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我们门环历史上的由来,原是世家大族的标配

我们门环历史上的由来,原是世家大族的标配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与世无争 访问量:1898 更新时间:2024/1/19 5:14:20

门环的起源,历史久远。古代统治阶级对民居门环有很明确的等级规定。明史记载:“亲府四城正门以丹漆金钉铜环;王府大门绿油铜环;百中公门用金漆兽面锡环;一二品官门绿油兽面锡环;三至五品官门黑油锡环;六至九品官门黑油铁环……”

老百姓想用自己的方式去达内心的愿景,于是创造出了许多寓意深刻、外形精美的门饰与门环。在很多古镇你可以发现很多老房的门,有铜兽门环,狮牙,怒目圆瞪,很是威人家选用像狮子这种凶猛奇兽来做门环图案,想必正是看中了其威武模样,把它当作辟邪镇屋之物,另外,“兽”与“寿”音同,兽头配合如意纹,也有“寿如人意”之意。

其实,一个完整的门环应当包括底座与环。固定镶扣在大门上的底座称为铺首,所以有“铺首衔环”之称。客人来访时站在门前,用手拍击门环或门坠,门环或门坠撞击在铺首之上发出清脆的声音,主人听到声响后,便开门迎客。同时,从艺术效果来讲,这铺首又起到装饰、美大门门面的功效。

铺首是有驱邪之义的门饰,按照材质来分类,以金为之,称金铺;以银为之称银铺;以铜为之,称铜铺。其形制,有冶蠡状者,有冶兽吻者,有冶赡状者,盖取其善守济。又有冶龟蛇状及虎形者,以用其镇凶辟邪、避祸求福。

小的门环是身份、荣誉的象征,看到门上什么环,就能知道这是什么样的人家。在一些影视剧中,王子王孙、达官显贵、富甲豪绅家大门上的门环,总是耀夺目,富贵气派,材质多为铜制鎏金。到了明清后期,门环才慢慢进入普通人家,铺首多为熟铁打制,无论材质、款式、档次都平民化,也更地气。随着时代的变迁,老房子越来越少,门环也就更加少见了。

门环可以说是大门的守护,它是的历史的见证,承载着岁月的光影。无声地守护着大门,守护着这座房子,守护着一个家。轻叩门环,时光为我们轻轻打开那厚重的历史之门,走进那尘封的岁月中。

标签: 原是大族门环

更多文章

  • 朱厚照的荒淫人生:训练各族女子为私娼以供玩乐

    历史解密编辑:语文霸霸标签:以供,私娼,荒淫

    本文摘自《细说大明王朝36大悬案》,作者:向飞,出版社:湖北人民出版社明武宗正德帝是历史上颇有争议的一位皇帝。他天资聪颖,只要是和做皇帝无关的事儿,从斗鸡走狗、骑马射猎到吹拉弹唱,甚至于梵文、阿拉伯文,都一学就会。人们认为他荒淫暴戾,怪诞无耻,是少见的无道昏君。然而,近些年来,历史学界的一些学者,对

  • 第一代闯王高迎祥,走子午谷被活捉,最后凌迟而死

    历史解密编辑:高跟鞋的旋律标签:子午,而死,闯王

    在明朝末年,天灾不断,人祸更甚,因此,北方群雄并起,狼烟遍地,而后天下闻名的李自成、张献忠就在此。而闯王李自成更是名满天下,在1644年打进北京城,逼死了崇祯皇帝。而李自成霸占陈圆圆后,吴三桂引清军入关,李自成兵败如山倒,后来直接就消失了,从此生不见人死不见尸。但是,你知道么,李自成那是第二代闯王,

  • 第二节 蟋蟀皇帝,盛世隐忧

    历史解密编辑:我亦王者标签:第二节,蟋蟀,隐忧

    明宣宗朱瞻基不但是一位明断勤政的君主,还是一个能文能武、多才多艺的皇帝。由于幼年时在名师指导下,精心学习“六艺”。他不但喜赋诗词、能书善画,闲来无事,还经常吟诗作画,以为消遣。所绘人物花卉,极为精工,常赐给朝臣和妃嫔。后人曾见过宣宗画的一幅花草竹石的扇面,并题有御制诗:&ld

