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揭秘"三百年来第一流"的龚自珍为何被毒死

揭秘"三百年来第一流"的龚自珍为何被毒死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元气少女 访问量:3842 更新时间:2024/1/16 6:45:46

龚自珍简介记载他是清朝的思想家、学家诗人。1792年8月22日出生,龚自珍自幼好学,从小研读《经史》和《大学》。他喜欢写作,13岁的时候就写了《知觉辨》,15岁的时候就开始写诗集。27考中举人,龚自珍考了6次终于在38岁时当上进士。曾经在内阁、宗人府、礼部任过职。48岁辞职回乡,一生写过300多篇文字和七八百首诗词。

1813年7月,龚自珍妻子因为被误诊而死亡。1815年,龚自珍又娶了安庆知府的侄孙女吉云为妻。龚自珍在朝廷中对政治有独特的见解,并且明确的指出朝廷腐败问题的根本,对君权专制提出意见并抨击。龚自珍在朝廷任职20年期间,屡屡上书提出自己的意见,但都不被采纳,并且还被同朝官员认为是眼中钉。在这一期间,龚自珍写了一些讽刺官员昏庸的文章如《大誓答问》、《古史钩沉论》等。龚自珍大义凌然的态度被昏庸的官员们视为眼中钉肉中刺,常受到一些排挤和打击。

龚自珍在朝廷中受不到重视并且他又忤逆比他大的官员,经常被大官穿小鞋。于是龚自珍决定辞职回乡,并于1839年6月4日离京,9月回京接回家属,龚自珍途中想到以前种种,百感交集写下了着名的《已亥杂诗》。1841年,龚自珍开始在江苏的丹阳云阳书院教书,同年3月,龚自珍的父亲去世,龚自珍接任了父亲在杭州紫阳书院的讲席。同年夏天,龚自珍打算辞职去上海参加反抗外国侵略的战斗,没想到9月26日,龚自珍突然急病去世,年仅50岁。

龚自珍死因

龚自珍是清代着名的思想家、文学家、是改良主义的领导人。人们朗朗上口的“落红不是无情物,化作春泥更护花”便是他的诗作。龚自珍最终在书院暴死,年仅49岁,史称丁香花疑案。关于龚自珍死因,人们众说纷纭。其中最普遍的一种说法是龚自珍的死跟顾太清有关。

顾太清自小父母双亡,由家在苏州的姑父姑母抚养大,顾太清生得苗条身段、长相甜美。正赶上奕绘的福晋妙华夫人因病去世来到苏州散心,碰巧遇到顾太清。奕绘在苏州待了一段时间,喜欢上了顾太清,便把她纳为侧福晋,两人游山玩水,日子过得十分快乐。后来奕绘因病不起,一个月后离世,留下了顾太清和一双儿女。丈夫死后没多久她又开始恢复与京中文人雅士的诗词交往,当时她遇到了龚自珍。顾太清十分欣赏龚自珍,两人便常常在一起讨论诗歌。当年受到过顾太清讥讽的陈文述来到京城,他看到《己亥杂诗》,找出了一些微妙的把柄。很快京城里流传开有关顾太清与龚自珍的绯闻,于是流言蜚语和指责统统他们袭来,最后龚自珍被逼得无处可待只好离开京城。最后在江苏云阳书院被奕绘的儿子毒死。这就是龚自珍死因。

历史上关于龚自珍死因还有许多说法,有说他是被宗人府的同事杀害,也有的说是龚自珍被自己的美妾杀害,因为美妾偷欢时被龚自珍发现,所以才将龚自珍杀害。

龚自珍怎么死的

龚自珍字璱人,号定盦,是清朝着名思想家、文学家,同时也是改良主义的先驱。1841年距离农历的中秋节还有3天时,龚自珍在云阳书院暴死,享年49岁,那么龚自珍怎么死的呢?对于龚自珍的死因众说纷纭,有种说法是他和清朝亲奕绘的小老婆顾太清私通而被奕绘的儿子下毒身亡,也就是历史上的丁香花公案,那么龚自珍怎么死的呢?

顾太清自小父母双亡,跟随姑父姑母长大所以便随姑父姓顾,她自幼学习诗词更因天资聪颖,所作诗词非常清奇精巧,在江南文坛中可以称得上魁首。一次贝勒王奕绘南游到苏州,在接风宴上被顾太清的明丽可人、诗词甚嘉所吸引,后将她纳为侧王妃并带回了京城。九年后奕绘因病去世,顾太清逐渐将思念亡夫的忧愁转移到作诗题赋里,其中交往密切并且常到她家里吟诗论赋的常客就是龚自珍,这时杭州文人陈文述来到京城并把龚自珍的忆丁香花的诗及记梦的词巧妙联系在一起,很快这段被误解的偷情绯闻在京城流传开来,再加上一些无聊文人的煽风点火使得本来捕风捉影的传闻变得有理有据,流言四起而龚自珍和顾太清毫无招架之力,最终龚自珍被逼阴郁的离开了京城,顾太清有口难辩被奕绘的儿子载钧赶出王府,后在养马营租了几间破旧屋子艰难为生。

龚自珍怎么死的还有另外几种说法,被权贵穆彰阿所杀,被青楼女子毒死,被荣亲王府杀手所杀,但这些都只是传言而已。

标签: ampquot三百年

更多文章

  • 清朝宗室概况

    历史解密编辑:卖萌天才标签:宗室,概况,清朝

    宗室指皇帝的宗族、族人。清朝宗室是满洲贵族的核心。清朝的宗室是指太祖努尔哈赤父亲塔克世的直系子孙。塔克世生有5子:努尔哈赤、舒尔哈赤、穆尔哈赤、雅尔哈赤与巴雅喇。这5子的子孙都属宗室。努尔哈赤的伯叔兄弟的旁系子孙叫觉罗。前者俗称黄带子,因系黄带子得名;后者俗称红带子,因系红带子得名。觉罗在政治地位和

