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守城将领凭借草色异常就破了攻城战术,连曾国藩都要摇头

守城将领凭借草色异常就破了攻城战术,连曾国藩都要摇头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人生初见 访问量:1045 更新时间:2023/12/25 6:43:34

太平天国起义和清王朝的衰败离不开,最后在李鸿章左宗棠曾国藩的坚持下也没有完全剿灭太平军,反倒是在外国侵略是站出来首先为洋人斩杀了起义的农民军。金陵一役坚持良久攻不下来,守城将领仅凭借草色就破了敌人战术。

同治二年十月,在李鸿章收复了苏州,不久左宗棠一努力又克服了杭州的双重压力下,久久都没有收复南京的曾国藩感到有些紧张。苏杭都已收复,江、浙对于湘军来说就再不用担心,这样一来,朝廷上的所有人就都会把注意力放在南京上,这让曾国藩不得不感到焦虑。

事实也是果然如此,同治皇帝在苏杭收复以后大喜,立刻下书曾国藩:“金陵城大而坚,围攻不易,诚恐各营将士号令不一,心志难齐,曾国藩能否亲往督办?俾各营将士有所秉承,以期迅速奏攻。”大概想表达的意思就是让曾国藩好好督促,速战速决。

曾国藩也很理解皇帝的想法,毕竟其弟曾国荃攻克南京已经两年了却没有什么进展,而李鸿章仅仅用了三个月就拿下了苏州,左宗棠虽然收复杭州花的时间比李鸿章要多,但也不过是半年的光景而已。两相比较下,自己就显得让人不太满意了。曾国藩和曾国荃这对亲兄弟上阵打仗都是有所分工的,曾国荃一直都是负责前线指挥,而曾国藩则是全局统帅。他们也曾经带领湘军打过不少漂亮仗,即使这样,如今南京久攻不下也免不了被皇帝责怪。不过一说到左宗棠、李鸿章,曾国藩还是觉得最大的差距在于自己的湘军并没有大型炸炮。

之前曾国藩认为革命意志可以战胜一切,因为他觉得战争最后的胜利更多取决于人而不是兵器。但现在不同了,左、李二人先后收复而自己始终拿不下南京,让曾国藩动摇了想法,只能叹息:“炸炮轰倒之城,实可骑马可登,胜于地洞十倍。”面对皇帝的催促,就算地洞这个法子不好使曾国荃也只能硬着头皮上了。

可是南京城内的李秀成只觉得这个方法可笑,曾经他在围攻曾国荃时,也对曾国荃用过同样的战术,效果不大还总是被攻破。如今却是恰好反过来,他觉得这怕不是天意,让曾国荃吃苦头。同治三年正月,曾国荃命令部队全面开挖地洞,从朝阳门到钟阜门,一共挖了地道三十三处,耗费了炸药数十万。可是另一边,曾国藩因为担心耗资太大不停的写信安慰劝诫其弟。

反观李秀成,他每日在城墙之上往下观望,一旦看见草色不同,就命人对着凿开地道,或凿洞灌入毒烟,或者淋进沸汤。一开始太平军并不理解,直到沸水灌下去惨叫声四起时才突然明白原来这草下面都是湘军。原来这挖地道不能挖深,不然炸弹炸不到城墙,也不能挖浅,不然会伤到花草的茎根,使他们出现枯萎之色。但是挖地道的时候,难免会影响到地表的植被,李秀成看见花草颜色有异就知道是有人在下面,所以一抓一个准。

湘军这边情况就很糟糕了,常常是地道挖了一半就有毒烟渗入,或者炸弹出现误炸,总之不过大半年,一两千的士兵就死了个干净。曾国荃心里那是直发毛,一下子旧疾复发,差点就一病不起。曾国藩别无他法,最后也只能草草撤退了。

只可惜最后的太平天国也是没能成功引导人民战胜,反倒是沉沦在自身的局限性中最终消亡,轻轻松松打下了江山却没有能力治理这事就很悲哀了,历史已是过去,将来重蹈覆辙还是有的我们就姑爹多警醒着。

标签: 将领破了都要

更多文章

  • 乾隆后宫当中的“朝鲜宠妃”,生育四子,封皇贵妃,43岁去世!

    历史解密编辑:红楼梦魇标签:乾隆,后宫,朝鲜

    清朝时期的后宫从来都不会缺乏貌美如花的女子,不论是来自清朝本家的种族,亦或是地道的汉人,虽说汉人在后宫中的位置并不是很高,但仍然不缺乏皇帝对汉人女子情有独钟的案例。从努尔哈赤时期满汉一家这样的理念就存在了。皇太极之后的清朝皇帝的后宫不知有多少汉人的宠妃呢?但是独独鲜为人知的是乾隆后宫之中还有一个朝鲜

  • 黑水党人抗英斗争概述

    历史解密编辑:人生初见标签:党人,黑水

    和在广州的情况相似,英国侵略者虽然在东南沿海地区同清朝军队作战中占了便宜,它却不可能抵挡当地中国人民群众的抵制和还击。侵略者进攻镇海的时候,浙江沿海人民自发组织起来,封锁和防守海岸,击退英军的侦察船只。英军将领不甘心失败,带着二十几个士兵从另一处登岸抢劫,早有准备的人民群众蜂拥而上,用锄头、铁锨猛砍

