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蒙哥大汗征宋之战

蒙哥大汗征宋之战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伸手摘星星 访问量:1996 更新时间:2023/12/16 18:09:09

一、战前一般情势

蒙古定宗贵由原为一病夫,身体虚弱。宋淳佑八年二元定宗三年(公元2148年),贵由赴叶密立河畔养病,途中崩驾于别失八里附近,在位不及三年。定宗贵由崩后,由皇后斡兀立海迷失称制,初贵由之西巡也,拖雷遗书窦莎儿合黑帖泥,以拔都未入朝,疑贵由有图之之意,密遣人告拔都,嘱自为备,拔都乃发自基辅东迎贵由。行至途中,闻贵由凶讯,乃托词休养,停驻于阿剌塔黑山,(今新疆省精河县南),召集大食于阿剌塔黑。窝阔台系诸王,藉词选举大会应在蒙古地举行。皆拒不赴会,仅遣哈剌和林长官帖木耳代表预议。命其附合拔都及诸王多数之决定,时大会中列席者,主要为术赤,拖雷系诸王。会既开始,札刺儿部之伊勒只夕首先提议曰:“前奉窝阔台即位时,已有成约,只有此釆尚存一块肉,不奉成吉思汗他系之王为君。”宗王忽必烈曰:“此言诚是,汝辈首先违法,不从窝阔台遗命。按据成吉思汗法令,皇族有罪者,须经亲会龠飘定谳,而后正其罪,乃汝辈违法,而擅杀阿勒堵伦(成吉思汗之爱女,察威儿之妻也。见成吉思汗传冯承钩注),其一事也。窝阔台遗命失烈门嗣帝位(按窝阔台生有五子:曰贵由、曰阙端,曰阙出,曰哈剌察儿、曰合失。先是窝阔台钟爱三子阙出,欲以位传之。不意于宋端平三年(公元1232年,阔出殁于湖广征宋军中,遂移爱于阔出之长子失烈门,养之宫中,欲使之承大位,乃马真皇后则主持立贵由。)乃汝辈违命敢立贵由,此又一事也。”其不欲窝阔台后人嗣位者,皆执二事为词。拔都与窝阔台系有旧怨,曾与莎儿合黑帖泥同谋推戴蒙哥。蒙哥系莎儿合黑帖泥之长子,在军中颇有权势(按成吉思汗,分所部兵与子弟时,拖雷所得独多,故其势最强。拖雷死后,以所部兵分属蒙哥、忽必烈,阿里不哥、末哥四子。诸王幼时,事皆决于其母。莎儿合黑帖泥有才智,能收揽军心,拔都与诸王亦耸敬之,故推其一子登大位,其事较易。)时窝阔台系诸后王皆幼弱,尚未得众心,此系争位者,除失烈门外,仅有贵由于火者斡兀立。

会既开始,忙哥撒儿首先在大会中推戴蒙哥,以其智勇,曾从其父立功于中原,又从拔都立功于西域也。然诸王则以拔都为成吉思汗系诸王之长,当立。拔都不可。诸王乃请其审择一人,以备推戴,并立文约,许对其所挥之人,不生异议。次日大会,拔都曰:“治此大国,非才能出众而热习成吉思汗法令者不可。”因推戴蒙哥。蒙哥逊让数日,其弟末哥斡兀立(冯承钩注斡兀立,犹言子,蒙古人名后常加是称)起而言曰:“吾人既已约定,遵从拔都之推戴,若蒙哥不能践书,将来恐开恶例。拔都曰:“末哥之言是也”。议乃定。到会诸人,遂依俗奉蒙哥为大汗,由拔都献盏。大会约定于来年春,在斡难河克伦鲁河源成吉思汗故地中重开大会,使受诸王及诸将之全体推戴。开会以前,仍由皇后海迷失称制。时皇后与其二子火者,脑忽共摄国政,专事征求贺财。海迷失嗜巫术,终日与珊蛮共处,政纲极为紊乱!

