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观音为什么在普陀山 普陀山怎么来的

观音为什么在普陀山 普陀山怎么来的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女王范儿 访问量:729 更新时间:2024/1/24 5:23:33

在浙江省东北部、舟山群岛最东边有一个秀丽的小岛名叫普陀岛。普陀实际上是普陀洛伽的简称,是从梵语中的“补怛洛迦”音译过来的,意译则是“小白花”。根据《大唐西域记》记载,唐玄奘大师去西天取经曾经到印度补怛洛迦山瞻仰观音圣地。由此可以判断,普陀山之名是“进口”的,那么它的原名是什么?

普陀山在西汉时期可能还是一片荒岛,野无人烟,据考证,最早的住人口中能够留下姓名的是汉光武皇帝的好友严子陵先生的岳丈梅子真先生,又名梅福。梅福先生隐居在这座山上,修身养性,他的住处就是今天的梅福庵,里面还有梅福仙人炼丹井。正因为如此,普陀山最早名为梅岭山。但在这以后也很少有人知道海中有此山,一直到唐代,一种说法是五代梁明贞年间,仍然还是一座荒山孤岛,只有几个捉鱼为业的渔夫,在山上搭几间茅草篷子,住在海边山坳里。

众所周知,中国佛教有四大名山圣地,是摩诃萨即菩萨之中的大菩萨普度群生的大本营:山西的五台山,是大智殊菩萨的道场;四川的峨眉山,是大行普贤菩萨的道场;安徽的九华山,是大愿地藏菩萨的道场;浙江南海普陀山,是大悲观世音菩萨的道场。

在这四大名山与四位大菩萨之中,能够家喻户晓、妇孺皆知的,那就是观世音菩萨了。观世音菩萨在中国几乎是家喻户晓,但为什么在古代,他的道场却远离中国的政治、经济中心,跑到海边去了呢?孤悬海疆的一个荒凉小岛怎么变成了与五台山、峨眉山、九华山并驾齐驱,被称为我国佛教四大名山之一的呢?

普陀山成为观世音菩萨应化的圣地,传说很多。一种说法是据佛教史籍记载,唐大中年间(847—859年),有一印度高僧来此参拜,亲眼看到观音菩萨现身说法,并被观音授以七色宝石,故称此为观音显圣地。

而广为流传的一种说法是,唐朝国力强盛,自从玄奘大师西天取经以后,中国一跃成为仅次于印度的佛教中心。倾慕大唐文化的日本派出诸多的遣唐使来中国学习,他们学习的内容非常广泛,包括政治、经济、军事、文化、宗教等诸多方面。在众多的“留学生”中有很多是为了求法留学的日本出家人,其中有慧谔和尚,他远渡重洋,航海来到我们中华大国,一方面寻师访道,一方面参礼各处的佛教圣地。

有一天他来到山西五台山,朝拜大智文殊师利菩萨,遍游五台胜山,参观名胜,看见一尊观音大士的圣像,清净庄严,心中羡慕不已。他本想该寺住持商讨将圣像请回日本供养,又恐怕人家不乐意,只好作一回“梁上君子”了,他偷偷窃取了寺庙的佛像。在他看来,自己出于一片善心,既能够替中国宣扬佛教,又能使日本人民视圣像而生敬仰之心,这种做法决不会违反佛教戒律。

慧谔和尚偷得这尊无上尊贵的圣像,如获至宝,当然不敢再在中国逗留下去,于是整装待发,买舟东渡,预备回归本国去了。一路顺风顺水,可当这条船开到现在浙江定海县所属的舟山群岛,遇风受阻,海面上现出无数的铁莲花,挡舟不能前进。一连七天七夜都是这样,慧谔想尽了一切办法,这只船始终无法开出,只是远远在普陀山西边打转。