  • 陈玉成的死的真的只是因为苗沛霖的背叛吗?陈玉成死亡之谜揭秘

    历史解密编辑:莫笑少年梦标签:之谜,只是因为,陈玉成

    在太平天国之战中,陈玉成是最年轻有为的将领。他14岁从军,25岁就义,十一年的生命灿若樱花。然而,陈玉成也和樱花一样,在盛极之时凋落在了寿州。人们扼腕少年英雄早逝的同时,也在青史中默默凝视着凶手。苗沛霖,就是杀死英王的元凶。然而,苗沛霖虽然对陈玉成下了最后的黑手,但二人之间并非没有相濡以沫的蜜月期。

  • 林觉民的诀别书是写给谁的?林觉民是怎么死的

    历史解密编辑:星辰落怀标签:是怎么,觉民,谁的

    林觉民是辛亥革命的七十二烈士之一,让林觉民出名的不仅仅是英勇就义的故事,还有就义之前写给妻子的诀别书,时至今日,林觉民的诀别书似乎要比英勇就义的事情出名的多!林觉民的故事人们谈及的很多,无外乎就是反抗旧势力英勇就义的故事,其实更打动人心的是和妻子陈意映的爱情故事。在林觉民的《与妻书》中,言辞句句催人

  • 甲午之战:第四章 波涛涌,黄金剑戟_一、海战前的波涛暗涌

    历史解密编辑:做你的英雄标签:波涛,甲午,第四章

    清朝海军分为北洋、南洋、福建和广东四支水师舰队,其中北洋水师实力最为强大。其他各支水师除广东水师的三艘小型巡洋舰滞留北洋参加了海战以外,皆因实力贫弱,在战争期间无所作为,坐视北洋水师的覆亡。北洋水师,中国清末建立的新式海军。同治六年(1867年)创议,十三年(1874年)筹划。清廷每年拨出400万两

  • 三藩之乱中,吴三桂、尚可喜、耿精忠三位藩王的结局是怎样的?

    历史解密编辑:语文霸霸标签:之乱,是怎样,结局

    今天小编就给大家带来三藩之乱的故事,希望能对大家有所帮助。在中国古代历史上,藩王之乱是比较常见的事情,比如西汉时期的七国之乱,西晋时期的八王之乱,明朝时期的靖难之役,当然,到了清朝初期,又爆发了“三藩之乱”。对于清朝初年的“三藩”是指三个割据一方的藩王,即云南平西王吴三桂、广东平南王尚可喜、福建靖南

  • 同治与光绪皇帝为什么都没有儿子?

    历史解密编辑:长街听风标签:光绪,同治,皇帝

    同治皇帝没有儿子,同治以后的光绪皇帝也没有儿子。巧的是连个个皇帝都是幼年皇帝,更巧的是他们都和一个女人有关,就是慈禧。时同治皇帝的皇后阿鲁特氏已有身孕。慈禧担心阿鲁特氏日后如生下个儿子,将会威胁她的地位,便下令断绝阿鲁特氏的饮食。只得依靠母家送来的一些食物维持生命。阿鲁特氏暗暗写了一张纸条传到母家,

  • 历史揭秘:朱祁镇为何要杀救国第一功臣于谦

    历史解密编辑:人生初见标签:于谦,功臣,要杀

    于谦以“谋逆罪”被斩西市,百姓感激其救助恩情,夹道哭送想起于谦与袁崇焕,再查找西四那消失的牌楼——我看见了风波亭的倒影。正统十四年(1449年),蒙古瓦剌骑兵在土木堡(今官厅水库地区)大败明军,俘虏了御驾亲征的英宗(北宋钦、徽二帝的替身)。后以英宗为人质,兵临北京城下,逼迫守军开门迎接“圣驾”。群龙

  • 高楼寨之战:运动战成为弱小军对付强敌的“杀手锏”

    历史解密编辑:野性稳江山标签:强敌,杀手锏,运动战

    高楼寨之战清代中叶,在河南和安徽等淮北广大农村,出现了一种称为“捻党”的秘密组织。当时当地农村中迎神赛会要搓纸燃油,所谓“捻”便由此而得名,即一群、一组或一拨人的意思。参加捻党的都是生活在社会最底层的贫苦农民,他们聚集在一起,与残酷压迫和剥削他们的封建

  • 甲午之战:第二章 突发难,丰岛炮声_一、操控朝鲜

    历史解密编辑:活在梦里标签:朝鲜,炮声,甲午

    步步吞并既然有了侵略计划,对谁第一个下口?从地理位置上看,朝鲜离日本最近,且当时的朝鲜还是清政府的附属国,吞并朝鲜后就可以用它作跳板,继续侵略中国大陆。而汉城作为朝鲜王国的都城,在日本侵略的过程中必然处于风口浪尖的位置。在侵吞朝鲜的过程中,日本为了避免重蹈当年丰臣秀吉失败的覆辙,放弃了直接采取武力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