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惊天巨变——玄武门杀兄夺位

惊天巨变——玄武门杀兄夺位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冷默言语 访问量:2932 更新时间:2024/1/15 17:48:08

经过一番精心谋划,杀兄夺位的计划终于商量妥当了,诸人分头准备行动。为了能把李建成李元吉按计划引入自己的阴谋圈内,李世民恶人先告状,以难以一时说清的罪过告发李建成、李元吉淫乱后宫,以激化父皇与二人的矛盾。

李渊果然中计,大惊道:“竟然有这样的事?”

李世民又道:“儿臣于兄弟毫无亏负,但自从平定王世充窦建德以来,太子多次加害于儿臣,此皆父皇所亲见。儿臣实在不解,太子对儿臣为何如此深仇大恨,莫非要为王、窦二贼报仇不成?二人若死而有知,一定会称心快意于地下!如果太子阴谋得逞,儿臣枉死以后,实在无颜面对王、窦二贼。”

说罢,伏地痛哭不已。

李渊道:“你所奏之事,关系重大,明日我要亲自审问!”

当天夜里,李世民调兵遣将,准备妥当。第二天一早,便亲自率领长孙无忌等人,埋伏在玄武门附近。

与李建成有勾结的张婕妤听到了风声,马上派人报告李建成。李建成急忙找李元吉商量对策。

李元吉道:“今日之事,来势不善。你我且称病不朝,将两府兵众集聚一起,静观事变。”

李建成想了想道:“不好,你我不去,父皇必然以为我等畏罪躲避,倒让世民得逞了。此时你我一定得在父皇身边,可以察看动静,相机行事。况且,内有张、尹二妃照应,外有自家军队守卫玄武门,能把我们怎么样?”

李元吉一听有理,也就不再坚持。于是二人翻身上马,一前一后,穿过通训门,直朝玄武门方向而去。

这一天,正是唐高祖武德九年(626年)六月初四。

唐代宫城,建在渭水南岸龙首原高坡之上,位居长安城正北,北高南低。共分为太极宫、东宫、掖庭宫三大部分,面积极为辽阔。太极宫为其主要部分,是皇帝听政、住宿之处,仅此一处,便比今日北京故宫大了将近三倍,其气派的宏大不难想象。玄武门在太极宫正北端,居高临下,直耸云端,俯视着整个宫城,气势极为宏伟。守卫玄武门的守将名叫常何,原是李建成的心腹,但早已被李世民收买过去了,李建成对此却懵然不知。

兄弟二人并驾齐驱,不久就来到了距玄武门不远的临湖殿。李元吉突然发现今日这一带的情况与平时很不一样,没有玩耍嬉戏的宫女,没有巡视游弋的宦官,静得有点疹人。蓦地,从前边不远处茂密的树林中,传出一两声悠长的马嘶,再仔细一看,隐隐约约似有一些人影在走动,不时还闪烁出一星半点刺眼的光斑,打过仗的人都知道,那是刀剑等利器被太阳照射后所折出的光芒。

李元吉大喊一声:“不好,林中有伏兵!”说完调转马头就跑,这才发现身后的禁门早已关闭,一个面如重枣、手执双锏的将军威风凛凛地立在那里,正是秦王府骁将秦叔宝。李元吉见势不妙,便要拨马另寻逃路。这时,一个银盔银甲、身骑一匹雪白战马的青年将军从林中如闪电一般狂奔而来。李元吉定睛一看,正是对头李世民。他一阵心慌,取弓搭箭便射,哪知箭还没到李世民面前,便无力坠地。连发三箭,箭箭如此。原来李元吉一见李世民,便张皇失措,连弓都拉不开了。

李世民并不理他,只向李建成追去,李建成拍马就逃。但常年养尊处优的李建成骑术哪能比得上久经战场的李世民。片刻工夫,李世民已追至身后。此时,对权力的渴望,早已将骨肉亲情荡尽。李世民弯弓便射,李建成应弦而倒。殷红的鲜血顺着他的颈项汩汩流出,染红了朝服,也染红了他身下那片黄土地。李建成很快便断了气,但他那双惊恐的眼睛并没有合上,直瞪瞪地仰视着湛蓝的天空,仰视着巍峨的玄武门。他太向往那香烟缭绕、金鳞闪耀的盘龙宝座了,他太向往那一呼百诺、发号施令的帝王生活了,他死不瞑目!

