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汉朝就已有“遣女”,唐太宗的举动是因财政问题

汉朝就已有“遣女”,唐太宗的举动是因财政问题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高跟鞋的旋律 访问量:2756 更新时间:2024/1/25 20:12:15

“纵囚”这件事比较出名,至于“遣女”则知名度较低,这些事有人说是世民的作秀,其实这并不能完全算是太宗李世民的政治作秀,也是这是中国历史上一贯以之的儒家治理理念的体现。

简而言之就是,唐太宗的这些做法,其他皇帝或地方长官也做过。

这是儒家仁政理念下的一种政治举措,既是收拢人心,也是政治作秀,更是儒家道德理念指导下实施的具体行政举措。今天就来谈谈李世民的“遣女”问题。

“遣女”

《唐会要》中记载,贞观二年(628年)的时候,唐太宗李世民下旨,把三千宫女放出宫廷任期自行婚配,放出去的宫女们喜极而泣,跪地直呼万岁,朝野也纷纷赞扬唐太宗这一善举。

这就是唐太宗李世民时期的“遣女”。

隋唐宫城示意图

为什么这个举动会引起这么大反应呢?主要是因为这一次放出来的“宫女”中有一部分是出自掖庭。《唐会要》中记载:“贞观二年,中书舍人李百药上封事曰:‘窃闻大安宫及掖庭内,无用宫人,动有数万。衣食之费,固自烦多,幽闭之冤,足伤和气。亢阳为害,亦或由兹。’太宗谓侍臣曰:‘隋氏末年,求采无已。此皆竭人财力,深所不取。且洒扫之余,更何所用。今将出之,任求伉俪。非独省费息人,亦得各遂其性。’于是令尚书右丞戴冑、给事中杜正伦等于掖庭西门简出之。”

“掖庭”中的宫人有相当一部分是被罚没入宫劳作的罪官的家属。这些被牵连而沦为了奴婢的罪官家属因为此次的赦免而得以重见天日。心有戚戚的朝野众臣还有民间的舆论自然都会对唐太宗的这一举措大为赞扬。

也正因为如此,这一次的“出宫人”才会有这么大的影响。

当然,从这段历史记载也可以看出来,“遣女”最主要的原因还是财政负担过重,“衣食之费,固自烦多”,而女多男少,导致阴阳失调,会出现一些危害的说法则是汉朝阴阳学说融入儒家,对于“天心”和“民意”的一种连接。

历史上的“遣女”

“遣女”又叫“出宫人”是中国历史上的一种特定现象,意思是把后宫中没有被皇帝临幸过的无品级的宫人遣散出宫,任凭婚配的举措。

最早的“出宫人”见于周武灭商后,“登堂见美誉,入室见美女,王皆取而归之诸侯”,到了春秋战国时期,常年战争对人口的需求促使了一部分诸侯国“出宫人”,而到了汉代,儒家学说渐渐占据了主导地位,天人感应以及阴阳调和之说也成为了儒家学说的一部分。

内无怨女,外无旷夫

“内无怨女,外无旷夫”也成为了执政者仁政的一个标准。

由此,从汉代开始,“出宫人”渐渐成为了一个惯例,到了唐朝的时候,更是成为了每个皇帝都会实行的德政。

《唐会要》中甚至有专门的《出宫人》一节记载了唐朝历代“出宫人”的数量和细节:“武德九年八月十八日。诏王者内职。取象天官。”“朕顾省宫掖。其数实多。悯兹深闭。久离亲族。一时减省。各从娶聘。自是中宫前后所出。计三千余人。”“贞观二年春三月。”“今将出之。任求伉俪。非独以省费息人。亦各得遂其性。于是命尚书左丞戴冑。给事中杜正伦等。于掖庭宫西门简出之。开元二年八月十日诏曰。”“妃嫔已下。朕当拣择。使还其家。宜令所司将车牛。今月十二日。赴崇明门待进止。大历十四年五月。出宫人百余人。贞元二十一年三月。出后宫人三百人。其月。又出后宫及教坊女妓六百人。听其亲戚迎于九僊门。百姓莫不叫呼大喜。”

由此可见,唐太宗的“遣女”只是因袭了前朝政策罢了,变化在于释放了一部分“掖庭”中的宫人。

这与唐太宗时期的宽刑薄赋是相联系的。

标签: 历史解密

更多文章

  • 赵国长平之战大败而归,为什么李牧面对秦军却能做到百战百胜?

    历史解密编辑:卖萌天才标签:历史解密

    当然,笔者知道,当我打出这个题目的时候,就会有许多人不信了。确实,说李牧“百战百胜”确实是有点夸张了,李牧他老人家在正史里击败秦国的记录,只有两次。1.长期坐冷板凳的李牧[var1]在赵悼襄王时期,李牧并没有受到重用,反而长期处于“冷板凳”状态。因此,长平之战乃至邯郸之围结束后,虽然秦国与赵国之间有

  • 390名死囚被李世民放走回家探亲,约定来年问斩,结果如何?

