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明代东林朋党是怎么回事?

明代东林朋党是怎么回事?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活在梦里 访问量:603 更新时间:2023/12/30 7:30:29

明朝统治的后期,随着张居正改革遭扼杀,政治更加黑暗。明神宗朱翊钧亲政以后,长期深居宫中,纵情声色,挥霍浪费,甚至服食鸦片,不理朝政。朝中官员缺额不补,政事无人处理,就连奏疏也长期积压,无人过问。各官署衙门,“职业尽弛,上下解体”①。

随着政治腐败,社会矛盾不断加剧,而朝廷内外更是党派林立,进而演变为统治集团内部激烈的党争。在诸多的党派中,有以内阁辅臣沈一贯、万从哲以及给事中姚宗文为首的浙党;有以给事中亓(qí)诗教为首的齐党;有以给事中官应震为首的楚党;有以宣城汤宾尹为首的宣党;有以昆山顾天峻为首的昆党。党派之间尔我诈,争权夺利,不惜相互倾轧、攻击。在诸多党派中,以顾宪成、高攀龙等人为首的东林党,以其改良社会的主张而于党争中占有重要的地位。

东林党形成于统治集团内部的激烈斗争之中。神宗皇后无子,而王贵妃生子常洛,郑贵妃生子常洵。神宗宠爱郑贵妃,欲立常洵为太子。于是明廷出现了“国本”之争,吏部郎中顾宪成因力主“无嫡立长”,而得罪神宗;之后,被罢官回故乡无锡。万历三十二年(1604),顾宪成与好友高攀龙等于无锡东林书院聚集友人讲学,由于他们“裁量人物,訾议国政”②,深得在野文人的响应,就连一些在朝官员也“遥相应和”③,因此而被时人称为“东林党”。

东林党人以三吴士绅居多,故与城镇的工商业有较为密切的联系,在一定程度上代表了工商及市民阶层的利益和要求。东林党人针对民不聊生和腐败黑暗的统治,要求改革朝政,主张君主应“无所不统”,以加强集权统治。东林党人更猛烈抨击矿监税使对商人和手工业者的盘剥与欺凌,认为矿税监使四处聚敛,不使“小民享升斗之需”,“一旦众畔土崩,小民皆为敌国”④。他们还反对以皇帝为首的官僚集团胡作非为,尤其反对宦官的专权,反对贵族勋戚侵占和掠夺土地。东林党人这些主张和要求,对挽救明朝统治的危机,缓和日趋紧张的社会矛盾,具有一定的积极意义,因而深得许多朝野人士的赞赏和支持。

万历二十九年(1601),在东林党人等的支持和倡导下,常洛被立为太子,但朝廷内外的斗争更加激烈。万历四十三年(1615),宫中发生梃击案,有人执木棒闯入慈宁宫,将常洛致伤。东林党人王之寀负责审理此案,审讯得知系受郑贵妃手下太监指使。然而有神宗的庇护,尽管东林党人指责是郑贵妃的阴谋,却终未有结果。

泰昌元年(1620),神宗死,常洛继位,是为光宗。几天后,又发生“红丸”、“移宫”两案。先是光宗腹泻,服用鸿胪寺丞李可灼所进“红丸”,气绝身亡,继而郑贵妃伙同李选侍挟太子朱由校起居于乾清宫,意在擅权。为此,东林党人杨涟、左光斗等人上疏,请求李选侍移宫,离开太子。

尽管这三案都发生在宫廷内部,是皇权之争,但却也成为导致了党派之间激烈争斗的政治事件。东林党人中一批有抱负的官僚和知识分子以此为契机,抨击朝政,同时也猛烈攻击非东林党的大官僚招权纳贿、鱼肉百姓的罪恶行径。而以浙党为首的非东林党党徒则凭借郑贵妃的权势,诋毁东林党人。于是东林党与其他党派之争愈演愈烈。

万历四十八年(1620),光宗朱常洛病故,其长子朱由校继立为帝,是为熹宗。东林党人,大受重用,分居首辅及吏部、兵部、礼部、都察院等官署长官要职,权极一时。“与东林忤者,众目之为邪党。天初,废斥殆尽,识者已忧其过激变生”⑤。受到沉重打击和排斥的非东林党人不甘心自己的失利,不遗余力地寻找反扑的时机。

朱由校即位后,虽重用了东林党人,可他却不理朝政,以做木活为乐事,朝政再度荒废。非东林党人与宦官魏忠贤相勾结,结成“阉党”,势力迅速扩大,明朝政局陷入更深重的危机之中。

