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戊戌惨案:揭秘谭嗣同与康有为等六君子之惨案

戊戌惨案:揭秘谭嗣同与康有为等六君子之惨案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人生初见 访问量:4445 更新时间:2023/12/16 8:54:25

我在多中国历史的时候,最关注的就是中国的几次变法,比如商鞅变法,王安石变法,戊戌变法等等。其中我最感兴趣的当属戊戌变法。先不说变法本身,就是单单这为变法牺牲的戊戌六君子就值得谈一谈。

在这些人当中,康有为的弟弟康广仁恐怕是最冤枉的。他是六君子中惟一没做官,也不是维新派的风云人物,他完全是死于杨崇伊密告康氏兄弟“出入宫禁”的谣言。据说,康广仁被杀前在狱中以头撞墙,悲痛呼号,其状惨不忍睹!这小子从小就认为他那个哥哥,康有为非池中物,所以康有为做什么事都有他的份,维新变法跟本没他的事,而他只是去他哥哥那里拜访了一下,便惹下了杀头之罪。

六君子中,谭嗣同是给人印象最深的。在政变发生后,谭嗣同是有机会脱逃的,他完全可以像梁超一样避居日本使馆,但谭嗣同坚辞不受,掷地有声:“不有行者,无以图将来;不有死者,无以酬圣主”,“各国变法,无不从流血而成,今中国未闻有因变法而流血者,此之所以不昌者也;有之,请自嗣同始!”

好汉子铁骨铮铮,谭嗣同真不愧为一个真正血性的殉道爱国者。

随后,谭嗣同便在浏阳会馆“莽苍苍斋”静待捕者。被捕后,谭嗣同在狱中写下这样一首诗:“望门投宿思张俭,忍死须臾待杜根。我自横刀向天笑,去留肝胆两昆仑。”四天后,六君子未经审判、也未定具体罪名,就在菜市口刑场被杀。

临被杀前,谭嗣同叫监斩官刚毅过来,说“我有一言要对你说!”刚毅扭过头,不予理睬。谭嗣同朝着刚毅的背影,大呼“有心杀贼,无力回天;死得其所,快哉快哉!”就义之日,观者万人空巷。六君子引颈就戮时,风雨如晦,可众多的阿Q们怀里揣着的,却是蘸血的馒头。

再说康有为。当慈禧太后下令捉拿康氏兄弟的时候,我们的康老师奉光绪之令准备去上海办他的官报,此刻正安步当车的前往天津。殊不知,此时京城已经风云突变,自己的亲弟弟刚刚被抓,追兵们便已经追到天津。

幸好当时有人通风报信,康老师才得以换乘英国船逃走。后来,慈禧太后又派水师的军舰去追赶,不料此舰在半路上燃料不够而折回,康老师也算是命大,他最后又换成英国军舰直接去了香港,随后又转道去了日本,这才逃过一劫。

梁启超则在政变发生后避入日本使馆,后来在日本人的掩护下,剪去发辫,改穿和服,乘坐日本军舰逃走。不久,梁启超便和老师康有为在日本会合,并一度想利用日本的力量解救光绪皇帝,最后未能成功。

说来讽刺,戊戌变法的老大老二,康有为,梁启超没事,死了几个无关紧要的人,而且后来一直叫嚣变法维新的康有为,竟然支持袁世凯的跪天,尊孔行为。

标签: 君子康有为惨案

更多文章

  • 苏克萨哈的后代都怎么样了?还有人留世吗?

    历史解密编辑:星辰落怀标签:后代,怎么样了,苏克

    说到苏克萨哈这个人小编就想到了另外一个人,这个人就是大家所熟悉的那个鳌拜了,话说他们两个有不共戴天之仇感觉,无论到那这两个人反正都是死对头的,但是最后两个人都死了,苏克萨哈也死了,但是好像被满门抄斩了,但是最近也有人在问苏克萨哈的后代子孙都这么样了,那么还有人留世吗?以上问题小编将在下文为大家一一揭

  • 黄宗羲治史方法:考信不诬

    历史解密编辑:黑姑娘标签:史方,考信不诬,黄宗羲治

    黄宗羲的治史方法,也有其独到见解和特色,他认为,作为学者,必须博览群书、独立思考,如果读书不多,就无从证明事理的千变万化;如果读了很多书而不善于独立思考,那就是平庸浅陋之学,而作为史学专家,则不仅需要广泛搜集、阅读各种史料,熟悉历史事实,还必须认真作出考证,与各种史料弹驳参正,去伪存真,考信不诬,从

  • 王聪儿是什么人?为什么会加入白莲教?死后却被污蔑

    历史解密编辑:策马西风标签:后却,是什么人,白莲教

    王聪儿,一代巾帼女英雄,死后却遭人玷污!领兵打仗一般都是男人的事情,女人仿佛与战争无缘,揭竿起义更是如此了。但在历史上,还真有那么一位巾帼英雄,在官府的压榨下奋起抗争,统率八路义军对抗官府,全盛时期麾下义军达到十余万,她掀起的大起义事件也成为清王朝由盛转衰的标志。这个女人叫王聪儿。王聪儿出生于清朝乾

  • 清朝末期四大奇案“刺马案”,两江总督马新贻为什么会被刺杀?

