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刘备如果不失去荆州会统一天下吗(可惜历史没有如果)

刘备如果不失去荆州会统一天下吗(可惜历史没有如果)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莫笑少年梦 访问量:3163 更新时间:2024/1/19 20:03:19

光复汉室统一中原的关键并不在荆州,而在关中。从历史的大规律来看,要想统一中国,只有自西向东和自北向南两个方向。(由南向北的统一,只有朱元璋的北伐完全成功过一次,暂不考虑)。自西向东统一中原地区必取陕甘,也就是所谓的关中地区。

今天我们来聊聊三国时期,倘若关羽没有丢失荆州,刘皇叔是否有机会能完成一统天下的霸业,以下内容仅代表个人意见,欢迎探讨!

“……若将军据有荆、益,保其岩阻、南和诸戎,內修政理,外结好孙权,天下有变,则命一上将将荆州之兵以向宛洛,将军则亲率益州之众出于秦川……诚如是,则霸业可成,汉室可兴”。

在《隆中对》诸葛亮已经对天下大势进行了精确分析,他也相应地制定了一系列战略方案和治国之策,蜀国如果真能按照他的设想切实推进,刘备完全是有机会能实现问鼎天下的目标。

诸葛亮的战略意图很明显:

一是牢牢控制住荆州、益州。经过不断地发展蜀国不仅控制了荆州、益州,还控制了汉中、贵州、云南、甘肃等地,进可攻退可守;

二是好好保护这些管辖区,并且与南面的少数民族达成结盟,同东边的与孙权共同联盟。蜀国在刘备和诸葛亮的齐心治理下一切都井然有序,综合国力不断提升;

三是韬光养晦静候良机,一旦有机会,就安排一路大军由荆州发兵宛洛,直插魏国心脏许昌,另一路大军奔赴长安。

蜀国人才、外交、地理位置、国力都在按既定方针稳中求进,刘备是有很大可能问鼎中原,统一三国也不是有可能。

关羽率荆州军团进攻襄樊的时候,曹魏被关羽这一路就打到了几乎要迁都邺城的境地。为了守住樊城,曹操派出了最为精锐的七军,但即便是最为精锐的部队也只是给关羽送了人头。

为了能守住樊城,后来又派了徐晃等部去支援,才勉强守住了樊城。如果这个时候东吴没有对荆州发动偷袭,其实关羽拿下樊城的概率是非常大的。

荆州丢失,关羽被杀。

可惜诸葛亮和刘备苦苦经营多年,因失去荆州而全盘皆困。

刘备伐吴,一是为情感,二是为夺回失地,三是孙权逼的,四是为稳定内部人心。

刘备与关羽张飞本就是恩义兄弟,不求同年同月生,但求同年同月同日死!这是男人大丈夫不能背弃的承诺!兄弟死了会愤怒很正常,有报仇心理也很正常,刘备为关羽报仇这一点不需要质疑。

《三国志刘晔传》:黄初元年,以晔为侍中,赐爵关内侯。诏问群臣令料刘备当为关羽出报吴不。众议咸云:"蜀,小国耳,名将唯羽。

羽死军破,国内忧惧,无缘复出。"晔独曰:"蜀虽狭弱,而备之谋欲以威武自强,势必用众以示其有馀。且关羽与备,义为君臣,恩犹父子;羽死不能为兴军报敌,於终始之分不足。"后备国出兵击吴。

刘晔的话将刘备伐吴的动机已经概括地很全面了,当所有人都说刘备肯定不会打的时候,刘晔却说刘备一定会打,因为他了解刘备处事风格,以及他与关羽之间兄弟的情分。

东吴抢了荆州那么重要的地盘,他们丢不起这块地,刘备的仇恨不只是兄弟关羽的死,也是夺地之恨,讨伐东吴,既是家仇也是国恨

刘备倾尽全国优势兵力御驾亲征讨伐东吴。陆逊火烧连营几百里,刘备惨败而逃,次年,病死在白帝城,蜀国帝星就此陨落。

同时,蜀国大量的优秀人才如张飞、黄忠黄权刘封孟达等也因此事件或亡或降,损失众多可以实现统一大业的人才。

在此过程同样丢失了大量国土,经此变故蜀国将此前苦心经营多年的大好形势逼入困境。

荆州一失,蜀国损兵折将,国力也被大量削减,和东吴从此也走向了不死不休的对立面,丧失了诸葛孔明《隆中对》所有战略意图,只落得“武侯泪向西风洒,可叹无人肯鞠躬”。

蜀国也被迫无奈地开始了北伐。黯淡了刀光剑影,远去了鼓角铮鸣。丞相在五丈原军营,想起关云长威震华夏时那差一点点就能实现的先主伟业,心里会是什么滋味。

随着诸葛亮病逝五丈原,可怜壮志未酬、功败垂成,蜀国从此一蹶不振,最终覆灭。

历史的车轮是没有如果的,他只会向前走不给你回头重来的余地。

正如三国演义最后一篇《古风》中所说的:纷纷世事无穷尽,天数茫茫不可逃。鼎足三分已成梦,世人凭吊空牢骚。

标签: 历史

更多文章

  • 徐梦桃个人资料介绍(冬奥冠军徐梦桃的人生经历简介)

    历史解密编辑:做你的英雄标签:历史

    徐梦桃是个家境贫寒,从烧烤摊里走出来的奥运冠军。徐梦桃的父亲“老徐”是开小烧烤摊的,1990年徐梦桃刚出生的时候,一家人只能挤在一间三十多平的小屋里。随着徐梦桃一天天长大,她表现出了惊人的运动天赋。2022年2月14日,中国运动员徐梦桃斩获女子自由式滑雪空中技巧金牌。这是本次冬奥会上我国获得的第五枚

