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明朝怎么会变成一个烂摊子?怪就怪这位皇帝的基因不好!

明朝怎么会变成一个烂摊子?怪就怪这位皇帝的基因不好!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策马西风 访问量:2222 更新时间:2023/12/21 17:07:23

崇祯十七年(1644年),农民起义领导者李自成率部占领北京城,崇祯皇帝在紫禁城北边的煤山自缢殉国,明朝灭亡。一个封建王朝的覆灭,作为最高统治者的皇帝自然有不可推卸的责任。不过,明朝灭亡的最主要责任人却不是崇祯皇帝

对明朝历史有所了解的读者朋友可能会知道,明朝后期战事不断、党争不绝、吏治败坏、土地兼并严重,整个国家就像是一个巨型的烂摊子,形势令人绝望。崇祯皇帝执政后,虽然拼尽全力,宵衣旰食,但终究还是无力回天。崇祯十七年(1644年),农民起义军领袖李自成率部攻占北京城,崇祯皇帝在紫禁城北面的煤山自缢殉国,明朝灭亡。

一个封建王朝的覆灭,作为最高统治者的皇帝自然有不可推卸的责任。不过,明朝灭亡的最主要责任人却不是崇祯皇帝,而是他爷爷的爷爷嘉靖皇帝朱厚熜

朱厚熜是明宪宗朱见深之孙、兴献王朱祐杬之子。本来按照皇位继承顺序,他跟皇帝宝座基本上“八竿子打不着”。可是,在正德十六年(1521年)的时候,明朝最会玩的正德皇帝朱厚照意外去世。由于正德帝没有子嗣,所以朱厚熜这个堂弟意外地捡到了这么一个天大的便宜,被推举成为新君,是为嘉靖皇帝。

嘉靖皇帝非常聪明,可是他却没有把这份聪明才智放到治国理政上,而是将帝王权术玩得炉火纯青。他在位四十五年,前一半时间忙着搞权谋,后一半时间忙着在深宫中炼丹修仙。以他的能力,原本完全可以整饬积弊,将国家治理的井井有条,让百姓安居乐业,可是他却荒废了这四十多年时间。这就难怪后世一些人在评论明朝灭亡的原因时,会提出“始亡于嘉靖”的说法了。

不过,嘉靖皇帝对明朝的危害却远不止此。用现代基因学的观点来看,他的基因可能不太好。其中一个很明显的迹象就是在嘉靖帝之前的明朝皇帝,基本上口碑都还过得去。可是在嘉靖帝之后的明朝皇帝,多数都跟他一样,集贪、懒、自私于一身。

嘉靖皇帝驾崩后,他的儿子朱载垕继承皇位,是为隆庆皇帝。隆庆帝在明朝皇帝中的存在感很低,除了对外政策方面取得了“隆庆开关”和“俺答封贡”两项成就外,基本就没有什么值得提起的事情了。隆庆帝在位仅仅六年时间,就因为贪恋美色导致纵欲过度,撒手人寰。

隆庆帝去世后,年仅十岁的皇太子朱翊钧即位,是为万历皇帝。万历帝是中国历史上最具“传奇”色彩的皇帝之一。他在位四十八年,竟创造了长达三十年不上朝的世界纪录(之前的世界纪录保持者是他的爷爷嘉靖皇帝,二十五年不上朝)。万历帝长期窝在后宫中沉溺于酒色自不必说,他对钱财贪婪和自私也堪称“中华一绝”。在古代人们的观念中,整个国家都是皇帝的产业,所以皇帝应该将国家的重要性放在第一位。可是万历皇帝在钱财方面却处处与国争利,他派出宦官担任矿监税使,四处搜括民财,将得到的钱财全部纳入自己的内帑(皇帝的私房钱)中。万历朝后期,明朝同后金(清朝的前身)开战,当时国库里早已一穷二白,支不出银子。大臣们希望皇帝能从内帑中拿出一点银子来用作军费,可是万历帝却一口回绝了。没有足够的军费,明朝方面就没法发动大规模军事行动。后金在没有受到明朝压制的情况下迅速发展壮大,以至于后患无穷。

