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甲午之战:第二章 突发难,丰岛炮声_一、操控朝鲜

甲午之战:第二章 突发难,丰岛炮声_一、操控朝鲜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活在梦里 访问量:1157 更新时间:2023/12/31 15:31:43

步步吞并

既然有了侵略计划,对谁第一个下口?从地理位置上看,朝鲜离日本最近,且当时的朝鲜还是清政府的附属国,吞并朝鲜后就可以用它作跳板,继续侵略中国大陆。而汉城作为朝鲜国的都城,在日本侵略的过程中必然处于风口浪尖的位置。

在侵吞朝鲜的过程中,日本为了避免重蹈当年丰臣秀吉失败的覆辙,放弃了直接采取武力吞并的手段,而是向西方列强国家“虚心讨教”,学会用武力作后盾,使用外交、政治、经济相结合的手段,抓住清政府腐败无作为的弱点,一步一步蚕食朝鲜。

日本刚开始对自己的国力有自知之明,所以行事非常谨慎。1874年,日本与中国清政府签订了《北京专约》,夺取了琉球并试探出了清政府的腐败无能。尝到甜头后的日本更加肆无忌惮。

1875年9月,日本派军舰到朝鲜挑衅,制造了“江华岛事件”。第二年,日本以“江华岛事件”为借口,用武力逼迫朝鲜开港,签订《江华条约》,为下一步侵略打开路径。1880年,日本在汉城设立公使馆,积极支持朝鲜政府的反对派,干涉朝鲜内政。

当时朝鲜统治阶层分为以国王的亲生父亲大院君为首和以王妃闵妃为首的两派,闵妃集团绝对性地压倒大院君集团,独揽大权。两年后的7月,汉城发生士兵起义,起义者攻入王宫,火烧日本领事馆。

清政府应闵妃集团的请求,派兵镇压,并扣留趁机夺权的大院君,扶植闵妃从新执政。可日本政府以此为借口,再次强迫朝鲜政府签订了《济物浦条约》和《日朝修好条规续约》,随后又签订了《日本人在朝鲜国贸易规则》,更加肆无忌惮的对朝鲜进行经济掠夺,干涉朝鲜内政。

当时朝鲜统治阶层有一个要求改革的集团,叫做“开化派”,他们反对清政府的驻军和干涉朝鲜内政,主张向日本学习,走维新之路,幻想与日本进行合作,得到日本的帮助,实现民族独立。他们的出发点是好的,用心也良苦,但是却跟错了领路人。狡猾的日本政府利用这些人,企图建立一个附属日本的傀儡朝鲜政权,于是在这些人中培养了一大批日本的奸细和叛徒。

1884年12月4日,“开化派”发动政变,杀死守旧派官吏,宣布建立新政府,断绝与宗主国清政府的关系。不料仅仅两天后,清兵就粉碎了政变,闵妃集团重新掌权。这次事变史称“甲申事变”。

日本借“甲申事变”之机,再次逼迫朝鲜签订了《汉城条约》,并派伊藤博文为特命大使与清政府交涉。伊藤博文与满清代李鸿章会谈,签订了《天津条约》,正是因为这个条约,日本在朝鲜取得了和清政府平等的地位。

这一系列事件暴露了清政府的腐败无能,日本终于摸清楚了清政府的底细,开始大肆扩军备战,准备与清政府决战。“东学党起义”爆发后,日本终于发动了“甲午战争”。而且,日本强迫朝鲜政府签订了“日朝盟约”,要朝鲜为日本作战提供一切方便,朝鲜成为日军的战备基地。

政权旁落

1894年(光绪二十年)春,朝鲜爆发东学党农民起义,朝鲜国王请清兵助剿。日本也于该年6月派兵入侵朝鲜,并向朝鲜政府提出改革内政要求,但是遭到拒绝。

7月23日凌晨,日军混成旅突袭景福宫,并与光化门前的朝鲜守军发生激战。同时,大鸟圭介派书记官杉村濬等在大院君侍从郑云鹏等人的引导下进入云岘宫,请求大院君即刻进宫主政。但大院君似乎不为所动。

随后与大院君关系非常好的冈本柳之助进入室内,为了威胁大院君入宫,竟然拿自己的身体冒险,做出剖腹自杀的样子,这可吓坏了大院君,杉村濬等人趁机再次竭力劝大院君入宫,大院君于是有所松动,但要日本人做出保证才能同意,杉村濬用汉字立书保证道:“日本政府之此举,实出于义举,故事成之后,断不割朝鲜国之寸地”。

当天中午11点左右,大鸟圭介与大院君分别进入景福宫,高宗下阶相迎,大院君见高宗后与他执手对泣。大院君指责高宗失政,高宗也一再表示忏悔,大院君还一度原谅了“垂泪认罪”的闵妃。随后高宗下了一道“凡今庶务,遇有紧重事件,先为就明于大院君前”的教旨,把国政完全交给大院君。就这样,大院君凭着农民起义和日军入侵,第三次掌握政权,成为了朝鲜的实际统治者。

