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390名死囚被李世民放走回家探亲,约定来年问斩,结果如何?

390名死囚被李世民放走回家探亲,约定来年问斩,结果如何?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一刹时的永恒 访问量:1488 更新时间:2024/2/6 3:06:34

世民是一个特立独行的君,他在在位期间,就做出过许多让人看起来任性无比的事。比如李世民就曾放390名死囚回家陪伴亲人,约定来年再回京秋后问斩,那结果有人回来吗?回来多少人?

众所周知,古代封建思想浓厚,李世民因为不是名正言顺登基称帝,所以即便他是一个有能力的人,但在初期依旧遭到许多国民的反对。而李世民其他皇帝不一样,他并没有通过暴政来维护权力,而是下达了不少为民谋福利的政策,于是慢慢他的风评就好了起来。

李世民深知国家的发展和民生息息相关,所以他偶尔也会检阅一些死囚资料,力求有效降低冤案的频率。于是在贞观六年大年将至的一天,李世民又翻阅起了死囚资料,结果他发现这些死囚犯虽说犯了事,但好像也罪不至死。

同时李世民认为过年应该是团圆的日子,就算这些死囚按照法律应当处斩,但他们在临死前也理应见家人一面。随后李世民下定决心,果断释放牢里的390名死囚回家探亲,不过约定好,他们还是得被问斩,但是是在过完年后回京赴死。

在当时很多人看来,李世民此举简直就是放虎归山,对于一群十恶不赦的人,他们可不会信守什么约定。但让所有人难以置信的是,这些死囚不仅没有逃跑,反而全都如期回来了。

随后李世民大为感动,他认为一群能够信守承诺的人,他们就还有挽救的地,于是立马大赦天下,让这群死囚逃过了命运的制裁。李世民也正是因为始终坚持以民为主,这才开创了一个大唐盛世。

标签: 历史解密

更多文章

  • 苏秦:改变命运最好的办法就是不要赚太多钱,大部分是下面这四个

    历史解密编辑:我亦王者标签:苏秦最有名的一句话,美女苏秦背剑,苏秦张仪个人简介

    古人云:“财禄已定。谁不想致富?大部分人似乎都认同“天定命运”这个道理,不管他们做了多少,最终会发生什么,他们都无法控制。其实古人也说过“时间造就英雄,我的天命我做”。当然,愚人认命,而智者明智地改变自己的命运。思维逻辑不同,命运就不同。战国时期,有一个人叫苏秦,他出身于一个朴素的家庭,后来成为了一

  • 这个民族原为被唐朝所灭的西突厥别部,一朝得势,制霸天下数十年

    历史解密编辑:语文霸霸标签:历史解密

    历史从来都是胜利者书写的,只要你成功了,没人会说你以前很弱,配不上现如今的成就,相反,如果你是由弱变强,把不可能变为可能,人们会更加高看你,说你是三千越甲可吞吴。今天我们要说的不是一个人,而是一个颇为励志的民族,这个民族原本是西突厥别部,结果待西突厥被唐朝灭了后,反倒是快速崛起了,在残唐五代时期谱写

  • 隋唐皇室到底有多少鲜卑血统?凭什么说隋唐是鲜卑王朝?

    历史解密编辑:元气少女标签:历史解密

    后来杨坚的亲戚李渊在隋朝末年重建秩序,缔造了煌煌大唐。隋唐两大王朝为华夏文化的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然而,当下有不少人说隋唐皇室是鲜卑人的血统,并以此来认定隋唐是鲜卑王朝。个人认为这是非常有必要加以厘清的事情,暂且不说血统论是否合适,隋唐皇室的鲜卑血统到底有多少?凭什么说隋唐是鲜卑王朝?魏晋南北朝时期

  • 隋唐两大王朝,先后四代皇帝才搞定高句丽,高句丽为何这么难打?

