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明代中日两国贸易的两个阶段

明代中日两国贸易的两个阶段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荼靡花事了 访问量:3149 更新时间:2024/1/22 10:01:57

勘合贸易建立之初,两国朝贡互市有着严格的规定,但是随着明朝国力的下降以及各种因素的影响之后,政府没有实力在组织两国的贸易,民间贸易成为了两国贸易发展的趋势。

勘合贸易阶段

明朝建立初期,日本的社会情况也十分混乱,浪人、武士以及牟求利益的商人组成海盗侵扰中国的东南沿海地区。明太祖时期派使臣入日本,希望日本管制倭寇,两国友好相处。但是碍于怀良亲的破坏,并未完成。足利义满发现中日贸易有利可图,于永乐四年派遣使臣来到明朝,希望与明朝建立贸易关系,因此在永乐四年时勘合贸易正式建立。

明朝规定日本朝贡的规模为两艘船,200人十年来朝贡一次,而且不能私带刀枪。到足利义持时期,对沿海倭寇不加管制,两国的贸易终止。足利义教时期,日本又派史臣来到明朝请求两国贸易交往,明仁宗准许,而此时的规模限定从两艘船变成了三艘船,200人变成了300人,允许携带刀枪,但是不要超过3000,唯一没有变的还是十年进行一次朝贡贸易。

此时,两国贸易处于官方垄断状态,而且明朝规定“非入贡即不许互市”。到宣德八年,又将朝贡规模增加到300人,三艘贡舶,允许带3000把刀剑,到此时,两国之间的勘合贸易形成定制,此后日本都要依照此规模对明朝进行朝贡。

后来日本发现倒卖中国的产品可以获取丰厚的利润,于是在双方进行官方贸易往来的同时,商人随着朝贡船队来华,日本所搭载的货物也超过明朝规定,而且来的时间也不定期,有时三五年,有十五六年,明朝对中日两国勘合贸易的规定也犹如一纸空,对日本也几乎没有了约束作用。

直到在嘉靖二年,大名细川氏和大内氏在宁波“争贡之役”的爆发,也标志着中日两国官方勘合贸易的结束。

私商贸易阶段

争贡之役的16年以后,大名大内氏再次申请与明朝进行勘合贸易。明政府依然重申之前的规定,即船不能超过3艘,人不过300,每十年进行一次贸易。但此时,私市贸易已经兴盛。“嘉靖二十三年,复来贡,未及期,且无表文,部臣谓不当纳,却之,其人利互市,留海滨不去”可见嘉靖二十三年时,日本来朝贡但是并未携带官方的表文,明朝官方也没有日本纳贡,日本将带来的货物在沿海地区,与私商进行了贸易,也就是说日本此时已经不再重视与明朝的官方贸易,只是以朝贡的名义,来到中国与私商进行贸易,进而谋取更大利润。

后来中国的商人与日本的商人进行贸易成为了中日贸易的主要形式,出现这种情况的原因是日本中央权力的衰落,朝贡的权利从将军手中落入了大名手中,而且中日两国商品经济的发展,也促使私人贸易最终取代官方贸易。

结束原因分析

中日两国之所以进行贸易,建立外交,是因为两国之间共同利益,明政府是希望以钱财换取东南沿海的和平安定,日本压制倭寇获取利益,所以双方一拍即合。所以中日勘合贸易的结束,并不是由单方面因素引起的,历史的车轮在滚滚向前,无论是中日两国,还是世界的大势都发生了改变,全球化的进程已经逐渐开始。因此,要研究两国勘合贸易的结束,还必须将其放在世界的大背景下。

1.日本因素分析

要分析勘合贸易走向终结的原因首先就要看它的产生背景,勘合贸易之所以会产生,是因为明朝的统治者急于维护自己的统治,以建立起稳定的周边环境,特别是对抗明初以来倭寇的入侵,希望通过中日官方贸易利用日本政府减少甚至停止倭寇对中国东南沿海的骚扰,这也是勘合贸易能够存在的根本原因。