万历皇帝驾崩后,他的长子朱常洛即位。不过朱常洛当上皇帝后兴奋过度,每天在朝廷上忙完公事后,还要回到后宫和娘娘们共度鱼水之欢,结果在位不到一个月就因身体过度透支而一命呜呼。

朱常洛死后,他的儿子朱由校即位,是为天皇帝。天启帝是中国历史上着名的“木匠皇帝”,他懒得打理政务,将国家大事都交给太监魏忠贤去处理,自己整日窝在后宫中做木工活,还自诩为“鲁班再世”。天启帝在位七年时间,明朝形势急剧恶化,各种导致亡国的迹象在天启朝都已经开始崭露头角。

天启帝死后,没有子嗣,所以皇位传给了他的弟弟朱由检,也就是明朝的末代皇帝崇祯帝。跟自己的几位祖辈比起来,崇祯皇帝算是难能可贵了。史书上对他的评价是“鸡鸣而起,夜分不寐,往往焦劳成疾,宫中从无宴乐之事”。但崇祯帝还是遗传他的祖辈们刚愎自用、刻薄寡恩的自私性格。以至于到了明朝末期,皇帝和身边大臣相互仇视,相互依存,相互利用,君臣之间离心离德,大明王朝无可奈何地走向了深渊。

明朝灭亡后,嘉靖帝的皇帝基因就绝种了吗?答案是:还没有。崇祯皇帝殉国后,明朝在南方的势力组建了南明政权,主要包括:弘光政权、鲁王政权、隆武政权、永历政权。其中,弘光皇帝朱由崧和永历皇帝朱由榔都是嘉靖帝的后人。朱由崧贪婪、好色,在历史上可谓是恶评如潮。朱由榔遇事毫无主见,一辈子东躲西藏,也算是窝囊到家。反观鲁王朱以海(朱元璋第十子鲁王朱檀之后)和隆武皇帝朱聿键(朱元璋第二十三子唐王朱桱之后),以微弱的兵力同清军周旋,虽然最后都以失败告终,但过程相当悲壮。真是印证了一句话:没有对比就没有伤害。

标签: 基因明朝烂摊子

更多文章

  • 第三章 十八条扁担起义的盐贩

    历史解密编辑:落叶无声标签:十八条,扁担,第三章

    张士诚出生于兴化白驹场的一个穷苦的“亭民”之家。为了养家糊口,张士诚从十岁开始就跟乡亲们一起,在白驹场的官盐船上“操舟运盐”,依靠卖苦力赚来的微薄收入补贴家用。据史料记载,少年时的张士诚“少有膂力,负气任侠”,不仅身体健壮,而且

  • 第十章 穿越到明朝去当兵

    历史解密编辑:做你的英雄标签:明朝,第十章

    如果一旦穿越回明朝当军人,做横刀立马的将军,自然是无比盼望的。然而要成为将军,在明朝也是不容易的。明朝将军的来源,早期主要有两种,一种是世袭的将军,也就是明朝开国名将的后人,靠着家族爵位的世袭一步到位。另一种就是草根出身的将军,也就是本身是个士兵,通过屡立战功,最终走向将军的高位,无论哪一种,都是不

  • 四、义军四起 上吊煤山

    历史解密编辑:女王范儿标签:义军,四起

    明朝自万历末年以来,各种社会矛盾空前激化,突出表现在农民与地主阶级之间的阶级矛盾。在腐朽的封建地主阶级开始对百姓进行疯狂压榨下,双方矛盾不断激化,全国各地反抗斗争层出不穷,尤其陕西地区更成为农民运动的核心。八百里秦川人口密集,物产富庶,全国的社会矛盾在这里更加集中地体现出来,明朝藩王对这里的农民横征

  • 国子监祭酒宋讷为什么在家里发火?

