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唐朝·韩愈】唐宋八大家之首

【唐朝·韩愈】唐宋八大家之首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红楼梦魇 访问量:2878 更新时间:2023/12/21 22:15:23

韩愈(768824年),字退之,南阳邓州人。因河北昌黎系韩氏郡望,世称“韩昌黎”。唐代杰出的文学家、政治家、思想家和教育家。特别是在文学上,成就卓着,后人对韩愈评价颇高,尊他为唐宋八大家之首。杜牧把韩文与杜诗并列,称为“杜诗韩笔”;苏轼评价他“文起八代之衰”。韩愈倡导的古文运动,开辟了唐以来古文的发展道路。韩诗力求新奇,重气势,有独创之功。有《韩昌黎先生集》传世。

韩愈三岁而孤,受兄嫂抚育,早年流离困顿,有读书经世之志。20岁赴长安考进士,三试不第。25~35岁,他先中进士,三试博学鸿词科不成,赴汴州董晋、徐州张建封两节度使幕府任职。后回京任四门博士。36~49岁,任监察御史,因上书论天旱人饥状,请减免赋税,贬阳山令。宪宗时北归,为国子博士,累官至太子右庶子。但不得志。50~57岁,先从裴度征吴元济,后迁刑部侍郎。因谏迎佛骨,贬潮州刺史。移袁州。不久回朝,历国子祭酒、兵部侍郎、吏部侍郎、京兆尹等职。

韩愈的思想渊源于儒家,他以儒家正统自居,反对佛教的清净寂灭、神权迷信,但又相信天命鬼神;他盛赞辟排杨朱、墨子,认为杨、墨偏废正道,却又主张孔墨相用;他提倡宗孔氏,贵王道,贱霸道;而又推崇管仲、的事功。他抨击二王集团的改革,但在反对藩镇割据、宦官专权等主要问题上,与二王的主张并无二致。这些复杂矛盾的现象,在其作品中都有反映。

韩愈积极倡导古文运动,从事古文写作。无论是给皇帝上书,给亲友写信,还是写各种体裁的文章,他都是按先秦、两汉的古文要求精心撰写。他在文学主张与创作上认为道(即仁义)是目的和内容,文是手段和形式,强调文以载道,文道合一,以道为主;他提倡学习先秦两汉古文,并博取兼资庄周、、司马迁、、扬雄诸家作品;他主张学古要在继承的基础上创新,坚持“词必己出”、“陈言务去”;他重视作家的道德修养,提出养气论,“气盛则言之短长与声之高下者皆宜”(《答李翊书》);他提出“不平则鸣”的论点。认为作者对现实的不平情绪是深化作品思想的原因;他在作品风格方面,他强调“奇”,以奇诡为善。

的散文、诗歌创作,感情充沛、雄奇奔放、明快流畅,有自己独特的艺术风格,实现了自己的理论。其赋、诗、论、说、传、记、颂、赞、书、序、哀辞、祭文、碑志、状、表、杂文等各种体裁的作品,均有卓越的成就:

论说文在韩文中占有重要的地位。它们大都格局严整,层次分明。嘲讽社会现状的杂文,比喻巧妙,寄慨深远,构思奇特,锋芒毕露。论述文学思想和写作经验的,体裁多样,文笔多变,形象奇幻,理论精湛。叙事文在韩文中比重较大。学习儒家经书的,篇幅宏大,语句奇重,酣畅淋漓。继承《史记》历史散文传统的,如名篇《张中丞传后叙》,融叙事、议论、抒情于一炉。学《史记》、《汉书》,描绘人物生动奇特而不用议论的,如《试大理评事王君墓志铭》、《清河张君墓志铭》等。记文学挚友,能突出不同作家特色的,如《柳子厚墓志铭》、《南阳樊绍述墓志铭》、《贞曜先生墓志铭》等。但在大量墓碑和墓志铭中,韩愈也有些“谀墓”之作,当时已受讥斥。

