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唐朝·张九龄】曲江风度世无双,字字诤言把名扬

【唐朝·张九龄】曲江风度世无双,字字诤言把名扬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与世无争 访问量:3168 更新时间:2023/12/14 2:12:09

唐朝是个很讲时尚的王朝,既然追求时尚,注重风度自然就成为必要的生活内容之一。譬如唐明皇就很注重风度,当他有幸见到大诗仙李白时,第一眼发现了这是个矮个子,第二眼就觉得这个矮个子风度不俗,举止之间气宇轩昂,好像是作为玉皇大帝的特派员来视察自己工作的。为此,这位皇帝大人还暗中自卑了一次。

而他任命的宰相张九龄更是风度翩翩,旷古绝今。虽然二人共事很多年,但每次见到张九龄,李隆基都像喝了普洱茶或是泡了温泉浴一样神清气爽,好不舒坦。即使后来张九龄因为跟他天天抬杠,被降职成了地方官,他还是时时不忘人家的风度。每当有大臣推荐人才,他总是先来一句:“风度得如九龄否?”在他的心目中,张九龄俨然是风度的代名词。

张九龄这个名字不简单,是由父母原创、禅宗的祖师爷六祖慧能润色而成。他的父亲张宏愈是个渔夫,常年以打鱼为生。某天打鱼时,最后一网捞到个大家伙,怎么用力也拖不上来。他想这下发财了,这时天已经黑了,张宏愈觉得是自己饿了,所以没有力气拽上来。他把渔网绳系在河边的一棵树上,回家吃饭去了。吃饱喝足,他叫上妻子一起来跟鱼拔河。这时鱼已经饿了好半天了,没等张宏愈动手,妻子只是轻轻一提,就把大鱼弄了上来。二人仔细一看,原来是条几十斤重的九鲮鱼。妻子说却说把它放了吧。当时她产生了某种幻觉,觉得鱼的眼睛好像在流泪,一时心软,动了恻隐之心。

没过多久,张夫人怀了孕,天天喝鱼汤。儿子生下来时,她看着那双水汪汪的眼睛觉得眼熟,回忆了半天想起了那天的九鲮鱼。一定是那条鱼投胎报恩来了,她对自己说。两口子一合计,干脆名字就叫九鲮得了。后来六祖慧能遇到了张九鲮,觉得小娃娃挺灵气的,但是名字不太好。九鲮是水生动物,再怎么蹦跶也上不了岸,不如改叫九龄,取谐音久龄之意,将来做大官。张宏愈觉得慧能大师说得有理,就让儿子改名张九龄。

张九龄小时候很聪明,写得一手很漂亮的文章,十里八村的都知道他。弱冠之年,他进京赶考,一举中第,做了秘书省校书郎。作为岭南诗派的创始人,他用词华丽,意境飘逸,连当时的诗坛兼政坛前辈张说都佩服不已。不过,他真正的事业起点是在“道侔伊吕”制科。当时,太子李隆基正盘算着自己登基后的领导班子问题,想找一批能跟自己合谋的人,于是他面向社会广泛公开举行考试。张九龄是众多的面试人之一。他的答卷紧贴时事,分析入位,并就许多问题的处理细节提出了自己独到的见解。李隆基看完之后龙颜大悦,把他提拔为的右拾遗,做起了专给皇帝提可行性建议的谏官。

张九龄不负厚望,充分发挥自己注重细节的特点,经常就现行的体制、政策等问题展开细节性分析,提出切实可行的改善方案,这一点很受唐明皇的认可。当时京城的官员比地方上的官员更受重视,提拔速度更快,由此造成的结果是许多优秀的人才因为不在皇帝眼皮底下,而被埋没终身。张九龄就此问题向唐明皇提出建议,力主纠正这股风气,平衡中央官和地方官的升迁机会。

经过几年的磨炼,张九龄在京城有了名气,受到社会各界的广泛赞誉。接着他碰到了他的命中大贵人张说。张说时任中书令,也是宰相之一。张说家是唐朝有名的宰相专业户,他的儿子张延赏孙子张弘靖都是宰相,唐朝能超过此纪录的只有唐明皇的另一位宰相萧蒿;并且才气大,作品的风格和其中潜含的政治家独有的风骨却是一流的,以此成为了当时的文化界领军人物;张说当时已是历经武则天、、、唐明皇四朝的老前辈,无论是政界还是文化界,都是一杆大旗。

起初看上了他的诗作,大发感叹:太有才了。并且俩人一查族谱,还是一家。张说从此逢人就说的大德大能,于是张九龄的官运亨通,一升再升。开元十年,一年之内连升三级,到开元十一年,他已经是正五品的中书舍人。在唐朝一般宰相也就三品,一品、二品的官不是送给死人,就是赏给功劳大的需要皇上三鞠躬的活人,普通人想都别想。

唐明皇眼见张九龄每天穿得整整齐齐,走路步伐矫健,眉宇之间神采飞扬,心里非常喜欢。张九龄非常注重一个细节,当时朝臣上朝议事,手里都要拿块象牙做的笏板,如果记性不好,可以把想说的话提前写在上面。满朝文武不用笏板时都是往腰里一别,这种方式如同乡野村夫插烟袋一样不讲究。唯独张九龄在这个细节上做得很特别,他让人做了一个很精致的袋子,专门用来放笏板。每次上朝,他就把袋子放在仆人的手里。

标签: 曲江

更多文章

  • 揭李世民惊人一面:杀兄屠侄 逼父退位 霸占弟媳

    历史解密编辑:一刹时的永恒标签:弟媳

    一直以来唐太宗李世民已经成为明君的代名词,他任人唯贤,虚怀纳谏,开创“贞观之治”,从而赢得了后人的赞誉。宋朝文学家苏辙曾评价道:“唐太宗之贤,自西汉以来,一人而已。任贤使能,将相莫非其人,恭俭节用,天下几至刑措。自三代以下,未见其比也。”但好的君王未必就是一位仁人君子,他也存在着许多人生污点。杀兄屠

  • 这位太监被誉为千古贤宦,一生忠心无二,知道主子死讯后吐血而亡!