    历史解密编辑:高跟鞋的旋律标签:国子监,在家里,祭酒

    明初国子监祭酒(相当于国立第一大学的校长)宋讷本是朱元璋在文化教育战线上的一面“旗帜”,他忠实地执行朱元璋的军事化或者说是“法西斯式”的治校宗旨,对国子监的监生实行政治高压和奴化驯服。但即使是这么一个忠实的“文教战线”上政治可靠

  • 明代《授职到任须知》——工作职责及须知

    历史解密编辑:君莫笑标签:工作职责,明代,须知

    洪武年间,各级地方官吏从被委任授职的第一天起,就必须得遵守一套严格的工作规范与职责标准规定《授职到任须知》。这个《授职到任须知》由皇帝朱元璋亲自制定并颁行天下,分为祀神、制书榜文、吏典、印信衙门、狱囚、起灭词讼、田粮、仓库、会计粮储、各色课程、鱼湖、金银场、窑冶、盐场、系官房屋、书生员数、耆宿、官户

  • 风流才子唐伯虎为什么悲剧一生?

    历史解密编辑:星辰落怀标签:唐伯虎,悲剧,风流才子

    随着《唐伯虎点秋香》、《风流才子唐伯虎》等影视剧的热播,在很多人的心目中,唐伯虎给人留下的就是一位才华卓着、风流倜傥、纵情山水的潇洒公子哥儿形象,而且随着时间的推移,后世的人们似乎更多地把目光集中在了唐伯虎风流成性的评价之中。然而,真实的唐伯虎却并不是像影视剧中所描述的那般,也不是像人们所津津乐道传

  • 汪广洋第二次出任右相和朱元璋对淮右集团中坚骨干的最后忍耐

    历史解密编辑:卖萌天才标签:朱元璋,集团,骨干

    〇汪广洋在广东准备了3年的反击皇帝朱元璋在想汪广洋,身为广东参政的汪广洋也在想皇帝,他不仅在想皇帝,而且还在琢磨皇帝将他逐出南京城的根本原因。汪广洋是这么想的:过去自己之所以能入值中书省,还不是因为皇帝圣明,再说皇帝是神圣的,绝对不容置疑。自己之所以最后被贬黜出中书省,主要是胡惟庸来了的那半年处处表

  • 明代正统年间兀良哈三卫叛服

    历史解密编辑:红楼梦魇标签:年间,明代,正统

    元朝末年,大量散居在内地的蒙古族人,在长期的生产劳动中,已逐渐与当地汉人融合。而居住在漠北的蒙古族人,则仍以从事游牧生产为主。元亡,漠北蒙古族分为三部:居于西辽河、老哈河一带者,为兀良哈部;居于鄂嫩河、克鲁伦河一带及贝加尔湖以南地区者,为鞑靼部;居于科布多河、额尔齐斯河流域及准噶尔盆地者,为瓦剌部。

  • 明代版的“隆中对”:先西后东或先陈后张、先南后北,统一全国

    历史解密编辑:星辰落怀标签:全国,明代,隆中对

    浙东“四先生”到达应天的当天,朱元璋就迫不及待地予以召见,开口便说:“我为天下屈四先生,今天下纷纷,何时定乎?”这段话的前一句是客套话,后面才是朱元璋所要问的核心主题:如今天下纷争,狼烟四起,什么时候才能天下重新一统、社会安定?章溢当即回答道:&ldq

  • 明代秘史:小官吏实封奏书

    历史解密编辑:卖萌天才标签:官吏,明代,秘史

    小官吏实封奏书传事太监禀报:佥都御史邓文铿、御史裴承祖求见皇上。朱元璋合起奏章,说:“叫他们进来吧。”邓文铿、裴承祖见礼之后,朱元璋温和地问道:“二位卿家见朕,有什么要事言奏?”邓文铿、裴承祖对视一眼,迟疑片刻,邓文铿连忙奏道:“启禀上位,臣接兰县河桥巡检司吏郑公炎实封奏呈,不敢怠慢,故而急于陛见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