  • 小说家吴敬梓为何能写成不朽名作儒林外史

    历史解密编辑:元气少女标签:儒林外史,名作,小说家

    《儒林外史》的作者,历史上着名的小说家吴敬梓是哪个朝代的人?熟悉他生平事迹的读者一定有所耳闻,吴敬梓是清朝人士。详细解读吴敬梓是哪个朝代的人,应该从他的成长环境及作品创作年代入手。他生于公元1701年,于公元1754年病故,短短的五十四年人生中,先后经历了清圣祖、康熙帝、乾隆帝等三位皇帝执政时期,从

  • 隆科多女儿有嫁给雍正吗?隆科多女儿是谁

    历史解密编辑:卖萌天才标签:女儿,隆科多,雍正

    隆科多是康熙孝懿仁皇后佟佳氏之弟,佟国维之子。在康熙末年累官至理藩院尚书,兼步军统领、九门提督,掌管北京城内外武力,地位十分重要。康熙六十一年(1722年),当康熙病重时,内外大臣均不得见,唯隆科多一人随侍康熙身边,得其临终嘱托。后隆科多秉康熙遗命,拥戴雍正登基。因此大功,他被封为总理事务四大臣之一

  • 另类名臣沈葆桢:怎对曾国藩“忘恩负义”

    历史解密编辑:异世邪君标签:另类,忘恩负义,曾国藩

    道光二十年,对沈葆桢来说,可谓喜忧参半。斯年,他和老师林昌彝同榜中举,和表妹林普晴喜结连理;同样在斯年,第一次鸦片战争爆发,舅舅林则徐被革职查办,泱泱中华从此进入半殖民地时代。个人的荣辱与国家的前途命运相比,孰轻孰重,年轻的沈葆桢心中是有一杆秤的。也许正是因了这个特殊遭际,使得这位晚清的一代名臣,多

  • 川楚白莲教起义:清嘉庆初年的农民起义

    历史解密编辑:高跟鞋的旋律标签:农民起义,初年,白莲教

    清嘉庆初年的农民起义。最早参加者多为白莲教教徒。始爆发于川楚陕边境地区,后波及川、楚、陕、豫、甘等省,历时九载,是清代前期规模最大的一次农民战争。川楚陕三省边境地区是一片原始森林地带,历来为被迫离开土地的流民聚集之所。乾隆三十七、三十八年(1772、1773),川、楚两省饥民来此觅食者达数十万。加上

  • 杀身灭族都不怕 明知不可为亦为之 是大义还是愚蠢?

    历史解密编辑:人生初见标签:亦为,可为,大义

    一个官宦人家的子弟,为了国家的生存,民族的危亡,将荣华富贵置之度外,以一种不怕杀身灭族的勇敢与激烈,投身于维新变法运动,为国家的富强昌盛贡献了自己的一腔热血。一、从容赴死的铁血男儿1898年6月11日,光绪皇帝颁布“定国是诏”,宣布进行维新变法。经礼部侍郎徐致靖的推荐,两天后,光绪给两江总督刘坤一下

  • 清朝杨深秀生平简介,《狱中诗》介绍

    历史解密编辑:野性稳江山标签:清朝,狱中,生平简介

    杨深秀,山西闻喜县仪张村人。生于1849年4月24日(清道光二十九年四月初二日)。12岁成秀才,21岁中举,榜列第三名经魁。1871年22岁,入京参加辛未(同治十年)科会试,未中。在京拜师求教,钻研汉学,力主今文经,尤喜《公羊传》。1877——1878年(光绪三至四年),北方冀、豫、秦、晋数省,出现

  • 光绪为什么到翁同龢死的时候都没原谅他?原因是什么

    历史解密编辑:荼靡花事了标签:光绪,原因,都没

    同治帝驾崩后,刚满4岁的载湉入嗣皇统,成为大清第11个皇帝。从这一天起,曾经血浓于水的父母兄弟,都成了光绪的臣子。且在慈禧的干预下,光绪的生母被禁止入宫探视,生父醇亲王奕譞虽被批准辅导光绪学业,但也不得逾越身份,做出任何越轨的行为。这一切,都导致光绪与家人间的隔阂越来越深。慈禧对小时候的光绪非常严厉

  • 清代与民国时期的道教概述

    历史解密编辑:轻描淡写标签:民国时期,清代,道教

    道教与士大夫阶层日益脱离后,越来越得不到统治者的赏识,入清之后,清初的皇帝虽然对道教按照明代的成例加以保护,但是,不像以往王朝那样重视,康熙皇帝曾有一个基本的认识:“道法自然,为天地根,老氏之学,能养其根。流而成弊,刑名放荡。长生久视,语益惝恍。况神仙之杳渺,气历劫而难聚,纵日兮飞升,于

  • 清代后期汉族的会社风俗

    历史解密编辑:伸手摘星星标签:会社,汉族,清代

    会社风俗1商业行会风行清代后期商业发展较快,故行会组织较发达。当时的行业组织主要是商帮和会馆。其风俗与前期基本相同。除商帮和会馆外,还有公所。公所多为业缘组织。清代各行各业都有相应的同业组织。据统计,在清末,仅苏州一地就共有各行业的公所157个,可见其组织发展之兴盛。唐文权:《苏州工商各业公所的兴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