!历史总是如此的相似!80年后的今天,再次出现了5位英烈,他们同

  • 狄仁杰作为一代名相,如何会变成大唐版“福尔摩斯”呢?

    历史解密编辑:红楼梦魇标签:大唐狄仁杰简介,一代名相狄仁杰书籍,狄仁杰是不是历史十大名相

    强大的王朝自然是人才鼎盛,比如唐朝。唐朝时期的人才、大才如同过江之鲫,由此而来的名相也是数不胜数,比如太宗朝的房玄龄、杜如晦,高宗朝的褚遂良、刘仁轨,武朝的狄仁杰、张柬之,玄宗朝的姚崇、张九龄,肃宗朝的韦见素、第五琦等等。狄仁杰绝对是这些名相中极为特殊的一个,名相之所以为名相,是在担任相国期间,辅助

  • 汉朝就已有“遣女”,唐太宗的举动是因财政问题

    历史解密编辑:高跟鞋的旋律标签:历史解密

    “纵囚”这件事比较出名,至于“遣女”则知名度较低,这些事有人说是李世民的作秀,其实这并不能完全算是唐太宗李世民的政治作秀,也是这是中国历史上一贯以之的儒家治理理念的体现。简而言之就是,唐太宗的这些做法,其他皇帝或地方长官也做过。这是儒家仁政理念下的一种政治举措,既是收拢人心,也是政治作秀,更是儒家道

  • 赵国长平之战大败而归,为什么李牧面对秦军却能做到百战百胜?

    历史解密编辑:卖萌天才标签:历史解密

    当然,笔者知道,当我打出这个题目的时候,就会有许多人不信了。确实,说李牧“百战百胜”确实是有点夸张了,李牧他老人家在正史里击败秦国的记录,只有两次。1.长期坐冷板凳的李牧[var1]在赵悼襄王时期,李牧并没有受到重用,反而长期处于“冷板凳”状态。因此,长平之战乃至邯郸之围结束后,虽然秦国与赵国之间有

  • 390名死囚被李世民放走回家探亲,约定来年问斩,结果如何?

    历史解密编辑:一刹时的永恒标签:历史解密

    李世民是一个特立独行的君王,他在在位期间,就做出过许多让人看起来任性无比的事。比如李世民就曾放390名死囚回家陪伴亲人,约定来年再回京秋后问斩,那结果有人回来吗?回来多少人?众所周知,古代封建思想浓厚,李世民因为不是名正言顺登基称帝,所以即便他是一个有能力的人,但在初期依旧遭到许多国民的反对。而李世

  • 苏秦:改变命运最好的办法就是不要赚太多钱,大部分是下面这四个

    历史解密编辑:我亦王者标签:苏秦最有名的一句话,美女苏秦背剑,苏秦张仪个人简介

    古人云:“财禄已定。谁不想致富?大部分人似乎都认同“天定命运”这个道理,不管他们做了多少,最终会发生什么,他们都无法控制。其实古人也说过“时间造就英雄,我的天命我做”。当然,愚人认命,而智者明智地改变自己的命运。思维逻辑不同,命运就不同。战国时期,有一个人叫苏秦,他出身于一个朴素的家庭,后来成为了一

  • 这个民族原为被唐朝所灭的西突厥别部,一朝得势,制霸天下数十年

    历史解密编辑:语文霸霸标签:历史解密

    历史从来都是胜利者书写的,只要你成功了,没人会说你以前很弱,配不上现如今的成就,相反,如果你是由弱变强,把不可能变为可能,人们会更加高看你,说你是三千越甲可吞吴。今天我们要说的不是一个人,而是一个颇为励志的民族,这个民族原本是西突厥别部,结果待西突厥被唐朝灭了后,反倒是快速崛起了,在残唐五代时期谱写

  • 隋唐皇室到底有多少鲜卑血统?凭什么说隋唐是鲜卑王朝?

    历史解密编辑:元气少女标签:历史解密

    后来杨坚的亲戚李渊在隋朝末年重建秩序,缔造了煌煌大唐。隋唐两大王朝为华夏文化的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然而,当下有不少人说隋唐皇室是鲜卑人的血统,并以此来认定隋唐是鲜卑王朝。个人认为这是非常有必要加以厘清的事情,暂且不说血统论是否合适,隋唐皇室的鲜卑血统到底有多少?凭什么说隋唐是鲜卑王朝?魏晋南北朝时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