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战功当比李世民与大唐有续命之恩

战功当比李世民与大唐有续命之恩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一刹时的永恒 访问量:500 更新时间:2023/12/30 12:00:35

公元907年,唐昭帝李祝禅位给梁王朱温,从此大唐王朝李家皇帝便结束历史使命,中国便进入五代十国的乱世之中。而李家皇帝虽然没有了,但唐朝在李祝禅位后,唐朝却没有结束使命,此时唐朝末期所封的晋国、歧国、吴国等三国还继续沿用唐朝年号,理论上讲唐朝的使命还未完成。公元923年,有一李姓皇室族人称帝,继续为唐朝续命。

此人就是后唐开国皇帝李存勖,他是唐朝末期节度使、晋王李克用的儿子。李克用、李存勖父子都是为唐朝续命的人,虽然都姓李,但与唐朝李氏皇帝没一毛钱关系。

李存勖是沙陀族人,属于唐朝西突厥沙陀部落,原姓朱邪,他是沙陀酋长。李存勖的祖父朱邪赤心因镇压唐朝庞勋兵变有功,被唐朝皇帝赐名为李国昌,并编入唐朝宗室谱籍。于是沙陀人便于李家皇帝有了关系,但并无任何血统。

李存勖能征惯战,靠二十年打拼,灭后梁、灭前蜀,对当时一些不听话的割据势力进行征伐,一度有统一全国之势。后人把李存勖比作李世民。若论李存勖的武功,李存勖的确能与李世民媲美。此人开疆拓土,让很多割据势力害怕,大都归顺李存勖。但在治国上,李存勖却不是一个成功皇帝,与李世民相距甚远。

李存勖当皇帝后,就失去之前开创霸业的精神,他当皇帝三年,在后宫中居然听从宠妃的“枕边风”,这样王朝离灭亡就不远了。李存勖喜欢的宠妃是刘后。这个刘后很吝啬,甚至参与国政,与李存勖商量,派人到各地经商,甚至连柴火果蔬之类她参与贩卖,从中获利颇丰。只要有人给刘氏送钱,刘氏就会重用,甚至投降来的将领袁象先、温韬张全义等人,通过贿赂刘氏而被李存勖重用。一个王朝连皇帝皇后都经商敛财,甚至卖官,这样王朝不仅奇葩,根本走不远。

926年,后唐发生了饥荒,洛阳府库没钱了,后晋的禁军连军粮都发不出来,他们的亲族家眷只得挖野菜充饥,冻死饿死很多军士家属。有的军士被卖妻卖儿。甚至邺都发生了兵变,当时李存勖的禁军就有“兵变”的流言。面对这种危险,李存勖视而不见,宰相建议李存勖开库放粮赈灾,没想到刘氏却不答应。后来宰相又来劝李存勖放粮,刘氏在屏风后听到宰相的话,竟然拿出自己的梳妆用具和两个银盆以及三儿子旁送到宰相面前,说是宫里只剩这些可以变卖了,吓得宰相再也没提放粮赈灾的事。

李存勖不仅吝啬,而且还重用伶人。甚至让伶人杨婆儿担任刺史,耽误了战事。当时伶人在后唐权力极大,在灭梁的战争中,因为伶人陈俊、储德源保护了另一个伶人周匝,李存勖甚至要封陈俊、储德源二人为刺史,被大将郭崇韬制止。后唐伶人很牛,他们可以随意进出宫禁,甚至敢欺负大臣。一些大臣敢怒不敢言。有些官员甚至巴结伶人升官。后唐才开创不到三年就被李存勖折腾得乌烟瘴气。

李存勖后期对手下功臣猜疑,特别是他爹李克用的义子李嗣源,李存勖不仅不放心他,甚至派人监视李嗣源。郭崇韬是灭梁灭蜀的功臣,但后来李存勖听信谗言,不信任郭崇韬,甚至派人要杀郭崇韬,逼的郭崇韬造反被杀。

为唐朝续命却不长命

从唐朝李世民的血统看,后唐皇室的血统很复杂。他们与李世民没半点血缘关系。后世之所以把后唐称为唐朝,只因李存勖所建的后唐继续沿用唐朝年号与国号,又追赠父祖三代为皇帝,李存勖祖上三代与唐高祖、唐太宗唐懿宗唐昭宗并列为七庙。虽然没有血统,但李存勖向世表示他才是唐朝的合法继承人,史家称之为后唐。

后唐是我国享国时间最短的王朝之一,只经历两世四个皇帝,共享国14年。而在后唐四位皇帝中有三种不同血统。李存勖是李克用儿子,是沙陀族人。而李嗣源灭了李存勖后,也未改国号,继续使用唐的国号。但李嗣源是李克用的养子,虽是沙陀族,他与李存勖也无血统关系。

李嗣源死后,他的儿子李从厚继位,5个月后,李从厚便被李嗣源的养子李从珂灭掉。而李从珂与李嗣源也无血统,不过李从珂本姓王,是汉人。

虽然后唐为唐朝续命,但却是一个短命王朝,而且皇帝有三种血统,难怪后人说,后唐虽然是外族人为唐朝续命,是历史上血统最混乱的一王朝。不过血统虽乱,皇帝对唐朝的感情很深。无论李克用、李存勖,他们即使当皇帝也奉唐朝皇帝为祖宗。

后唐虽短,但其实是一个实力很强的王朝,李存勖过早的当皇帝,使其斗志全无,而且爱听“枕边风”,老婆刘氏贪财而且参与朝政,最后才失去民心,很多人都愿跟李存勖干了。李嗣源也是出于保命,阴差阳错当了皇帝。如果李存勖再奋力灭掉北契丹及南边的割据势力,或许后唐会是一个很强大的王朝。

标签: 大唐

更多文章

  • 1、藩镇割据

    历史解密编辑:人生初见标签:藩镇

    安史之乱使唐代的社会经济遭到极大破坏,唐王朝虽然平定了安史之乱,但并没有彻底摧毁安史集团的军事力量。安史手下大将李宝臣、田承嗣、李怀仙等人在唐朝重兵面前相继投降。唐代宗为了求得苟安,于是任命这些叛将为节度使,将河北州县分授他们,所以安史余部仍然拥有相当大的势力。在平叛的过程中,朝廷对内地掌兵的将领、

  • 解密:李世民为何会向突厥称臣纳贡十二年?