再说李元吉见前后俱无路可逃,便策马向武德殿方向驰去。忽然一阵乱箭射来,李元吉趁势滚下马鞍,钻入附近的树林,正巧遇见李世民。他一惊,掉头就逃。李世民紧追不舍。大凡在林中追逐,骑马的人总不如步行的人灵活便捷。李元吉左转右绕,忽东忽西,李世民就是追不上他。忽然,一枝横斜而出的粗壮树枝挂住了李世民的战袍。那白马不知,依旧向前疾驰,将他重重地甩倒在地。李元吉见状大喜,立即转过身来,直奔李世民。李世民抽出弓来正要射,却被李元吉劈手夺去,扔出老远。李元吉纵身骑到李世民身上,目露凶光,双手紧紧扼住李世民的咽喉。他体大身沉,孔武有力,扼得李世民面目青紫,眼看活不成了。

在这千钧一发之际,忽然身后晴天霹雳似的一声大吼:“住手!”李元吉回头一看,只见尉迟敬德正拍马赶来。他素来忌惮这员猛将,只好放开李世民,骑马就跑。尉迟敬德一箭射去,只听“嗖”的一声,李元吉重重地从马上摔了下来,顿时气绝而死。

此时,玄武门外早已人喊马嘶,原来是东宫的大将冯翊、冯立,齐府的将军薛万彻、谢叔方率精兵两千多人正在攻打大门。李世民的心腹力士张公瑾见援军冲来,急中生智,奋力将玄武门关闭。援军无法冲入门内。守卫玄武门的敬君弘、吕世衡两位将军挺身出战,先后战死。薛万彻等见一时无法攻入,便号令所部向秦王府进军。正当万分紧急的时候,尉迟敬德提着李建成和李元吉的人头赶来,大喊道:“奉圣旨讨伐二贼,你们看,这就是他们的首级,你们还为谁卖命?”众人见主人已死,立时一哄而散。

三兄弟火拼的时候,李渊正带着大臣、妃子在海池中乘船游玩,忽见一个全副披挂的将军匆匆赶来。李渊大惊,忙问:“来者何人?”

只见那位将军跪在地上说道:“臣尉迟敬德前来见驾。”

李渊又问:“你来此何事?”

尉迟敬德道:“太子、齐王作乱,秦王已将其诛灭,恐怕惊动陛下,特命臣前来护驾!”在场的人一听这个消息全都惊呆了,好半天都没反应过来。

过了好一会儿,李渊才喃喃问道:“建成、元吉都死了吗?”

尉迟敬德答道:“是。”

两行热泪顺着李渊的眼角流了下来,他凄然说道:“不料手足相残之事终见于本朝。”

标签: 巨变

更多文章

  • 北周将领贺若敦生平简介,其子贺若弼为隋初着名将领

    历史解密编辑:笑红尘标签:将领

    贺若敦(517-565)北周将领,以武猛而闻名,任金州(今陕西省安康)刺史。北周保定五年(565年)十月,贺若敦因口出怨言,为北周晋王宇文护所不容,逼令自杀。其子贺若弼为隋初着名将领。北周明帝武成二年(公元560年),南朝陈太尉侯瑱等领兵进攻湘州(今湖南长沙),北周马上派遣军司马贺若敦渡江援救。贺若

  • 大隋朝的建立——国丈登基,统一全国

    历史解密编辑:女王范儿标签:隋朝

    南北朝末年,中国经历了270年长期的南北分裂后,人民普遍渴望统一。但北周和南陈的皇帝都没有统一南北的能力;到了杨坚夺取了北周的政权、建立隋朝以后,这一任务才由隋文帝杨坚予以完成。1.国丈登基东汉政治糜烂,激起了社会大动荡,引出了群雄逐鹿,逐鹿的结果是魏、蜀、吴鼎足三分,最终三家归晋。建立统一大业的西