但实际上可以说是事与愿违了,首先,日本的使臣朝贡途中,劫掠现象时有发生,威胁了社会稳定,明朝对此十分反感,积极性不高;其次,勘合贸易的后期,也就是在16世纪,日本国内已经一片混乱,各方大名势力相互斗争,对中央提出挑战,中央衰落已无力管制地方,而且朝贡贸易的控制权掌握在细川氏手中,政府无力组织勘合船队,整个勘合贸易处于无序状态。既然明朝统治者,希望通过勘合贸易保证自己国家安全这一根本目的,没有办法保证实现,牺牲经济利益无法换取政局稳定,因此中日勘合贸易结束。

2.明朝国力衰微

勘合贸易的消失也与其对中国明朝政府的影响有着密切的联系。勘合贸易建立之初,四方来朝,统治者可以满足自己的虚荣心。但是勘合贸易向来都是厚往薄来,诸国知识进贡一小部分,明朝对各国的赏赐,却是一个非庞大的数字。

明朝建立政局稳定之后,政权的统治前期,恢复生产,手工业商业得到发展之后,自然给国家带来丰厚的财政收入,财政是进行外交的重要保证,明初时郑和七次下西洋也成功显示了中国的综合国力,建立起大国微信。但是随着时间的推移,到了明代中后期,随着土地兼并的日益严重,国家财政收入的萎靡,出现财政危机。这时经济收入的急剧匮乏已无法支撑起庞大的对外贸易开销,因此,中日的勘合贸易失去了经济保障,勘合贸易就走向结束。

除了日本和明朝自身的因素之外,此时的国际形势也发生了巨大的变化,新航路开辟之后,世界开始连成一个整体,西欧的国家率先进行探险与航行,殖民者沿新的航线,从欧洲到达亚洲来到中国,特别是葡萄牙人向明朝申请互市,但是并未达成共识,便到中国的东南沿海与海盗相互勾结,骚扰中国沿海的百姓,明王朝为了保护自身的安全,维护自身统治再次加强海禁,将中国与外界相隔绝,这也成为了中日之间勘合贸易结束的一个因素。

历史研究的意义就在于还原历史,以史为鉴,希望日本可以调整合强化两国关系并使之向前发展。因而研究中日两国勘合贸易不仅具有理论意义,而且具有明显的现实意义和深远的影响。

《明代中日朝贡贸易探析》《明代中期中日贸易简论》

更多文章

  • 洪水中的“绿洲”:宋代的妇女生活

    历史解密编辑:异世邪君标签:历史解密

    一、宋代妇女的家务劳作1、家务劳作宋代妇女中,上层妇女大部分来源于官宦之家,家庭经济条件比较好,所以一般情况下很少从事农业、手工业等活动,但是对于由大部分劳动妇女组成的平民妇女来说,迫于经济的压力,除了从事基本的家务劳动,还必须从事农业、手工和商业等活动。在“男耕女织”自然分工模式的影响下,妇女从事

  • 68岁白居易半身瘫痪,他将33个家姬叫到床前:你们都嫁人吧

    历史解密编辑:高傲的气质花标签:白居易有30多个妻子,白居易有几个老妾,白居易与他发小的爱情故事

    白居易,是我国唐朝大诗人,“离离原上草,一岁一枯荣”就是他的年少之作。他虽文采斐然,但一生蓄养家姬30余人,且年逾18就会被他换掉。这一做法被世人所诟病,且被骂为薄情寡义的渣男。追寻历史,却意外发现,他竟是一个长情之人,这是怎么回事呢?11岁那年,白居易一家为了避难,随做官的父亲来符离村居住。邻家低

  • 历史上唯一一位农民起义成功者——李自成的发家史

    历史解密编辑:莫笑少年梦标签:历史解密

    崇祯二年,刑科给事中刘懋上疏,认为如今国家的驿站通讯贪污腐败太过严重,建议进行裁撤整改。按照刘懋的估计,将驿站弊病革除,重整之后,每年大概可以为国家省下几十万两银子,如此一说,让崇祯皇帝大为高兴,任命刘懋为兵科给事中,全权负责驿站整改之事。说是整改,然而实际上压根儿就没有整理这回事。刘懋只是简单的颁

  • 被朱元璋收养之后,后人还为明朝守江山的小乞丐究竟是谁?