魏忠贤,万历年间选入宫中为太监。熹宗即位后,始得宠幸,迁司礼监秉笔太监,兼提督宝和三店。天启元年(1621),熹宗诏赐乳母客氏香火田,且叙魏忠贤治葺祖陵之功。御史王心一上谏反对。不久,熹宗大婚,趁此机会,御史毕佐周、刘兰,大学士刘一燝等相继请求遣客氏出宫。然而这些劝谏都被熹宗拒绝,相反,“帝深信任此两人,两人势益张,用司礼监王体乾及李永贞、石元雅、涂文辅等为羽翼,宫中人莫敢忤”⑥。于是,凡上疏力谏请求逐客氏出宫者,相继遭贬谪出朝。

魏忠贤权势日盛,原遭东林党人打击、排挤的反对派官僚,纷纷倒向投靠魏忠贤势力。不过,熹宗即位之初,东林党人于朝中势力尚强,叶向高、韩任首辅,邹元标、赵南星、高攀龙等人位居高官要职,左光斗、魏大中等人则控制言路,这些东林党官僚皆“力持清议”,所以魏忠贤还一时难以得逞。但魏忠贤却积极培植党羽,令其党羽肆意攻击东林党官僚“党邪误国”。东林党人也群起反击阉党,两党之争不断升级。

阉党于朝中为所欲为,气焰嚣张。党徒肉麻地吹捧魏忠贤,为其建立生祠。朝政日渐腐败,东林党人遂再度发难。天启四年(1624),东林党人杨涟上疏,参奏魏忠贤二十四“大罪”。一时间,群僚响应,魏大中等七十余位臣僚,“交章”议论魏忠贤“不法”。魏忠贤对此深感恐惧,而阉党则对此举恨之入骨,阴谋策划反扑,顾秉谦“因阴籍其所忌姓名授忠贤,使以次斥逐。王体乾复倡言用廷杖,威胁廷臣”⑦。

天启五年(1625),阉党借辽东经略使熊廷弼、巡抚王化贞失陷广宁之事,诬陷熊廷弼贿赂杨涟、左光斗等人祈求减罪,为此而大兴冤狱。熹宗不辨真伪,诏决熊廷弼,吏部尚书赵南星、左都御史高攀龙、吏部侍郎陈于廷及杨涟、左光斗、魏大中等数十人先后被罢官。除杨涟外,左光斗、魏大中等人后被杖毙狱中。阉党仍不罢休,魏忠贤爪牙崔呈秀作《天鉴录》、《同志录》等,王绍徽作《东林点将录》,开列了东林党人名单,凡不依附魏忠贤的官僚,一律被列入东林党人名籍之中,以此大肆逮捕东林党人和政见不同者。魏忠贤还指使顾秉谦等人作《三朝要典》,掩盖“梃击”、“红丸”、“移宫”三案真相。

魏忠贤及其阉党的倒行逆施,激起朝野有识之士的反抗和抵制,阉党赴苏州逮捕东林党人周顺昌时,苏州市民“蜂拥大呼,势如山崩,旗尉东西窜,众纵横殴击,毙一人,余负重伤,逾垣走”⑧。事后,阉党、巡抚毛一鹭逮捕了带头反抗的市民颜佩韦等五人,将他们全部处死。而士人张溥为此写了《五人墓碑记》,以记述阉党的暴行。

在魏忠贤为首的阉党的疯狂迫害下,东林党人几乎被捕杀殆尽,于是魏忠贤总揽内外大权,人称其为“九千九百九十岁”。他为确保自己的权势,除提督特务机构“东厂”外,还于宫中建立万余人的“内标”,训练、武装太监,且带甲出入宫廷,一批官僚投附其门下,充当其义子、走卒。东林党人被剪除后,宦官专横跋扈,明朝政治更加黑暗、腐朽。

注释

①《明史》卷二一八《方从哲传》。

②黄宗羲:《明儒学案》卷五八。

③《明史》卷二三一《顾宪成传》。

④《明史》卷二三二《李三才传》。

⑤⑥⑦《明史》卷三○五《魏忠贤传》。

⑧《明史》卷二四五《周顺昌传》。

标签: 东林明代朋党

更多文章

  • 女真第一美女布喜娅玛拉,9岁成为寡妇,誓死不嫁努尔哈赤

    历史解密编辑:一刹时的永恒标签:努尔哈赤,女真,寡妇

    哥全名叫叶赫那拉·布喜娅玛拉,是女真叶赫部的公主,叶赫贝勒布扬古的妹妹。东哥出生时,叶赫部的萨满(巫师)曾危言耸听:“此女可兴天下,可亡天下。”东哥生得一副沉鱼落雁之容,闭月羞花之貌,是海西女真第一美女,自幼芳名远播,引得数位英雄竞折腰。公元1615年6月,东哥被哥哥布扬古许诺嫁给努尔哈赤,后又反悔

  • 为什么“大明通行宝钞”不值钱?