火者、脑忽闻大会之决议已推戴蒙哥,大不悦,使告拔都曰:“会议不在成吉思汗故地,诸王亦未全集,义不能从。”拔都乃请其赴来春之新会。且曰:“莅会诸王。以国土广大,特推皋一堪承此大任之人。今推皋已定,未能挽回也。于是双方使者往还,迄于年终,议尚未定。拔都乃命其两弟别儿哥,脱合帖木儿将大军,卫护蒙哥至克鲁轮河畔,命于来春莎儿黑帖泥所召之大会中,奉之承大位。及期窝阔台系诸后王及察合台子也速蒙哥,以蒙哥之推戴不合法,而帝位应属于窝阔台后人,皆不莅会。拔都及莎儿合黑帖泥,数遣使往劝,拔都且言:“童稚不能治成吉思汗之大国”。仍不纳。别儿哥待之一年,恐久延生变,请命于拔都,拔都乃命其立蒙哥即位,违者诛之。

如是术赤、拖雷两系诸王及成吉思汗诸侄至,集会于所定之地(冯承钩注元史载为阔帖阿兰之地),对于窝阔台、察合台两系诸王,作最后之劝请,遣使赴海迷失及火者,脑忽所,别遣使赴也速蒙哥所,告以诸王皆集,仅待其至。失烈门、火者、脑忽三王见其反对无效,允赴会,并示以期。及期而不至,乃不复待,择定宋淳佑十一年(公元1251年)7月1日,诸王奉蒙哥即大位,是为元宪宗。谱王皆解带置眉上,对之九拜,帐外战士万人,亦随之而拜。蒙哥命是日,人皆休业息争,宴乐终日,并使万物皆同其乐,是日不可乘马,禁以牲畜蓑物,禁杀牲为食,禁渔猎,禁破土,不许扰动水之静源,如是大宴7日。由是蒙古帝统,自成吉思汗第三子窝阔台系,转入第四子拖雷系统矣!

蒙哥即依次日(7月2日),窝阔台第三子阔出之是予失烈门,结合火者、脑忽二王(按火者、脑忽二王皆跺由之子),谋称兵作乱。拟乘宴会中,蒙哥及诸王酒醉之际,袭除之,而夺袭帝位。事为骡夫克薛侦知,驰归告密。蒙哥当遣诸将之长忙哥撒儿,率三千尉,往迎二王,于距大会地2日行程之外,以兵围之,强三王经从未曾,密捕其党羽数十人,皆伏诛。蒙哥以三子皆成吉思汗子孙,宥其死,谪从军远征。

二、战地形势及战略指导

宋理宗淳佑元年(公元1241年)12月,蒙古乃马真皇后称制时,遣月里麻思使宋,议和好。从行者七十余人。临行,月麻里思示众曰:“吾与尔等,奉命南下,楚人多诈,当誓死,勿辱君命”。既发,抵淮上。南宋守将以兵胁之曰:“尔命在我,生死顷刻间耳!若能降,官爵可立致。不然,必不尔贷”。月里麻思曰:“吾持节南来,以通国好,反诱我以不义,有死而已”。宋守将知其不可逼,而囚之飞虎寨。至蒙哥即位为帝,已十有一载之久,尚未见使团北还,若非蒙古内部,继承发生问题,早已与南下问罪之师。(上引见续通鉴卷百七十)

南宋自进军汴洛,恢复三京,而招致丧师辱国后,对蒙古大敌,惟有应战退守,觅致偏安,并无彻底整军复国之大志。幸而江淮方面杜杲、吕文德等军之力撑危局。襄汉方面有孟珙一军,孟珙公忠体国,肝胆照人,治军严而得军心,故能将襄樊收复。川陕方面则赖有余阶,锐意整顿,局面一新,屡扼蒙古军之南侵,且曾一度北伐汉中。及至宋理宗淳佑六年,孟珙不幸去世,诏以贾似道为京漠制置使,余玢在川日久,自然不免有专断之处,使有人谗毁之,说他专制西蜀有无君之心。理宗竟于翌年(宝佑元年)5月,召余阶回京,玠奉命后暴卒,朝廷且下令抄其家,此事令忠义气短,大失人心。从此宋室,自毁长城。而蒙古军遂长驱南入无阻矣!

标签: 之战

更多文章

  • 让蒙古大军遇上麻烦的钓鱼城之战

    历史解密编辑:君莫笑标签:蒙古

    说什么我也不出来!公元1259年,蒙古的蒙哥皇帝率领蒙古大军来了钓鱼城下,蒙哥派人去说服钓鱼城的守将王坚投降。结果王坚杀了蒙古使者,说什么也不肯投降。蒙哥没办法让王坚投降,就开始用各种各样的方法去攻击钓鱼城。用梯子爬城被宋军用石头砸了回去,用钩子爬城被宋军用刀砍断了绳子。钓鱼城的城墙非常高,易守难攻