  • 臣本布衣躬耕于南阳说的是谁(诸葛亮真的是布衣吗)

    历史解密编辑:女王范儿标签:历史

    在《出师表》中,诸葛亮自称“臣本布衣,躬耕于南阳”。古代“布衣”常常用来借指平民百姓,但实际上诸葛亮不仅出身极不简单,而且姻亲好友极为庞杂,与荆襄豪门名士多有来往。在《出师表》中,诸葛亮自称“臣本布衣,躬耕于南阳”。众所周知,“布衣”常常用来借指平民百姓,那么诸葛亮真像他自己说的那样,只是平民百姓出

  • 三家分晋时间是春秋还是战国(三家分晋历时多长时间)

    历史解密编辑:长街听风标签:历史

    春秋末年重大历史事件三家分晋发生时间是公元前376年,直到27年后才完全将晋国分离为赵、魏、韩三个国家。《史记·晋世家》最后有言:“静公二年,魏武侯、韩哀侯、赵敬侯灭晋后而三分其地。静公迁为家人,晋约不祀。”《史记·晋世家》最后有言:“静公二年,魏武侯、韩哀侯、赵敬侯灭晋后而三分其地。静公迁为家人,

  • 明朝建文帝最终下落(历史上的朱允炆失踪后结局如何)

    历史解密编辑:伸手摘星星标签:历史

    大家知道,朱允炆21岁登基,只当了四年皇帝,就被叔叔朱棣发动的靖难之役推翻,从此下落不明,朱棣也就成为了大明朝第三任皇帝。明成祖朱棣虽然功绩显著,但他的一生,一直被一个谜团所困扰。今天要和大家分享的是明朝最大的历史谜团——建文帝朱允炆的下落。朱允炆是朱元璋的孙子、明朝第二位皇帝,如果不是因为他的父亲

  • 赵匡胤为什么不杀柴氏子孙(赵匡胤上位后杀柴荣妻儿了吗)

    历史解密编辑:君莫笑标签:历史

    后周世宗柴荣励精图治,致力于统一大业,立下了“以十年开拓天下,十年养百姓,十年致太平”的壮志。在位期间,对内整军练卒、裁汰冗弱、招抚流亡、减少赋税,修订礼乐、制度、刑法,使得后周政治清明、百姓富庶。后周世宗柴荣励精图治,致力于统一大业,立下了“以十年开拓天下,十年养百姓,十年致太平”的壮志。在位期间

  • 光纤之父是谁获得了什么奖(我国光纤之父高馄的故事简介)

    历史解密编辑:一刹时的永恒标签:历史

    高锟,被叫做“光纤之父”、“宽带教父”。相比起其他“高高在上”的诺贝尔物理学奖得主,高锟的科研成果真正走进了千家万户,触手可及的改变了我们的生活。但早年间,他还是个被嘲笑“异想天开”的“傻小子”。诺贝尔奖自从建立以来,在普遍意义上看来,每年的获奖者都代表着各个领域中、各个时代中最顶尖的一批精英。在诺

  • 泾原兵变发生的背景是什么(泾原兵变是哪些原因引起的)

    历史解密编辑:活在梦里标签:历史

    泾原兵变发生的背景位于唐朝中晚期,在位的皇帝是唐德宗。唐德宗是一位颇有作为,也很有抱负的皇帝。自此爆发安史之乱以后,唐朝皇帝的权威就一天不如一天,靠着藩镇平定了叛军,终究只能养出更强大的藩镇。唐玄宗末年,安禄山与史思明背叛唐朝,发动了“安史之乱”。这次兵乱将正处于盛世的唐朝打进深渊,唐朝皇帝自此饱受

  • 祖逖和刘琨闻鸡起舞的故事(祖逖和刘琨是如何认识的)

    历史解密编辑:语文霸霸标签:历史

    刘琨一身豪阔贵公子打扮,身着紫貂皮裘,骑匹四蹄雪白的黑马;祖逖只穿普通的棉服,骑一匹粗壮的枣红马,衣服看上去有些单薄,但精神特别好。他身材和刘琨差不多,紫膛脸,面目棱角分明,鼻直口阔,二眸子精光射人。齐王司马冏被腰斩后,晋廷大赦天下,改元“太安”(太安元年,公元302年。这一年,也是永宁二年。齐王被

  • 潘安是什么人物真实长相如何(历史上的潘安长什么样子)

    历史解密编辑:红楼梦魇标签:历史

    但若说起中国历史上最帅的美男子,那就非潘安莫属了。因为有个词叫“貌比潘安”,可见潘安已经成为了评判帅哥的标准。那这位帅哥最后又是何下场呢今天就来给大家介绍一下。“貌比潘安”这个词,相信大家一定都十分熟悉。在中国古代封建王朝年间,形容某一位男子长相帅气,这便是最常用到的一个词语。就像在当代社会之中,众

  • 破釜沉舟出自哪个战役(破釜沉舟的意思与寓意介绍)

    历史解密编辑:长街听风标签:历史

    在我国历史上以少胜多的四大战役是巨鹿之战、官渡之战,淝水之战、赤壁之战。破釜沉舟的故事就发生在巨鹿之战,这一战让一个年轻的将领一战成名,从此高歌猛进,让人莫敢仰视。在我国历史上以少胜多的四大战役是巨鹿之战、官渡之战,淝水之战、赤壁之战。破釜沉舟的故事就发生在巨鹿之战,这一战让一个年轻的将领一战成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