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僧一行:子午线的测量

僧一行:子午线的测量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野性稳江山 访问量:2321 更新时间:2023/12/20 22:41:57

唐代开元二十年,也就是公元724年,唐朝上下一片忙碌景象。这并不是平日的皇帝出征、帝后封仪。在这场浩浩荡荡的活动中的指挥者,也不是威严高贵的皇帝,而是一名打扮平常的光头和尚。可是,请别小看了这名出家僧侣,他可是皇帝亲自钦点来到宫中的。来此所为何事?其实也只是一件如今看来并没有什么大不了的事,即重新为国家制作历法。但在当时,这的的确确是一件很是不简单的浩大工程。

在这之前,我国古代都沿用西汉时期《周髀算经》中的“日影一寸,地差千里”的测量方法;但随着人类生产、生活的发展,这种原始的测量方法已经日渐暴露弊端。而且,在人们的生活中,也渐渐发现了这种测量方法的错误。于是,人们开始了在全国范围内的小规模的测量。当历史进入到唐代开元年间后,唐玄宗开始下定决心重新测量子午线,并据此更定历法,于是便开始了上文的那一幕情景。

这名僧侣,乃是我国古代史上大名鼎鼎的唐代天文学家僧一行。僧一行俗名张遂,生于唐高宗永淳二年(683)。他自小博览群书,对于历象、阴阳五行尤其感兴趣。后来,他因不愿与武则天的侄子武三思交往,来到会善寺,遇到高僧普寂,一行佩服普寂渊博的学问,于是剃度出家,拜普寂为师,取法名一行。僧一行出家之后,开始游方讲学,借此走遍了大江南北的名山古刹,因此很系统地学习了各家的佛学经义,以及天文、地理、阴阳五行、数学等,渐成一名博学之士。

唐玄宗李隆基即位后,接连下达求贤诏书。而唐玄宗更是久闻僧一行的大名,有意想要召见他,于是屡屡下达诏令接见僧一行,均被其拒绝。于是,公元717年,唐玄宗特地派族叔张洽来到僧一行隐居地荆州当阳山寺院,强迫他进京。据后人传闻,当初僧一行一到京城就很快被唐玄宗召见,问及有何特长时,僧一行说只是记忆力好些。于是,唐玄宗当即让太监取宫人名册,一行看一遍后,就将宫里所有的人的姓名、年龄、职责依次背出。唐玄宗听后大为叹服,当即走下御座,恭恭敬敬的连称僧一行为“圣人”,自此挽留僧一行住在兴庆宫中的光太殿,成为了唐玄宗的顾问。

而唐玄宗要重新测量子午线,却又因何而起呢?且说,唐代自高宗开始即采用采用《麟德历》,到唐玄宗时期已用了50多年。而至开元九年,根据《麟德历》推算,九月巳日应发生日食,但观测结果却有较大误差,于是唐玄宗下令改历,并把这项任务交给了一行。开元十二年(724),僧一行开始着手准备这事,首先他开始测量子午线的长度。

子午线即地球的经度线,测量子午线长度可以确知地球的大小。子午线长度是地理学、测地学和天文学上一项重要的基本数据。史料记载,当初僧一行在全国的测量地点达12处,具体的测量范围则是以今河南省为中心,北起铁勒(今内蒙古自治区以北),南达林邑(今越南中部),测量范围之大前所未有。测量内容包括每个测量地点的北极高度,以及冬至、夏至、春分、秋分那天正午八尺之竿(表)的日影长度。这次测量活动,以太史监南宫说等人在河南滑县、浚仪(今开封)、扶沟和上蔡四处的测量最为重要,因为这4个地点的地理经度比较接近,大致是在同一经度上。他们除了测出四处的北极高度和日影长度外,还测出了这4个地点之间的距离。一行从南宫说等人的测量数据中,计算出南北两地相差351里80步(唐朝尺度,合现代长度129.22公里),北极高度相差一度。而这个数据,就是地球子午线一度的长。同现代测量子午线一度的长111.2公里相比,一行的数据虽然有较大的误差,但这是世界上第一次实测子午线长度的记录。英国着名科学家李约瑟评论道:“这是科学史上划时代的创举”。事实上,国外最初实测子午线长度,是公元814年阿拉伯天文学家进行的,这比我国要晚了90年。

在完成大规模实地测量工作之后,僧一行等人开始使用天文仪器观察日月星辰运行情况,据此取得了大量可靠的数据。公元725年,僧一行开始正式着手制订新的历法《大衍历》,然而由于多年积劳成疾,僧一行只在完成初稿就去世,最后由张说和陈玄景等人完成历法的制订。公元729年,《大衍历》颁布执行;公元733年,《大衍历》传入日本,又在日本使用了将近100年的时间。

标签: 子午线

更多文章

  • 李世民雄霸一世为什么逃不脱弑兄杀弟的悲剧?

    历史解密编辑:策马西风标签:雄霸

    李世民把他亲手杀害的两兄弟重新封王以礼下葬之时,相信他再一次的恸哭失声也是他心底最真实的情感流露。只是在他儿子问将来谁继承皇位的这个心结,即便如他这样的聪明才智也会与许多皇权继承所遇到的问题一样:无太子李承乾身上的种种不是,这样的人是全无资格继承他所创造发展的事业的。声色犬马,奢靡无度,这本是纨绔儿

  • 唐高宗李治历史评价:“昏懦”皇帝到底是不是窝囊废?

