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保卫太平城——稳固进攻江南军政重心和中心集庆的大本营

保卫太平城——稳固进攻江南军政重心和中心集庆的大本营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胖次 访问量:3635 更新时间:2023/12/30 3:50:27

太平是太平下来了,而从朱元璋角度来讲,他要的还不仅仅是这里秩序的安定,而是自己在江南立足、发展的根据地和作为进攻虎踞龙盘帝王之都南京的大本营。为此,自进入太平城的那一刻起,他就开始不断地经营,并收获了很多。综合起来看,大约有三大方面:

第一,建立自己第一个地方政权机构太平府和翼元帅府。

过去滁州、和州地盘小,军政合一并没有发现有多大的不妥,再说那时还是老丈人当家,自己即使再有什么想法也不能“喧宾夺主”啊。攻下太平后,朱元璋发现:采石、太平连成一片,范围很大,不建立地方行政就不可能实行有效管理;而军队人数现已增加了很多,建立合理的军队管理机构也成了当务之急。就此情势之下,朱元璋开始着手建立自己第一个地方政权太平府,即将元朝的太平路给改了,取消“路”这一行政级别,直接设府,任命太平当地的耆儒李习为知府。与此同时,在尊奉龙凤政权为正朔的前提下,设立太平兴国翼元帅府,名义上隶属于韩林儿册封的都元帅府。这里顺便说明一下,按照元朝的军制,中央设枢密院,地方上设临时性的行枢密院,下设万户、千户和百户等机构,万户又称为一翼,因此说朱元璋建立翼元帅府就相当于都元帅府下的最高军事机构。他自任翼元帅府元帅,以李善长为帅府都事,潘庭坚为帅府教授,汪广洋为帅府令使,太平耆儒陶安为参幕府事;并命令诸将分守太平城各门,修城浚濠,加强守御。

第二,规划下一步的发展目标,确立以金陵作为军事进攻的重中之重。

朱元璋军队攻下太平后,当地的名儒李习和陶安等耳闻目睹了将士们不行抢劫等“非常之举”(军队抢劫在那时是司空见惯之事),便主动出来拜见。当陶安见到那张奇特的“猪腰子”或称“鞋拔子”脸时,跟一起来的李习说道:“龙姿凤质,非常人也,我辈今有主矣!”这马屁拍得太有水平了,被专制奴役惯了的中国人数千年来一直要为自己寻找主子,唯恐无主了就会觉得浑身上下都不舒服。陶安就是这样典型的中国特色的奴才。有中国特色的奴才,必定有中国特色的主子。朱元璋听到陶奴才的奉承话后顿时心里爽极了,随后便问他天下大势。陶安说:“方今四海鼎沸,豪杰并争,攻城屠邑,互相雄长。然其志者,在子女玉帛,取快一时,非有拨乱救民、安天下之心。明公率众渡江,神武不杀,人心悦服,以此顺天应人,而行吊伐,天下不足平也!”听到这里,朱元璋心里更是充满了无比的喜悦,而后又问:“陶先生,您看当今形势下,我攻取金陵,怎么样?”陶安说:“金陵,古帝王之都,龙蟠虎踞,限以长江之险。若取而有之,据其形,胜出兵以临四方,则何向不克!”

经过此番谈话后,陶安的名字已经深深地烙在了朱元璋的脑海里。这样的人才实在难得,这样的人才一定得好好使用,于是朱元璋留陶安于幕府之中,“事多与议焉”。原本已被勾起的金陵帝王梦想出乎意料地在太平名士陶安那里再次得以了“证实”,由此朱元璋心中更加明确,下一步进攻的目标就是金陵,并以此作为工作重心之重。

第三,打退水陆两路元军进攻,稳固太平,以此作为进攻江南军政重心和中心集庆的大本营。

金陵帝王梦越来越清晰,朱元璋军队离虎踞龙蟠之地越来越近,除非是傻子,谁都看得懂,未来将要发生的大变局将是什么。尤其是在峪溪口之战中领教过朱元璋厉害的蛮子海牙等元将更加清楚地意识到,如果现在不及时地将朱元璋及其军队围死在太平,并加以消灭的话,那么江南重镇集庆及其周围地区用不了多少时间都有可能被他占领。为此,包括蛮子海牙在内的元朝水陆统帅们做了分工合作:元右丞阿鲁厌、副枢绊住马、中丞蛮子海牙等率领巨舟水师,堵截采石江闸,封闭姑孰口(姑孰就是今天当涂南边的姑溪、姑浦),切断朱元璋军队的归路,防止他们战败逃回江北和州;另一方位则是由归降了元朝的方山寨民兵元帅陈埜先率领的数万步兵和水寨元帅康茂才率领水军协同进攻太平城。