抒情文中的祭文,一类写骨肉深情,用散文形式,突破四言押韵常规,如《祭十二郎文》;一类写朋友交谊和患难生活,四言押韵,如《祭河南张员外文》、《祭柳子厚文》。此外,书信如《与孟东野书》、赠序如《送杨少尹序》等,也都是具有一定感染力的佳作。韩愈另有一些散文,如《毛颖传》、《石鼎联句诗序》之类,完全出于虚构,接近传奇小说。韩愈散文气势充沛,纵横开合,奇偶交错,巧譬善喻;或诡谲,或严正,艺术特色多样化;扫荡了六朝以来柔靡骈俪的文风。

韩愈善于扬弃前人语言,提炼当时的口语,如“蝇营狗苟”(《送穷文》)、“同工异曲”、“俱收并蓄”(《进学解》)等新颖词语,韩文中较多。他主张“文从字顺”,创造了一种在口语基础上提炼出来的书面散文语言,扩大了文言文体的表达功能。但他也有一种佶屈聱牙的文句。自谓“不可时施,只以自嬉”(《送穷文》),对后世有一定影响。韩愈也是诗歌名家,艺术特色以奇特雄伟、光怪陆离为主。如《陆浑山火和皇甫用其韵》、《月蚀诗效玉川子作》等怪怪奇奇,内容深刻;《南山诗》、《岳阳楼别窦司直》、《孟东野失子》等,境界雄奇。但韩诗在求奇中往往流于填砌生字僻语、押险韵。韩愈也有一类朴素无华、本色自然的诗。韩诗古体工而近体少,但律诗、绝句亦有佳篇。如七律《左迁至蓝关示侄孙湘》、《答张十一功曹》、《题驿梁》,七绝《次潼关先寄张十二阁老》、《题楚昭王庙》等。

韩集古本,以南宋魏怀忠《五百家音辨昌黎先生文集》、《外集》为最善;廖莹中世堂本《昌黎先生集》、《外集》、《遗文》(明徐氏东雅堂翻刻)最为通行。清代顾嗣立、方世举各有诗集单行注本。今人钱仲联《韩昌黎诗系年集释》是另行系年的集注本。另外,为韩集作校勘或补注而不列正文者,有宋方崧卿、,清陈景云、王元、沈钦韩、方成和今人徐震。年谱以宋洪兴祖《韩子年谱》最为详备。赵翼《瓯北诗话》、方东树《昭昧詹言》、《韩柳文研究法》中有关部分,是评论其诗文的代表着作。

韩愈以文为诗,把新的古文语言、章法、技巧引入诗坛,增强了诗的表达功能,扩大了诗的领域,纠正了大历(766~780)以来的平庸诗风。人们很喜爱他的文章,许多人向他请教,一时韩门弟子甚多。后来他又得到散文大家柳宗元的支持,古文业绩更加斐然。二、三十年后,古文逐渐压倒了骈体文,占据了文坛的主要地位。韩愈倡导古文,虽然带来了讲才学、发议论、追求险怪等风气,但也在文坛上留下了光辉的一页。

标签: 唐宋

更多文章

  • 战功当比李世民与大唐有续命之恩

    历史解密编辑:一刹时的永恒标签:大唐

    公元907年,唐昭帝李祝禅位给梁王朱温,从此大唐王朝李家皇帝便结束历史使命,中国便进入五代十国的乱世之中。而李家皇帝虽然没有了,但唐朝在李祝禅位后,唐朝却没有结束使命,此时唐朝末期所封的晋国、歧国、吴国等三国还继续沿用唐朝年号,理论上讲唐朝的使命还未完成。公元923年,有一李姓皇室族人称帝,继续为唐

  • 1、藩镇割据

    历史解密编辑:人生初见标签:藩镇

    安史之乱使唐代的社会经济遭到极大破坏,唐王朝虽然平定了安史之乱,但并没有彻底摧毁安史集团的军事力量。安史手下大将李宝臣、田承嗣、李怀仙等人在唐朝重兵面前相继投降。唐代宗为了求得苟安,于是任命这些叛将为节度使,将河北州县分授他们,所以安史余部仍然拥有相当大的势力。在平叛的过程中,朝廷对内地掌兵的将领、

  • 解密:李世民为何会向突厥称臣纳贡十二年?