    历史解密编辑:野性稳江山标签:窝囊废

    唐高宗李治,一位史书中颇为尴尬的帝王。首先他是唐太宗李世民的儿子,其次他是大周皇帝武则天的丈夫,这身前身后的两位帝王虽褒贬不一,但也是颇有作为。后世人对这位“昏懦”的皇帝有太多的误解。总是把他取得的成绩归功于父亲李世民,把武则天的篡权归因于高宗的无能。欧阳修撰《新唐书》中把他

  • 第二节 发展农业,减轻徭赋

    历史解密编辑:莫笑少年梦标签:第二节

    玄宗即位之初,经济状况较为一般,而财政上的矛盾较为尖锐。从中宗到睿宗,在经济条件仍不宽裕的情况下,大造寺观,滥行封赏,使国家财政进一步恶化。景龙三年(公元709年),宰相韦嗣立上疏谏道:“今陛下仓库之内,比稍空竭,寻常用度,不支一年。倘有水旱,人须赈给,征发时动,兵要资装,则将何以备之?

  • 此人是史上最强盗墓贼,于七年挖遍唐朝皇陵,终被“唐朝”皇帝赐死!

    历史解密编辑:高跟鞋的旋律标签:唐朝

    温韬又名李彦韬,是京兆华原人。他活跃在唐末五代期间,这人打小就不是一个安分的主,少年时期神风乱世,带领着一帮狗腿子聚啸山林,而后投靠了当地军阀李茂贞,为了表忠心所以改了李彦韬这个名字。李茂贞是唐朝的岐王、割据凤翔一带的军阀,有很大的独立性,华原县就是他的地盘,他将之升格为耀州,温韬被任命为耀州刺史。

  • 女皇武则天的初夜 用哭这一招勾住李世民的心

    历史解密编辑:卖萌天才标签:女皇

    武则天在李世民面前大胆、机智的运用了哭这一招,使她从众多的女人中脱颖而出,勾住李世民的心。武则天运用了手段见到了皇上慈禧用了不少手段才让咸丰帝宠幸身为敌人后代的她。此前的武则天完全可以是她的老师。中国历史上最有权势的两个女人经历何其相似。唐太宗李世民喜欢漂亮的女人,他的后宫里美女不计其数。十五岁的武

  • 唐代山水田园诗人的咏史诗创作

    历史解密编辑:语文霸霸标签:史诗

    (一)王维的咏史诗创作王维不仅是出色的田园诗人,同时他的咏史诗也写得很有特色,他的咏史诗可分为妇女题材、君臣题材、豪侠题材和隐士题材等几类,约10余首,主要代表作有《息夫人》《西施》《班婕妤》《过始皇墓》《李陵咏》《夷门歌》《偶然作》等。1.充满理想的现实主义情怀王维咏史诗不多,但与其山水田园诗风貌

  • 年过五十的女人被四位皇帝疯抢 最后花落李世民

    历史解密编辑:做你的英雄标签:四位

    中国历史上美丽的女人数不胜数,迷倒皇帝的女人也有许多,但是仅仅只有这么一位,历经多次朝代变换,尽管年过半百,依然让多位皇帝为她疯狂,经历数位帝王,最后花落李世民,她就是隋朝的萧皇后。萧皇后天生丽质,娇媚迷人,出生时,因相貌美丽而推算她的生辰八字,得出八个字“母仪天下,命带桃花”,萧皇后的一生,也恰好

  • 杜如晦简介与故事:历史上杜如晦是怎样的一个人?

    历史解密编辑:语文霸霸标签:是怎样

    杜如晦审时度势待价而沽杜如晦(586―630),字克明,京兆杜陵(今陕西西安市东南)人,出身于世代为官家庭。祖父杜徽曾在隋时任怀州刺史,父亲杜咤曾任隋昌州长史。少年时代的杜如晦聪敏好学,尤喜好文史,他气质英爽,以风流自命。隋大业年间,参加吏部人才选拔,吏部侍郎高孝基对他很是器重,认为他有应变之才,当

  • 陆羽简介:撰有《茶经》,旧时被视为“茶神”

    历史解密编辑:人生初见标签:旧时

    陆羽陆羽(733-约804),唐学者。字鸿渐,自称桑苎(níng)翁,又号东冈子,复州竟陵(今湖北天门)人。性格幽默诙谐,闭门着书,不愿为官。一度曾为伶工。与女诗人李季兰、僧皎然颇友好。以嗜茶着名,并对茶道有精深研究,撰有《茶经》,旧时被视为“茶神”。又能诗,但

  • 韦后乱政:神龙殿中毒死唐中宗李显

    历史解密编辑:晴天标签:神龙

    嗣圣元年(684)五月二十三日,从均州(今湖北均县)通句房陵(今湖北房县)的乡间大道上,几辆马车在慢慢地行驶。第一辆车上坐着的一位青年男子,面容憔悴,目光呆滞,似乎有重重的心事和无限的忧愁。他就是唐中宗李显。武则天称帝以后,李显被废为庐陵王,幽禁在皇宫中一所冷落的庭院中。后来,又被流放到遥远的南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