方山位于太平之北,今南京市江宁县东南,正好处于太平通往南京的途中,因此说,如果陈埜先和康茂才的进攻不打退,不仅未来攻占集庆即南京的计划要泡汤,而且连眼前太平府城内的起义军都有被围死的可能。为此,朱元璋在城内布置了重兵,给来犯之敌迎头痛击。可时日一多,问题就来了,当时来到太平城的朱元璋军队才10000多人,而陈埜先和康茂才两支队伍加在一起总人数就有好几万,明显的敌我悬殊,战斗时间长了点,太平城快要吃不住了。在这十分关键时刻,朱元璋新娶的孙夫人(孙四奶)深明大义,主动出来献计:“府中金银若干,何不尽给将士,使之奋身御敌,倘有不,积金何益?”朱元璋一听这主意,觉得是个顶级金点子。随即命令手下人将府中的金银搬到城头上,分给守城的将士。将士们得了金银顿时就来劲,拼死作战。与此同时朱元璋仔细观察与分析敌情,觉得硬拼下去绝非良策,必须采取奇谋,才能克敌制胜。于是他带上汤和率领一部分士兵,火速赶往姑孰东迎敌,迷惑敌人,另外还命令徐达、邓愈等领兵偷偷绕到敌后,然后南北两面夹击,打得陈埜先措手不及,兵士四散,最终连陈埜先本人也当了俘虏。

陈埜先早已听说过有关朱元璋的那些事,自以为今日被俘,必死无疑,但没想到几天下去,不仅没有被杀,还天天好酒好菜,宾礼相待,这下可犯糊涂了。朱元璋解释说:“天下大乱,豪杰并起,假借大的名头号令天下的,不知有多少人。你胜了,别人就依附你;你败了,就得依附于人。既然陈元帅也以豪杰自负,想必能识时势,就不会不知我朱某人的不杀之意吧!”陈埜先听到这里终于明白了:“朱元帅的意思是想叫陈某招降部下到您的麾下?”朱元璋听后哈哈大笑:“正是如此!陈元帅果然是一方豪杰啊!”闻及此番美语,陈埜先顿时有种飘飘然的感觉,随口说道:“此事容易办到,大多数将校都是我的亲信和部属,我写封信给他们,他们马上就会来了。”说完,展纸操笔,劝降之书不一会儿就写好了,然后就派人送出。第二天,大大小小的头目们果然都一一来“报到”了。朱元璋可侠义了,下令立即宰杀白马乌牛,与陈埜先歃血为盟,义结金兰,共谋攻取集庆,成就一番大业。

太平保卫战取胜的消息传开了,元右丞阿鲁厌、中丞蛮子海牙等害怕得不敢行进,后又听说朱元璋与陈埜先义结为兄弟,那就更不敢向前妄动了,最后各自率领部属还驻峪溪口。这样一来,太平城变得安全无虞,朱元璋进攻集庆的机会成熟了。

三攻集庆,占据江南政治、经济和文化中心至正十五年、宋龙凤元年(1355)六月底,在与陈埜先义结金兰后没几天,朱元璋决定对江南政治、经济和文化中心集庆发动进攻。这就是大明开国史上的第一次集庆之战。

标签: 军政太平江南

更多文章

  • 三、抵御后金 自毁长城

    历史解密编辑:元气少女标签:长城

    崇祯登基之前内有魏忠贤等一干阉党扰乱朝政闹政,外有努尔哈赤大军横行在辽东,就在内忧外患的紧要关头,一个年轻的将领挺身而出,想上请命,要求镇守辽东,这个人就是袁崇焕,他详细研究了关内外的形势,向兵部尚书孙承宗承诺道:“只要给我人马军饷,我定能确保辽东万无一失。”明朝历来重文轻武

  • 《大明律》——一部实际使用将近600年的法典

    历史解密编辑:心作祟标签:实际,明律,法典

    〇《大明律》一部实际使用将近600年的法典《律令》编成以后,从洪武元年一直用到了洪武六年,这中间人们发现毛病还真不少。之所以有这么多的毛病,我想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的原因:第一,《律令》编定时间太仓促。从吴元年的十月甲寅日即初十,朱元璋指定由中书省牵头,李善长负全责的制律工作正式启动,到十二月二日,《

  • 朱元璋:采石没什么,前方太平城里有饭吃,有酒喝,有美女可睡!