    历史解密编辑:一刹时的永恒标签:历史解密

    李世民是一个特立独行的君王,他在在位期间,就做出过许多让人看起来任性无比的事。比如李世民就曾放390名死囚回家陪伴亲人,约定来年再回京秋后问斩,那结果有人回来吗?回来多少人?众所周知,古代封建思想浓厚,李世民因为不是名正言顺登基称帝,所以即便他是一个有能力的人,但在初期依旧遭到许多国民的反对。而李世

  • 苏秦:改变命运最好的办法就是不要赚太多钱,大部分是下面这四个

    历史解密编辑:我亦王者标签:苏秦最有名的一句话,美女苏秦背剑,苏秦张仪个人简介

    古人云:“财禄已定。谁不想致富?大部分人似乎都认同“天定命运”这个道理,不管他们做了多少,最终会发生什么,他们都无法控制。其实古人也说过“时间造就英雄,我的天命我做”。当然,愚人认命,而智者明智地改变自己的命运。思维逻辑不同,命运就不同。战国时期,有一个人叫苏秦,他出身于一个朴素的家庭,后来成为了一

  • 这个民族原为被唐朝所灭的西突厥别部,一朝得势,制霸天下数十年

    历史解密编辑:语文霸霸标签:历史解密

    历史从来都是胜利者书写的,只要你成功了,没人会说你以前很弱,配不上现如今的成就,相反,如果你是由弱变强,把不可能变为可能,人们会更加高看你,说你是三千越甲可吞吴。今天我们要说的不是一个人,而是一个颇为励志的民族,这个民族原本是西突厥别部,结果待西突厥被唐朝灭了后,反倒是快速崛起了,在残唐五代时期谱写

  • 隋唐皇室到底有多少鲜卑血统?凭什么说隋唐是鲜卑王朝?

    历史解密编辑:元气少女标签:历史解密

    后来杨坚的亲戚李渊在隋朝末年重建秩序,缔造了煌煌大唐。隋唐两大王朝为华夏文化的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然而,当下有不少人说隋唐皇室是鲜卑人的血统,并以此来认定隋唐是鲜卑王朝。个人认为这是非常有必要加以厘清的事情,暂且不说血统论是否合适,隋唐皇室的鲜卑血统到底有多少?凭什么说隋唐是鲜卑王朝?魏晋南北朝时期

  • 隋唐两大王朝,先后四代皇帝才搞定高句丽,高句丽为何这么难打?

    历史解密编辑:莫笑少年梦标签:隋唐皇帝为什么怕高句丽,隋唐四个皇帝高句丽,隋唐五代帝王为什么杀高句丽

    要说高句丽,说小吧,也不是很小,说大吧,也不是很大,可再大,难道比突厥还大?要知道隋唐两大王朝可是公认的强大王朝,打服过那么多的周边小国,就连突厥都不在话下。可是南陈当年没做到的事情,高句丽做到了,让隋文帝吃了瘪。突厥没做到的事情,高句丽做到了,让隋炀帝因三征高句丽而江河破碎。西域诸国没做到的事情,

  • 李商隐的爱与命运

    历史解密编辑:不惹红尘标签:历史解密

    ◎宋燕(作家)大唐开成二年对李商隐来说是个重要的年份。在这一年,他以25岁的年纪高中进士,在晚唐这个时代属于年少得意。他还被“榜下捉婿”的泾原节度使王茂元看上,将小女儿许配给他。后者对他来说可能更为铭心刻骨,因为,当他有机会接触到王茂元的小女儿后,就从此不能自拔。这是一段好事多磨的婚姻。王茂元许婚后

  • 安禄山已是天下第一藩镇,为何还要铤而走险的造反呢?

    历史解密编辑:星辰落怀标签:历史解密

    第一,安禄山兵强马壮,具备造反的实力安禄山身兼范阳、河东、卢龙节度使,三个藩镇内部的军事、行政、经济大权全部都在安禄山之手,安禄山绝壁调动所有力量的条件。安禄山拥有20万军队,兵强马壮。安禄山具备造反的一切客观条件,粮草充足,兵强马壮。第二,安禄山个人野心勃勃,不满足于藩镇安禄山个人野心勃勃,善于专

  • 这是至今保留最完好的一部颜真卿楷书

    历史解密编辑:黑姑娘标签:历史解密

    新出土的《郭虚己墓志》保持颜真卿楷书原始风貌。墓碑青石,高107厘米、宽104厘米、厚4.5厘米。盖顶篆书:《唐故工部尚书赠太子太师郭公墓志铭》。正文楷书,35行,满行34字,共有1150字。本帖为九七年刚从河南出土颜碑,保存完好,字口清晰,为目前已发现颜真卿(41岁书)最早的书法作品。它记载了墓主

  • 韩先楚给毛主席写信,说地方干部队伍太庞大,老百姓负担太重

    历史解密编辑:卖萌天才标签:历史解密

    华东局的领导非常重视,立即整理好了相关资料,准备向毛主席汇报。但是,在汇报工作开始前,毛主席突然对大家说:“韩先楚是个实事求是的人,他对我帮助很大。”[var1]大家听后,都有些奇怪,今天的汇报好像跟韩先楚将军没什么关系,毛主席为什么要说这样的话呢?毛主席也看出了大家的疑问,就对大家说,韩先楚刚刚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