    历史解密编辑:做你的英雄标签:总督,清朝,被刺

    相比较清朝末期的曾国藩、李鸿章、盛宣怀与张之洞等这些个知名的封疆大吏,对于马新贻想必大家都不是很了解。当然要是了解马新贻,十之八九都是从清朝末期四大奇案中的“刺马案”中了解到他的。很多人可能会认为马新贻之所以被刺杀,是因为他因为他干了很多的天怒人怨的事情。但是恰恰相反,其实马

  • 解密北洋水师经费被裁撤:罪魁祸首竟是翁同龢?

    历史解密编辑:伸手摘星星标签:北洋,水师,罪魁祸首

    晚晴名臣翁同龢是光绪皇帝的老师,一度游走于最高决策圈,康有为被重任,便是他推荐的结果,因此在相当一段时期内,翁同龢被人们误认为是“维新派”,而他后来被罢黜,亦被误读成“后党”迫害的结果。但事实上,翁同龢的政治面相颇为复杂,他能总揽大权,并非因政绩过人,而是靠其帝王师的身份,光绪皇帝的信任是他唯一的资

  • 张之洞简介:衰落的满清王朝仅存的着名人物

    历史解密编辑:人生初见标签:仅存,满清,王朝

    张之洞(1837-1909),字孝达,号香涛、香岩、壶公、无竞居士、抱冰。直隶南皮(今河北南皮县)人。曾祖父张怡(yí)叫熊,官浙江知县,祖父张廷深(shēn),官福建知县,父亲为贵州道员。张之洞受过很好的传统文化教育,咸丰二年(1852)直隶乡试以第一名中举。同治二年(1863)应礼

  • 着名画家王原祁受到哪位皇帝的赏识?王原祁作品

    历史解密编辑:等你回来标签:作品,皇帝,著名画家

    王原祁是清初的一位着名画家,下面我们就来看一下王原祁简介。王原祁字茂京,号麓台,又号石师道人。出生于公元1642年,江苏太仓人,是明末清初着名画家王时敏的孙子。康熙九年,王原祁高中进士,官至户部侍郎,人称王司农。王原祁继承了董其昌和其爷爷王时敏的画风,当时王原祁在官场上十分受宠,因此王原祁所作的山水

  • 一代名相李光地:妙着家训 惠泽后世

    历史解密编辑:笑红尘标签:后世,家训,惠泽

    以身作则订立家规民约李光地故居地处泉州安溪县湖头镇中山街附近,由住宅、祠堂等若干部分组成,包括旧衙、新衙、贤良祠和问房大厝。其中,问房大厝是李光地二伯父李日燝的居所。2013年,李光地宅与祠被列为第七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是研究李光地相关历史和文化的实物资料。在新衙大厝里,李光地亲自撰写的家训《家

  • 清朝官员被革除职务后,竟向皇帝“行贿”!

    历史解密编辑:野性稳江山标签:官员,清朝,职务

    有句话说得好:“人在官场走,哪能不挨刀”。尤其对于清朝时期的官员们而言,被革除职务,这真的是再常见不过。下面小编就来为大家分享清朝官员被革除职务后,竟向皇帝“行贿”的故事!雍正时期的名将岳钟琪,在率部与噶尔丹作战时,连遭失利,被军机大臣、内阁大学士鄂尔

  • 李渔的传说故事:李渔笠翁的来历

    历史解密编辑:荼靡花事了标签:传说,李渔,来历

    李渔(1611约1680),取名仙侣,后改为渔,号无徒,字笠鸿、号谪凡,字笠翁,浙江兰溪人,清代戏曲理论家、作家。他的着作有《闲情偶寄》,包括戏剧理论、表演艺术及饮食、园艺等内容,在戏剧理论上有所丰富和发展。所作传奇《比目鱼》、《风筝误》等十种,合称《签翁十种曲》,现在均广为流传。李渔笠翁的来历有一