    历史解密编辑:策马西风标签:突厥

    突厥是我国北方境内一个古老而又显赫的民族。早在南北朝时期,突厥族就逐渐发展壮大起来,建立了人数多达数十万的军队。到了隋朝初年,突厥族却因内讧和斗争,统治集团分裂为东西两部。西突厥在阿尔泰山以西,东突厥则控制着东起兴安岭西到阿尔泰山的广大地区。其中东突厥不久被隋朝军队打败,西突厥也因为内乱而一度衰落。

  • 历史上这六位帝王相比,谁才是真正的千古一帝

    历史解密编辑:与世无争标签:才是真正

    中华上下五千年,从古到今,中国历史出了很多的皇帝。这些皇帝有的庸庸碌碌,有的默默无闻,有的轰轰烈烈,有的兢兢业业。今天我们要盘点的是在那些在历史上给我们留下了很多功劳的皇帝,是那些伟大而又杰出的皇帝。贞观长歌:李世民唐太宗虚心纳谏,在国内厉行节约,并使百姓能够休养生息,终于使得社会出现了国泰民安的局

  • 第一节 发展教育,风俗融合

    历史解密编辑:人生初见标签:中国历史

    在大力发展经济的同时,文化教育也取得了前所未有的成就。开元时期,学校教育到达顶峰时期。经过教化,这个时期的社会风气以及民俗都有了较大的改善。不仅如此,在宗教、诗歌、修史、图书文字、音乐舞蹈、美术雕塑等方面,也都取得了长足的进步和发展。这些也是开元盛世中一个重要的内容。唐玄宗在位期间,是唐朝学校最为兴

  • 玄武门之变中李世民夺位后为啥杀光兄弟后人?

    历史解密编辑:不惹红尘标签:中国历史

    当年,李建成向李渊建议由李元吉做统帅出征突厥,借此要把握住秦王的兵马,然后趁机除掉李世民。李世民在危急时刻决定背水一战,先发制人。武德九年六月四日(626年7月2日),李建成决定入皇宫,和李世民对质。在宫城北门玄武门执行禁卫总领常何本是太子亲信,却被李世民策反。六月四日(庚申),秦王亲自带100多人

  • 揭唐太宗李世民为什么被称为是最能打仗的帝王?

    历史解密编辑:高跟鞋的旋律标签:被称为

    唐朝开国君主是高祖李渊,不过打天下的头号功臣是他的次子唐太宗李世民。毛泽东点评历代兵家时,曾对他盛赞说:“自古能军无出李世民之右者。”隋末时李渊贵为太原留守(驻守军事重镇的高级官员),且是隋炀帝表亲,李世民从小却无纨绔子弟习气而志于习武从军,18岁便促其父举兵反隋并自任前线指挥。在扫平群雄时,年轻的

  • 李世民儿子竟然是基佬?太子李承乾和称心到底是什么关系?

    历史解密编辑:一刹时的永恒标签:称心

    最近热播的《武媚娘传奇》有提到李世民的几个儿子,为了太子之位而明争暗斗,最为明显的就是太子李承乾、濮王李泰、吴王李恪等人,不过剧中在暗斗的同时还提到太子李承乾与称心之间的关系,令人好奇的就是就是太子李承乾与称心之间是否真的有断袖之癖,还是仅仅只是知己而已?李承乾的太子妃是苏氏,贞观九年正月甲申,李承

  • 残唐而亡:我花开时百花杀,朱温篡唐,山河裂变

    历史解密编辑:下一个明天标签:百花

    唐朝后期,战争不断,经济政治衰退,唐宣宗大中十三年(859年)爆发唐末农民战争,经过流寇黄巢的叛乱打击,唐朝统治名存实亡。天祐四年(907年),朱全忠逼唐哀帝李柷禅位,改国号梁(史称后梁),是为梁太祖,建都开封,改元开平。朱全忠建立后梁,标志着统治中国二百九十年的大唐王朝的正式终结。自此,中国历史又

  • 唐朝李世民发动“玄武门之变”

    历史解密编辑:冷默言语标签:唐朝

    唐朝建立不久,李世民和皇太子李建成之间,就为争夺皇位展开了激烈的斗争。本来,唐朝的建立,李世民出力最多,功劳最大,他又网罗了尉迟敬德、秦叔宝、李靖等这些着名将领,广泛结交知名人士。所以,他的势力无人能比。李建成在太原起兵之后,也统领一支军队,打过一些胜仗,虽然没有李世民那样雄厚的实力,但是,他有太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