    历史解密编辑:红楼梦魇标签:不值钱,大明

    “大明通行宝钞”上下高1市尺,左右宽6寸左右,底色为青色,外为龙形花纹边栏,上面横额写有“大明通行宝钞”,其内栏两旁又刻有篆文“大明宝钞”和“天下通行”八字,中图钱贯状,十串为一贯,下方块图内有:&ldq

  • 编定“鱼鳞图册”,建立“富者多出,贫者少出”的纳税服役依据

    历史解密编辑:星辰落怀标签:图册,多出,鱼鳞

    朱元璋在编定黄册之后并没有住手,他还要编造全国性的“土地簿”。见此有人可能要说,有这个必要吗?不是有那户口、事产极为详尽的黄册,政府就可按图索骥似地收税了。那可不行,尤其像前面讲过的压在农民头上五座大山之一的人头税断然不可再收了,不说现在不可再收了,就是500年前唐朝中后期统

  • 【明·南明】都有哪些皇后?南明皇后大全

    历史解密编辑:高跟鞋的旋律标签:大全,皇后,都有哪些

    邹氏福王朱由崧皇太后邹氏是京师(今北京)人,福恭王朱常洵的次妃,弘光帝朱由崧的生母。崇祯十四年(1641),李自成领导的农民军攻破洛阳,杀死了福王常洵,邹氏与儿子朱由崧一起逃到怀庆(河南沁阳)。第二年怀庆也被攻破,邹太后仓皇从城东门逃走,来不及照顾朱由崧。后来邹氏辗转于兵火之间。不久朱由崧在阉党头目

  • 木匠皇帝朱由校:戕毁明朝元气的客串木匠

    历史解密编辑:卖萌天才标签:元气,明朝,木匠

    熹宗即位时年16岁,委信乳母客氏,封为奉圣夫人,又晋升与客氏私情密切的内监魏忠贤为司礼监秉笔太监。熹宗热衷于木工,朝廷诸事全权交付魏忠贤处理,由此得专擅威福,明宦官专权至此达到顶峰。由神宗朝发展而来的党争门户更趋恶劣,言官居中借谏劾兴风作浪,大坏朝政。被东林党人拥上皇帝宝座朱由校的父亲光宗朱常洛不为

  • 八贤王原型赵德芳真的是被宋太宗害死的吗?

    历史解密编辑:心作祟标签:原型,害死,的是

    赵德芳(公元959年-公元981年),北宋太祖赵匡胤第四子。也是如今各种影视剧中八贤王一角的原型人物。公元976年,这一年赵德芳18岁。论制需出阁受封,也就是要开始受职办事了。当时,赵匡胤授他为检校太保、贵州防御使等职。没多久,宋军又扩展了疆土,皇帝大喜,又封给自己众儿子一些领地,赵德芳的食邑户数也

  • 第十九章 徽商的崛起

    历史解密编辑:活在梦里标签:九章,徽商

    明代是中国商业经济发展的重要转折时期,由于生产的发展,城市人口剧增,经济推行一条鞭法,把田赋、银差、力差及各种土贡、徭役等都折成银两征收,迫使生产者不得不出售部分农产品以获得货币来交纳赋税,这就大大促进了农业生产商品化的发展,农业的自给经济逐步向商品经济过渡,商品经济的加速发展又带来了观念的变化。嘉

  • 明朝六位开国公爵,仅徐达的爵位传到了明朝灭亡!

    历史解密编辑:野性稳江山标签:公爵,明朝,爵位

    明朝有很多的开国功臣,实际上开国大封功臣时不只6个公爵,共有25个公爵,不过有六个人的功劳很大,他们俗称开国六公。这里要注意的是开国六公并没有神机妙算刘伯温,因为刘伯温只是一个伯爵,他和公爵之间还隔着一个侯爵呢。具体开国六公分别是:韩国公李善长、魏国公徐达、曹国公李文忠、宋国公冯胜、卫国公邓愈、郑国

  • 明朝着名谋士朱升死因:兔死狗烹的功臣命运

    历史解密编辑:一刹时的永恒标签:兔死狗烹,明朝,谋士

    “狡兔死,走狗烹”,历代开国功臣几乎都难逃兔死狗烹的命运,明代开国功臣更是如此。朱升是朱元璋身边的着名谋士,在建明的过程中举足轻重,朱元璋赞其“九字国策定江山”。那么,作为明朝开国谋臣的朱升是怎么死的,是不是被明太祖杀死的呢?公元1357年,红巾军首领朱元璋领兵进攻徽州,朱升单人匹马立于城墙之下,劝

  • 我们门环历史上的由来,原是世家大族的标配

    历史解密编辑:与世无争标签:原是,大族,门环

    门环的起源,历史久远。古代统治阶级对民居门环有很明确的等级规定。明史记载:“亲王府四城正门以丹漆金钉铜环;公王府大门绿油铜环;百官第中公侯门用金漆兽面锡环;一二品官门绿油兽面锡环;三至五品官门黑油锡环;六至九品官门黑油铁环……”老百姓想用自己的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