看到这种情形,慧谔和尚此时已经吓得惊慌失措,心中惴惴不安,正所谓“为人不做亏心事,夜半敲门我不惊”,这时他开始静坐思过了。他扪心自问,自己生平没有做过什么不可告人的坏事,为什么今天如此狼狈不堪、进退不能呢?他左思右想,总是找不出原因,于是跪在佛像前面,哀悼忏悔。

当他跪到菩萨像前,忽然想起这尊菩萨是偷来的,这时他恍然大悟,很快地跪下去祷告说:“弟子因见菩萨圣像庄严,我国佛法尚未普及,圣像十分少见,我想将菩萨圣像请回日本供奉,如果菩萨不肯去日本,那么就在船所到之处建庙供奉。”祈祷完毕,忽然铁莲花随即隐去,船竟漂到了潮音洞边,安然停下。

当时慧谔停舟上岸,寻了大半天,好容易才在靠潮音洞不远的山旁边,找到一间渔人茅舍,该舍主人就是打渔为业的张渔翁,慧谔和尚说明来意,他大为感动,同时也欢喜得了不得:菩萨连日本一个国家都不愿意去,而要住在我们这个孤岛荒山之中,这说明荒山真是与菩萨有大因缘了。

他于是慷慨地向慧谔和尚说:“我把自己住的房子和地方让出来,供奉菩萨,另外我过海去,叫各地民众,大家来山拜佛供养你,你也不要再回日本去了。”慧谔因此不再回日本而就在山上筑庵居住,最初的寺院就叫做“不肯去观音院”,也就是普济寺的前身。慧谔就成了普陀山第一代的开山祖师了。默默无闻的梅岭山就成为观世音菩萨的道场,因为印度的观世音菩萨道场“补怛洛迦”音译过来就是“普陀洛伽”,后来就简化成了普陀山。这就是我国普陀山开山之由来。

标签: 中国历史历史解密

更多文章

  • 明孝宗朱佑樘的身世之谜,明孝宗为什么出生在冷宫?

    历史解密编辑:不惹红尘标签:中国历史,历史解密

    明朝的后宫里疑案、怪事不少。一位日后的皇帝竟然因为妃子妒忌争宠、残害,而不得不出生冷宫,并且被偷偷摸摸地哺养了好几年。此事竟然连皇帝自己也蒙在鼓里。明朝的皇帝大部分都是昏庸之辈,“不郊、不庙、不朝”,政治腐败,朝纲混乱,后宫中则荒淫无度,怪事连连。明成化年间(公元1465~1487年),明宫里竟发生

  • 明成祖朱棣迁都之谜:探索历史的真相!

    历史解密编辑:高傲的气质花标签:中国历史,历史解密

    朱元璋建立明朝后,曾把首都建在汴都关中,只是年事已高,又不想劳民,才没有下决心从南京迁都。明成祖朱棣上台不久,即着手迁都北京。朱棣与北京有着特殊的关系,迁都的原因显得十分复杂。也许他决定迁都是各种因素的综合。明太祖朱元璋起兵后,就有儒士对他说:“金陵古称龙蹯虎踞,帝王之都。”如果“定都建康,拓地江、

  • 王阳明简介,生平故事介绍,王阳明为什么惧内?

    历史解密编辑:高跟鞋的旋律标签:中国历史,历史解密

    王阳明是我国明朝历史上著名的哲学家,他创立的“心学”独成一家,和程朱学派意趣迥异,是中国历史上为数不多能够在死后从祀文庙的人。他不仅是一个大思想家,同时也是一个政治家、军事家,《明史》曾评论说“终明之世,文臣用兵制胜,未有如守仁者”。可以说,他的一生一向被封建知识分子看作是“立德、立言、立功”的典范

  • 揭露明成祖朱棣怒斩三千宫女的历史真相!