    历史解密编辑:活在梦里标签:死讯

    说起太监,总是会引起人们的阵阵厌恶之情。但,早在1200多年前,有一位太监,他一切都为主子着想,跟随主人逃亡,跟随主人夺权,主人在落魄的时候仍然全力维护。他就是有着“千古贤宦第一人”之称的高力士。提起高力士,很多故事都跟他有关,比如李白醉酒后,让高力士脱靴等。再比如,唐玄宗赐

  • 血统谜团 唐太宗李世民是鲜卑人后裔之谜

    历史解密编辑:黑姑娘标签:鲜卑

    唐太宗给后世人所留下的是一个伟大又贤明的帝王形象,他创下的“贞观之治”可以说将中国封建社会发展的进程推向了顶峰。然而,却很少有人对李世民的身世进行更深入的研究。近来有些学者对唐太宗李世民的身世问题提出了质疑,认为他并非像史料中所记载的那样系汉人,而是鲜卑人后裔。此言一出,立刻在史学界产生了巨大反响,

  • 白马驿之祸历史背景、经过以及影响

    历史解密编辑:笑红尘标签:历史背景

    白马驿之祸又称白马之祸,是唐朝末期朱温诛杀朝官的一次事件。事件发生在天祐二年(905年),朱温在李振的鼓动下,杀死了众多大臣,大约三十余人。杀死后并投尸于河。史称“白马驿之祸”。事后两年的天祐四年(907年),朱温逼唐哀帝李柷禅位,改国号梁,是为梁太祖,改元开平,定都于开封。

  • 唐朝名将李靖简介 李靖的儿子是谁

    历史解密编辑:女王范儿标签:名将

    李靖画像或许很多人得知李靖这个名字是从《封神演义》和《西游记》中来的,但是这些毕竟是小说,不是真正的历史。在真实的历史中,李靖是隋末唐初一位杰出的军事将领,他能谋善断,机智过人,为唐朝的疆域拓展和社会稳定做出了卓越的贡献,是唐朝的开国功臣之一。唐朝名将李靖简介从严格意义上来说,李靖并不应该被称为是唐

  • 痛心!李世民最爱的女儿因为和尚而自杀身亡?

    历史解密编辑:荼靡花事了标签:痛心

    李世民的高阳公主是李世民最宠爱的女儿,可是他的下场凄凉,死于自尽,这是怎么回事呢?在古代,一些公主因为出身高贵,或者种种原因,特别会受到自己父皇的喜爱。在唐朝,太宗李世民就十分喜欢自己的女儿——高阳公主。而对于高阳公主,最有名的就是她和辩机的故事了,这些事在《新唐书》和《资治通鉴》中都有记载。其实,

  • 盘点中国八大姓氏,一直辉煌从未衰败!

    历史解密编辑:女王范儿标签:姓氏

    泱泱中华人口众多,足迹遍布全世界,姓氏也是不计其数。中国历史上有过很多显赫一时的大姓,有的坚挺至今,有的却已淹没在历史长河中,今天小编给大家介绍一下中国历史上从未衰落的八大姓氏。第一位,李姓。相信大家对于李姓的第一印象来自唐朝,没错,李姓是唐朝的国姓。李姓的名人实在太多,唐太宗李世民,诗仙李白,医圣

  • 跟哪个皇帝驰骋沙场最过瘾?李世民仅排第三

    历史解密编辑:落叶无声标签:沙场

    在那个狼烟四起,群雄争霸的乱世里,战士们跟着将军拼死战场,自古江山本是将军定,但并不是所有将军立了战功就可以无忧的度过此生了,在历史上有许多将军并不是战死在沙场的,而是被江山的带头大哥给整死的,所以跟着一位好的带头人尤为重要,今天小编给大家说说这几位有领导才能并且爱将士的几位江山带头人吧。TOP5宋

  • 唐朝编年史

    历史解密编辑:下一个明天标签:编年史

    唐王朝:(公元618~907年)唐高祖李渊执政时期:公元618年:戊寅,唐高祖李渊武德元年,隋炀帝杨广大业十四年,隋恭帝杨侑义宁二年,隋越帝杨侗皇泰元年公元619年:己卯,唐高祖李渊武德二年,隋越帝杨侗皇泰元年,王世充废隋越帝杨侗公元620年:庚辰,唐高祖李渊武德三年公元621年:辛巳,唐高祖李渊武

  • 如果这人真的是在谋反,李世民会让这二人去与他诀别吗?

    历史解密编辑:不惹红尘标签:是在

    贞观二十年(646年)有人控告刑部尚书张亮谋反,证据是张亮豢养干儿子500人,还和几个江湖术士来往亲密,说自己的名字和神秘预言相合。李世民派马周调查,得出的结论是张亮谋反证据不足。但李世民不这样看,他认为张亮好端端养这么多干儿子,分明居心叵测!于是,在朝廷上发动百官来讨论,大家都一致认为张亮谋反属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