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编定“鱼鳞图册”,建立“富者多出,贫者少出”的纳税服役依据

编定“鱼鳞图册”,建立“富者多出,贫者少出”的纳税服役依据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星辰落怀 访问量:4321 更新时间:2024/1/13 15:16:34

朱元璋在编定黄册之后并没有住手,他还要编造全国性的“土地簿”。见此有人可能要说,有这个必要吗?不是有那户口、事产极为详尽的黄册,政府就可按图索骥似地收税了。那可不行,尤其像前面讲过的压在农民头上五座大山之一的人头税断然不可再收了,不说现在不可再收了,就是500年前唐朝中后期统治者就已经开始觉得,按照人头收税确实很容易做到,一抓一个准;但抓住了人,人家确实是个穷光蛋,什么也没有,最多也就罚他去当兵,发配他去服苦役。但国家的税收还是没有落实啊!怎么办?当时有个宰相叫杨炎的人很聪明,他“发明”了两税法,大致的意思是,不论你家人多人少,国家就按照你家的财产来收税,一年分夏粮和秋收两次来征收,故名“两税法”。尽管两税法后人头税没有彻底被根除,并时有“隐现”,但在一般朝的大经大法之“正典”上,人头税是上不了台面的。朱元璋来自民间,对此十分了解,他当然不会搞这么糟糕的税收政策。这倒也不是朱皇帝心慈,而是他怕第二个、第三个、第四个、第N个早年的“朱元璋”活不下去起来造反,所以人头税绝对不能收。但国家总得收税啊,否则大明帝国从上到下的“人民公仆们”吃什么?朱元璋想想还是唐朝定的法子好,就按“两税法”去收税。但这个两税法从唐朝、经再到元朝,用了500来年,好像老百姓的日子并没有好过,照样有农民活不下去,朱元璋自己就是活不下去才去参加农民起义的。在纵观历代王朝所患过的“绝症”后,洪武皇帝终于开出了第二服医治中国历代王朝“绝症”的良药,并把它作为解决民生问题的一把好钥匙,那就是严格、准确地编定“鱼鳞图册”即土地簿。

说到这里,有人可能要问了,鱼鳞图册什么时候开始编订的?怎么编的?又为什么叫它鱼鳞册?

要想说清这些问题,我们就势必要追溯元末明初那些事。宋龙凤四年(1358)朱元璋军队攻占安徽徽州,随即号令徽州境内的老百姓“自实田”;龙凤九年,朱元璋又“使民自实田,集为图籍,核盈朒,验虚实,而定科徭”。就是让老百姓自报家里的田产状况,然后集中起来绘制成图册。这图册中记载每块土地的方圆四至、田主姓名、亩数等信息,由于绘制成的图册上土地一块又一块地紧挨着,形状好似鱼鳞一般,故当时就被人称为鱼鳞图册或鱼鳞册。

洪武元年(1368)正月刚刚称帝没几天的洪武皇帝朱元璋跟中书省大臣这般说道:“历经多年战乱后,各地的户籍图册大多亡佚,田产赋税不可能不有所增损。如果我们按照‘老黄历去人征税,人家老百姓肯定要叫苦不迭。所以说从现在开始,我们要从源头上给理一理,不能瞎收税,也不能重赋于民。这就是人们常说的‘善政在于养民,养民在于宽赋啊!”随后朱元璋派遣周铸等164名大明国子监生奔赴浙西地区去核实土地田亩之数,同往浙西的还有济宁府教授成彦明等受命“分履松之三十八都二百一十五图,阅岁终,鱼鳞图册成”。与此同时,浙江地方官员也“钦承旨意,檄命新具图籍”。所有这些可视为明王朝在全国范围内大规模开始清丈土地的开始。

◎乡里骗县里,县里去骗州里,州里骗省里,省里去骗“中央”

清丈土地,说白了类似于当今网民们强烈要求的官员富豪晒晒个人财产,这项举措的最直接“受害者”当然就是那些占有大量土地的富豪与官僚了。据相关史料记载:江南巨富沈万三“亩产遍吴下”,义乌富民楼士祥赀产无数,镇江丹徒豪民曹定占地“万亩有奇”。一户人家占有如此多的地产财富岂会老实巴交地任由政府来清丈,循规蹈矩地交税纳赋?就如当今的“房姐”“房嫂”和“房祖宗”那般,总想方设法逃避或消极对抗国家政策,于是历史丑剧一幕幕地上演了。

第一类舞弊手段叫“铁脚诡寄”,就是富民们通常将自己的田产诡托亲邻佃仆,七拐八绕,造成自己不是“大户”,而是一般普通平民的假象;第二类舞弊手法叫“通天诡寄”,就是富民们用金钱开道,“结交”官吏甚至基层领导。他们从里甲贿赂起,往上一级级地用钱财作弊,造成了乡里骗县里,县里去骗州里,州里骗省里,省里去骗中央朝廷,最后弄出来的全都是一笔“鬼账”,出现了“富者愈富而贫者愈贫”的不堪局面。

标签: 图册多出鱼鳞

更多文章

  • 【明·南明】都有哪些皇后?南明皇后大全

    历史解密编辑:高跟鞋的旋律标签:大全,皇后,都有哪些

    邹氏福王朱由崧皇太后邹氏是京师(今北京)人,福恭王朱常洵的次妃,弘光帝朱由崧的生母。崇祯十四年(1641),李自成领导的农民军攻破洛阳,杀死了福王常洵,邹氏与儿子朱由崧一起逃到怀庆(河南沁阳)。第二年怀庆也被攻破,邹太后仓皇从城东门逃走,来不及照顾朱由崧。后来邹氏辗转于兵火之间。不久朱由崧在阉党头目