    历史解密编辑:伸手摘星星标签:历史解密

    朱沐英原名沐英,七岁的时候,父母都去世了,一个小孩子孤苦伶仃,只能靠乞讨为生,幸亏遇到了朱元璋的起义军,朱元璋把他收为义子,改名朱沐英,那年朱沐英才八岁。朱元璋的妻子马氏(马皇后)心地善良,她把朱沐英当做亲生儿子,因此,朱沐英和朱元璋夫妇感情非常好。当时正逢乱世,沐英跟着老朱也学不了什么,十二岁的时

  • 白居易的诗蕴含着怎样的饮食文化?饼备受欢迎,在全国各地普及

    历史解密编辑:野性稳江山标签:白居易有没有一首关于吃的诗,江南白居易,白居易是什么居士

    作为我国历史上最为著名的诗人之一,白居易在中国文学史上的地位毋庸置疑。在群星璀璨的唐朝,白居易在一众诗人当中杀出重围、散发出独属于自己的耀眼光辉。虽然这光辉相比于李白杜甫而言有些许逊色,但白居易本身的伟大却不可否认。纵观白居易的诗歌创作过程,除了是用于抒发自身情感想法外,还表达出自己对于天下苍生的关

  • 关于元朝的四大冷知识:元朝疆域曾直达北冰洋?

    历史解密编辑:等你回来标签:元朝的疆域是最全的吗,元朝的疆域真的到北冰洋了吗,说说元朝在中国历史上的两个第一

    今天,小编就先给大家带来元朝的四大冷知识,希望能给大家一些知识上的拓展。NO.1,元朝在大一统王朝当中,是第一个在国号里加上“大”字的。现如今,我们习惯叫唐朝为大唐,叫宋朝为大宋。但实际上在当时唐宋的国号都是单字,前面并没有大。元朝的国号其实来自《易经》,大哉乾元,万物资始。而元朝的正式国号就是“大

  • 白居易37岁才结婚,如果母亲没有以死相逼,他会不会孤独终老?

    历史解密编辑:轻描淡写标签:历史解密

    诗魔白居易,他心中就有一个爱而不得的初恋,可惜被母亲棒打鸳鸯,心灰意冷之下,直到近20年后,37岁才成婚。唐朝太宗时期,男子法定结婚年龄为20岁,唐玄宗时为了增加人口数量,又降低到15岁,因此白居易超过男子适婚年龄22岁才结婚,如果不是被母亲以死相逼,相信他37岁还不会结婚。白居易出生在河南一个中小

  • 一人生辰八字与朱元璋相同,朱打算将其处死,一见到此人后后悔了

    历史解密编辑:星辰落怀标签:历史解密

    朱元璋是农民出身,从小受尽了苦头,家里兄弟又多,17岁的时候家人死伤殆尽,只剩朱元璋一人。无奈之下,朱元璋只能选择出家混口饭吃。朱元璋来到皇觉寺,这里提供免费食宿。朱元璋在这里过了两年安稳生活,脑子便开始活络了起来。朱元璋在皇觉寺给汤和,徐达等人写信,说是一起参加起义军,推翻元朝统治。朱元璋的信没有

  • 雄才大略却饱受争议,明成祖朱棣与郑和下西洋

    历史解密编辑:晴天标签:历史解密

    事情要分两个方面来看,说他雄才大略,指的是他的谋略、军事才能、以及应变能力、还有做为人主应有的政治眼光与天份。说他昏聩,说的是他的屠杀行为、他对犯臣士人的残忍行为,还有他篡改历史的行为(看史书的最恨这点,呵呵)。当然,有争议的行为也有,比如说迁都,网上就有人为此问题争论不休。再比如说下西洋的问题,还

  • 李清照:一代才女的爱恨情仇

    历史解密编辑:高傲的气质花标签:历史解密

    书香之家,清清才女在中国古代,女子的地位并不多高,这是有很多的原因的,比如说因为女子的体力不如男人,所以更容易被忽视和欺辱。而现在大家所熟悉的诗人也大多数是男子,比如说很有名的李白、杜甫等等。但这并不代表当时的女子都是无能无才空有德行之人,只不过比起男子,她们比较容易受轻视,再加上见识、见解等方面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