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貌美如花的清朝公主为何要守活寡?竟因为她

貌美如花的清朝公主为何要守活寡?竟因为她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荼靡花事了 访问量:175 更新时间:2023/12/15 5:35:48

最近迷上了清代的历史研究,在书声阅读了不少古籍后发现清代的公主,其实绝大多数生活都是不幸福的,等于活守寡。有子女的也是少之又少,寿数也不长。

据统计来看,自顺治以下数下去七个皇帝所生的公主,成年出嫁者总共31人,但是其中未及50岁去世者24人,约占总数的77。在这24人中,其中20岁之前去世的2人,占8·3,20到29岁去世的竟然达到13人,占54·2,30到39岁的有4人,占16·4,40到49岁的共有5人,占20·8。也就是说,半数以上的公主,都活不到40岁。

然而据所知公主家庭生活能够比较幸福的,好像只有一个,这就是历史上道光皇帝的长公主。道光是将她嫁给了满人符珍,但是,出嫁之后,每次有机会就算是宣召额驸进宫,都为保母所阻。而这个符珍额驸,可能也比较木讷,不懂贿赂,结果,出嫁后一年,夫妻两个,连一面也没见上。

一日公主归宁,见了皇帝,诉苦说,父皇究竟是将自己的女儿嫁给了谁人?道光说,符珍呀。符珍长的什么样?可是女儿却一直都没见过他。道光忙问,这是为?公主说,保母不让见。道光说,这的确就是你们夫妻之间的事,保母管不着,你们本来就应该自己做主。公主回家之后,马上就以父皇之命开掉了保母,夫妻得以团圆,不再去效仿所谓的牛郎织女七夕会了。

皇家的父母儿女,原本就是没缺少了贫寒小户那种天伦之乐,父母子女之间,很少能见面的,皇帝这个大家庭,他们之间充斥的都是太监和宫女,充斥了陌生人,即使真正的亲生骨肉之间,也没有多少温情,更没有什么关切。所以,公主的苦处,书声猜测公主们也就只能倒到自己的肚子里了。

标签: 如花清朝貌美

更多文章

  • 明孝宗朱祐樘为什么在冷宫出身

    历史解密编辑:胖次标签:冷宫,出身,明孝宗朱祐樘

    朱祐樘明朝的后宫里疑案、怪事不少。一位日后的皇帝竟然因为妃子妒忌争宠、残害其他妃嫔和宫女而不得不出生冷宫,并且被偷偷摸摸地哺养了好几年,连皇帝自己也蒙在鼓里。明朝的皇帝大部分都是昏庸之辈,“不郊、不庙、不朝”,政治腐败,朝纲混乱,后宫中则荒淫无度,怪事连连。明成化年间(146

  • 李善长传奇的一生:历史上真实的李善长故事与评价

    历史解密编辑:元气少女标签:传奇,真实,评价

    李善长事朱元璋屡献奇谋李善长(1314-1390),字百室,南直定远(今安徽定远)人。李善长年少时读过一些书,很有智谋,熟习法家学说,谋划都能切中要害。朱元璋攻占滁(chú)州一带时,李善长前去拜见。朱元璋知道他是当地知名长者,留下他担任幕府书记的职务。一天朱元璋向其请教道:&ldqu

  • 朱元璋是怎么蚕食鲸吞统一浙东的?