毕竟不是自己本族的人,日本人虽然建立了以大院君为首的政权,但对于大院君并不放心。他们认为:“大院君七十五年来只知有中国,不知有其它,是自顶至踵完全为‘顽固’二字所充满的老翁”,表面上“巧言令色向我们求媚”,暗中却“托在平壤之华将转达其心意于清廷”。

大院君上台执政以后,第一件事就是清算闵妃集团。

大院君下令将闵泳骏、闵炯植、闵应植、金世基、闵致宪等闵妃集团高官悉数罢黜,有的甚至流放远方恶岛。7月25日(农历甲午年六月二十三日),日本偷袭朝鲜丰岛海面的中国运兵船,中日甲午战争爆发,同日大院君政权表态“朝鲜从此为自主之国,不再朝贡”,废除与中国签订的一切条约,并请日军代为驱逐牙山清军。后又组成了以金弘集为首的亲日政府,称军国机务处,并开始断行甲午更张,开了朝鲜的全面近代化改革。

然而实际上,此时的大院君不过是日本的傀儡而已,实权掌握在以金弘集为首的亲日开化派手中,包括与清朝断交、进行内政改革乃至镇压东学党等种种行为都是在日本的指使下进行的,并非出自大院君的本意。

但大院君还是很有自己想法的一个人。他与日本貌合神离,同开化派的矛盾也逐渐激化,特别是金弘集组建军国机务处以后,大院君实权旁落,更是极力试图从开化派和日本人手中夺取政权。他先任命自己的孙子李埈镕为内务协办兼亲军统卫使,让其掌握人事权和兵权,不断阻挠甲午更张的改革事业。

同时,大院君秘密向驻平壤的清军传递日军情报,企图里应外合驱逐日本人。

特别是8月10日,进驻平壤的清军左宝贵等部率军渡大同江南下到达中和附近时,据日方史料记载“大院君事大的野心热中沸腾,任其爱孙李埈镕为壮卫营大将,掌握兵权。阳对日本大鸟公使表示非常诚恳,却阴与中国结托,策划奸黠阴谋,与在平壤清军暗通,表里相援,企图擒捉日本公使”,并且“和东学党相呼应,企图驱逐我兵”。

但是清军并没有给大院君“争气”。平壤战役溃败后,不仅大院君的反日计划落空,也因为他给清军的密信为日本人截获而使他陷入骑虎难下的境地。

大院君见一计不成,又联络全罗道的东学农民军,让他们再度起义。东学党是否是听从大院君的旨意而再次起义值得商榷,但他们毕竟起义了,这也是大院君所盼望的。然而由于实力悬殊,少量日军就迅速击垮了十万东学军,大院君的反日行动也彻底暴露,日本人恼羞成怒,骂他是一只“老狐狸”。

当时,日本以井上馨代替大鸟圭介为新任驻朝公使,大院君便前往公使馆访问井上馨,向他指出日本在朝鲜采取武力手段,并且亲日政权颁布了许多与朝鲜民情不同的改革法令,已失去民心,还给他写了“汉高帝之得天下心也,先以约法三章,台执应可知也”的一行话,希望日本改善对朝政策。然而井上馨不但置若罔闻,还密谋废掉大院君。

开国五百三年十月二十一日,井上馨以私通平壤清军和煽动农民暴动为由,逼大院君下台。大院君最后一次执政就这样结束了。

大院君虽然丧失了政权,但仍不甘心。他对执政的开化派恨之入骨,收买了一些壮士,准备对当权官员行刺。法务协办金鹤羽首先在家中被刺死。大院君的孙子李埈镕因为刺杀金鹤羽的嫌疑,于开国五百四年三月二十四日被押送到警务厅严加拷问。

当时内部大臣朴泳孝等开化党人要求将李埈镕处以死刑,经过大院君夫妇的多方奔走,甚至在法院门口跪坐痛哭,李埈镕才免于一死,被流放到乔桐岛。

但是,大院君党羽因为李埈镕事件的牵连而被处死,大院君的势力也就更为削弱。开国五百四年四月二十九日,颁布了所谓的“大院君尊奉仪节”,事实上相当于割断大院君与外界的联系,将大院君软禁起来。大院君就这样昙花一现,从此淡出政界,再也没有掌握过政权。而朝鲜的政权就此落入日本手中。

标签: 朝鲜炮声甲午

更多文章

  • 杨锐生平简介,维新变法的志士

    历史解密编辑:语文霸霸标签:志士,杨锐,生平简介

    杨锐(1857-1898),字叔峤,四川绵竹人,清末着名的维新变法志士、戊戌六君子之一。在中日甲午战争之后,杨锐顺应时代潮流,日益慷慨谈论变法,逐渐强化救亡图存意识,积极投身到康有为、梁启超发动的维新运动中去,敢于抗争,最后还为维新变法事业牺牲自己的生命。杨锐在青年时代就取得科举功名,长期在张之洞幕