    历史解密编辑:策马西风标签:突厥

    突厥是我国北方境内一个古老而又显赫的民族。早在南北朝时期,突厥族就逐渐发展壮大起来,建立了人数多达数十万的军队。到了隋朝初年,突厥族却因内讧和斗争,统治集团分裂为东西两部。西突厥在阿尔泰山以西,东突厥则控制着东起兴安岭西到阿尔泰山的广大地区。其中东突厥不久被隋朝军队打败,西突厥也因为内乱而一度衰落。

  • 历史上这六位帝王相比,谁才是真正的千古一帝

    历史解密编辑:与世无争标签:才是真正

    中华上下五千年,从古到今,中国历史出了很多的皇帝。这些皇帝有的庸庸碌碌,有的默默无闻,有的轰轰烈烈,有的兢兢业业。今天我们要盘点的是在那些在历史上给我们留下了很多功劳的皇帝,是那些伟大而又杰出的皇帝。贞观长歌:李世民唐太宗虚心纳谏,在国内厉行节约,并使百姓能够休养生息,终于使得社会出现了国泰民安的局

  • 第一节 发展教育,风俗融合

    历史解密编辑:人生初见标签:中国历史

    在大力发展经济的同时,文化教育也取得了前所未有的成就。开元时期,学校教育到达顶峰时期。经过教化,这个时期的社会风气以及民俗都有了较大的改善。不仅如此,在宗教、诗歌、修史、图书文字、音乐舞蹈、美术雕塑等方面,也都取得了长足的进步和发展。这些也是开元盛世中一个重要的内容。唐玄宗在位期间,是唐朝学校最为兴

  • 玄武门之变中李世民夺位后为啥杀光兄弟后人?

    历史解密编辑:不惹红尘标签:中国历史

    当年,李建成向李渊建议由李元吉做统帅出征突厥,借此要把握住秦王的兵马,然后趁机除掉李世民。李世民在危急时刻决定背水一战,先发制人。武德九年六月四日(626年7月2日),李建成决定入皇宫,和李世民对质。在宫城北门玄武门执行禁卫总领常何本是太子亲信,却被李世民策反。六月四日(庚申),秦王亲自带100多人

  • 揭唐太宗李世民为什么被称为是最能打仗的帝王?

    历史解密编辑:高跟鞋的旋律标签:被称为

    唐朝开国君主是高祖李渊,不过打天下的头号功臣是他的次子唐太宗李世民。毛泽东点评历代兵家时,曾对他盛赞说:“自古能军无出李世民之右者。”隋末时李渊贵为太原留守(驻守军事重镇的高级官员),且是隋炀帝表亲,李世民从小却无纨绔子弟习气而志于习武从军,18岁便促其父举兵反隋并自任前线指挥。在扫平群雄时,年轻的

  • 李世民儿子竟然是基佬?太子李承乾和称心到底是什么关系?

    历史解密编辑:一刹时的永恒标签:称心

    最近热播的《武媚娘传奇》有提到李世民的几个儿子,为了太子之位而明争暗斗,最为明显的就是太子李承乾、濮王李泰、吴王李恪等人,不过剧中在暗斗的同时还提到太子李承乾与称心之间的关系,令人好奇的就是就是太子李承乾与称心之间是否真的有断袖之癖,还是仅仅只是知己而已?李承乾的太子妃是苏氏,贞观九年正月甲申,李承

  • 残唐而亡:我花开时百花杀,朱温篡唐,山河裂变

    历史解密编辑:下一个明天标签:百花

    唐朝后期,战争不断,经济政治衰退,唐宣宗大中十三年(859年)爆发唐末农民战争,经过流寇黄巢的叛乱打击,唐朝统治名存实亡。天祐四年(907年),朱全忠逼唐哀帝李柷禅位,改国号梁(史称后梁),是为梁太祖,建都开封,改元开平。朱全忠建立后梁,标志着统治中国二百九十年的大唐王朝的正式终结。自此,中国历史又

  • 唐朝李世民发动“玄武门之变”

    历史解密编辑:冷默言语标签:唐朝

    唐朝建立不久,李世民和皇太子李建成之间,就为争夺皇位展开了激烈的斗争。本来,唐朝的建立,李世民出力最多,功劳最大,他又网罗了尉迟敬德、秦叔宝、李靖等这些着名将领,广泛结交知名人士。所以,他的势力无人能比。李建成在太原起兵之后,也统领一支军队,打过一些胜仗,虽然没有李世民那样雄厚的实力,但是,他有太子

  • 李世民一生的败笔 三征高句丽为何屡败屡战?

    历史解密编辑:我亦王者标签:屡败屡战

    在唐太宗李世民一生的征战中,最大的遗憾莫过于未能使高句丽臣服,甚至在其临死之前,还在计划如何征服高句丽。史学界很多人认为,李世民出征高句丽是其人生中的一大败笔,有穷兵黩武之嫌,犯了与隋炀帝同样的错误。实际上,高句丽不同于突厥、吐谷浑、高昌、焉耆、薛延陀等国,虽然表面上向唐朝称臣,但一直对唐朝有敌视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