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赵国长平之战大败而归,为什么李牧面对秦军却能做到百战百胜?

赵国长平之战大败而归,为什么李牧面对秦军却能做到百战百胜?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卖萌天才 访问量:3311 更新时间:2024/2/16 13:32:20

当然,笔者知道,当我打出这个题目的时候,就会有许多人不信了。

确实,说李牧“百战百胜”确实是有点夸张了,李牧他老人家在正史里击败秦国的记录,只有两次。

1.长期坐冷板凳的李牧

[var1]

赵悼襄王时期,李牧并没有受到重用,反而长期处于“冷板凳”状态。

因此,长平之战乃至邯郸之围结束后,虽然秦国与赵国之间有着极其密集的战争,但我们却连李牧的影子都看不见一个。

自从李牧他老人家在北方带领军团大破匈奴,以及在公元前243年,讨伐燕国,攻得两座城池之后。

在此后的十多年时间里,李牧都是一个“隐形人”。

不管是面对秦国的战争里,还是攻打赵国,还是没有李牧的身影。

[var1]

在如此繁多的战争中,如此具有军事天分的李牧是怎么“坐冷板凳”的呢?

据目前考古学界的最新发现,赵悼襄王之所以弃用李牧,最重要的原因就是看他不爽。

赵悼襄王三年,他老人家爱上了一个歌女出身的寡妇,并执意要立她为正妻。

PS:这个女人就是后来赵王迁的生母。

李牧站在国家大义的立场上,自然是坚决反对,因此和赵悼襄王闹得很不愉快。

赵悼襄王本人心胸狭隘,因为这件事,他从此记恨李牧,并再也没有给过李牧实权。

[var1]

赵悼襄王去世后,年轻气盛的赵王迁继位。

趁赵国权力交接的时候,公元前234年(赵王迁二年),秦国派重兵攻打赵国。

在秦国将领桓齮的带领下,秦军奋勇向前,虽然赵国也极力应对,但终究还是败下阵来,平阳和武城都被秦国占领。

之后,随着秦军的不断追击,超过十万名赵军埋骨沙场。

这对长平之战之后,早就元气大伤的赵国来说,绝对算得上是一个不小的灾难。

面对亡国的危险,赵王迁终于想起了那个冷板凳坐了十多年的老将——李牧。

而李牧就在国家最危险的时刻,临危受命,成为了赵国军事上的最高统帅,并到达了作战最前线。

2.宜阳之战,力挽狂澜

[var1]

在秦国名将桓齮(有人认为这就是“樊於期”,因为燕和秦之间的语言差异,所以才形成了误解)。

桓齮此时已与赵国交战一年多了,连续不断的胜利早就让他开始飘飘然了。

桓齮并没有对前来征战的李牧施以颜色,因为在他心里,李牧和之前自己的手下败将并没什么区别。

更何况当时的桓齮(yi)曾经多次率领大军进攻赵国,就如同在自己的后花园一样,根本没什么压力。

[var1]

哪怕秦军的位置非常尴尬,随时都有可能受到赵国的两面围剿,但桓齮还是没有放在心上。

“骄兵必败”

虽然这场规模宏大的战役在《史记中》只有短短数言的记载:“大破秦军于易安,走秦将桓齮”,实在是有些“简略”。

但大家看到秦始皇日后焚烧诗书的行为中,就能看到他老人家对这种“败仗”到底有多生气。

[var1]

因为秦军伤亡惨重桓齮(也就是樊於期)才在战败之后,连家都不敢回,只好流亡燕国,并且成为了“荆轲刺秦”最好的“礼物”。

因为之前桓齮歼灭的十万赵军来看,这次秦国死的军队绝对超过十万,所以他老人家的过才会大于功。

宜安之战以后,秦国军队被打的溃不成军,仓皇而逃,李牧自然不会放弃这么好的机会。

在李牧的“痛打落水狗”之下,秦国不仅吐出了这次占领的赵国土地,甚至连之前更早攻占的城池都没有“把握住”,亏得“苦茶子”都没了。

3.后秦击赵者再,李牧连却之。

[var1]