  • 第二节 整肃民风,崇尚节俭

    历史解密编辑:君莫笑标签:民风,第二节,节俭

    明朝的前几任皇帝都为大明朝的事业作了突出的贡献,到朱瞻基这一代,内忧和外患就没有那么严重了。与前几代皇帝的艰辛奋斗相比,朱瞻基开始从内忧和外患中抽出空隙,削减不必要的财务负担,关注民生,整肃民风。宣德元年(1426年),在京城义勇卫军内发生了一起特大冤案,妻子偷情,丈夫判刑。此案轰动京城内外,在军队

  • 皇帝与佛争地:朱元璋将佛神宝志从开善寺迁到了灵谷寺

    历史解密编辑:高傲的气质花标签:朱元璋,皇帝,迁到

    前文说过,洪武八年前朱元璋在为自己选择百年之后的吉壤时,偏偏相中了的紫金山南麓独龙阜,正是蒋山寺或言开善寺所在的位置。按照中国民间的说法:活人与死人争地,人与神争地,皆为大忌!但为了朱明子孙能够永固江山,占尽“龙蟠”紫金山的好风水,十分迷信的朱元璋顾不了那么多了,最终决定迁走

  • 蓝玉之死:“狗急跳墙”似的蓝玉“谋反”背后

    历史解密编辑:我亦王者标签:之死,狗急跳墙,蓝玉

    〇“狗急跳墙”似的蓝玉“谋反”背后就在洪武中晚期大明君臣关系到了十分微妙的关键时刻,蓝玉还卷入了朱棣与朱标太子之间的纷争漩涡之中,他曾提醒自己的外甥女婿朱标:“臣又闻望气者言,燕地有天子气。殿下宜审之!”太子朱标说:&ldquo

  • 《明朝不可不知的历史细节》作者:张嵚

    历史解密编辑:轻描淡写标签:作者,明朝,细节

    《明朝不可不知的历史细节》序言第一章家有家规第二章家庭教育不马虎第三章宫里的女人不容易第四章太监是这样变强的第五章再强的公公,也有弱的一面第六章宦官真的很坏吗?第七章明朝皇帝比较烦第八章明朝官员有点愤第九章明军是这样强大的第十章穿越到明朝去当兵第十一章莫笑书生空议论第十二章衣食住行都是学问第十三章穿

  • 朱元璋3次亲征“大汉国”武昌围城战与陈理投降——1364年

    历史解密编辑:元气少女标签:围城,大汉,武昌

    张定边带着陈理逃走时,朱元璋军诸多将士建议,迅速追打,直捣陈友谅老巢武昌。可朱元璋并不赞成,他认为若乘胜追击,“覆巢之下,有完卵乎”?更何况兵法有言:“穷寇莫追!”追急了,“彼必死斗,杀伤必多”。其实朱元璋只说了一个原因,还有一

  • 第二节 汉王叛乱,兵败身死

    历史解密编辑:冷默言语标签:叛乱,汉王,第二节

    洪熙元年(1425年)五月,太子朱瞻基正在南京,明仁宗突然病故,太子是因为南京屡次发生地震而受命前往居守的。六月中,朱瞻基得到仁宗去世的消息,火速赶往北京。本想将朱瞻基置于死地的朱高煦,因朱瞻基行动太快,而没有成功。他们叔侄之间的斗争从此便真正拉开了序幕。这场斗争,给文官们带来不少好处。汉王朱高煦所

  • 第六章 朱高炽之死

    历史解密编辑:不惹红尘标签:之死,朱高炽,第六章

    洪熙元年(1425年)5月,朱高炽暴卒,享年48岁,葬于献陵。从登基到去世,朱高炽在位时间不足十个月。去世前三天,他还在日理万机地处理朝政,而身体不适到“崩于钦安殿”前后仅两天时间,胡名人黄景昉称他“实无疾骤崩”。壮年天子,登基未足一年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