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公主竟爱上了和尚 李世民的女儿究竟有多大胆

公主竟爱上了和尚 李世民的女儿究竟有多大胆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荼靡花事了 访问量:1026 更新时间:2023/12/13 10:47:19

有一种说法叫“烂汉脏唐”,说的就是汉唐两代皇室的私生活比较乱,有不少今天听起来是限制级,需要打码的宫闱故事。

今日去汉唐已远,只可于史籍中循迹,窥其端倪。大唐太宗皇帝李世民是一代明君,“贞观之治”一直被古今史学家所颂扬,是古代传统成功国家治理的典型样本。但是,太宗皇帝治国平天下是圣君,治家却无方。

治家无方的表现之一就是膝下子女不着调。在李世民诸子女中,有一位叫高阳公主的女儿,是其第十七女。在《旧唐书》、《新唐书》和《资治通鉴》中,已经查不清高阳公主的生母是谁了。从一些史实推断,高阳的生母应当是太宗的庶妃,是个不起眼的人。但是,或许是因为生的可爱,高阳自幼就受李世民疼爱,算得上是掌上明珠。

皇帝对高阳公主的疼爱,还表现在为其所选择的丈夫上。高阳公主许配的男人叫房遗爱,名相房玄龄的次子。房玄龄这个人,我想稍知隋唐的人都知道,李世民的元勋功臣,被太宗皇帝自己称赞为“筹谋帷幄,定社稷之功。”房玄龄在李世民还是秦王的时候就投奔了他,后来参与了玄武门之变,又是贞观之治的重要贡献者,当之无愧的一代名相,贞观三年二月为尚书左仆射,贞观十一年封梁国公。

太宗皇帝将高阳公主许配给房家,除了疼爱,还有一层考量。皇家李氏与隋朝杨氏一样,都出自于关陇军事集团,而房家则是传统的山东士族,融合关陇集团与山东士族是李世民一直要做的事情,李房联姻也是这种考虑。

婚后的高阳公主过着幸福的生活,但她似乎不满足。隋唐时代的妇人承北朝胡人开放之风,放荡不羁。正如《抱朴子》中对北朝妇人风尚的记载:

今俗妇女······或宿于他们,或冒夜而返。游戏佛寺······杯觞路酌,弦歌行奏。

高阳公主就是一个喜欢游戏佛寺的女子,这让她结识了一位高僧,法号辩机。辩机,是浙江金华人生于武德二年,十五岁出家,师从大总持寺着名高僧道岳,并驻长安西北的金城坊会昌寺。

辩机是个有才华的僧人,少怀高蹈之节,容貌俊秀英飒,气宇不凡。另外,玄奘法师从天竺取经回来之后,找了九名高僧协助翻译佛经,辩机就是其中之一。这样一位英俊高僧,叫人如何不爱。

高阳公主和辩机和尚的爱情故事是这样开始的,据《新唐书》记载:

初,浮屠庐主之封地,会主与遗爱猎,见而悦之,具帐其庐,与之乱,更以二女子从遗爱,私饷亿计。

根据这这个记载,辩机和尚的草庐在高阳公主的封地。公主与驸马房遗爱打猎的时候遇到了大师,于是公主与高僧开始了快乐的······,为了补偿驸马,也给他送去了两个美女。如此一看,这驸马实在不堪!

天下没有不透风的墙,事情后来还是败露了!“会御史劾盗,得浮屠辩机金宝神枕,自言主所赐”,原来辩机和尚手里有一个公主所赠的金宝神枕,后来被盗了,就这样一起盗窃案的侦查,导致了通奸案的败露!

李世民震怒,腰斩辩机!

高阳公主是个不安分的女人!不仅体现在男女关系上!

贞观二十三年(649年),李世民驾崩。一直被人认为个庸懦之人的李治成为新君,是为唐高宗,他背后是舅父长孙无忌

房遗爱有个大哥叫房遗直,是房玄龄的长子,房家梁国公爵位的继承者。与很多大家庭的财产纠纷一样,房家两兄弟因为财产、爵位搞得关系一直不好。

高宗永徽四年(653年),高阳公主不知哪个神经打错了,居然怂恿丈夫去找皇帝哥哥讨要爵位,要皇帝把房家爵位从房遗直那里要过来。李治不是傻子,不会去轻易改变父亲当年的决定!

高阳公主性格刚烈,一看皇帝不给面子,就干脆豁出去了!高阳公主夫妇串联了其他几位驸马、公主,竟然打算搞次政变,干掉高宗李治,他们抬出了荆王李元景,这是高祖李渊的第六子,李治的皇叔。

高阳不是李世民,他们的玄武门不会成功。最终,政变胎死腹中!高宗李治命长孙无忌审理此案,无忌是个心狠手辣的人,在他手中,这起可笑的谋反案越做越大,当年的皇位候选者——吴王李恪也被牵扯进来。最终,李元景、李恪、房遗爱、高阳公主等全部被杀。

标签: 上了

更多文章

  • 唐朝重大事件:牛李党争

    历史解密编辑:笑红尘标签:唐朝

    元和十五年(820)正月,宪宗被宦官陈弘志、王守澄等所弑,继位的穆宗上台不到一年,宪宗十余年制裁藩镇的成果就毁得一干二净,藩镇割据复兴。同时,唐朝统治集团内部的党争也愈演愈烈,最终形成了牛、李二党长达40余年的倾轧。唐代的朋党倾轧之所以冠名为牛李党争与其首领有关。在互相倾轧的两党中,牛僧孺、李宗闵、