  • 蒙古灭夏、金诸战役战后之政局

    历史解密编辑:高傲的气质花标签:蒙古

    金国自阿骨打称帝,至哀宗之死,凡历九主,共一百廿年。蔡州既下,蒙古与宋国暂时相约,平分金人河南之地,陈蔡以北属蒙古,陈蔡以南属宋朝,于是两国各自撤兵。宋将孟珙还师屯襄阳,史嵩之以所获金哀宗之遗骨及金被俘参政张天纲等献于临安,告捷太庙,大事庆祝。时临安知府为薛琼,向张天纲曰:“汝有何面目到

  • 三、铁木真踏上征程

    历史解密编辑:等你回来标签:征程

    对于成吉思汗而言,他的少年时期是不幸的。在得知父亲也速该的死讯后,他便匆忙地赶回了部落。但是很快,他们孤儿寡母的处境就开始恶化了。也速该在未死之前,凭着他个人的威望,曾经把若干同种的氏族团结在乞颜部的周围。可是他一死,泰赤乌人就希图恢复他们的首领俺巴孩所一度享有的权力。在也速该死去一年后的春天,蒙古

  • 灭掉南宋的张弘范是汉奸吗?他冤不冤?

    历史解密编辑:异世邪君标签:汉奸

    汉奸一词,其实可以分为两半,一为汉,一为奸。汉即汉族人,奸即奸佞。合起来意思是,出卖汉族利益的奸佞。当然,更详细一点,我认为,是指出卖以汉族为主体建立起来的国家的利益的汉族人。张弘范,一听名字,就知道是汉族——当然,其实古代由外族被赐汉姓、或由汉族这被赐少数民族姓氏的,不在少数——但他家没有——他祖

  • 临安之战——元军如何从对峙到攻破临安的

    历史解密编辑:高跟鞋的旋律标签:临安

    南宋立国是以长江为防线,两淮为藩篱,“重兵皆住扬州,临安倚之为重”。1275年元军占领建康,进围扬州,攻占两淮,南宋都城临安完全失去了屏障。元军在建康休整后,兵精粮足,战斗力更加强盛,随时准备攻取临安,处在进攻的有利地位。在元军大兵压境的形势下,南宋朝廷内部矛盾重重,主战主和举棋不定。虽然朝廷屡次诏

  • 第二节 交好汗国,往来欧洲

    历史解密编辑:晴天标签:欧洲

    在忽必烈与阿里不哥争位时期,各大汗国政见不合,致使元朝丧失了对他们的实际控制能力。在蒙古各汗国中,元朝与远在西亚的伊利汗国间的关系一直很好,而与窝阔台汗国和察合台汗国的关系就不那么乐观了。窝阔台的孙子海都继承窝阔台汗国后,一直觊觎大汗的正统地位。察合台汗国与海都结盟后,不时对忽必烈控制的地盘发动侵扰

  • 第四节 致力盐铁,增加财政

    历史解密编辑:策马西风标签:第四节

    忽必烈要南征北战,需要有强大的经济基础作保障。俗话说,兵马未动,粮草先行。如果几十万大军的粮饷供应不上,后果不堪设想。因此,要想对南宋发动战争,要想对海都动武,他首先必须解决财政问题。中统三年,也就是1261年,忽必烈朝议的重点又转向了如何提高财政税收,如何为他开动战争机器提供大量的动力问题。这次,

  • 一、成宗的“守成”

    历史解密编辑:落叶无声标签:中国历史

    1273年,忽必烈依汉制册立真金为皇太子。但遗憾的是这位皇太子却没能活过他的父亲。1285年,在一次意外事故中真金皇太子去世了。在这以后,忽必烈这位苍老的国君再也没有册立太子。一直到1293年,当他意识到自己的时日可能不多的时候,才把已故皇太子真金的旧印交到这位太子最小的儿子铁穆耳的手上。但这种举动

  • 郑允端:字画堪比黄金价

    历史解密编辑:轻描淡写标签:金价

    在博宝网首页,有一则关于郑允端题图诗的消息,称某收藏者持有元代郑允端题图诗一幅,绢本,高165厘米,宽50厘米,此物经专业公司鉴定,疑为孤本,但属真迹。绢书上有:“慈母三迁抑已勤,满头白发乱如云。机丝一段吾儿续,织的经天纬地文。”落款下有玉园女史印鉴,贞字正淑印鉴。该绢画售价

  • 元朝中期的农民起义

    历史解密编辑:星辰落怀标签:农民起义

    1294年,元成宗即位后,元朝进入它自身发展的中期阶段。这时,蒙古贵族在全国范围内的统治已经基本稳定下来。在这一时期内,元朝统治者加重了对各族人民的搜括,税额不断扩大,至延祐初,税额“比国初已倍五十矣”,因此,农民的反抗斗争不断发生。这一时期内虽然没有出现大规模的农民起义,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