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康熙非嫡非长,为何孝庄最看好他,还为他继位使出两个大招

康熙非嫡非长,为何孝庄最看好他,还为他继位使出两个大招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君莫笑 访问量:2572 更新时间:2024/2/16 13:32:48

同样是孝庄太后的孙子,为何她最看好玄烨,而不是福全等人呢?甚至为了让玄烨顺利继位,她还使出两个大招,这两个“大招”又是什么呢?

玄烨的生母佟佳氏,虽然是开国功臣佟图赖的女儿,14岁就进入宫中。但佟佳氏并不受宠,位分仅仅是小福晋。这里要解释一下,清朝在顺治时期,后妃制度还不完善,所以在位分方面,是分为皇后、皇贵妃、妃、嫔、福晋、小福晋、格格这些等级的。可见佟佳氏位分级低,仅高于格格。

除此之外,玄烨只是皇三子,后面的皇四子都比他受重视得多,因为皇四子是董鄂妃所生。顺治原本打算立皇四子为储君,可惜皇四子夭折。在玄烨之前,还有大哥牛钮和二哥福全。

牛钮不到一岁便夭折,福全只比玄烨大十月左右,兄弟二人自幼便一起玩耍,关系十分亲密。有一次顺治召来两个儿子,问他们长大想做什么。福全说:“愿为贤王”,玄烨则回答要向父亲看齐。

众所周知,康熙皇帝小时候出过天花,这是在他出生不久发生的事。当时宫里闹天花,孝庄太后便安排,将小玄烨抱出宫外避痘。可玄烨年纪小,抵抗力差,在宫外还是染了天花。

在古代,天花属于绝症,能不能好起来,完全看“天意”,顺治帝就是感染上天花去世的。虽然玄烨感染上天花,可乳娘曹氏并未放弃,反而悉心照料,没想到最后玄烨竟然挺过来了。

只可惜,他的父亲顺治就没那么好运了。顺治十八年,顺治帝突然染上天花,高烧不退。他预感到自己支撑不了多久,于是紧急召礼部侍郎,兼翰林院掌院学士王熙、原内阁学士麻勒吉入养心殿,口授遗诏。

在立储一事上,顺治多有纠结,福全和玄烨两个儿子,他较为喜欢福全。同时他想过效仿汉人“有嫡立嫡,无嫡立长”的制度,所以他是更倾向于传位给福全的。

但孝庄太后则更喜欢玄烨,认为他聪明伶俐,是储君的不二人选,因此一向不赞成立福全。顺治因为当年废后,还有独宠董鄂妃的关系,与孝庄母子失和,孝庄不支持福全,他就更坚持要立福全了。没有办法,孝庄只好使出两个“大招”。

第一个“大招”,就是传教士汤若望。孝庄太后知道,光靠她劝说顺治传位给玄烨,是不可能成功的。不过顺治一向重视传教士汤若望,因为后者曾在多尔衮面前救过他。所以让汤若望去劝顺治,成功的几率很高。

汤若望身为传教士,见多识广,他知道如果天花流行起来有多可怕,也知道天花痊愈后不会再被感染。于是他向顺治提议,选一位得过天花的皇子做继承人,这样有利于大清。顺治认为他的话很有道理,才开始转变想法。

第二个“大招”,就是利用“君权神授”的思想。据《清史稿》记载,有一次佟佳氏去向孝庄太后请安,当她出门的时候,孝庄看到她“衣裾有光若龙绕”,经过询问,才知道原来佟佳氏已有身孕。

孝庄太后非常高兴,还说:“朕妊皇帝实有斯祥,今妃亦有是,生子必膺大福。”就是说她怀顺治的时候,也是这番景象,说明这个孩子生下来必有大福。果然后来佟佳氏生下一子,就是玄烨。有了“祥龙盘身”这一说法,顺治也不得不相信,玄烨是上天为他选定的继承人。当然,这是不是孝庄太后为了让玄烨继位,故意编造出来的,就不得而知了。

顺治驾崩后,麻勒吉等人奏请太后之后,就当众宣读了顺治遗诏。遗命皇三子玄烨为皇太子,继帝位,同时命索尼、苏克萨哈、遏必隆、鳌拜为辅政大臣。就这样,8岁的玄烨,成功被祖母扶持上位。

自打康熙出生,孝庄太后就十分看重这个孙子,不仅亲自抚养,还言传身教。好在康熙也没让祖母失望,在祖母的影响和教导下,他不仅对读书产生浓厚的兴趣,在品德和行为上也有所约束,最终成为一个贤明仁善,心怀天下的君王。

(参考文献《清史稿》)

更多文章

  • 春秋战国时期文化的发展

    历史解密编辑:长街听风标签:春秋战国时代文化特征,春秋到战国的历史,春秋战国之际的文化变迁

    [var1]社会变革春秋战国时期是中国社会发生了巨大变革的时期。随着社会生产力的发展,人们的生活方式、社会制度和思想观念等方面都发生了很大的变化。这种社会变革为文化的发展提供了广阔的空间和条件。儒家思想的兴起儒家思想在春秋战国时期逐渐兴起并成为主流思想之一。儒家思想的核心是“仁爱”和“道德”,强调个

  • “春秋五霸”为何会有七个人选?