  • 李世民大战虎牢关:竟一役擒两王威震天下

    历史解密编辑:轻描淡写标签:中国历史

    公元604年,太子杨广杀死自己的父亲隋文帝杨坚,登上了梦寐以求的皇帝宝座,改元大业。杨广是中国历史上最“能干”的亡国之君。他老爹杨坚是历史上少有的明君,其文才武略,恐怕只有后世的唐太宗李世民与清圣祖康熙能与之相比。行均田令,颁《开皇律》,精简机构,发展商业,兴科举,设三省,天下大治。其时经过西晋末年

  • 唐太宗李世民不听劝阻而吞食丹药以至身遭暴亡

    历史解密编辑:元气少女标签:不听

    “秦皇汉武、唐宗宋祖”乃是影响中国历史的重量级人物,而其中的唐太宗李世民更是凭借开创了史家赞誉有加的“贞观之治”而名垂青史,成为中国历史上让后人交口称赞的“贤君”。可是这位历史上以“纳言”着称的皇帝,在他五十二岁时却因为轻信妖言,不听劝阻,而吞食丹药,以至身遭暴亡,不仅断送了自己的性命,也断送了自己

  • 揭秘唐太宗李世民对历史的最大贡献是什么?

    历史解密编辑:与世无争标签:中国历史

    贞观是唐太宗李世民的年号.他在位时期政治清明,经济恢复并且发展比较快,社会秩序稳定,人民生活安定,史称"贞观之治".唐太宗实行中央集权、君主专治制度。设置了“三省六部制”,但在贞观时期的三省职权划分则体现了分权原则,中书省发布命令,门下省审查命令,尚书省执行命令。而且唐太宗经常于大臣们讨论历代王朝兴

  • 李世民晚年沉迷酒色 死前告诫太子不可效仿!

    历史解密编辑:异世邪君标签:酒色

    唐太宗李世民是大唐王朝第二代皇帝,人称“千古一帝”。他作为中国最有作为的皇帝,开创了中国古代历史上经济最繁荣、国力最强大的大唐帝国。应该说李世民是皇帝中的一位难得的楷模,他重用贤才,广施仁政,从谏如流,已成为了历史上有口皆碑的千古佳话。”然而,李世民也是人,人无完人,是人就会有错误。就像古人所说,但

  • 第一讲 逐鹿:唐朝开国的历史博弈

    历史解密编辑:元气少女标签:唐朝

    历史对局的博弈中,进退是谋略,攻守是战局。场场惊心动魄又发人深省。在历史的博弈与纷争夺斗的角逐中,李渊成为了最后的赢家。而由此兴建的唐朝则发展成中国历史上最为辉煌的一个王朝,达到了中国封建社会发展史上的最高峰。隋唐的名分资源之争如果人们对信息的了解和掌握处于不对等的地位,那么对这种信息资源的占有便不

  • 徐敬业的故事:就地取材,灵活应变

    历史解密编辑:轻描淡写标签:应变

    对于突发事件,人们往往来不及做准备,而且外部条件又受到极大限制。因此,只能发挥主动性争取一个比较好地结果。徐敬业面对无情的大火时,他又是怎样做的呢?看过后,你一定会从中得到某些启发。唐朝的开国元勋徐懋功,曾追随李世民灭隋兴唐,屡建奇功。徐敬业是徐懋功的孙子,这孩子相貌丑陋、性格刚强,从小不听师长之言

  • 解析玄武门之变后李世民为什么不杀魏征呢?

    历史解密编辑:心作祟标签:中国历史

    玄武门之变后,李世民开始清除建成余党,因早闻魏征才名,故专门召见,刚一见面,就质问魏征:“汝离间我兄弟,何也?”没想到魏征是个人物,竟然回答说:“皇太子若从臣言,必无今日之祸。”其实,即使李建成先动手,历史也未必改写。魏征之所以这样说,显然是纵横家的招数,为的是宣扬自己的高明。关键是,他将李建成比作

  • 为什么千古明君李世民临终时要杀功臣李勣?

    历史解密编辑:活在梦里标签:功臣

    唐初名将李勣有很多名字:徐世勣、李世勣、李勣,与李靖并称。他曾加入瓦岗军,后跟着李密降唐。他共经历三个朝代:唐高祖、唐太宗和唐高宗。他跟着李世民南征北战。李世民临终时留下遗言,几乎要了李勣的命!即使唐朝开国的是李渊,可是根据史书的说法,似乎又宣告唐太宗李世民才是。自古以来,坐上皇位的开国君王,放过功

  • 鉴真和尚的故事

    历史解密编辑:元气少女标签:中国历史

    接受邀请唐朝时,日本经常派使臣、留学生、僧人和商人到唐朝访问、学习和通商。因为这些人是政府派遣到唐朝来的,所以被称为“遣唐使”。这一年,日本第9次派“遣唐使”来到了中国,其中有两个年轻的和尚,一个叫荣睿,一个叫普照。他们到中国除了学习佛教,还有一项很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