    历史解密编辑:与世无争标签:太平,朱元璋,饭吃

    不过对于这些潜在的未来危害,当时的朱元璋并没有意识到,因为还有更为头疼的问题亟待解决,那就是如何处理自己曾向将士们许诺过的诺言。采石攻下后,长期饥饿的将士们看到粮食就抢,看见东西就吃,看见女人就来劲……吃了,玩了,但大家还没尽兴,于是就尽己所能,将凡能抢到的、能带动的,都

  • 明朝皇帝迁都南京的真相

    历史解密编辑:不惹红尘标签:南京,明朝,皇帝

    在大家印象中,崇祯帝是一位亡国之君,应该为大明的崩溃承担全部责任。事实上,正如前人所言,明朝的灭亡在万历年间就已经注定了,国祚传到崇祯帝手里只是苟延残喘而已。通过丰富的史料证明,崇祯帝并非无所作为、耽于享乐的昏君,相反,他是一位励精图治、节俭勤政的皇帝。他17岁登基称帝之初,毅然拿下权倾朝野的大太监

  • 买的蒙古好马只配做马肉肠:管窥明代马政崩溃的一个瞬间

    历史解密编辑:胖次标签:好马,明代,蒙古

    如果世间列国中真有网上所谓的“武德”存在的话,战马一定是18世纪前各国“武德”的载体。膘肥马壮的国家一定武德充沛。大明的武德为何长期欠费?很重要的一个原因就是战马质量不行,导致的骑兵不给力。那么,为啥明军的战马不行呢?明神宗的时候大明朝廷上流传这样一个

  • 明朝官员考核制度介绍

    历史解密编辑:元气少女标签:官员,明朝,考核制度

    〇大明“公务员”既要“考察”又要“考满”明代官僚的考核制度在承继唐宋传统的基础上,跨上了一个新的台阶。当时官吏考核一般是由吏部和都察院(后来增加了内阁)主持进行,更具体地说,内阁大臣、六部和都察院的长官都要经过廷推合议,而其他官

  • 明代状元张元忭为父伸冤不成,最后是怎么死的?

    历史解密编辑:一刹时的永恒标签:明代,是怎么,状元

    隆庆五年(公元1571年)辛未科状元,系浙江山阴(今属绍兴)人氏张元忭。这位张状元乃名门之后,祖籍其实是四川。他的祖先是南宋时期和岳飞、韩世忠等人齐名的抗金名将张浚。父亲是张天复,跟张居正、李春芳两位总理大人是同级进士同学,曾经当过云南省级司法机关的二把手(按察副使)。张元忭打小极富同情心并且孝顺,

  • 一、专制统治的强化

    历史解密编辑:异世邪君标签:ldquo,丞相,中书省

    近几年热播的宫廷题材电视剧中,皇帝总是处于至高无上,唯我独尊的地位。其实则不然,在中国封建君主专制统治的几千年里,大多数时间内都处在一种相权与君权均势,相互制约的状态之下。“丞相”是辅佐君王,处理日常政务的最高官职。西汉一代名相陈平曾说,丞相与上帮助天子天子调理内外,顺应四时

  • 明初唐赛儿起义简介

    历史解密编辑:野性稳江山标签:初唐,简介

    明初唐赛儿领导的农民起义发生于永乐十八年(1420)。起义中心在山东益都一带。唐赛儿(生卒年不详)为山东蒲台人林三之妻,略识文字。丈夫死后,在扫墓归途偶得一石匣,内藏有宝剑兵书。经日夜学习,通晓诸术,遂削发为尼,自称佛母,宣称能知生前死后成败事;又能剪纸人纸马互相争斗;如需衣食财货等物,用法术即可得

  • 蓝玉主要犯了什么错?不断“犯错误”的蓝大将军

    历史解密编辑:星辰落怀标签:大将军,犯了,蓝玉

    〇不断“犯错误”的蓝大将军主要问题就在于蓝玉大将军在不断立下赫赫战功的同时,又在不断地“犯错”,其主要“错误”如下:第一,奸污元主妃子,有损大明形象。洪武二十一年,明军在捕鱼儿海大俘获后,大老粗出生的蓝玉想起女人来了。可沙漠和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