  • 木匠皇帝朱由校:戕毁明朝元气的客串木匠

    历史解密编辑:卖萌天才标签:元气,明朝,木匠

    熹宗即位时年16岁,委信乳母客氏,封为奉圣夫人,又晋升与客氏私情密切的内监魏忠贤为司礼监秉笔太监。熹宗热衷于木工,朝廷诸事全权交付魏忠贤处理,由此得专擅威福,明宦官专权至此达到顶峰。由神宗朝发展而来的党争门户更趋恶劣,言官居中借谏劾兴风作浪,大坏朝政。被东林党人拥上皇帝宝座朱由校的父亲光宗朱常洛不为

  • 八贤王原型赵德芳真的是被宋太宗害死的吗?

    历史解密编辑:心作祟标签:原型,害死,的是

    赵德芳(公元959年-公元981年),北宋太祖赵匡胤第四子。也是如今各种影视剧中八贤王一角的原型人物。公元976年,这一年赵德芳18岁。论制需出阁受封,也就是要开始受职办事了。当时,赵匡胤授他为检校太保、贵州防御使等职。没多久,宋军又扩展了疆土,皇帝大喜,又封给自己众儿子一些领地,赵德芳的食邑户数也

  • 第十九章 徽商的崛起

    历史解密编辑:活在梦里标签:九章,徽商

    明代是中国商业经济发展的重要转折时期,由于生产的发展,城市人口剧增,经济推行一条鞭法,把田赋、银差、力差及各种土贡、徭役等都折成银两征收,迫使生产者不得不出售部分农产品以获得货币来交纳赋税,这就大大促进了农业生产商品化的发展,农业的自给经济逐步向商品经济过渡,商品经济的加速发展又带来了观念的变化。嘉

  • 明朝六位开国公爵,仅徐达的爵位传到了明朝灭亡!

    历史解密编辑:野性稳江山标签:公爵,明朝,爵位

    明朝有很多的开国功臣,实际上开国大封功臣时不只6个公爵,共有25个公爵,不过有六个人的功劳很大,他们俗称开国六公。这里要注意的是开国六公并没有神机妙算刘伯温,因为刘伯温只是一个伯爵,他和公爵之间还隔着一个侯爵呢。具体开国六公分别是:韩国公李善长、魏国公徐达、曹国公李文忠、宋国公冯胜、卫国公邓愈、郑国

  • 明朝着名谋士朱升死因:兔死狗烹的功臣命运

    历史解密编辑:一刹时的永恒标签:兔死狗烹,明朝,谋士

    “狡兔死,走狗烹”,历代开国功臣几乎都难逃兔死狗烹的命运,明代开国功臣更是如此。朱升是朱元璋身边的着名谋士,在建明的过程中举足轻重,朱元璋赞其“九字国策定江山”。那么,作为明朝开国谋臣的朱升是怎么死的,是不是被明太祖杀死的呢?公元1357年,红巾军首领朱元璋领兵进攻徽州,朱升单人匹马立于城墙之下,劝

  • 我们门环历史上的由来,原是世家大族的标配

    历史解密编辑:与世无争标签:原是,大族,门环

    门环的起源,历史久远。古代统治阶级对民居门环有很明确的等级规定。明史记载:“亲王府四城正门以丹漆金钉铜环;公王府大门绿油铜环;百官第中公侯门用金漆兽面锡环;一二品官门绿油兽面锡环;三至五品官门黑油锡环;六至九品官门黑油铁环……”老百姓想用自己的方式

  • 朱厚照的荒淫人生:训练各族女子为私娼以供玩乐

    历史解密编辑:语文霸霸标签:以供,私娼,荒淫

    本文摘自《细说大明王朝36大悬案》,作者:向飞,出版社:湖北人民出版社明武宗正德帝是历史上颇有争议的一位皇帝。他天资聪颖,只要是和做皇帝无关的事儿,从斗鸡走狗、骑马射猎到吹拉弹唱,甚至于梵文、阿拉伯文,都一学就会。人们认为他荒淫暴戾,怪诞无耻,是少见的无道昏君。然而,近些年来,历史学界的一些学者,对

  • 第一代闯王高迎祥,走子午谷被活捉,最后凌迟而死

    历史解密编辑:高跟鞋的旋律标签:子午,而死,闯王

    在明朝末年,天灾不断,人祸更甚,因此,北方群雄并起,狼烟遍地,而后天下闻名的李自成、张献忠就在此。而闯王李自成更是名满天下,在1644年打进北京城,逼死了崇祯皇帝。而李自成霸占陈圆圆后,吴三桂引清军入关,李自成兵败如山倒,后来直接就消失了,从此生不见人死不见尸。但是,你知道么,李自成那是第二代闯王,

  • 第二节 蟋蟀皇帝,盛世隐忧

    历史解密编辑:我亦王者标签:第二节,蟋蟀,隐忧

    明宣宗朱瞻基不但是一位明断勤政的君主,还是一个能文能武、多才多艺的皇帝。由于幼年时在名师指导下,精心学习“六艺”。他不但喜赋诗词、能书善画,闲来无事,还经常吟诗作画,以为消遣。所绘人物花卉,极为精工,常赐给朝臣和妃嫔。后人曾见过宣宗画的一幅花草竹石的扇面,并题有御制诗:&l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