    历史解密编辑:莫笑少年梦标签:隋唐皇帝为什么怕高句丽,隋唐四个皇帝高句丽,隋唐五代帝王为什么杀高句丽

    要说高句丽,说小吧,也不是很小,说大吧,也不是很大,可再大,难道比突厥还大?要知道隋唐两大王朝可是公认的强大王朝,打服过那么多的周边小国,就连突厥都不在话下。可是南陈当年没做到的事情,高句丽做到了,让隋文帝吃了瘪。突厥没做到的事情,高句丽做到了,让隋炀帝因三征高句丽而江河破碎。西域诸国没做到的事情,

  • 李商隐的爱与命运

    历史解密编辑:不惹红尘标签:历史解密

    ◎宋燕(作家)大唐开成二年对李商隐来说是个重要的年份。在这一年,他以25岁的年纪高中进士,在晚唐这个时代属于年少得意。他还被“榜下捉婿”的泾原节度使王茂元看上,将小女儿许配给他。后者对他来说可能更为铭心刻骨,因为,当他有机会接触到王茂元的小女儿后,就从此不能自拔。这是一段好事多磨的婚姻。王茂元许婚后

  • 安禄山已是天下第一藩镇,为何还要铤而走险的造反呢?

    历史解密编辑:星辰落怀标签:历史解密

    第一,安禄山兵强马壮,具备造反的实力安禄山身兼范阳、河东、卢龙节度使,三个藩镇内部的军事、行政、经济大权全部都在安禄山之手,安禄山绝壁调动所有力量的条件。安禄山拥有20万军队,兵强马壮。安禄山具备造反的一切客观条件,粮草充足,兵强马壮。第二,安禄山个人野心勃勃,不满足于藩镇安禄山个人野心勃勃,善于专

  • 这是至今保留最完好的一部颜真卿楷书

    历史解密编辑:黑姑娘标签:历史解密

    新出土的《郭虚己墓志》保持颜真卿楷书原始风貌。墓碑青石,高107厘米、宽104厘米、厚4.5厘米。盖顶篆书:《唐故工部尚书赠太子太师郭公墓志铭》。正文楷书,35行,满行34字,共有1150字。本帖为九七年刚从河南出土颜碑,保存完好,字口清晰,为目前已发现颜真卿(41岁书)最早的书法作品。它记载了墓主

  • 韩先楚给毛主席写信,说地方干部队伍太庞大,老百姓负担太重

    历史解密编辑:卖萌天才标签:历史解密

    华东局的领导非常重视,立即整理好了相关资料,准备向毛主席汇报。但是,在汇报工作开始前,毛主席突然对大家说:“韩先楚是个实事求是的人,他对我帮助很大。”[var1]大家听后,都有些奇怪,今天的汇报好像跟韩先楚将军没什么关系,毛主席为什么要说这样的话呢?毛主席也看出了大家的疑问,就对大家说,韩先楚刚刚给

  • 《芈月传》里这个人又穷又挫,凭什么在秦国呼风唤雨?

    历史解密编辑:落叶无声标签:秦国芈华的简介,芈月传历史人物分析,秦国芈氏家族怎么了

    他有自信。张仪从鬼谷子那里学成归来,看同门师兄弟苏秦在赵国已经身居高位,他自己也踌躇满志,想闯出一番事业。此时的张仪恰如一个没有资金也没有人脉的创业者。但是,什么都没有,也不能没有自信。他本是昭阳家的门徒,昭阳家丢了和氏璧,就怀疑是衣衫褴褛的张仪偷的,并把他打伤,幸而撞上芈月的马车,被她搭救。[va

  • 秦国驱逐外国人,其中有哪些不为人道的隐秘?

    历史解密编辑:我亦王者标签:秦国为什么不往西方打,外国人被驱逐出境,秦国为啥不反抗

    因为之前都是吕不韦主政,朝堂上不少人,都是他安排的。现在吕不韦倒台了,这帮人应该如何处置呢?于是秦国朝堂展开了一场规模空前的大辩论。放在台面上,当然不可能说,我们把吕不韦一党空出来的位置给瓜分了,毕竟都是体面人。于是,大家另辟蹊径,开始从国籍方面入手。[var1]吕不韦是卫国人,所以秦国的保守派们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