  • 茅麓山战役中李来亨点火自焚 为什么当地传说中李来亨却没有死

    历史解密编辑:黑姑娘标签:传说中,却没有,战役

    茅麓山抗清基地最后一战,是大清统一大陆最后一战。历史上称其为茅麓山战役。关于茅麓山战役,历史资料介绍:在清军10万大军长期围困下,李来亨率领大顺军将士,严防死守,极力保护明朝最后一块净土。双方相持数月后,基地物资基本消耗殆尽。李来亨在六月曾组织两次突围,虽拼死奋战,但寡不敌众,无法突出重围。8月4日

  • 王夫之强调美感的直接性是受了禅宗影响吗

    历史解密编辑:做你的英雄标签:受了,禅宗,美感

    王夫之是明末清初着名的思想家,也是和黄宗羲、顾炎武合称的清代三大启蒙思想家之一,他的思想对于后世的影响十分巨大。王夫之画照王夫之的主要思想有反对禁欲主义、气一元论、均天下反对专制主义、反对人生而知之的观点,提倡正确逻辑、理势合一观点,讲人性变化论等,这些都是王夫之的主要思想结晶。而这些思想的提出,是

  • 两朝权臣又是雍正的舅舅 最后竟然身败名裂!

    历史解密编辑:下一个明天标签:权臣,身败名裂,雍正

    在清朝的历史上,有这么一位位高权重人物,雍正皇帝还要叫他舅舅的人,当时他是权倾朝野,两朝元老,是康熙、雍正权力交接的关键人物。他就是隆科多。隆科多,佟佳氏,满洲镶黄旗人。他的出身显赫,父亲是康熙年间的领侍卫内大臣佟国维,姑姑是康熙的生母孝康章皇后,姐姐则是康熙的第三任皇后孝懿仁皇后。隆科多与康熙的关

  • 仗义疏财的千古奇丐武训:自己出钱在家乡建义校

    历史解密编辑:等你回来标签:仗义疏财,古奇,家乡

    1838年山东堂邑县,也就是今天的冠县柳林镇武家庄的一户贫苦人家降生了家中的第七个孩子,父母并没有因为新生命的降生而有丝毫喜悦,因为对于本就快揭不开锅的家人来说,这无异于雪上加霜,多一口人就多一张嘴吃饭。心烦意乱的父母甚至连名字都懒得给他起,仅按家中的排行称之为武七。屋漏偏逢连阴雨,船破还遇打头风。

  • 两场运动,决定了这场战争的胜败日本人的觉醒——明治维新_《甲午沉思录》

    历史解密编辑:人生初见标签:明治维新,甲午,胜败

    几乎在中国进行洋务运动的同时,日本也在发生着一场变革。与洋务运动相比,它来势更猛烈、涉及面更广泛、变革更剧烈、影响更深远,这就是明治维新。明治维新是指19世纪60年代日本在受到西方资本主义工业文明冲击的背景下所进行的由上而下、谋求实现资本主义现代化的改革运动。这次改革始于1868年,明治天皇建立新政

  • 第三节 招降失败,出兵台湾

    历史解密编辑:等你回来标签:台湾,第三节

    康熙帝即位同年顺治十八年(1661年)的二月至十二月,郑成功命其子郑经留守金门、厦门等地,他亲自指挥大军进攻台湾,赶走了荷兰殖民者,收复了台湾,是为中国在历史上立下不朽的功勋的人。但由于郑氏政权坚持抗清立场,遂成为清王朝的心腹大患。康熙继位以来,一直以收复台湾为己任,为此,他采取了种种措施。其策略总

  • 皇妃被打进冷宫,因为有这两个原因,反倒是太监最高兴

    历史解密编辑:笑红尘标签:冷宫,皇妃,这两个

    我国有五千年的漫长历史,留下了很多优秀的传统文化,当然也有很多糟粕的文化。在封建社会里,皇上就是天子,拥有至高无上的权力,主宰着这个国家的一切,可以说没有他得不到的东西。大家都知道,皇上的后宫一定有很多的妃子,有被宠幸的,也就有被冷落的。一般来说,如果一个妃子不被皇上所喜爱,那么她就会被无情又冷酷的

  • 英王陈玉成26岁身死,背后真正原因是什么?

    历史解密编辑:活在梦里标签:原因,岁身死,陈玉成

    大家好,这里是小编,今天给大家说说陈玉成的故事,欢迎关注哦。1862年6月,英王陈玉成被押送到清朝钦差大臣胜保处,还数落胜保:你是手下败将,经常被我追着吊打,如今被俘虏不是你功劳,是上天不保佑。胜保很无奈,却也很“爱才”,他建议陈玉成投降,给予高官厚禄。但是,陈玉成不同意投降,在河南延津县受凌迟处死

  • 威海海战简介、经过、历史意义以及影响

    历史解密编辑:一个人精彩标签:历史意义,威海,海战

    1895年,意大利军队对埃塞俄比亚发动大规模侵略战争,埃塞俄比亚人民奋起反抗;及至1896年3月,在阿杜瓦战役中,埃军大败意大利军队,迫使意军承认埃塞俄比亚为独立主权国家。1898年,美国为夺取西班牙的殖民地,借口“缅因号事件”发动了美西战争。黄海海战后,日本就想进入清政府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