    历史解密编辑:卖萌天才标签:历史解密

    其一:齐桓公、晋文公、楚庄王、秦穆公和宋襄公;其二:去掉秦穆公和宋襄公,让吴王阖闾和越王勾践取而代之。那么,为何“春秋五霸”会出现七个人选呢?今天,我们一起从“春秋五霸”的由来、发展和影响,这三个方面来仔细了解它,寻找我们想要的答案。[var1]两种说法的“春秋五霸”一、“春秋五霸”的由来1、周朝的

  • 此人本是武则天的娘家晚辈,结果反倒用生命诠释了对李唐的忠诚

    历史解密编辑:不惹红尘标签:历史解密

    话说风水轮流转,神龙之变后,李氏复唐,反武浪潮一阵高过一阵,魏王武承嗣忧郁而亡,梁王武三思死后被开棺戮尸,定王武攸暨死后被夷平坟塚,还有高阳王武崇训和淮阳王武延秀等诸多武氏子弟先后死于非命。按理来说,李武两家之间的仇恨值应该是拉满的状态,侥幸活下来的武氏子弟应该不会对李唐皇室有多什么忠诚度可言才对。

  • 安禄山为什么能升得这么快 拍马屁技术无人能及

    历史解密编辑:一个人精彩标签:历史解密

    安禄山安禄山是个高级马屁精。安史之乱前,有一天,唐玄宗与杨贵妃在小酌。安禄山进来汇报工作,不拜唐玄宗只拜杨贵妃。唐玄宗很奇怪,问道:“你这胡儿不拜我而拜妃子,是什么意思?”安禄山回答说:“臣是胡人,只知道有母亲,不知道有父亲,所以只拜母亲不拜父亲。”安禄山本姓康,后来他母亲改嫁突厥人安延偃,他便改姓

  • 如果将卫国戍边五英烈的事迹搬上大银幕,票房会成为全球冠军吗?

    历史解密编辑:卖萌天才标签:60年代的优秀军事题材影片,缅怀卫国戍边英雄的电影,女英烈怀旧影视

    [var1]在最后时刻,弹尽粮绝,武威英雄宁伤不屈,准备跳崖的时候,我分明从他们的脸上看到了从未有过的轻松与刚毅。蜂拥而上国外鬼子在英雄的眼中仿佛根本不存在一样,飘然而下入云端,舍生取义民族魂!此时,我已泪流满面!这些事发生在1941年!历史总是如此的相似!80年后的今天,再次出现了5位英烈,他们同

  • 狄仁杰作为一代名相,如何会变成大唐版“福尔摩斯”呢?

    历史解密编辑:红楼梦魇标签:大唐狄仁杰简介,一代名相狄仁杰书籍,狄仁杰是不是历史十大名相

    强大的王朝自然是人才鼎盛,比如唐朝。唐朝时期的人才、大才如同过江之鲫,由此而来的名相也是数不胜数,比如太宗朝的房玄龄、杜如晦,高宗朝的褚遂良、刘仁轨,武朝的狄仁杰、张柬之,玄宗朝的姚崇、张九龄,肃宗朝的韦见素、第五琦等等。狄仁杰绝对是这些名相中极为特殊的一个,名相之所以为名相,是在担任相国期间,辅助

  • 汉朝就已有“遣女”,唐太宗的举动是因财政问题

    历史解密编辑:高跟鞋的旋律标签:历史解密

    “纵囚”这件事比较出名,至于“遣女”则知名度较低,这些事有人说是李世民的作秀,其实这并不能完全算是唐太宗李世民的政治作秀,也是这是中国历史上一贯以之的儒家治理理念的体现。简而言之就是,唐太宗的这些做法,其他皇帝或地方长官也做过。这是儒家仁政理念下的一种政治举措,既是收拢人心,也是政治作秀,更是儒家道

  • 赵国长平之战大败而归,为什么李牧面对秦军却能做到百战百胜?

    历史解密编辑:卖萌天才标签:历史解密

    当然,笔者知道,当我打出这个题目的时候,就会有许多人不信了。确实,说李牧“百战百胜”确实是有点夸张了,李牧他老人家在正史里击败秦国的记录,只有两次。1.长期坐冷板凳的李牧[var1]在赵悼襄王时期,李牧并没有受到重用,反而长期处于“冷板凳”状态。因此,长平之战乃至邯郸之围结束后,虽然秦国与赵国之间有

  • 390名死囚被李世民放走回家探亲,约定来年问斩,结果如何?

    历史解密编辑:一刹时的永恒标签:历史解密

    李世民是一个特立独行的君王,他在在位期间,就做出过许多让人看起来任性无比的事。比如李世民就曾放390名死囚回家陪伴亲人,约定来年再回京秋后问斩,那结果有人回来吗?回来多少人?众所周知,古代封建思想浓厚,李世民因为不是名正言顺登基称帝,所以即便他是一个有能力的人,但在初期依旧遭到许多国民的反对。而李世

  • 苏秦:改变命运最好的办法就是不要赚太多钱,大部分是下面这四个

    历史解密编辑:我亦王者标签:苏秦最有名的一句话,美女苏秦背剑,苏秦张仪个人简介

    古人云:“财禄已定。谁不想致富?大部分人似乎都认同“天定命运”这个道理,不管他们做了多少,最终会发生什么,他们都无法控制。其实古人也说过“时间造就英雄,我的天命我做”。当然,愚人认命,而智者明智地改变自己的命运。思维逻辑不同,命运就不同。战国时期,有一个人叫苏秦,他出身于一个朴素的家庭,后来成为了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