桓齮害怕秦王诛杀自己,连夜逃亡了燕国,连家都不敢回。

这也是后人猜测桓齮(yi)是樊於期的最重要的原因。

一年之后,不甘心失败的秦国卷土重来,他们两路出兵,一路攻打邺城,另一路攻打太原。

就在赵国举国大唱“投降”论调的时候,李牧再次站了出来。

哪怕赵国此时的国力早就不能和秦国抗衡了,李牧还是临危不惧,创造了军事战争史上的奇迹。

[var1]

据《战国策》记载:“秦、赵战于河漳之上,再战而再胜秦;战于番吾之下,再战而再胜秦。四战之后,赵亡卒数十万,邯郸仅存。”

虽然这次赵国赢的很是“惨烈”,但秦国付出的代价更多。

之后的秦国罕见出现了军事上的“真空期”,连续三年没有攻打赵国。

从这里,我们也可以看出秦国的伤亡惨重。

后来很可惜,李牧没有了出手的机会,我们再也没法看到秦国与赵国之间精彩的巅峰对决了。

[var1]

杀掉李牧之后,赵王迁自毁长城,赵国成了秦国的一个郡。

最后,笔者也不过多吹捧赵国,就算李牧不死,赵国充其量也就多撑一段时间。

因为当时的秦国在吞并韩国之后国力进一步增强,反观赵国的国土却在不断缩小,与秦国差距越来越大。

李牧确实是百年难得一遇的军事将领,但单靠一个李牧想要磨平两国之间的差距,显然是一个天方夜谭。

[var1]

欢迎大家在屏幕下方留下宝贵的意见,废青工作室与您下期不见不散,部分图片来自网络搜集,侵删。 文:小昭 审核:梦愚编辑

文献参考:《二十四史》《史记》《汉书》《后汉书》《战国策》《左传》《春秋》《吕氏春秋》等。

本文为一点儿历史事作者手打,未经允许,不得转载。

标签: 历史解密

更多文章

  • 390名死囚被李世民放走回家探亲,约定来年问斩,结果如何?

    历史解密编辑:一刹时的永恒标签:历史解密

    李世民是一个特立独行的君王,他在在位期间,就做出过许多让人看起来任性无比的事。比如李世民就曾放390名死囚回家陪伴亲人,约定来年再回京秋后问斩,那结果有人回来吗?回来多少人?众所周知,古代封建思想浓厚,李世民因为不是名正言顺登基称帝,所以即便他是一个有能力的人,但在初期依旧遭到许多国民的反对。而李世

  • 苏秦:改变命运最好的办法就是不要赚太多钱,大部分是下面这四个

    历史解密编辑:我亦王者标签:苏秦最有名的一句话,美女苏秦背剑,苏秦张仪个人简介

    古人云:“财禄已定。谁不想致富?大部分人似乎都认同“天定命运”这个道理,不管他们做了多少,最终会发生什么,他们都无法控制。其实古人也说过“时间造就英雄,我的天命我做”。当然,愚人认命,而智者明智地改变自己的命运。思维逻辑不同,命运就不同。战国时期,有一个人叫苏秦,他出身于一个朴素的家庭,后来成为了一

  • 这个民族原为被唐朝所灭的西突厥别部,一朝得势,制霸天下数十年

    历史解密编辑:语文霸霸标签:历史解密

    历史从来都是胜利者书写的,只要你成功了,没人会说你以前很弱,配不上现如今的成就,相反,如果你是由弱变强,把不可能变为可能,人们会更加高看你,说你是三千越甲可吞吴。今天我们要说的不是一个人,而是一个颇为励志的民族,这个民族原本是西突厥别部,结果待西突厥被唐朝灭了后,反倒是快速崛起了,在残唐五代时期谱写

  • 隋唐皇室到底有多少鲜卑血统?凭什么说隋唐是鲜卑王朝?