  • 平定边患——节节胜利助盛世

    历史解密编辑:一刹时的永恒标签:节节胜利

    到贞观四年(630年)春,太宗接到北征军的捷报:颉利被李靖打得落荒而逃。颉利被李靖突破后,一口气奔往碛石,正想在此重整旗鼓,将来东山再起。万万不料并州都督李世勣,不知从何处杀了出来,颉利可汗如临大敌,立即调兵作最后一搏。但是他的队伍已是不堪一击,交战不久就溃不成军。颉利估计碛石也守不住了,又窜入铁山

  • 计灭南陈:名将贺若弼瞒天过海渡长江

    历史解密编辑:一个人精彩标签:瞒天过海

    隋开皇八年(588年),隋文帝杨坚决意消灭南面的陈朝,实现统一全国的伟业。这一年是陈祯明二年,在位的皇帝是大家熟悉的陈后主陈叔宝。据《资治通鉴》记载,隋文帝出师伐陈,是在这一年的十月二十八日。太庙祭祖后,隋军在晋王杨广、秦王杨俊、清河公杨素的率领下,兵分多路,直取江南。大敌当前,荒淫骄侈的陈叔宝没有

  • 第五节 日落白江

    历史解密编辑:元气少女标签:中国历史

    围攻平壤的唐军撤退之后,在百济的唐军几乎到了坐困愁城的地步,所控制的地方只剩下了一座泗*城,完全达不到原本的以百济为基地对高丽实施两面夹击的目的,而且处境困难,很有可能全军覆没。面对如此情况,唐高宗下诏,让驻守百济的唐军入新罗,如果新罗王要求,则留下帮助新罗,如果不需要,就乘船回国。此时唐军的兵力是

  • 隋代的乱亡:压倒隋朝的最后一根稻草

    历史解密编辑:高跟鞋的旋律标签:隋代

    西方世界有一个故事,说的是骆驼最能负重,但这最能负重的动物也有一个承受的极限。当你不断地往骆驼背上加东西的时候,就慢慢地接近骆驼承受的极限,最后哪怕只加上一根稻草也可能把骆驼压垮。隋炀帝从上台那一天开始,就想建立超越历史上任何一代帝王的丰功伟绩,于是建东都、控长堑、修运河、北巡、西狩,他所做的每一件

  • 隋朝文化科技的辉煌(1):李春与赵州桥

    历史解密编辑:活在梦里标签:赵州桥

    桥梁在我国历史上扮演着十分重要的角色。它是百姓生活以及商业往来的通道,甚至是古代文人所向往美好生活的图卷中的一个部分,即所谓的小桥流水。在我国桥梁建筑史上,有一座桥,让后人始终铭记并为之骄傲不已,这便是迄今仍旧矗立在河北的赵州桥。关于赵州桥,我国还流传着很多美丽的传说,并进一步被演绎为京剧里的一个着

  • 李春简介:世界上保存至今的最古老的石桥赵州桥

    历史解密编辑:女王范儿标签:赵州桥

    赵州桥李春(生卒年不详),隋代工匠。曾于开皇大业年间(581-618)建造赵州桥。唐中书令张嘉贞《安济桥铭》:“赵州洨河石桥,隋匠李春之迹也,制造奇特”。河北省的赵县在隋朝的时候叫赵州。城的南边有一条大河,名叫洨(xiáo)河。每逢雨季来临,水势凶猛,汶水便成了

  • 虞家为何两代被冤

    历史解密编辑:策马西风标签:中国历史

    东汉末年,汉廷中央统治在黄巾农民大起义的沉重打击之下日益衰落,于是各地官吏和地主豪强势力展开了割据和兼并的斗争,全国形势一片混乱,国力大伤,边地的各少数民族势力也乘机发动大规模的起义,大有要称霸中原的架势。一些民族从割据一方,到统一一个大区,纷纷建立了自己的政权。其中匈奴族的一个分支铁弗部率先大量内

  • 隋末奇葩反王高昙晟:僧人出身竟以“佛”为国号

    历史解密编辑:黑姑娘标签:国号

    高昙晟(?-618年),隋末唐初怀戎(今河北涿鹿西南)僧人。618年,以做法事为名乘县令设斋,纠集近五十名僧人杀死县令和镇守军将,自封大乘皇帝,建元法轮。立尼姑静宣为邪输皇后,派使者去渔阳郡与高开道约为兄弟并加以招降,封他为“齐王”,收纳他的五千兵马,但是不过三月高开道旋即反出,杀害了高昙晟,接收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