    历史解密编辑:落叶无声标签:中国历史,历史解密

    明成祖朱棣在历史上很有作为,但他又是一位性格固执、刚愎自用、猜忌多疑、杀人如麻的皇帝。永乐年间,他大肆屠杀宫女、宦官,在两次大屠杀中,有近3000名宫女被杀,为明朝后宫最大的惨案。如此滥杀宫女,许多人不明白明成祖此举目的何在。明成祖朱棣(1360—1424),1402年至1424年在位,年号“永乐”

  • 马皇后大脚之谜:马皇后真的有一双很大的脚吗?

    历史解密编辑:与世无争标签:中国历史,历史解密

    朱元璋一生最尊敬的就是他的结发妻子马皇后,她以特殊的身份、卓越的才能辅佐丈夫的事业,在元末明初政治舞台上发挥了重要作用。在民间,有关马皇后的传说充满了神秘的色彩,人们称她为“大脚皇后”。历史上的马皇后究竟是什么样的人呢?马皇后生于公元1332年,比朱元璋小4岁,安徽宿州人。在中国古代,女性的社会地位

  • 地球为什么只选择碳基生命,而不选择硅基生命?

    历史解密编辑:下一个明天标签:中国历史,历史解密

    我们知道,地球上的生命是以碳元素为基础形成发展的,那么问题来了:为什么地球生命非得是碳基生命,而不是非碳基生命呢?外星生命有可能是硅基生命吗?宇宙中到底有没有非碳基生命?今天我们来探讨一下这几个问题。大自然为什么让地球生命自然选择碳基生命?自从化学尤其是分子生物学快速发展以来,科学家们发现:地球上所

  • 明末三案之明朝东宫“梃击案”之谜,案件过程介绍!

    历史解密编辑:语文霸霸标签:中国历史,历史解密

    万历末年,围绕着皇帝宝座的争夺紫禁城内连续发生了三件疑案,分别发生在三个皇帝在位期间,即万历皇帝和儿子光宗朱常洛以及他的孙子熹宗朱由校,这就是有名的“明末三案”——“梃击案”、“红丸案”和“移宫案”。这三案彼此牵连,影响重大,关系到明朝后期政治权力的争斗,一直被史学家们所重视。但由于这三案涉及的时间

  • 《如懿传》中如懿皇后为什么要断发,有什么寓意?

    历史解密编辑:一刹时的永恒标签:中国历史,历史解密

    随着之前清宫剧的播出,其中都写到了乾隆皇后断发,也有不少网友开始好奇历史上的乾隆皇后为什么断发呢?皇后断发的原因已经成为了一个未解的谜题,民间也流传着一些版本,但这些原因真的可信吗?经过小编查阅资料,发现了这样一个故事。在那拉氏死去后,有一个候选小吏,他的名字叫做严谮,醉酒后写了一份奏折,这份奏折又

  • 明朝时期大槐树移民之谜:大槐树移民是怎么回事?

    历史解密编辑:高傲的气质花标签:中国历史,历史解密

    “问我祖先来何处,山西洪洞大槐树。祖先故居叫什么,大槐树下老鹳窝。”这是几句至今仍然流传在山东、河北、河南、江苏、安徽等地的歌谣。它为什么能够被流传到今天?这里面究竟包含着一个什么样的故事呢?元朝末年,由于连年不断的天灾人祸,使黄淮流域的广大地区“尸骨遍于野,千里无人烟。”朱元璋建立明朝后,为了填补

  • “民抄董宦”过程始末介绍:董宦是谁?为什么会民抄董宦?

    历史解密编辑:高跟鞋的旋律标签:中国历史,历史解密

    董其昌是明朝著名的书画家,他的书画在明朝被奉若珍宝,尊崇为“本朝第一”,《明史》甚至称誉他的画作“非人力所及也”。董其昌还当过皇太子的老师,在士大夫之间颇有名望。可是,就是这样一个有功名且在书画艺术和文物鉴赏方面有相当造诣的文人,同时却又是一个为非作歹于乡里的恶霸,民间流传的“民抄董宦”的事件就证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