    历史解密编辑:元气少女标签:历史解密

    后来杨坚的亲戚李渊在隋朝末年重建秩序,缔造了煌煌大唐。隋唐两大王朝为华夏文化的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然而,当下有不少人说隋唐皇室是鲜卑人的血统,并以此来认定隋唐是鲜卑王朝。个人认为这是非常有必要加以厘清的事情,暂且不说血统论是否合适,隋唐皇室的鲜卑血统到底有多少?凭什么说隋唐是鲜卑王朝?魏晋南北朝时期

  • 隋唐两大王朝,先后四代皇帝才搞定高句丽,高句丽为何这么难打?

    历史解密编辑:莫笑少年梦标签:隋唐皇帝为什么怕高句丽,隋唐四个皇帝高句丽,隋唐五代帝王为什么杀高句丽

    要说高句丽,说小吧,也不是很小,说大吧,也不是很大,可再大,难道比突厥还大?要知道隋唐两大王朝可是公认的强大王朝,打服过那么多的周边小国,就连突厥都不在话下。可是南陈当年没做到的事情,高句丽做到了,让隋文帝吃了瘪。突厥没做到的事情,高句丽做到了,让隋炀帝因三征高句丽而江河破碎。西域诸国没做到的事情,

  • 李商隐的爱与命运

    历史解密编辑:不惹红尘标签:历史解密

    ◎宋燕(作家)大唐开成二年对李商隐来说是个重要的年份。在这一年,他以25岁的年纪高中进士,在晚唐这个时代属于年少得意。他还被“榜下捉婿”的泾原节度使王茂元看上,将小女儿许配给他。后者对他来说可能更为铭心刻骨,因为,当他有机会接触到王茂元的小女儿后,就从此不能自拔。这是一段好事多磨的婚姻。王茂元许婚后

  • 安禄山已是天下第一藩镇,为何还要铤而走险的造反呢?

    历史解密编辑:星辰落怀标签:历史解密

    第一,安禄山兵强马壮,具备造反的实力安禄山身兼范阳、河东、卢龙节度使,三个藩镇内部的军事、行政、经济大权全部都在安禄山之手,安禄山绝壁调动所有力量的条件。安禄山拥有20万军队,兵强马壮。安禄山具备造反的一切客观条件,粮草充足,兵强马壮。第二,安禄山个人野心勃勃,不满足于藩镇安禄山个人野心勃勃,善于专

  • 这是至今保留最完好的一部颜真卿楷书

    历史解密编辑:黑姑娘标签:历史解密

    新出土的《郭虚己墓志》保持颜真卿楷书原始风貌。墓碑青石,高107厘米、宽104厘米、厚4.5厘米。盖顶篆书:《唐故工部尚书赠太子太师郭公墓志铭》。正文楷书,35行,满行34字,共有1150字。本帖为九七年刚从河南出土颜碑,保存完好,字口清晰,为目前已发现颜真卿(41岁书)最早的书法作品。它记载了墓主

  • 韩先楚给毛主席写信,说地方干部队伍太庞大,老百姓负担太重

    历史解密编辑:卖萌天才标签:历史解密

    华东局的领导非常重视,立即整理好了相关资料,准备向毛主席汇报。但是,在汇报工作开始前,毛主席突然对大家说:“韩先楚是个实事求是的人,他对我帮助很大。”[var1]大家听后,都有些奇怪,今天的汇报好像跟韩先楚将军没什么关系,毛主席为什么要说这样的话呢?毛主席也看出了大家的疑问,就对大家说,韩先楚刚刚给

  • 《芈月传》里这个人又穷又挫,凭什么在秦国呼风唤雨?

    历史解密编辑:落叶无声标签:秦国芈华的简介,芈月传历史人物分析,秦国芈氏家族怎么了

    他有自信。张仪从鬼谷子那里学成归来,看同门师兄弟苏秦在赵国已经身居高位,他自己也踌躇满志,想闯出一番事业。此时的张仪恰如一个没有资金也没有人脉的创业者。但是,什么都没有,也不能没有自信。他本是昭阳家的门徒,昭阳家丢了和氏璧,就怀疑是衣衫褴褛的张仪偷的,并把他打伤,幸而撞上芈月的马车,被她搭救。[v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