    历史解密编辑:卖萌天才标签:是怎么,浙东,蚕食鲸吞

    自打下宁国、徽州后,朱元璋就将很大一部分兵力布置在皖南,并稍稍作了休整,至于接下来向着何处发展,就考虑得很谨慎。自起兵以来,自己经历的大小战斗数也数不清了,虽说现在拥有这番天地,但毕竟来之不易啊。不过在这么久的战争生涯中,他也逐渐看出来了,要说最容易打败的敌人就是曾经不可一世的大元帝国官军。龙凤三年

  • 儿子冒死救父亲与父亲冒死救儿子

    历史解密编辑:等你回来标签:儿子,冒死救,父亲

    ◎儿子冒死救父亲与父亲冒死救儿子洪武十八年,朱元璋下令:将历年来祸害百姓的地方官吏捉拿到京师来修筑城墙。当时福建福州知府朱季用才刚刚上任,因为有人告发福州衙门的官员害民,上班没多少天的朱季用也被逮捕起来了,当时他在生病,且病得还不轻。当儿子朱煦来到他的身边时,朱季用气若游丝地说:“我是因

  • 明代的厂卫“听记”制——皇帝特务渗透到司法领域

    历史解密编辑:长街听风标签:司法,明代,特务

    ◎厂卫“听记”制皇帝特务渗透到司法领域但皇帝他老人家实在太忙了,这么大的一个中国,连从各地农村来的粮长和捆绑扰民官吏来宁告御状的农民模范都要亲自接见,所以他不可能对天下所有大案要案个个都能明断是非,了如指掌。那怎么办?洪武皇帝有的是“锦囊妙计”,将过去

  • 皇帝翻脸不认亲的妃子——童妃

    历史解密编辑:异世邪君标签:妃子,皇帝,童妃

    公元1644年3月19日,闯王李自成率领农民起义军攻陷北京,崇祯皇帝煤山自缢,历时276年的大明王朝土崩瓦解。北京政权灭亡后,南京便自然肩负起了延续明朝国祚的重任。可惜所立的弘光皇帝朱由崧是个酒色之徒,整日追欢逐乐,得过且过,毫无家国之危,军国大事,悉遵马士英的佞心。还常自得地说:“天下

  • 明清两朝名臣都有谁?明清着名官员介绍

    历史解密编辑:莫笑少年梦标签:官员,明清,有谁

    于谦(1398~1457),字廷益,浙江钱塘(今浙江杭州市)人。祖先原是河南人,从金、元以来世代为朝廷大官。高祖于夔当过元朝的河南江北行中书省参知政事,追封河南郡公曾祖于九思最后当了杭州路总管并死于杭州祖父于文在明朝任兵部主事。只有其父于彦昭,职位低微,几近隐逸。于谦出生于洪武三十一年(1398)。

  • 明朝“公务员”生活住房配套化、标准化——样板房、“官邸制”

    历史解密编辑:伸手摘星星标签:住房,官邸,明朝

    〇“公务员”生活住房配套化、标准化样板房、“官邸制”大明“公务员”生活住房实行配套化究竟始于何年?今日无从考起,但史料留下了这样的一段记载:洪武中起,为了表彰徐达大将军的特殊功勋,洪武皇帝朱元璋下令在今天南京中华路一带建造&ld

  • 杨廷鉴是个什么样的人?李自成:重用;南明:充军;顺治:赶紧来当官

    历史解密编辑:晴天标签:是个什么样,的人,顺治

    崇祯十六年(公元1643),明王朝灭亡的前一年,大明举行了最后一届恩科选拔,江苏常州武进人氏杨廷鉴以“取士先品行,而后文辞,用人贵朴诚而贱浮,竞论邪正,不论门户……”的对答深受崇祯皇帝的赏识,亲擢第一,并授翰林院修撰。由于崇祯皇帝于第二年,也就是1644年上吊自杀,由此,杨廷鉴成为大明王朝最后一位状

  • 第四章 靖难之役之后

    历史解密编辑:长街听风标签:之役,第四章

    靖难之役是明初围绕皇权斗争日趋激化的必然结果。朱棣以强藩起兵夺取皇位后,北方不再有强藩存在。遂继续实施朱允炆的削藩政策,并改革中央行政机构,建立厂卫,继又迁都北京,使中央集权得到进一步加强。由于靖难之役时,朱棣得到了很多来自宦官的帮助,故其即位后改变了太祖禁止宦官干政的政策,开始重用宦官。一方面,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